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of of concept study to identify candidate biomarkers of fibrosis using high throughput peptide aptamer microarray and validate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 被引量:1
1
作者 Sam Straw Paul Ko Ferrigno +2 位作者 Qifeng Song Darren Tomlinson Francesco Del Galdo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8期32-42,共11页
Background: Nine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as putative profibrotic biomarkers in systemic sclerosis (SSc) and an unrelated fibrotic disease in a previously published proteomic study. As the majority of these proteins w... Background: Nine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as putative profibrotic biomarkers in systemic sclerosis (SSc) and an unrelated fibrotic disease in a previously published proteomic study. As the majority of these proteins were orphans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ntibodies, the nine proteins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binding peptide aptamers of the Stefin A quadruple mutant-Tracy variant (referred to as “affimers”) could be valida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 (ELISA) to allow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se candidate biomarkers in the sera of SSc patien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Candidate biomarker peptides were analysed by high throughput affimer microarray to identify binding affimers. Two candidate biomarkers were prioritised, and binding affimers were expressed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BL21 competent E. coli strains and purified. These affimers were used in indirect ELISA, and then sandwich ELISA formats against the candidate biomarker recombinant proteins osteonectin and pigment epi-thetlium-derived factor (PEDF). Results: 39 affimers were identified as binders for eight of the nine candidate biomarker peptides were by affimer microarray;six for osteonectin and eleven for PEDF. Two of the six and all eleven were able to recognize 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s (5 and 1 μg·ml﹣1) of osteonectin and PEDF, respectively by indirect ELISA. In sandwich ELISA format: two affimers were able to detect recombinant PEDF;however, the two affimers identified in indirect ELISA were unable to recognise recombinant osteonectin, and were thus hypothesised to bind to osteonectin at the same binding site. Discussion: SSc is currently an orphan of fully validated biomarkers, which is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ified medicine in this field. This approach has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an affimer based on multiplexed assay, to validate biomarkers in the sera of SSc patient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OSIS Biomarker Peptide APTAMER SYSTEMIC SCLEROSIS proof of concept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和新模式的探索:国内外技术转移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士运 刘平平 陈曦 《科技智囊》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研究目的]概念验证是技术转移机构核心职能之一,可弥补早期科技成果与可进行市场化成果之间的空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方法]就概念验证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链中所处的位置、特点详细阐明,对国内代表性城市概念验证中心建... [研究目的]概念验证是技术转移机构核心职能之一,可弥补早期科技成果与可进行市场化成果之间的空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方法]就概念验证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链中所处的位置、特点详细阐明,对国内代表性城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发布政策情况开展梳理与研究。[研究结论]在借鉴国外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基础上,针对我国概念验证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薄弱点与瓶颈制约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新质生产力转化、让创新成果更快更好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转移 概念验证 路径 模式
下载PDF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模式与路径——以杭州“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之都”建设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光 李坤白 +1 位作者 张茂强 常志强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5期47-55,共9页
概念验证中心(PoCC)旨在填补基础研究与商业化应用之间的空白,提高基础研究成果从概念向市场的转化速度,减少科研成果转化风险与不确定性,帮助研究人员跨越创新的“死亡之谷”,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基于美国、欧盟等国外概念验... 概念验证中心(PoCC)旨在填补基础研究与商业化应用之间的空白,提高基础研究成果从概念向市场的转化速度,减少科研成果转化风险与不确定性,帮助研究人员跨越创新的“死亡之谷”,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基于美国、欧盟等国外概念验证中心发展与概念验证计划实施的基础上,以杭州“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之都”建设为研究对象,从杭州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现状与成效出发,从政府支持、产业布局、建设主体、资金来源、验证服务等多角度探索其建设模式与路径,并分析其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最后在总结杭州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概念验证中心提质增量、与国际接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技术转移
下载PDF
