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引复位固定术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小龙 胡明 +2 位作者 陈攀 李明军 和王刚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2168-2171,共4页
目的探讨牵引复位固定术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颞下颌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髁突低位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 目的探讨牵引复位固定术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颞下颌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髁突低位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CMI、DI、P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7.23±6.83)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63.40±6.23)min,住院时间为(8.62±1.1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30±1.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MI、DI、PI评分分别为(0.11±0.02)分、(0.19±0.03)分、(0.03±0.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15±0.03)分、(0.25±0.04)分、(0.05±0.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复位固定术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CMI、DI、PI,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低位骨折 牵引复位固定术 坚固内固定术 颞下颌关节功能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24例髁突骨折经下颌后进路行坚强内固定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春云 施晓军 李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介绍发生于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髁突骨折用小型钛板经下颌后进路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发生于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骨折24例30侧,经下颌后进路以小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6个月后复查并评价疗效,复查内容包... 目的:介绍发生于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髁突骨折用小型钛板经下颌后进路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发生于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骨折24例30侧,经下颌后进路以小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6个月后复查并评价疗效,复查内容包括: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X线表现、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张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张口型偏移明显改善,错牙合3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2例。X线检查:髁突骨折复位良好,髁突无移位。结论:下颌后进路是一种治疗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下颌后进路 坚强内固定术 解剖复位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金刚 刘磊 +2 位作者 田卫东 董海 李晓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髁突骨折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采用手术治疗的116例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髁突摘除术,随访3个月至3年,复查内容包括患者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髁突骨折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采用手术治疗的116例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髁突摘除术,随访3个月至3年,复查内容包括患者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神经损伤、颞下颌关节症状、面型和X线检查。结果:外形和功能均显著恢复,113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占97.4%;115例张口度恢复正常,占99.1%;X线复查髁突骨折解剖复位率94.8%;15例儿童患者恢复良好,无下颌骨发育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是治疗髁突骨折的较好方法,严重移位或脱位的儿童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应采用可吸收接骨板进行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强内固定 髁突骨折 治疗
下载PDF
耳屏前直线切口直视下行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及其疗效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亚娣 黄永清 +1 位作者 乔光伟 马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术新入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9侧)髁突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直线切口,顺颞浅静脉表面向下分离,寻找面神经颞面干和颈面干,并对其加以保护后,切开下颌支骨膜,在直视下对骨断端行复位内固定。结果...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术新入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9侧)髁突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直线切口,顺颞浅静脉表面向下分离,寻找面神经颞面干和颈面干,并对其加以保护后,切开下颌支骨膜,在直视下对骨断端行复位内固定。结果:此手术入路暴露充分,视野较好,直视下即可操作进行手术,术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部分病例面神经轻瘫,经治疗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此方法是进行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骨折 坚固内固定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双板坚固内固定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薛浩伟 后军 +3 位作者 杨文宇 刘金丽 胡玉坤 孙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行2块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拍摄全景片或三维CT,对患者的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钛板及骨折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双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行2块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拍摄全景片或三维CT,对患者的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钛板及骨折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骨折固位良好;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钛板变形或断裂、骨折移位;2例出现面神经轻度瘫痪,予以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3月内恢复正常;2例术后1月出现颞颌关节弹响,取出钛板后好转。结论双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坚固内固定 双钛板
