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Aesthet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Visual Poetry Based on the Multimodal Theories
1
作者 XU Ming ZHANG Q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9年第2期193-200,共8页
Although the Chinese visual poetry and western visual poetry have a lot of differences,the similarity of visual poetry is the combination of poetry and painting.This research will apply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 Although the Chinese visual poetry and western visual poetry have a lot of differences,the similarity of visual poetry is the combination of poetry and painting.This research will apply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multimodal theories,aiming to provide a new view to evaluate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ry,so as to promote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or public.The research finds that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ry can b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mework of visual-image analysis based on multimodal theories,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major meanings:representation,interaction and composition.The comparative aesthetics based on the multimodal theor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visual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poetry COMPARATIVE AESTHETICS MULTIMODAL theories CONSTRUCTIVIST expressionist
下载PDF
认知识解视域下李煜词作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2
作者 李敏 杜小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0-88,共9页
译者主体性在词作翻译中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受客观主义翻译观的影响,译者主体性研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认知识解理论为从认知层面阐释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基于该理论,借助自建的许渊冲译本和Daniel Bryant译本小型... 译者主体性在词作翻译中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受客观主义翻译观的影响,译者主体性研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认知识解理论为从认知层面阐释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基于该理论,借助自建的许渊冲译本和Daniel Bryant译本小型语料库,从聚焦、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维度,探究李煜词作不同英译本的共异性及其背后潜隐的认知理据。研究发现,除文化背景等因素外,不同识解方式是造成译者选择不同译语对译文进行编码的隐性主因。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化李煜词作的英译研究,也为读者理解不同译本背后的认知理据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词作 识解理论 译者主体性 认知翻译研究
下载PDF
运用革命诗词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探索
3
作者 徐向上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9-41,共3页
革命诗词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汇聚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历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革命诗词进行教学,既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 革命诗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下载PDF
高校古诗词教学与多模态教学理论融合的实践研究
4
作者 刘娜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2期108-111,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多模态教学理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古诗词教学和研究的新方向。该文针对高校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多模态教学理论的概念和优势,探讨古诗词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多模态教学理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古诗词教学和研究的新方向。该文针对高校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多模态教学理论的概念和优势,探讨古诗词教学与多模态教学理论的契合点,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古诗词教育教学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多模态教学理论 融合策略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符号—凝视—镜像”视域下名山景观探赜:以浙江乍浦九山为例
