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还原低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超浓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洪涛 王岸林 操建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9,共7页
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 (HD)作为复合乳化体系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 ,N 二甲基苯胺 (DMA)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MMA BA)作为混合单体 ,制备了分散相占 83 %以上的稳定的超浓... 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 (HD)作为复合乳化体系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 ,N 二甲基苯胺 (DMA)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MMA BA)作为混合单体 ,制备了分散相占 83 %以上的稳定的超浓乳液 ,然后在低温下引发聚合 .探讨了引发剂浓度、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乳化剂的浓度、液膜增强剂的种类、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 ,测定并计算得到了聚合速率的公式 ;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仪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及粒径分布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 ,讨论了乳化剂浓度、聚合温度等对乳胶粒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聚合稳定性 聚合动力学
下载PDF
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成膜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齐麟 王昱翔 +5 位作者 王宁 段一鸣 张盈 王娅 肖璐璐 李晓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4-1634,共11页
【目的】种子包衣已成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防治苗期病虫害和提高农药药效,减少用药次数,减少劳动力等。本研究基于构建的成膜助剂制备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并系统评价水稻包衣后的生物学特性,旨在... 【目的】种子包衣已成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防治苗期病虫害和提高农药药效,减少用药次数,减少劳动力等。本研究基于构建的成膜助剂制备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并系统评价水稻包衣后的生物学特性,旨在拓宽悬浮种衣剂在水稻病虫害精准防治上的应用。【方法】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二元共聚成膜剂,然后通过湿式超微粉碎加工工艺制备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并优选其配方。对成膜助剂耐水性及成膜稳定性进行表征,检测制备的种衣剂的质量指标。同时,在不同浓度下对种子进行包衣,确定其最佳药种比,采用盆栽试验对种衣剂处理的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白根数、叶数、根系活力、叶绿素、游离脯氨酸、抗氧化酶等生物学性质进行评价。【结果】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二元共聚成膜剂具有良好的成膜稳定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种衣剂的吸水性、耐水性变化,发现该膜在水中溶解缓慢,直至35 d,破损面积和孔隙率变化仍没有明显增大。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的最佳配方为噻虫嗪25%,吡唑醚菌酯15%、快T0.5%、FS3000 8%、硅酸镁铝0.3%、黄原胶0.12%、皂土0.5%、乙二醇5%以及海舒液体红2R 5%。种衣剂悬浮率为97.90%,成膜时间为12 min,成膜性良好,包衣均度88.23%,分散性良好,黏度0.53 Pa·s,脱落率3.25%,有良好冷贮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种衣剂质量标准要求。采用药种比1﹕50(2.88 g a.i/kg)处理,发芽率较对照组提高了31.98%,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提高了6.57%;株高较对照组提高了6.48%,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提高了9.42%;根系活力较对照组增加了38.07%,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增加了24.20%;叶绿素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了143.02%,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增加了78.63%;游离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了28.70%,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增加了23.7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组增加了30.69%,较阳性对照迈舒平(药种比1﹕75)增加了15.66%;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作用不明显,总体来说对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论】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成膜性好、持效期长、发芽率高,对水稻种子安全,无不良影响,可为种子苗期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悬浮种衣剂 乳液合成 稳定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非离子型可聚合聚氨酯/苯乙烯的超浓乳液聚合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洪涛 陈莉 段铃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7-444,共8页
研究了以非离子型可聚合聚氨酯(PUAG)和苯乙烯(St)为混合单体的超浓乳液聚合,并且考察了n(NCO)/n(OH)摩尔比、复合乳化剂体系质量浓度[E]、不同乳化剂的种类、引发剂质量浓度[I]、单体体积分数(或分散相体积分数,也称内相比Φ)、聚合温... 研究了以非离子型可聚合聚氨酯(PUAG)和苯乙烯(St)为混合单体的超浓乳液聚合,并且考察了n(NCO)/n(OH)摩尔比、复合乳化剂体系质量浓度[E]、不同乳化剂的种类、引发剂质量浓度[I]、单体体积分数(或分散相体积分数,也称内相比Φ)、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动力学的影响.同时结合光相关光谱(PCS)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大小和粒径分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粒子形态,结果表明:当n(NCO)/n(OH)=2∶1,T=328K,Φ=80.39%,[I]=0.8%g/g(PUAG-St),[E]=0.22g/mLH2O,m(MS-1,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磺酸基琥珀酸基二钠盐)/m(CA,十六烷醇)=2∶1,PVA(聚乙烯醇)=0.01g/mLH2O时,超浓乳液不仅有较好的聚合稳定性和较快的聚合速率,而且粒径小分布均匀.同时,在此条件下的表观动力学表达式和表观活化能分别确定为Rp=k[I]0.50[E]0.73[M]0.54和Ea=29.7kJ/mol.热失重分析(TGA)进一步表明:调节PUAG的含量可以达到对聚苯乙烯的改性,提高聚苯乙烯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浓乳液聚合 聚合动力学 聚合稳定性 粒径 分布
