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Humor―Based on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 被引量:1
1
作者 KANG Xinyu GAO Wenche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9年第7期293-299,共7页
Humor, as a form of interesting interaction, often appears in our daily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humor. It is found that humor is dependent on people’s relevance and in... Humor, as a form of interesting interaction, often appears in our daily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humor. It is found that humor is dependent on people’s relevance and inference in their minds, and also 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with its emergent structure. 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se two theories are supplementary to each other;the combination has even more powerful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workings of humor 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OR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RELEVANCE theory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Brand Nam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2
作者 黎萌 周敏 刘玉霞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3期150-151,154,共3页
A brand is the identity of a specific product,service,or business.The brand name is quit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with "brand",although it is more correctly used to specifically denote written or spoken l... A brand is the identity of a specific product,service,or business.The brand name is quit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with "brand",although it is more correctly used to specifically denote written or spoken linguistic elements of any product.Developed from the mental space theory,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 researches.Based on this theory and integration networks,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lated brand names and the way people understand them.This paper takes two successful translation cases and two unsuccessful ones to make the contrast analysis.It proves that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an provide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profound explanation of the perceiving process of brand name translation.Meanwhile i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brand nam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D NAME TRANSLATION COGNITIVE EXPLANATION conce
下载PDF
Translation Study of Emotion Metaphors for “Anger” in Tang Xiangxing and Its English Ver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3
作者 MING Qing-y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2年第3期239-243,共5页
Emotion has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life.Owing to its fuzzy and abstract features,people often express it metaphorically.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an clearly show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thinki... Emotion has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life.Owing to its fuzzy and abstract features,people often express it metaphorically.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an clearly show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process between the author of original text and the translator of target text.Emotion metaphors are abundant in Tang Xiangxing,especially emotion metaphor for“anger”.So,the study will reveal the dynamic 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emotion metaphor for“anger”with the help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literary work and also be beneficial to introduce th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emotion metaphor metaphor translation Tang Xiangxing
下载PDF
The study on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olk Wisecrack from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4
作者 LI Jia-ji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0年第6期51-56,共6页
关键词 英语 语言形式 汉语 翻译方法
下载PDF
On the Analysis of Newly Coined Chinese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5
作者 李雪丽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0期208-209,215,共3页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using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newly coined Chinese words and phrases such as internet catchwords.Through illustration of some ...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using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newly coined Chinese words and phrases such as internet catchwords.Through illustration of some examples,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is applicable in explaining Chinese linguistic phenomena and it offers us a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new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explanatory power newly coined words
下载PDF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Death Euphemism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6
作者 董艳媛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7期241-242,共2页
