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ELF/VLF Radio Noise Due to Seismogenic Modifications in Tropospheric Conductivity
1
作者 Masashi Hayakawa Alexander P. Nickolaenko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24年第2期113-132,共20页
We suggest a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pre-seismic activity on the registration rate of natural ELF(extremely low frequency)/VLF(very low frequency) pulses and the change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 We suggest a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pre-seismic activity on the registration rate of natural ELF(extremely low frequency)/VLF(very low frequency) pulses and the change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idea is as follow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around a thundercloud depends on the conductivity profile of the atmosphere. Quasi-static electric fields of a thundercloud decrease in those tropospheric regions where an increase of air conductivity is generated by pre-seismic activities due to emanation of radioactive gas and water into the lower atmosphere. The electric field becomes reduced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nd the probability decreases of the cloud-to-ground (CG) strokes in such “contaminated” areas. Simultaneously, the electric field grows inside and above the thunderclouds, and hence, we anticipate a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horizontal and tilted inter-cloud (or intra-cloud) (both termed as IC discharges) strokes. Spatial orientation of lightning strokes reduces vertical projection of their individual amplitudes, while the rate (median number strokes per a unit time) of discharges grows. We demonstrate that channel tilt of strokes modifies the spectral content of ELF/VLF radio noise and changes the rate of detected pulses during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F/VLF Radio Noise Earthquake Precursor Pre-Seismic Modification conductivity anomaly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Radioactive Radon Gases CG Lightning Discharges IC Discharges Cloud-to-Ionosphere Discharge
下载PDF
黄铁矿型(Fe,Mg)O_(2)H晶体到超离子态相变
2
作者 胡清扬 白承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25,I0003,共8页
地球深部的致密含水矿物可能以超离子态形式存在,其物理化学性质须重点考量。前人研究的黄铁矿型FeO_(2)H从有序晶体向超离子态转变时,H离子突破羟基束缚,在固态晶格中自由移动。然而,FeO_(2)H仅在地球深部少量存在,不能代表下地幔的组... 地球深部的致密含水矿物可能以超离子态形式存在,其物理化学性质须重点考量。前人研究的黄铁矿型FeO_(2)H从有序晶体向超离子态转变时,H离子突破羟基束缚,在固态晶格中自由移动。然而,FeO_(2)H仅在地球深部少量存在,不能代表下地幔的组成。本文的研究体系为包含Mg在内的黄铁矿型(Fe,Mg)O_(2)H,它在下地幔深部的温压条件下通过铁方镁石和水的反应生成。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它在高于80 GPa和1750 K时发生超离子态相变。超离子态(Mg,Fe)O_(2)H的转变条件与FeO_(2)H类似,但在低温区具有更高的质子扩散系数,因此更可能导致深部电导率异常。(Fe,Mg)O_(2)H比FeO_(2)H在下地幔的分布更为广泛,其物理、化学特征有助于示踪地球深部的水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下地幔 含水矿物 超离子态 电导率异常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2015年盛夏低温的大气环流特征及ENSO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罗连升 徐敏 杨玮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8-285,共8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ERSST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2015年盛夏低温的大气环流特征,并探讨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2015年盛夏气温为1961年以来第二低。造成长江中下游低温的直接原因是2015年盛夏欧亚大气...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ERSST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2015年盛夏低温的大气环流特征,并探讨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2015年盛夏气温为1961年以来第二低。造成长江中下游低温的直接原因是2015年盛夏欧亚大气环流异常稳定,在亚洲地区表现亚洲北部阻塞高压与东亚低槽形成的偶极子形势,导致冷空气不断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2015年夏季厄尔尼诺快速发展可能是2015年盛夏欧亚大气环流异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盛夏低温 大气环流异常 厄尔尼诺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地球物理异常及成因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继龙 袁晏明 +1 位作者 李德威 郝爽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29,共7页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普遍发育电性高导层、波速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下地壳电性结构和速度结构明显具有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的特点,其热流密度值具有明显的南北条带性和东西分块性。下地壳高导层、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普遍发育电性高导层、波速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下地壳电性结构和速度结构明显具有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的特点,其热流密度值具有明显的南北条带性和东西分块性。下地壳高导层、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各构造单元有一定的匹配性,异常区的形成与青藏高原和周边盆地耦合过程中下地壳岩石的热软化以及韧性流动有关。下地壳层流是下地壳岩石热软化和韧性流动的结果,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层流作用的表现,目前层流作用的动力来源于恒河盆地下地壳,层流方向由恒河盆地流入青藏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下地壳 高导层 低速层 热流密度值异常 韧性流动
下载PDF
南黄海6.1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 被引量:6
5
作者 徐秀登 钟韵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从1996-11-09南黄海6.1级地震(震中位置31°50′N,123°06′E)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临震卫星热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3方面进行研究。认为该震震前有较明显的热红外异常显示,并初步探讨了该区地震的临震近地表大气...  从1996-11-09南黄海6.1级地震(震中位置31°50′N,123°06′E)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临震卫星热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3方面进行研究。认为该震震前有较明显的热红外异常显示,并初步探讨了该区地震的临震近地表大气增温与卫星热红外异常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热外异常 低空大气增温异常 地震 地震前兆 地质构造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6—7月降水异常与500 hPa大气环流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缪启龙 吴燕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年第4期18-24,共7页