下载PDF
一种含氟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史鸿鑫 黄磊 +2 位作者 陈立军 武宏科 项菊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5-319,共5页
通过制备一种含有全氟壬烯基的含氟共聚物乳液,并考察其性能,研究了含氟单体对共聚物乳液性能的影响。以K2S2O8为引发剂,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全氟壬烯基烯丙基醚(PFNAE)为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 通过制备一种含有全氟壬烯基的含氟共聚物乳液,并考察其性能,研究了含氟单体对共聚物乳液性能的影响。以K2S2O8为引发剂,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全氟壬烯基烯丙基醚(PFNAE)为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带蓝色荧光的含氟乳液。用傅里叶红外(FT-IR)、接触角、差示量热扫描(DSC)和热重(TG)分析等手段对制备的PFNAE-BA-MMA共聚物(PBM)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入含氟单体后,聚合物的疏水性、热稳定性、玻璃化温度(Tg)都有提高。水在含氟共聚物上的接触角随含氟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PFNAE占单体总质量的25%时,水的接触角为94.9°;当PFNAE占单体总质量的20%时,共聚物在221℃开始分解,429.5℃分解完全,该共聚物Tg为8.5℃。PFNAE-BA-MMA共聚物具有一定的拒水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共聚物 乳液聚合 热稳定性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低温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洪涛 王岸林 +1 位作者 陈敏 操建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4-279,共6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烷醇为复合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下引发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烷醇为复合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下引发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观察了聚合物胶乳粒子的形态,并测试了聚合物胶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是PU预聚体中—NCO/—OH(质量比)为1.5~2.0,PU/MMA-BA(质量比)为1/4~1/3,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为0.06~0.15g/mL,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025g/mL,氧化剂/还原剂(摩尔比)为1/0.830~1/0.710,内相比为0.80,聚合温度为20~40℃;聚合反应5h后,单体转化率超过90%,制得了粒径为200nm左右、分散度为0.100~0.400的PU/MMA-BA胶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预聚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超浓乳液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聚合稳定性 聚合动力学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超浓乳液聚合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凌锦龙 张利娟 王康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0-83,共4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醇(HD)为复合乳化体系,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苯乙烯(St)为混合单体,在40℃~45℃引发聚合,制备了分散相占85%以上的稳定超浓乳液。探讨了引发剂种类、浓度,...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醇(HD)为复合乳化体系,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苯乙烯(St)为混合单体,在40℃~45℃引发聚合,制备了分散相占85%以上的稳定超浓乳液。探讨了引发剂种类、浓度,复合乳化剂配比、浓度,聚合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建立了该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 超浓乳液 聚合稳定性 聚合动力学
下载PDF
AA/AM/AMPS的超浓反相乳液合成降滤失水剂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贵平 喻发全 +1 位作者 苏亚明 张良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6-228,共3页
采用超浓反相乳液聚合法对AA/AM/AMPS三元共聚合,合成稳定性较好的油田钻井用降滤失水剂。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水相体积分数、温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超浓反相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为油相质量分数的12%(w),复合乳化剂... 采用超浓反相乳液聚合法对AA/AM/AMPS三元共聚合,合成稳定性较好的油田钻井用降滤失水剂。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水相体积分数、温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超浓反相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为油相质量分数的12%(w),复合乳化剂Span-80和Tween-60的比为9∶1(m),水相体积分数为79%,聚合物存放温度为20℃,搅拌速率为1000r/min的条件下,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AM/AMPS 超浓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 聚合稳定性
下载PDF