中科概念验证中心的案例研究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子叶 姚畅 +1 位作者 初玉 张微微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目的/意义]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了解我国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现状,对于规范概念验证工作的开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具有深刻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访谈与实地调研,总结了中科... [目的/意义]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了解我国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现状,对于规范概念验证工作的开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具有深刻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访谈与实地调研,总结了中科概念验证中心的运行机制与发展经验,并就我国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提出了经验启示与建议参考。[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科概念验证中心采取了“主任负责制+合伙人制”双轮驱动的运营机制、线下线上联动的技术经理合伙人服务模式、全链条的项目管理模式,其成功的关键特征在于构建了价值共创的创新生态系统、健全了“信任+制度”的双元协作机制、创新了“引导-反哺”的循环商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生态系统
下载PDF
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下的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管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5
作者 刘晓凤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但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尚未获得足够的关注。美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处于全球一流水平。宽松的政策环境、强劲的科研实力,更有专业化管理组织与服务体系,推动着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全...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但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尚未获得足够的关注。美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处于全球一流水平。宽松的政策环境、强劲的科研实力,更有专业化管理组织与服务体系,推动着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全球一骑绝尘。通过对美国高校技术经理人协会统计数据及技术转化案例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美国高校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发展态势,并基于美国高校技术转化实践经验对中国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管理体系建设提出建议:(1)重视社会化科技成果管理需求,建立社会化科技成果管理体系;(2)制定职业认定标准,培养专业化科技成果管理人才队伍;(3)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权属共享 概念证明 社会化科技成果管理 信息披露
下载PDF
分阶段体系化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牛鼻子”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强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78,共5页
概念验证是针对创新概念、基础研究成果,为降低其转化风险和不确定性,开展理论与技术可行性、市场应用可行性等验证工作,可概括为初始验证、实验室验证、中试与熟化、公司与市场化4个验证阶段。研究认为,概念验证分初始验证和转化验证... 概念验证是针对创新概念、基础研究成果,为降低其转化风险和不确定性,开展理论与技术可行性、市场应用可行性等验证工作,可概括为初始验证、实验室验证、中试与熟化、公司与市场化4个验证阶段。研究认为,概念验证分初始验证和转化验证多个环节,由于验证阶段笼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加上着力点不准,导致现阶段国内大学与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不高,科技对产业支撑作用发挥不足。提出做好分阶段概念验证的体系化组织,需要明确主体,做好初始验证,挖掘原创和颠覆性项目;以实验室验证为抓手,为社会投资提供优质项目源;搭平台建机制,以中试与熟化验证促转化;下好公司化与市场化验证的先手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科技成果转化 分阶段 体系化
下载PDF
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美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姚畅 刘海波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在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的背景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为促进科技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转变发挥了关键作用。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的“最初一公里”——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POC)及概念验证中心(proof of concept center,POCC... 在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的背景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为促进科技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转变发挥了关键作用。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的“最初一公里”——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POC)及概念验证中心(proof of concept center,POCC)建设,通过详细回顾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德什潘德中心和佐治亚理工创业实验室(VentureLab)的案例研究,揭示了POCC在支持早期科技创新和促进商业化方面成功经验及重要作用。美国POCC的运作模式和成功要素为理解如何帮助创业团队评估商业可行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基于对美国经验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在POCC建设方面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融合多元主体和强化创新体系、发挥中国特色。这些建议旨在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加强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从而推动科技创新不断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概念验证 概念验证中心 成果转化
下载PDF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验证中心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彬彬 周超 范存义 《杭州科技》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着力点,概念验证中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概念验证中心的定义分为三类:新型组织模式、可行性验证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梳理,本文提出概念验证中心的... 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着力点,概念验证中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概念验证中心的定义分为三类:新型组织模式、可行性验证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梳理,本文提出概念验证中心的功能,即技术评估、创新指导、融资助力和教育培训。概念验证中心发挥了加速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和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的作用。概念验证中心对成果转化方案的技术、生产、投融资和商业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服务,促进方案的优化、迭代和转化。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议,希望在政府引领、完善流程、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体系创新方面进行强化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中心 评估评价 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创业指导