利用1951—2004年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500hPa月平均资料,从中纬度西风环流、位势高度、纬向风、经向风、垂直速度场等方面,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降水与500hPa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欧亚中纬度地区西风带多雨、少雨... 利用1951—2004年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500hPa月平均资料,从中纬度西风环流、位势高度、纬向风、经向风、垂直速度场等方面,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降水与500hPa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欧亚中纬度地区西风带多雨、少雨年均表现为长波的两槽两脊形势,但是槽脊系统差异显著。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东亚500hPa上空位势高度场、纬向风、经向风、垂直速度场均有显著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降水与500hPa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500hPa大气环流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嵊州、新昌地震与低空大气增温异常 被引量:3
7
作者 徐秀登 潘柳杰 《地震学刊》 CSCD 2000年第1期23-30,共8页
从嵊州、新昌地震 (1998 0 8 17T 1∶4 6ML4 5)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卫星热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三个方面 ,进行了研究。认为地震前几日 ,震区及周围大面积的突发性低空大气增温异常与卫星红外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 ,并总结了... 从嵊州、新昌地震 (1998 0 8 17T 1∶4 6ML4 5)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卫星热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三个方面 ,进行了研究。认为地震前几日 ,震区及周围大面积的突发性低空大气增温异常与卫星红外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 ,并总结了增温异常的时空演变规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大气 增温异常 临震前兆 地震前兆
下载PDF
2011年初夏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前后环流和水汽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传辉 杨玮 +1 位作者 周顺武 胡元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0-220,共11页
利用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初夏(5-6月)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前后的降水异常及相应的环流和水汽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旱涝急转前,中国整个东部均无明显降水;急转后沿长江以南降水异常偏多... 利用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初夏(5-6月)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前后的降水异常及相应的环流和水汽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旱涝急转前,中国整个东部均无明显降水;急转后沿长江以南降水异常偏多,而长江以北和华南等地降水偏少。旱涝急转前后东北地区的冷涡由偏西移动到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由偏弱转变为偏强,脊线由西伸偏南转为东退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层先受西北气流控制,随后在东北冷涡的作用下,受西北干冷气流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为洪涝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高层200 hPa上,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由急流出口转变为急流入口。在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下,对流层中层的上升运动明显,上升速度最大值位于500 hPa附近,为持续降水的发生提供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旱涝急转 大气环流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地面放射性异常引起电离层扰动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哲函 曾志 +2 位作者 马豪 程建平 李君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82-1689,共8页
地面的放射性主要来源于空间辐射、地壳放射性元素衰变和人工核活动等,地面放射性可引起地表电场的变化,地表电场变化的区域和强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可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基于LAIC电场机制假设,本文从地面放射性引起空气电离开始推导地... 地面的放射性主要来源于空间辐射、地壳放射性元素衰变和人工核活动等,地面放射性可引起地表电场的变化,地表电场变化的区域和强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可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基于LAIC电场机制假设,本文从地面放射性引起空气电离开始推导地表大气电导率变化、地面垂直电场至电离层底部传导过程,根据临界电场理论计算地面大气垂直电场、大气附加电流密度以及电离层准静态电场的电势分布,最后通过格林函数法求解得到电离层中水平电场的分布。建立了基于地面放射性活度的地表大气电导率公式,改进了地表异常电场传播到电离层的计算过程,给出了电离层电场扰动的计算公式。利用氡和地面电场仪的实例观测数据对地面放射性异常引起的电离层扰动的计算过程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得到的地面电场和电离层扰动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异常 地表电场 大气电导率 电离层扰动
下载PDF
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荷 陈海山 黄菱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降水观测资料、ECMWF逐月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及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分析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降水观测资料、ECMWF逐月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及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分析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感热偏强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感热偏弱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感热异常偏强时,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偏强、范围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辐合上升气流控制,水汽输送条件好,降水异常偏多。而春季感热偏弱时,情况大致相反,则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研究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变化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中高纬 地表感热通量 大气环流异常 长江中下游 夏季降水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2010/2011年秋冬春连旱成因再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吕星玥 荣艳淑 石丹丹 《干旱气象》 2019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基于长江中下游70个气象站点逐月降水和CRU逐月降水格点数据、NOAA逐月海温数据以及NCEP/NCAR逐月再分析数据,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2010/2011年秋冬春连旱的时空特征,进一步探讨此次连旱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2010/2011年长江中下游区... 基于长江中下游70个气象站点逐月降水和CRU逐月降水格点数据、NOAA逐月海温数据以及NCEP/NCAR逐月再分析数据,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2010/2011年秋冬春连旱的时空特征,进一步探讨此次连旱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2010/2011年长江中下游区域性秋冬春连旱事件始于2010年10月,止于2011年6月,其中2011年春季(特别是4月)干旱程度最重,大部分地区为重旱和特旱;(2)此次连旱事件受拉尼娜事件影响,赤道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冬春季印度洋和黑潮区海温异常偏冷,使得Walker环流上升支和局地Hadley环流显著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弱,长江中下游地区始终处于下沉气流控制下,且水汽输送减少;(3)自2010年秋季,乌拉尔山阻塞高压、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轮番控制中高纬度地区,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持续增强,冬季风自秋季便开始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并一直持续到2011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干冷的偏北气流控制,进一步阻碍了来自低纬的暖湿气流向本地输送,不利于降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春连旱 海温异常 环流异常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