5
作者 唐晓岚 宋天锐 《园林》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当前名山风景区得到普遍开发,本应先于规划设计的名山形象认知却鲜有提及,这难免会出现脱离景观认知本质的人为景观涌现的现象。故引入镜像理论、凝视理论以及符号学等相关哲学理论,建构一套主体对于山水景观审美的SGM认知方法论体系。... 当前名山风景区得到普遍开发,本应先于规划设计的名山形象认知却鲜有提及,这难免会出现脱离景观认知本质的人为景观涌现的现象。故引入镜像理论、凝视理论以及符号学等相关哲学理论,建构一套主体对于山水景观审美的SGM认知方法论体系。其步骤共分为符号收集、凝视、符号再生产、形象塑造以及镜像功能,旨在对景观现象的本质进行解构与再认知,为名山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打下理论基础。选取最能体现名山形象建构的山水诗文作为数据源,以描述浙江省内乍浦9座山体的《乍浦九山补志》作为具体分析对象,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进行词频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发现乍浦九山景观以自然资源为基底,辅以龙祠祷雨以及天妃妈祖的在地文化特质;并通过该方法论体系得到乍浦九山“风景名胜”“祷雨胜地”“文学胜地”“隐居处所”的名山形象。总结得出主体山水景观审美的SGM认知方法论的可行性与可验性,为名山形象乃至景观本质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可验的方法,为后续名山景观的认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景观 镜像理论 凝视 符号学 SGM认知体系 山水诗文
下载PDF
世界文学语境中漫谈木心和情诗
6
作者 童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25-38,共14页
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作者间插和木心以往对话的片断,探索木心与不同文明中情诗传统的关联,以寻找某些美学规律和特点。木心的情诗属于非主观诗学,其中的“我”并非诗人本人,实为根据情景虚构的各种他者“我”,情欲融汇于灵智;木心的诗艺... 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作者间插和木心以往对话的片断,探索木心与不同文明中情诗传统的关联,以寻找某些美学规律和特点。木心的情诗属于非主观诗学,其中的“我”并非诗人本人,实为根据情景虚构的各种他者“我”,情欲融汇于灵智;木心的诗艺,将口语方言、文言文、典故、翻译有机混合,吸收希伯来、希腊、古波斯的不同风格,采纳如植物学等现代科学的语汇,所以与世界性情诗传统之间有多维度的奇妙关联。更重要的是,这种诗艺是表达广阔深邃的生命观、宇宙观和历史观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的情诗传统 非主观诗学 情欲和灵智 古波斯情诗 希伯来情诗 现代诗
下载PDF
桐城派晚期诗歌选本编纂与唐诗观建构——以曾国藩《十八家诗钞》为中心
7
作者 安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曾国藩所编选的《十八家诗钞》,是其诗学思想和审美标准的重要显化。此书十分重视诗歌与气韵之关系,同时善于以文论诗、以史释诗。从《十八家诗钞》的审美倾向及编选目的来看,曾国藩论诗时继承了桐城学人诗文一理、... 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曾国藩所编选的《十八家诗钞》,是其诗学思想和审美标准的重要显化。此书十分重视诗歌与气韵之关系,同时善于以文论诗、以史释诗。从《十八家诗钞》的审美倾向及编选目的来看,曾国藩论诗时继承了桐城学人诗文一理、以气论诗的诗学主张,将文论引入诗论之中,同时极为推崇杜甫、韩愈这种“合乎文法”的诗歌风格,其选本所选取的诗歌也常呈现出“气盛言宜”的审美特点,这些编选特点亦能体现出曾国藩对桐城派早期及中期代表人物姚鼐、方东树等人唐诗观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曾国藩 诗学理论 唐诗观
下载PDF
文化翻译观视角下《诗经》中服饰英译的得与失
8
作者 王霄 曹蓉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91-398,共8页
《诗经》文本中的服饰描写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为研究《诗经》中服饰英译的得与失,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许渊冲和理雅各译本(许译本、理译本)为语料,将文本中的服饰描写分别置于家庭、社会、战争、情感、习俗文化语境中进行对比分析,... 《诗经》文本中的服饰描写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为研究《诗经》中服饰英译的得与失,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许渊冲和理雅各译本(许译本、理译本)为语料,将文本中的服饰描写分别置于家庭、社会、战争、情感、习俗文化语境中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译本在服饰文本翻译中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两译本未在文化语境中进行服饰文本翻译,对服饰文化的阐述均存在缺失。许译本存在因音韵、意象牺牲服饰文化内涵的实例;理译本则偏重直译,仅实现字面对等。该研究将文化翻译观引入服饰文本翻译,以期为服饰文本翻译提供参考,同时进一步促进文化翻译观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服饰 文化翻译观 文化语境 文化再现
下载PDF
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传承与转化
9
作者 汤文益 程晋宽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2期136-151,共16页
高品质的诗性教育需要高品质的诗性领导。西方学者从诗学与领导学交叉融合的角度,正式提出并阐发了“诗性领导”理论。在中国文化传统和教育治理实践中,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诗性领导”概念及其表述,但与这一概念相关的艺术的、审美的、... 高品质的诗性教育需要高品质的诗性领导。西方学者从诗学与领导学交叉融合的角度,正式提出并阐发了“诗性领导”理论。在中国文化传统和教育治理实践中,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诗性领导”概念及其表述,但与这一概念相关的艺术的、审美的、诗意的治理主张和实践探索层出不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诗性领导资源。这些资源至少为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提供了三个层面的滋养:“道德仁艺”的诗性领导人格、“兴观群怨”的诗性领导功能以及“成风化人”的诗性领导境界。随着社会生产力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持续增长,教育正从“功利教育”转向“美好教育”,教育治理也迫切需要进入法治、善治、美治相得益彰的境界。这对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领导理论 诗性领导 诗教传统 美好教育