Death euphemism is a pervasive language phenomenon,which is typical in the euphemism. This artical attempts to adopt Fauconnier and Turn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to illustrate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th... Death euphemism is a pervasive language phenomenon,which is typical in the euphemism. This artical attempts to adopt Fauconnier and Turn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to illustrate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English death euphemism,and tries to explore its cognitive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its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TH EUPHEMISM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ogniti
下载PD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Its Development
7
作者 邓凯方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4期83-84,共2页
Traditional metaphor theory regards metaphor as a rhetorical device,but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lieves that metaphor is also a universal way of thinking and a cognitive method which peop... Traditional metaphor theory regards metaphor as a rhetorical device,but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lieves that metaphor is also a universal way of thinking and a cognitive method which people can use to know the unknown.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discusses its contribution towa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its impor⁃tant developments—the blending theory.This study will benefit the further metaphor research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ptual metaphor blending theor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X媛”及“媛”的类词缀化现象
8
作者 马悦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2期76-79,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X媛”式的网络流行语,其中的语素“媛”出现了语义贬降和类词缀化的趋势。通过检索与“X媛”族词汇相关的网络新闻并借助百度指数,对“X媛”族词汇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全面考察。词义的变迁和新词族的产生是社会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X媛”式的网络流行语,其中的语素“媛”出现了语义贬降和类词缀化的趋势。通过检索与“X媛”族词汇相关的网络新闻并借助百度指数,对“X媛”族词汇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全面考察。词义的变迁和新词族的产生是社会的、认知的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X媛”式的网络流行语构建过程的概念隐喻、概念融合进行研究,可以解释词义变化和新词族产生的动态过程和认知推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媛” 网络流行语 类词缀 概念融合理论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对拼缀词的解释力——以拼缀词“Brexit”为例
9
作者 饶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26-29,共4页
拼缀词是“语义合成”和“形式截略”二者统一的结果,是两种基本构词途径“合成构词法”与“截略构词法”结合的体现,并且有大量拼缀词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最终在词汇家族中立足,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 拼缀词是“语义合成”和“形式截略”二者统一的结果,是两种基本构词途径“合成构词法”与“截略构词法”结合的体现,并且有大量拼缀词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最终在词汇家族中立足,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极具解释力的理论之一,能够较好地阐释拼缀词形成背后的认知机制及该类词的意义构建原理。文章以拼缀词“Brexit”为例,采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该类词进行分析,展现出该类词形成背后的认知机制;在证明概念整合理论的解释力的同时,也展示了拼缀词的意义建构过程,为拼缀词的理解提供新视角,也略窥语言习得中词汇习得背后的心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拼缀词 合成构词法 截略构词法 认知机制 语言习得
下载PDF
概念整合视域下《中庸》空间隐喻翻译研究——以辜鸿铭英译本为例
10
作者 杨哲 梁燕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55-62,共8页
文章运用定量与定性思维互嵌方式,在概念整合视域下,探讨了辜鸿铭《中庸》英译本空间隐喻翻译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结果显示:《中庸》空间隐喻包括三种类型:状态、等级及社会关系空间隐喻,其中状态空间隐喻占比最高;译者舍弃或半保留源... 文章运用定量与定性思维互嵌方式,在概念整合视域下,探讨了辜鸿铭《中庸》英译本空间隐喻翻译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结果显示:《中庸》空间隐喻包括三种类型:状态、等级及社会关系空间隐喻,其中状态空间隐喻占比最高;译者舍弃或半保留源域空间概念,展示原文文化的深层含义,并将空间概念词隐喻义明晰化;概念整合对《中庸》空间隐喻英译具有较强解释力。此研究不仅加强了概念整合与空间隐喻翻译研究的理论互动,也为中国典籍英译提供认知理据,同时也响应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号召,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 空间隐喻 英译 《中庸》
下载PDF
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的认知对比考察─—以汉语的四字格隐喻习语为基点 被引量:76
11
作者 王文斌 姚俊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40,共5页
汉英两种语言均具有丰富的隐喻习语。在具有相似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两者又具有明显的相异表现。由于思维认知模式的差异,汉语隐喻习语常借用双源域来映射同一个目标域,而英语的隐喻习语则常借用单源域来映射一个目标域。本文以Lak... 汉英两种语言均具有丰富的隐喻习语。在具有相似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两者又具有明显的相异表现。由于思维认知模式的差异,汉语隐喻习语常借用双源域来映射同一个目标域,而英语的隐喻习语则常借用单源域来映射一个目标域。本文以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视点,阐释汉英两种语言中隐喻习语构建存在同与异的成因,并以Fauconnier(1997)及Fauconnier&Turner(2002)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为视角,探究汉英隐喻习语在内在认知机制方面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习语 双源域 单源域 理想化认知模型 概念合成理论
下载PDF
认知隐喻理论及隐喻能力培养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蓉 张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7,共5页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理论"和"合成空间理论"是认知隐喻理论中对隐喻最具解释力的两大派系。在介绍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进而探讨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理论"和"合成空间理论"是认知隐喻理论中对隐喻最具解释力的两大派系。在介绍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进而探讨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隐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合成空间理论 隐喻能力 外语教学