下载PDF
下颌骨髁突不同类型骨折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金宝忠 肖进 +2 位作者 胡孙强 徐伟 李祖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73-776,共4页
目的:分析下颌骨髁突不同类型骨折进行钛板内固定手术及其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以后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3年4月~2012年4月手术完成的下颌骨髁突骨折行钛板... 目的:分析下颌骨髁突不同类型骨折进行钛板内固定手术及其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以后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3年4月~2012年4月手术完成的下颌骨髁突骨折行钛板内固定患者,手术前后复查对比下颌骨全景片、下颌骨平扫CT、下颌骨矢状CT及颅颌三维CT重建。依据下颌骨骨折部位分为髁突囊内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突基部骨折3组,对3组骨折术后患者的咬合状况、开口度、面神经功能等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随访病例中,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30例;螺钉松动57枚,钛板断裂0例,面神经颧支损伤15例,面神经颞支损伤30例,张口受限伴下颌运动曲线患侧偏斜35例。结论:解剖手术能力或者面神经的个体变异;创口感染;不适当的应力集中、钛板和螺钉的位置、数量及固定部位,颌间牵引,关节周围相关软组织复位状况等为影响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骨折 坚强内固定 面神经损伤 张口受限及咬合偏斜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耳屏前切口解剖面神经颧颞支径路行髁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丽宇 张敏 +3 位作者 齐李平 朱晓东 庄劭玉 龚飞飞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前切口解剖面神经颧颞支径路进行髁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髁状突骨折PDA分类Ⅰ、Ⅲ型患者8例,采用改良耳屏前切口,解剖腮腺,寻及面神经颧颞支,在两神经支之间通过破损的关节囊进行髁状突骨折复...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前切口解剖面神经颧颞支径路进行髁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髁状突骨折PDA分类Ⅰ、Ⅲ型患者8例,采用改良耳屏前切口,解剖腮腺,寻及面神经颧颞支,在两神经支之间通过破损的关节囊进行髁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1、3、6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分析疗效。结果:本组8例患者伤口全部Ⅰ期愈合,面部对称,局部瘢痕不明显。随访时间1~6个月,1例术后轻度面瘫,3个月后恢复正常。1个月内都有张口疼痛,但3个月内疼痛均逐渐缓解。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均在2.5~3.0 cm。术后1、3、6个月复查全景片或CT见骨折生长良好。结论:改良耳屏前切口解剖面神经颧颞支径路可以良好地暴露术野,对于适合的病例进行复位内固定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面神经 内固定技术
下载PDF
改良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薛桂平 叶钟泰 +3 位作者 魏红宇 许辉 多力昆.吾甫尔 木合塔尔.霍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5-688,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腮腺切口入路治疗髁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并作疗效分析。方法:通过类“S”腮腺切口,经改良的腮腺入路,直达髁突骨折处,对髁颈和髁颈下骨折27例34侧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月~5年复查,包括拍摄全景片,记录张口度...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腮腺切口入路治疗髁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并作疗效分析。方法:通过类“S”腮腺切口,经改良的腮腺入路,直达髁突骨折处,对髁颈和髁颈下骨折27例34侧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月~5年复查,包括拍摄全景片,记录张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外伤前后咬合力的改变,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1例1侧钛板断裂,2例2侧骨折未完全复位;6例7侧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2例2侧部分恢复,4例5侧完全恢复。2例张口受限,轻度咬合痛,3例关节弹响。结论:改良的腮腺入路法治疗髁突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能达到髁突骨折解剖复位,钛板坚强内固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类“S”腮腺切口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侧向长钛钉皮质固定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陶谦 唐海阔 +2 位作者 苏凯 吴志 乔彬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侧向长钛钉皮质固定技术治疗髁突矢状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7侧)髁突矢状骨折解剖复位后,用2根侧向长钛钉进行固定,术后6~412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5例(7侧)病例的髁突外形良好,钛钉无松动、脱落,下颌运动和功... 目的:探讨侧向长钛钉皮质固定技术治疗髁突矢状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7侧)髁突矢状骨折解剖复位后,用2根侧向长钛钉进行固定,术后6~412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5例(7侧)病例的髁突外形良好,钛钉无松动、脱落,下颌运动和功能满意,开口度3.5~4.0cm,少数伴有关节区疼痛或弹响。结论:侧向长钛钉皮质固定治疗髁突矢状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矢状骨折 坚强内固定 解剖复位
下载PDF
绕耳轮脚切口行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颈骨折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昌龙 王永盛 张建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新入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0例(73侧)髁突颈骨折行耳屏前绕耳轮脚切口,向前下沿外耳道前缘颞下颌韧带关节囊表面将覆盖在关节表面的腮腺上极翻起,向前牵拉腮腺组织,不用显露耳颞神...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新入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0例(73侧)髁突颈骨折行耳屏前绕耳轮脚切口,向前下沿外耳道前缘颞下颌韧带关节囊表面将覆盖在关节表面的腮腺上极翻起,向前牵拉腮腺组织,不用显露耳颞神经、颞浅血管及面神经,显露颞下颌韧带和关节囊;在直视下寻找移位的髁突,将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后1、3、6月复诊。结果术后3月,所有局部伤口耳轮脚上切口隐蔽仅见耳屏前愈合线、面型对称、开口度≥3.5cm、开口型无偏斜、关系好、骨折一期愈合、髁突表面未见骨质吸收、面神经瘫痪症状恢复、双侧咬合力对称、伤口愈合线隐蔽。结论髁突颈骨折经耳屏前后上绕耳轮脚切口,切口隐蔽,能较好的保护颞下颌关节区相关血管神经;对髁突颈部骨折行翼外肌-髁突解剖结构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在术后3月内可判定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屏耳轮脚 髁突颈骨折 翼外肌-髁突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不同形状小型钛板在髁突骨折固定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冶 张栋华 +1 位作者 王东苗 袁华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571-573,共3页