下载PDF
万云骏先生年谱简编
10
作者 刘泽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2-60,共9页
万云骏,字西笑,别号网珠,上海南汇人,师从吴梅学习词曲,就学于光华大学,一九三六年毕业留校任教,一九五三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词学》编委、中国韵文学会理事等。著有《诗词曲欣赏论稿》《西笑诗词... 万云骏,字西笑,别号网珠,上海南汇人,师从吴梅学习词曲,就学于光华大学,一九三六年毕业留校任教,一九五三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词学》编委、中国韵文学会理事等。著有《诗词曲欣赏论稿》《西笑诗词存稿》(已佚)等。文章对掌握的有限材料依年编次,但求略见先生生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云骏 年谱 词学
下载PDF
On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Applied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ea Poetry
11
作者 孔艳君 李洋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2期198-200,共3页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aims to analyze som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tea poems in a functional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based mainly on Halliday's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First of all,there...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aims to analyze som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tea poems in a functional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based mainly on Halliday's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First of all,there i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Halliday's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secondly we will look into the features of ancient Chinese tea poetry,such as the grammar,the language and the context,and then the author picks out two typical examples for detail analyzing,at last there is a brief conclusion of the whole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CHINESE TEA poetry
下载PDF
清代画论对词体观念的类比借鉴
12
作者 杨祖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清代画论使用类比、对照的方式,借鉴词体观念来对绘画进行理论诠释或审美批评。其中包括以词体的美学特质类比画作的风格,以词体的文体地位类比画品的雅俗,以词体的正变观类比画史的南北宗流派论,以“词为诗余”说类比书画一体同源论。... 清代画论使用类比、对照的方式,借鉴词体观念来对绘画进行理论诠释或审美批评。其中包括以词体的美学特质类比画作的风格,以词体的文体地位类比画品的雅俗,以词体的正变观类比画史的南北宗流派论,以“词为诗余”说类比书画一体同源论。搜辑和考察这种类比,可以为文学艺术互动互鉴的探究开拓视野,为词学反哺画学的情形提供印证,进而理解清人看待词体与绘画特性的视角、联结不同文艺门类的尝试,以及对于艺术创作普遍规律和理论共性的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画论 词体观念 类比 词画互动
下载PDF
郑元祐题画诗典型意义与元末南北诗学之分
13
作者 燕颖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39,76,93,共6页
郑元祐题画诗受图画题材、诗歌意象与交游活动的影响,呈现出清峻苍古的风格特征。以情带画,重视对画作整体气韵、意境的传达,同时将情感心绪和历史见解融入其中,画情融合,以人论画,体现出“浸入式”的图画品题方法。郑元祐题画诗风格和... 郑元祐题画诗受图画题材、诗歌意象与交游活动的影响,呈现出清峻苍古的风格特征。以情带画,重视对画作整体气韵、意境的传达,同时将情感心绪和历史见解融入其中,画情融合,以人论画,体现出“浸入式”的图画品题方法。郑元祐题画诗风格和创作路径在元末江南文坛很有典型性,迥异于元初中期王恽、虞杨范揭等雅正雍容的诗风,反而与赵孟頫、袁桷等南方文人尚清、师古、言性情之自然的诗学宗尚异代相合。二者代表了元代题画诗创作的两种典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元祐 题画诗 雅正诗风 性情论
下载PDF
2023年清代词学研究述评
14
作者 马金水 《嘉兴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2023年,学界在清代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词人词作研究、词律词韵研究、词作接受研究、词史研究、词论研究等领域继续开拓,成果不菲。立足于文献整理成果,相关词学研究在系统性上逐步走向深入:一是词人词作研究的对象不再囿于一流大家,... 2023年,学界在清代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词人词作研究、词律词韵研究、词作接受研究、词史研究、词论研究等领域继续开拓,成果不菲。立足于文献整理成果,相关词学研究在系统性上逐步走向深入:一是词人词作研究的对象不再囿于一流大家,二是词韵专书的编韵理据得到关注,三是清人对宋词的接受颇受瞩目,四是词史研究呈现出现象、选本、词谱等多维考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词史 词论
下载PDF
元前诗歌叙事传统的演进及体制特征
15
作者 饶龙隼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4期5-15,共11页