氧化还原低温引发MMA/BA超浓乳液薄层共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洪涛 王岸林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作为混合单体、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CA)作为复合乳化剂体系、聚乙烯醇(PVA)为液膜增强剂,制备了稳定的超浓乳液.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N′-二甲基苯胺(DMA)为氧化...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作为混合单体、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CA)作为复合乳化剂体系、聚乙烯醇(PVA)为液膜增强剂,制备了稳定的超浓乳液.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N′-二甲基苯胺(DMA)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一种新的超浓乳液薄层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引发共聚合.探讨了液膜增强剂种类和聚合环境对聚合稳定性影响;研究了薄层厚度,薄层面积,聚合温度和加热方式对体系(包括单体和水)挥发性和转化率的影响.比较了薄层和试管聚合的速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浴与烘箱加热方式下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得到了在水浴中反应后的聚合物粒子平均粒径和分散度都减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浓乳液薄层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 单体挥发性 单体转化率
下载PDF
无皂型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庆云 杨建军 +2 位作者 张建安 吴明元 王小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综述了无皂型乳液聚合反应机理及影响乳液稳定性的因素。对无皂型乳液聚合制备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无皂型乳液聚合的研究动态、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无皂型乳液聚合 反应机理 稳定性 制备方法 应用
下载PDF
新型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宏科 李婧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34-638,共5页
介绍了无皂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以及影响无皂乳液稳定性的因素和增强稳定性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当今无皂乳液聚合的最新研究动态、应用。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反应机理 稳定性 制备方法 应用
下载PDF
超浓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操建华 焦仕志 张洪涛 《化学建材》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19,共4页
详细介绍了超浓乳液及相关术语、超浓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 ,并以苯乙烯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对超浓乳液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从内因、外因两方面研究了影响超浓乳液稳定性的因素 ,结果表明 :分散相性质及体积分数、连续... 详细介绍了超浓乳液及相关术语、超浓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 ,并以苯乙烯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对超浓乳液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从内因、外因两方面研究了影响超浓乳液稳定性的因素 ,结果表明 :分散相性质及体积分数、连续相性质、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功能单体、电解质溶液浓度及合成工艺等对超浓乳液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浓乳液 稳定性 制备 热塑性塑料
下载PDF
AA/AM/AMPS共聚物降滤失水剂的超浓反相乳液聚合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贵平 陈荣华 +1 位作者 陈永惠 喻发全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1-3,19,共4页
选用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采用超浓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油田降滤失水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验证三元AA/AM/AMPS共聚物;分别考察了乳化剂用量、水相体积分数、水相pH值对降滤失水剂滤失水性... 选用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采用超浓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油田降滤失水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验证三元AA/AM/AMPS共聚物;分别考察了乳化剂用量、水相体积分数、水相pH值对降滤失水剂滤失水性能和稳定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AM/AMPS 超浓乳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 降滤失水剂 稳定性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稳定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广峰 周宝库 +2 位作者 丛滨 陶悦 张凤东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31-635,共5页
将不同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混合单体接枝聚合到聚丙烯酸丁酯橡胶上制备聚丙烯酸酯增韧剂乳液,用分光光度法(浊度法)通过测量乳液的临界聚沉浓度(CCC)值来表征乳液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GMA的含量较... 将不同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混合单体接枝聚合到聚丙烯酸丁酯橡胶上制备聚丙烯酸酯增韧剂乳液,用分光光度法(浊度法)通过测量乳液的临界聚沉浓度(CCC)值来表征乳液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GMA的含量较低时,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小,乳液的CCC值低,约为0.084mol/L左右;当GMA重量含量超过总反应物的2%时,乳液的稳定性随着GM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乳液聚合 临界聚沉浓度
下载PDF
