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子分析法建立隐结构在慢性胃炎辨证中应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文林 赵国平 +1 位作者 陆建峰 袁文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82-285,共4页
中医专家诊病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建立隐结构的过程,隐结构中既含有症状等可直接观测的显变量,也含有专家经过分析推理判定的证型等隐变量。以慢性胃炎为例,用因子分析法确定隐结构中的隐变量,初步分析了方法在慢性胃炎证型判定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因子分析 隐结构 慢性胃炎 辨证经验
下载PDF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万建平 卢永昕 陈志坚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了解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将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且心电图上存在早期复极征象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射频导管消融术前和术后的心电图差异;将我院体检中心检查发现心... 目的了解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将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且心电图上存在早期复极征象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射频导管消融术前和术后的心电图差异;将我院体检中心检查发现心电图上存在早期复极征象但无心动过速病史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电图,了解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射频导管消融术前和术后心电图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电图无明显差异。结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早期复极
下载PDF
隐匿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出现显性预激综合征二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阳贻红 谢东明 刘海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237-239,共3页
隐匿性房室旁路是指仅仅具有逆向传导功能的房室旁路,参与产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治疗国内亦有报道。显性旁道因其前向传导在窦律下即可显示心室预激,但有部分间歇性房室旁路的前向传导表现为间歇性,当不... 隐匿性房室旁路是指仅仅具有逆向传导功能的房室旁路,参与产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治疗国内亦有报道。显性旁道因其前向传导在窦律下即可显示心室预激,但有部分间歇性房室旁路的前向传导表现为间歇性,当不显示前向传导时心电图完全正常。现报道2例隐匿性房室旁路治疗成功后再次出现显性预激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房室旁路 显性预激综合征 射频消融
下载PDF
从方剂“隐效”探讨乌头汤方证的拓展应用思路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碧霞 秦钟 +2 位作者 柴艺汇 薛蕾 陈云志 《河南中医》 2013年第6期823-825,共3页
通过分析乌头汤药物组成,结合方剂"隐效",探讨乌头汤方证的拓展应用,突破经方传统的应用范围,丰富乌头汤的配伍内涵信息,为更好地运用乌头汤提供临床思路。
关键词 方剂“隐效” 乌头汤 方证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方剂“隐效”假说与辨病辨证论治相结合 被引量:4
5
作者 卢焯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分析“方证”及血清药理学方法,提出中医方剂“隐效”的概念。“隐效”受正气的引导,使方剂可以发挥多向调节的作用,推之于临床,可“同证异治”或“异证同治”。
关键词 方剂 隐效 正气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伏邪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被引量:2
6
作者 谢阳 安冬青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63-66,共4页
伏邪学说源于《内经》,凡感受邪气,未立即发病,潜藏体内,因感受六淫之邪、七情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凋等因素触动发作,皆可认为是伏邪致病;有四个特征,"动态时空""隐匿""自我积聚"和"潜证导向&quo... 伏邪学说源于《内经》,凡感受邪气,未立即发病,潜藏体内,因感受六淫之邪、七情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凋等因素触动发作,皆可认为是伏邪致病;有四个特征,"动态时空""隐匿""自我积聚"和"潜证导向",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尤以"隐匿"最为根本,是伏邪最本质特征,是导致临床资料难以收集的根本原因;"潜证导向"也是隐匿特征所决定;"动态时空""自我积聚"是在"隐匿"基础上的动态变化过程;伏而未发、伏而欲发、伏而已发之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清代是温病学发展鼎盛时期,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逐渐形成温病发病两大类型。冠心病前期多隐匿,从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到胸闷胸痛典型症状过程漫长,邪毒伏于心脉,复受外邪、烦劳等因素诱发;早期虽无症状,致病之邪已潜伏于内,俟机而动,此时需着手解决驱逐伏邪,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早诊断。伏邪贯穿于冠心病整个病理过程,治疗抓住"伏邪"显得尤为重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既强调正气御邪作用,又重视避免直接接触病邪;把握伏邪致病特点,遵循伏邪入络的致病规律,益气化瘀、豁痰通络为主要治则;引入"伏邪为害"理论,总结出"以通为主,祛除伏痰、伏瘀以救心"的治疗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伏邪 内经 外感 温病 动态时空 隐匿 自我积聚 潜证导向 以通为主 祛除伏痰、伏瘀以救心
下载PDF
双侧隐睾与隐匿阴茎综合症的探讨
7
作者 陈庆华 《中国性科学》 2005年第7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三隐综合症(同时存在双侧隐睾与隐匿阴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治。方法:对5例三隐综合症患者进行有关检查,全部一次性手术完成两侧睾丸固定与隐匿阴茎矫正。结果:经过适当药物准备后,一次性手术效果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出现,... 目的:探讨三隐综合症(同时存在双侧隐睾与隐匿阴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治。方法:对5例三隐综合症患者进行有关检查,全部一次性手术完成两侧睾丸固定与隐匿阴茎矫正。结果:经过适当药物准备后,一次性手术效果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出现,随访无回缩现象。结论:三隐综合症与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手术宜在2~5岁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阴茎 综合症 双侧隐睾 一次性手术 手术并发症 内分泌失调 临床表现 睾丸固定 药物准备 效果满意 等因素
下载PDF
食管心电图对隐匿性预激旁道的诊断和定位的探讨
8