下载PDF
成果转化背景下医院图书馆在概念验证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
9
作者 朱志鹏 徐春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2-97,共6页
目的/意义探究医院图书馆在概念验证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为图书馆服务概念验证、提升概念验证效能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阐述概念验证的影响因素、流程步骤、潜在问题和对成果转化的影响,遵循“前因后果”的逻辑构建概念验证... 目的/意义探究医院图书馆在概念验证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为图书馆服务概念验证、提升概念验证效能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阐述概念验证的影响因素、流程步骤、潜在问题和对成果转化的影响,遵循“前因后果”的逻辑构建概念验证模型,结合资源和服务要素论述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和衍生作用,在衍生作用中挖掘对应的图书馆职能并阐明图书馆在概念验证中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概念验证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医院图书馆在概念验证中主要发挥激活驱动因素等4种作用,可围绕馆藏建设、文化建设、协同管理等6种职能促进概念验证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概念验证 成果转化 信息服务
下载PDF
概念验证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新华 刘海波 肖冰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4,135,共8页
[目的/意义]概念验证是多主体协同的阶段性活动。知识产权管理是协调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概念验证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分析概念验证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实践问题,构建合理的解决方案。[方法/过程]本文... [目的/意义]概念验证是多主体协同的阶段性活动。知识产权管理是协调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概念验证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分析概念验证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实践问题,构建合理的解决方案。[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中国概念验证政策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概念验证知识产权管理的理性思考,剖析概念验证知识产权管理的实践问题,并提出问题对策和政策建议。[结果/讨论]研究认为,概念验证知识产权管理要经过“知识产权评估-分析-开发-商业化”的实现机制。当前地方概念验证政策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对知识产权规则、意识和人才方面的关注存在不足。本文从政策落实、管理体系、意识培养、专业人才4个方面,提出推进概念验证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管理 技术商业化
下载PDF
基于价值共创DART模型的高校院所概念验证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伟 杨希娟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5期7-1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校院所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其成果转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的问题也依...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校院所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其成果转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的问题也依然存在。高校院所的概念验证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天然就需要在新型研发机构的载体上,形成多方主体互动、多种资源整合的价值共创。该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DART模型,总结高校院所在新型研发机构平台上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所做的实践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概念验证 概念验证中心 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成果转化
下载PDF
基于POC测试的信创改造升级研究
12
作者 许国磊 孙秀娟 《山东工业技术》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国产信创升级改造,通常更多关注产品的性能,认为产品性能符合要求就能满足国产化的需求,而忽视了产品和业务的匹配,极易出现应用程序崩溃、语法错误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OC(Proof of Concept)测试的信创改造升级方... 国产信创升级改造,通常更多关注产品的性能,认为产品性能符合要求就能满足国产化的需求,而忽视了产品和业务的匹配,极易出现应用程序崩溃、语法错误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OC(Proof of Concept)测试的信创改造升级方法。首先,通过对现有信息系统现状的分析,明确了系统改造升级的规模和复杂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比核心业务更为复杂的应用,并基于此应用分别进行了单产品测试、联合产品测试,最终形成测试的数据和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来辅助企业进行信创产品升级策略的制定。此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国产化产品和业务不匹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创升级 单体产品测试 联合测试 POC测试
下载PDF
概念验证:中美欧的比较与启示
13
作者 姚畅 刘海波 张亚峰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9,共9页
[目的/意义]科技成果转化是全球性难题,概念验证活动有助于降低转化过程中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成功率。美国、欧洲是较早开展概念验证活动的国家和地区,中国近年来也积极采取中国香港地区举措,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完善中国概念验证工作... [目的/意义]科技成果转化是全球性难题,概念验证活动有助于降低转化过程中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成功率。美国、欧洲是较早开展概念验证活动的国家和地区,中国近年来也积极采取中国香港地区举措,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完善中国概念验证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方法/过程]本文回顾了概念验证的基本概念与起源,梳理了中美欧概念验证的新近信息和典型案例,从功能定位、业务内容、组织模式、网络资源和政府作用5个方面对中美欧的概念验证活动进行比较,对我国后续开展概念验证工作提出了建议。[结果/结论]概念验证中心在国家层面应设立针对前期前沿成果的概念验证资助项目;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吸纳社会资本、汇聚外部资源;将概念验证活动融入单位内部生态;鼓励设立概念验证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成果转化 概念验证中心 中美欧对比
下载PDF
我国概念验证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14