AA含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广峰 陶悦 +2 位作者 杨超 崔冬梅 张会轩 《胶体与聚合物》 2008年第2期7-8,36,共3页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AA)按不同比例混合,接枝到聚丙烯酸丁酯橡胶粒子上制备核壳乳液,用浊度法通过测量各乳液的临界聚沉浓度(CCC)值来考察AA的含量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AA占总反应物的0%~3%时,随AA含量的增加,CCC...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AA)按不同比例混合,接枝到聚丙烯酸丁酯橡胶粒子上制备核壳乳液,用浊度法通过测量各乳液的临界聚沉浓度(CCC)值来考察AA的含量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AA占总反应物的0%~3%时,随AA含量的增加,CCC值增大,乳液的稳定性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乳液聚合 临界聚沉浓度 浊度法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彩霞 刘方方 刘少琴 《河北化工》 2004年第3期10-13,23,共5页
无皂乳液聚合由于不含或含有少量的乳化剂,消除了传统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对环境的污染,增强了乳液涂膜的耐水性,并可制备表面清洁、粒径均匀分散的高分子微球,在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介绍了无皂乳液聚合的... 无皂乳液聚合由于不含或含有少量的乳化剂,消除了传统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对环境的污染,增强了乳液涂膜的耐水性,并可制备表面清洁、粒径均匀分散的高分子微球,在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介绍了无皂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及制备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反应机理 稳定性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超浓乳液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敏 张洪涛 吕睿 《胶体与聚合物》 2003年第1期29-33,共5页
介绍了超浓乳液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讨论了超浓乳液的相行为与稳定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比较了超浓乳液聚合与本体聚合、传统乳液聚合的区别.超浓乳液聚合存在聚合物分子量大,聚合速率快,乳胶粒子粒径可控等优点.
关键词 超浓乳液 超浓乳液聚合 相行为 稳定性 应用 本体聚合 超浓乳液聚合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稳定超浓乳液的制备及聚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洪涛 李建宗 +2 位作者 谭必恩 胡芳 吴卫兵 《聚合物乳液通讯》 1995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用一步法制得了稳定的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超浓乳液。探讨了乳化剂浓度,乳化剂的类型,乳化剂的复配,单体体积分数及甲基丙烯酸含量对超浓度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体积分数,乳化剂浓度对超浓度乳液聚合过程及最终胶乳粒子的影响。
关键词 超浓乳液 聚合 高聚物乳液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浓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博 张桂锋 孙宾宾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4-36,40,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兴的乳液聚合方法——超浓乳液聚合。文中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分散相,乳化剂水溶液为连续相,在适当油溶性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超浓乳液聚合以两步法制备出一系列水包油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浓乳液。对制得的超浓...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兴的乳液聚合方法——超浓乳液聚合。文中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分散相,乳化剂水溶液为连续相,在适当油溶性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超浓乳液聚合以两步法制备出一系列水包油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浓乳液。对制得的超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又以单因素实验对超浓乳液的稳定性做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浓乳液的稳定性与预聚时间、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分散相的体积分数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超浓乳液聚合 稳定性
下载PDF
非离子型可聚合聚氨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超浓乳液共聚合研究
19
作者 陈莉 张洪涛 段铃丽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16,21,共6页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醚二醇(PPG)、丙烯酸-β-羟乙酯(β-HEA)、二羟基聚硅氧烷(PSi)分三步制得非离子型可聚合的聚氨酯(PUASi),然后将PUASi溶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单体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平平加(OS15)、聚乙烯...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醚二醇(PPG)、丙烯酸-β-羟乙酯(β-HEA)、二羟基聚硅氧烷(PSi)分三步制得非离子型可聚合的聚氨酯(PUASi),然后将PUASi溶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单体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平平加(OS15)、聚乙烯醇(PVA-7188)作乳化体系,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55℃下引发聚合。研究了乳化剂质量浓度、不同种类的乳化剂、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PUASi与St的比例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及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PUASi进行了分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粒子的形态、用光相关光谱(PCS)测得了粒子的大小及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预聚体 超浓乳液聚合 聚合稳定性 聚合动力学
下载PDF
超浓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的研究
20
作者 陈莉 张洪涛 段铃丽 《粘接》 CAS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介绍了超浓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讨论了超浓乳液形成的条件,指出了不同单体体系的超浓乳液聚合的最佳稳定性条件。
关键词 超浓乳液聚合 液胞 制备方法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