作者 田福利 安东纪 +1 位作者 郭继鸿 张馥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3-14,6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心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隐匿性预激旁道的诊断和定位标准。方法观察12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证实的隐匿性预激旁道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食管心电图改变与旁道诊断定位的关系 ,并与56例经射频导管消融证实的房室结双径路结果... 目的探讨食管心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隐匿性预激旁道的诊断和定位标准。方法观察12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证实的隐匿性预激旁道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食管心电图改变与旁道诊断定位的关系 ,并与56例经射频导管消融证实的房室结双径路结果作对照。结果隐匿性旁道的食管心电图示有P′ESO 波 ,R_P′ESO 间期≥80ms ,无文氏传导现象 ,但常出现束支传导阻滞 ,且符合Coumel_Slama定律。如以P′R 与P′S 波位置关系为隐匿性旁道定位标准 ,定位准确率均达86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心电图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射频消融 诊断
下载PDF
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隐匿性及降压思路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任皎洁 齐连芬 +5 位作者 李川洁 刘晓洁 李红岩 王帆 方业明 孙书臣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6期82-86,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因其作为病因易被忽视,故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常被漏诊而贻误治疗。采用《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认知调研表》了解高血压患者对OSA的认知情况;通过分析OSA相关性高血压的隐匿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因其作为病因易被忽视,故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常被漏诊而贻误治疗。采用《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认知调研表》了解高血压患者对OSA的认知情况;通过分析OSA相关性高血压的隐匿性、临床特点及相关发病机制,探讨该病的降压思路。认为对此类患者在尝试生活方式调摄降压效果不佳后,应建议其暂缓选择西药直接降压,尝试优先选择中药缓解OSA症状,同时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改善通气状况,从而调节血压、恢复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隐匿性 认知调查 降压思路
下载PDF
隐匿性预激的食管心房电生理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乔华 王钟林 周胜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9-52,共4页
对55例体表心电图无预激表现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诱发心动过速时的食管心电图RPE间期来诊断隐匿性预激(CAP)。结果表明,患者心动过速时测得的RPE间期为140±29ms,x-&... 对55例体表心电图无预激表现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诱发心动过速时的食管心电图RPE间期来诊断隐匿性预激(CAP)。结果表明,患者心动过速时测得的RPE间期为140±29ms,x-±2s的下限值为82ms,其中2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测得的VA间期为130±25ms,x-±2s的下限值为80ms。RPE>82ms可作为房室折返的参考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心房 隐匿性预激 电生理学 诊断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附8例病例分析)
11
作者 李霄 王小寅 +2 位作者 郑丽丽 王勇 赵桂茹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1992年11月~1993年4月对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8例中显性预激2例(A型1例、B型1例)、隐性预激6例(均为左侧旁边(AP))。8例中6例消融成功、2例失败。成功病例随诊8个月... 1992年11月~1993年4月对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8例中显性预激2例(A型1例、B型1例)、隐性预激6例(均为左侧旁边(AP))。8例中6例消融成功、2例失败。成功病例随诊8个月无复发,无并发症。认为:①AP靠近心外膜者,在心内膜消融难于成功,则要打断折返性SVT的折返环,可终止心动过速;②房室结快经路消融时要避免发生不可逆的Ⅲ°AVB;③右侧AP由于生理解剖位置特殊,射频消融不易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隐性预激 显性预激
下载PDF
辨证理论的隐结构思想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世宏 张连文 +1 位作者 杜彩凤 王天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1-225,共5页
将中医辨证理论和证候的获得过程与隐变量和隐结构分析的思想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探索隐结构法对证候研究的实际意义。证候就像隐类分析一样是通过可见的"症状显变量"来探求内在的不可见的"证候隐变量",并建立证候... 将中医辨证理论和证候的获得过程与隐变量和隐结构分析的思想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探索隐结构法对证候研究的实际意义。证候就像隐类分析一样是通过可见的"症状显变量"来探求内在的不可见的"证候隐变量",并建立证候隐变量和症状显变量以及证候隐变量之间的隐结构,但是传统中医证候的结构是由人脑从经验而习得的,而隐结构模型的构建则是由电脑基于相应的统计学原则,通过对临床流行病学所收集的症状数据分析所构建的。此模型不仅符合中医辨证理论,而且具有定量化的优势,可作为中医证候客观化和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证候 隐变量 隐结构
原文传递
沿海居民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旁路定位173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孙海涛 于文江 +1 位作者 王玥 姜毅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P波的形态、RP及RPV1-RPE间期在房室旁路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173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观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P波的形态、RP间期及... 目的 探讨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P波的形态、RP及RPV1-RPE间期在房室旁路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173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观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P波的形态、RP间期及RPV1-RPE间期.结果 左侧旁路中Ⅰ、avL呈(-)75例(63.0%),右侧旁路中Ⅰ、avL呈(+)46例(71.9%);间隔旁路中Ⅱ、Ⅲ、avF呈(-)44例(100.0%);右后间隔RPE间期最短[(92.6±13.1) ms],RPV1-RPE间期在右后间隔最短[(16.6±12.3) ms].结论 根据逆传P波的形态、RP及RPV1-RPE间期可以对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旁路较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旁路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