目的评估3种不同形状小型钛板固定髁状突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1块小型钛板治疗22例29侧髁状突颈骨折患者,其中用I形钛板固定10侧,L形钛板固定8侧,X形钛板固定11侧。结果在应用I板或L形板固定的病例中,2侧出现螺钉松动,5... 目的评估3种不同形状小型钛板固定髁状突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1块小型钛板治疗22例29侧髁状突颈骨折患者,其中用I形钛板固定10侧,L形钛板固定8侧,X形钛板固定11侧。结果在应用I板或L形板固定的病例中,2侧出现螺钉松动,5侧出现骨折段移位。而在应用X形板固定的病例中,未出现螺钉松动和骨折段的移位。结论应用1块X形钛板行髁状突颈骨折内固定,不仅具有双板的固定效果,而且有创伤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相对减少,节省费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固内固定 髁突骨折 小型钛板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小型钛夹板沿张力带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24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子莹 张伟 +2 位作者 于立明 吴亚东 安继平 《吉林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308-1309,共2页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小型接骨板沿张力带固定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根据髁状突骨折的类型选择耳屏前入路或颌后入路,显露骨断端,解剖复位后沿髁颈后缘作张力带固定,对髁颈下严重移位的病例需在髁颈前或乙状切迹处增加补...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小型接骨板沿张力带固定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根据髁状突骨折的类型选择耳屏前入路或颌后入路,显露骨断端,解剖复位后沿髁颈后缘作张力带固定,对髁颈下严重移位的病例需在髁颈前或乙状切迹处增加补偿固定。结果:27处髁颈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咬牙合关系恢复,术后即可开口进食半流质食物。术后复查放射线片提示骨折段对位对线良好,固定稳定。其中7处髁颈骨折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症状,经治疗,面瘫症状消失。结论:解剖复位小型接骨板沿张力带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安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和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小型钛夹板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基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鹏 刘冰 +3 位作者 魏博 冯璐 郭亚霖 翟孝庭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5-628,633,共5页
背景颌面部骨折中,髁突基部骨折较难处理。对于髁突基部骨折大多采用绕下颌角弧形切口或附加耳屏前切口,因切口距离骨折线远,操作比较困难,不能垂直于骨面进行钻孔拧入螺钉,从而无法应用可吸收接骨板钉进行内固定。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颌... 背景颌面部骨折中,髁突基部骨折较难处理。对于髁突基部骨折大多采用绕下颌角弧形切口或附加耳屏前切口,因切口距离骨折线远,操作比较困难,不能垂直于骨面进行钻孔拧入螺钉,从而无法应用可吸收接骨板钉进行内固定。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基部骨折,并与传统的绕下颌角切口联合钛板钉固定进行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进行治疗的髁突基部骨折患者20例,其中观察组10例患者采用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钉固定,对照组10例患者采用绕下颌角弧形切口及钛接骨板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张口恢复时间及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例数,并通过咬合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及X线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4.3±1.1)cm vs(7.5±2.6)cm,P=0.000]、手术时间[(45.3±18.7)min vs(57.2±7.3)min,P=0.016]、出血量[(20.3±6.8)mL vs(38.3±7.1)mL,P=0.032]、术后并发症(10%vs 100%,P=0.000)及张口度恢复时间[(28±7)d vs(43±5)d,P=0.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涎瘘,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基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可直视操作,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是一种较好的髁突基部骨折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基部骨折 微型钛板 坚强内固定 可吸收接骨板 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
下载PDF
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佘小伟 卢爽 +1 位作者 蒋文 章宏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95-896,共2页
目的:评价可吸收聚乳酸内固定系统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3年42例(54侧)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情况,术后对面型、骨折愈合及临床功能恢复情况行1~12个月随访。结果:42例患... 目的:评价可吸收聚乳酸内固定系统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3年42例(54侧)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情况,术后对面型、骨折愈合及临床功能恢复情况行1~12个月随访。结果:42例患者面型恢复满意,开口度及开口型无明显异常,颞颌关节活动度及咬合关系良好,无感染及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治疗中,可吸收性高分子聚合物微型接骨板和螺钉具有良好的固定强度,避免二次手术,是髁突中低位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可吸收接骨板 强内固定 聚乳酸
下载PDF
羊髁突囊内骨折坚强内固定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智强 邱亚汀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创建羊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同期行坚强内固定术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髁突囊内骨折固定术后的愈合情况。方法:12只6个月龄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只,一侧关节手术造成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用两孔钛板+钢丝固定,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目的:创建羊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同期行坚强内固定术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髁突囊内骨折固定术后的愈合情况。