作者 鲁瑞 王振 付鲲 《天津科技》 2024年第11期89-91,共3页
为了解概念验证(PoC)这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进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情况,通过广泛检索各省市人民政府、科技局或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官方网站,总结目前我国概念验证中心(PoCC)的建设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已有15个城市建立了PoCC... 为了解概念验证(PoC)这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进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情况,通过广泛检索各省市人民政府、科技局或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官方网站,总结目前我国概念验证中心(PoCC)的建设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已有15个城市建立了PoCC,涉及行业广泛,包括电子信息、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等行业。分析我国PoCC建设在技术水平、人才培养、产业协同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中心 挑战 对策分析
下载PDF
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应用与启示
15
作者 何丽敏 易比一 饶远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目的/意义]研究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其效果及相关启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分析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优势,并以OpenAI为例研究其发展进程与开源创新模式应用,分析开源... [目的/意义]研究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其效果及相关启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分析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优势,并以OpenAI为例研究其发展进程与开源创新模式应用,分析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应用形式和实际效果。[结果/结论]开源创新模式可以在缩短创新里程、提升用户参与度、促进多元资源交互等方面提高概念验证活动的效率,促进创新的快速迭代和技术商业化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开源创新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
下载PDF
如何共创POC信息安全测试生态圈
16
作者 冯斯恩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1期108-109,113,共3页
基于POC信息安全概念验证的必要性,对POC信息安全测试面临的难点和挑战进行分析,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出包含“一种共创共享模式”和“一条价值链”的POC信息安全测试生态圈,促进各方积极共创共献,并从中获得收益。
关键词 概念验证 信息安全 生态圈
下载PDF
犯罪证明阶层构造理念的提倡
17
作者 李贵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4,共7页
犯罪证明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发轫于犯罪论的阶层构造理论具有融汇性品格,可以上升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理念共识,并在实践先行的犯罪证明领域提炼并倡导阶层构造理念。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该理念的哲学基础,从客观到... 犯罪证明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发轫于犯罪论的阶层构造理论具有融汇性品格,可以上升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理念共识,并在实践先行的犯罪证明领域提炼并倡导阶层构造理念。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该理念的哲学基础,从客观到主观是该理念得以凝炼司法真知的方法论依据,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是该理念的制度展开,阶层递进的司法权能观、程序事实观、证明标准观是有效获取司法真知的直接保障。犯罪证明阶层构造理念应在实践智慧指引下保持自我更新,成为立法及制度革新的牢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争论 犯罪证明 阶层构造理念 审判中心主义 司法真知
下载PDF
基于概念验证视角的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西桂权 黎晓东 孟潇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3,共8页
随着颠覆性技术发展,颠覆性技术成果日益增多,一些成果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颠覆性技术具有的破坏性、替代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给传统的技术成果转化模式带来了挑战,探索出一条适合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的方式变得更加迫切... 随着颠覆性技术发展,颠覆性技术成果日益增多,一些成果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颠覆性技术具有的破坏性、替代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给传统的技术成果转化模式带来了挑战,探索出一条适合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的方式变得更加迫切。结合颠覆性技术和概念验证中心特点,将概念验证引入到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流程中,提出打造“概念验证+孵化+投资”的全链条一站式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模式,通过预测识别、技术遴选、提供种子基金、验证市场价值等环节提高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拓展了概念验证应用范围,为提高颠覆性创新项目管理水平,尤其是促进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颠覆性技术 成果转化 项目管理
下载PDF
证明标准的内在理路——以概念分析为逻辑视角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书臣 刘澍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08-315,共8页
以概念分析为逻辑视角,从语义比较、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证明标准的概念,进而揭示了证明标准所内涵的丰富意蕴。
关键词 证明标准 揭示 丰富 内涵 视角 概念分析 外延 剖析 逻辑 意蕴
下载PDF
“概念证明中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新组织模式 被引量:30
20
作者 卓泽林 赵中建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促进科研成果商业转化是激发区域和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渠道,但是基础研发活动与产品开发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座"死亡之谷"。为了跨越"死亡之谷"、提高大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概念证... 促进科研成果商业转化是激发区域和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渠道,但是基础研发活动与产品开发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座"死亡之谷"。为了跨越"死亡之谷"、提高大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概念证明中心,旨在帮助解决大学研发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的空白。概念证明中心在美国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它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科研成果转化有着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研究型大学 概念证明中心 科研成果商业化 死亡之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