下载PDF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利军 马云霄 +2 位作者 何晓清 刘海涛 张静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06-1317,共12页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在高熟悉度条件下,被试对语汇的...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在高熟悉度条件下,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加工较为快速;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语料加工时间较长,反应准确率较低,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型歇后语 眼动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 语用推理理论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与概念隐喻观的系统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孙毅 陈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4-19,共6页
我们生活在充满隐喻的世界上,充满创造力、新奇的隐喻比比皆是。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使人们意识到隐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机制。但部分新鲜和抽象的隐喻机制已经超越了概念隐喻观的... 我们生活在充满隐喻的世界上,充满创造力、新奇的隐喻比比皆是。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使人们意识到隐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机制。但部分新鲜和抽象的隐喻机制已经超越了概念隐喻观的解释范畴,由此引发了概念整合理论者的深入探索。本文在系统对比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论证,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两种理论究其本质是互补性和交互性的,学界必须将两股探索洪流融为一处,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揭开困惑人类千百年来隐喻机制的神秘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隐喻观 系统性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中国媒体体育报道中的战争隐喻 被引量:14
15
作者 董方峰 杨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当代中国大陆地区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框架结构、概念整合几个视角出发对这种隐喻的结构特点和生成过程的分析,解释了战争隐喻广泛运用的原因,揭示了其语言和社会影响,并对媒体如何使用战... 当代中国大陆地区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框架结构、概念整合几个视角出发对这种隐喻的结构特点和生成过程的分析,解释了战争隐喻广泛运用的原因,揭示了其语言和社会影响,并对媒体如何使用战争隐喻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报道 战争隐喻 框架理论 概念整合
下载PDF
概述回指的概念整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春梅 文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57,共8页
本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对概述回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对概述回指在篇章中的使用范围和条件以及概述回指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回顾了几种认知理论对概述回指的解释方案,并指出了这些研究在分析概述回指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提出... 本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对概述回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对概述回指在篇章中的使用范围和条件以及概述回指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回顾了几种认知理论对概述回指的解释方案,并指出了这些研究在分析概述回指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提出概念整合理论对概述回指的研究具有更强大的阐释力。作为人类普遍、基本的认知能力,概念整合理论可以为概述回指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述回指 概念整合理论 共指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与理论前沿 被引量:64
17
作者 王正元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70,共6页
Fauconn ier和他的同事探索意义构建和信息融合的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在这一理论指引下,许多认知语言学家都从不同的视角对概念整合的心理空间维度、映射机制、整合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的研究涉及了以下问... Fauconn ier和他的同事探索意义构建和信息融合的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在这一理论指引下,许多认知语言学家都从不同的视角对概念整合的心理空间维度、映射机制、整合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的研究涉及了以下问题:(1)概念整合空间是多维的;(2)整合过程是有序的;(3)概念整合离不开有形支点;(4)整合与分劈是相对的;(5)文化、感情因素对概念整合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对意义构建的动态性、心智空间的无限性、概念映射的连通性、意义生成的激活性等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展示了概念整合理论对意义生成的科学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 理论发展 前沿问题
下载PDF
语篇连贯构建的动态模式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新杰 邱天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7,共9页
本文基于Fauconnier&Turnner(1994,1998)的复合空间理论(BMST)、Lakoff的整合观(2007)、MichaelAtherton的神经认知模式(2002),以及Kintsch的构建-整合模式(1988)等,提出了一个类似于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语篇连贯动态模式(DMDCE),目... 本文基于Fauconnier&Turnner(1994,1998)的复合空间理论(BMST)、Lakoff的整合观(2007)、MichaelAtherton的神经认知模式(2002),以及Kintsch的构建-整合模式(1988)等,提出了一个类似于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语篇连贯动态模式(DMDCE),目的在于从认知角度分析语篇连贯是如何形成的。该模式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随着语篇的展开,一个个心理空间是如何被构建和连接从而构建局部连贯;第二部分阐述,概念整合是如何通过心理空间的整合从而构建整体连贯,最后得出结论:语篇连贯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在该过程中心理空间的构建、连接和整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连贯 心理空间 复合空间理论 概念整合 语篇连贯动态模式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以get off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瑛 范丽丽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3-97,共5页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概念合成理论 认知隐喻和转喻
下载PDF
言语幽默生成机制的认知研究——概念合成理论和背离与常规理论的互补性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蒋冰清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9-22,共4页
概念合成理论是一种意义构建的理论,是意义构建的普遍模式,对语言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但在幽默言语的解读中,概念合成理论却显示出了其局限性,它无法对幽默效果产生的条件作一个令人了然的阐释;而Veatch的背离与常规理论却恰能弥补其不足... 概念合成理论是一种意义构建的理论,是意义构建的普遍模式,对语言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但在幽默言语的解读中,概念合成理论却显示出了其局限性,它无法对幽默效果产生的条件作一个令人了然的阐释;而Veatch的背离与常规理论却恰能弥补其不足,因此,在概念合成理论"四空间"模式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幽默言语解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幽默 概念合成 背离与常规理论 认知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