方法:12只6个月龄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只,一侧关节手术造成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用两孔钛板+钢丝固定,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3、6个月各处死6只,术后即刻及3、6个月行螺旋CT扫描,手术前和处死前测量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最大开口度,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自身术后3、6个月体重和术前体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术前及术后3、6个月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最大开口度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显示骨折固定良好,固位钉稳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髁突囊内B型骨折后施行恰当的坚强内固定术,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囊内骨折 颞下颌关节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坚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非非 王之恒 +1 位作者 陶德韬 陈亮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方法:对6例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行坚强内固定,恢复髁状突全貌。结果:行坚强内固定的所有患者术后均保存了颞下颌关节功能和形态,恢复了髁状突原有的外形。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方法:对6例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行坚强内固定,恢复髁状突全貌。结果:行坚强内固定的所有患者术后均保存了颞下颌关节功能和形态,恢复了髁状突原有的外形。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可保持髁状突的外形和正常位置,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髁状突矢状骨折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经腮腺入路复位固定下颌骨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凤和 冯良 +1 位作者 薛毅 赵然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腮腺入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低位髁突骨折和4例下颌支骨折采用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26例(100%)均使用2块接骨板固定,26(100%)例咬合关系基本恢复到伤前情况,术... 目的:探讨经腮腺入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低位髁突骨折和4例下颌支骨折采用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26例(100%)均使用2块接骨板固定,26(100%)例咬合关系基本恢复到伤前情况,术后开口度26~48mm(平均38.3mm)。2例(8%)出现面神经颊支损伤症状,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未出现面神经永久损伤病例及涎漏等并发症。结论:经腮腺入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视野暴露好,复位固定可靠,面神经损伤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经腮腺入路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耳屏切口应用于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逸瑞 郑洁华 +2 位作者 陈树彬 谢红洁 李晓燕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16例髁突骨折患者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为沿耳屏切开,在外耳道和腮腺后缘间钝性分离,注意保护耳屏处软骨,把腮腺组织向前牵开,这样能把面...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16例髁突骨折患者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为沿耳屏切开,在外耳道和腮腺后缘间钝性分离,注意保护耳屏处软骨,把腮腺组织向前牵开,这样能把面神经完整地推向前方,不必专门解剖面神经。直视下觅得两骨折段,按原位置和方向复位,以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半年复诊。结果 16例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面部形态满意。术后半个月张口度大于3.0 cm,半个月及半年后X线片检查,髁突复位良好,无骨折部位不愈或延迟愈合表现,无内固定物松脱,愈合后瘢痕隐蔽,美观效果好,均无面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中,由于其切口隐蔽安全,利于保护面神经及重要血管,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耳屏切口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下颌髁突矢状骨折髓内髓外双重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传俊 陈晓阳 陈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讨髓内及髓外双重内固定在下颌髁突矢状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髓内髓外双重内固定术治疗18例24侧髁突矢状骨折,固定方法:单一螺钉或克氏针行髓内固定,配合一块钛板行髓外固定,伴发他处骨折者同期行精确复位固... 目的探讨髓内及髓外双重内固定在下颌髁突矢状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髓内髓外双重内固定术治疗18例24侧髁突矢状骨折,固定方法:单一螺钉或克氏针行髓内固定,配合一块钛板行髓外固定,伴发他处骨折者同期行精确复位固定。术后通过拍摄CT和全景X线片评价钛板固定情况、骨折段复位精准度及稳固性,通过临床检查评价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结果术后X线全景片或CT检查显示,24侧髁突矢状骨折段均未发现术后旋转移位,对位良好;钛板和螺钉无扭曲、折断和松脱。术后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恢复良好。结论髓内髓外双重内固定具有抗骨折段旋转作用,髓内螺钉和髓外钛板在空间上互不干扰,是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固定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矢状骨折 坚强内固定 髓内固定 髓外固定
下载PDF
克氏针治疗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13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科 彭国光 +1 位作者 何善志 谭玉莲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7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方式在下颌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就诊的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复位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13例19侧。治疗过程包...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方式在下颌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就诊的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复位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13例19侧。治疗过程包括常规手术切开、暴露并复位游离的下颌骨髁突后,根据下颌骨髁突骨质断端情况利用2~4根克氏针固定,伴发其他部位骨折时同期手术治疗。术后1周通过CBCT评估游离的下颌骨髁突复位精准度及稳固性,通过临床检查评价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断端对位良好,克氏针无扭曲、折断和松脱;术后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恢复良好。结论克氏针治疗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效果确切,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 颞下颌关节 矢状骨折 单侧髁突骨折 双侧髁突骨折 锥形束CT 坚强内固定 克氏针 钛板 咬合关系 开口度 开口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