在从先秦以至唐宋漫长的历时变迁中,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的叙事与抒情性能递经共生、分化、消长、互渗的进程。尤其是二者在经历了体制分化之后,诗歌叙事就进入分途发展演进阶段。其具体演进历程大略分三段式,首先是抒情与叙事之各体消长,... 在从先秦以至唐宋漫长的历时变迁中,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的叙事与抒情性能递经共生、分化、消长、互渗的进程。尤其是二者在经历了体制分化之后,诗歌叙事就进入分途发展演进阶段。其具体演进历程大略分三段式,首先是抒情与叙事之各体消长,其次是诗歌叙事之多体式分布,终至诗歌叙事传统之凝定成形。诗歌叙事传统一旦形成,就表征出若干体制特征:其一,常规叙事诗有较强叙事特性,而非叙事诗也蕴涵叙事成分,不论叙事诗还是抒情诗,其叙事性能均渐趋增强;其二,诗歌叙事主要体现在正文中,而其叙事性也表征于附件上,且因附件与正文相配合,而使诗歌叙事更显完善;其三,诗歌叙事既向体式内部充实,同时也向诗歌体式之外拓展,呈现为诗作跨文本组合,或为诗歌叙事之跨文类。此外,为应对诗歌叙事的创作实绩,还催生一系列诗歌叙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前诗歌 诗歌叙事 叙事理论 叙事传统 演进 体制特征
下载PDF
知诗和占笔:严羽集形态的稳定与流动
16
作者 隋雪纯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90,共11页
宋代以降,严羽诗集经历了初录初刻、与诗法论著合编、重新单行、进入地方诗人总集的形态衍变,其中隐含其诗学史建构和诗歌接受两条交织并行的线索。严羽诗歌在宋末由邑人整理结集,元代陈士元、黄清老将《诗辩》等五篇诗论增入第一卷,诗... 宋代以降,严羽诗集经历了初录初刻、与诗法论著合编、重新单行、进入地方诗人总集的形态衍变,其中隐含其诗学史建构和诗歌接受两条交织并行的线索。严羽诗歌在宋末由邑人整理结集,元代陈士元、黄清老将《诗辩》等五篇诗论增入第一卷,诗论以依附“吟卷”的形态行世,主要在于宋元间严羽邵武“诗宗”身份;明代馆阁、闽中士人群体对严羽认知的侧重和不同诉求导致严羽“知诗”之作《诗话》和“占笔”之作即诗集的支离,但共同促进了严羽集编刻的兴盛;清代严羽诗歌与诗话合刊,重构了严羽别集模式,且主要以樵川诗人总集的形态传播,见其诗话渐成主导而作为诗人则影响未能走出“樵川”阈限。严羽诗集编刻的起落沉浮,呈现出诗学理论与创作风尚的代际衍变,地域文脉传统与馆阁文学主张的沟通影响,以及诸因素与别集、总集面貌的互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羽 《沧浪严先生吟卷》 《沧浪诗话》 别集形态 书籍史
下载PDF
参“活句”:曾几诗论核心及其创作体现
17
作者 左志南 张云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7-65,共9页
两宋之交的诗歌理论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即强调以“道”之价值理性规整“技”之工具理性.曾几承继了这种观点,但提出了更为细致的理论主张.一方面,曾几主张参“活句”,提倡揣摩诗人的创作过程,以此来解决创作之能的提升问题;另一方面,... 两宋之交的诗歌理论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即强调以“道”之价值理性规整“技”之工具理性.曾几承继了这种观点,但提出了更为细致的理论主张.一方面,曾几主张参“活句”,提倡揣摩诗人的创作过程,以此来解决创作之能的提升问题;另一方面,曾几提倡诗歌应回归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体现在创作中,曾几袭黄庭坚“句法”而变之,多用“硬语”凸显创作主体具有倾向性的精神张力,多用拗体打破平仄固定结构,凸显语言不事雕琢的浑然.此外,曾几多书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感受,以随意吐属的方式突破“少新意”和“波澜尚未阔”的创作局限,其活泼圆融的诗风由此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几 诗论 修养 儒学
下载PDF
Faithfulness in Poetry Transl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omas Hardy's“The Darkling Thrush”
18
作者 谢颖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2期165-168,共4页
People hav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on the criteria applicable to poetry transla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what kind of principle should be followed in poetry translation.It start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one in... People hav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on the criteria applicable to poetry transla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what kind of principle should be followed in poetry translation.It start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one interesting dispute over the standards and criteria applicable to poetry translation.Based upon a brief summary of the two conflicting theories raised by Professor Xu Yuanchong(许渊冲)and Professor Liu Yingkai(刘英凯),this paper compares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omas Hardy’s"The Darkling Thrush"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the idea that"faithfulness"should be treated as the paramount principle and criteria in poetry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try TRANSLATION PRINCIPLE method theory
下载PDF
三重互动:杜诗与钱锺书治学体系(上)
19
作者 赵永江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4期34-46,共13页
杜甫诗作与钱锺书的集部之学、四部之学以及文艺理论建构形成了三重互动关系。杜诗既是钱锺书集部之学尤其是诗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阐释不可或缺的因子,与诗画一律、虚色、通感、诗可以怨等文艺理论概念的辨析、生... 杜甫诗作与钱锺书的集部之学、四部之学以及文艺理论建构形成了三重互动关系。杜诗既是钱锺书集部之学尤其是诗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阐释不可或缺的因子,与诗画一律、虚色、通感、诗可以怨等文艺理论概念的辨析、生成与建构也有密切的关系。钱锺书的治学体系实现了对杜诗渊源、诗法与接受等诸多层面的阐述,揭示了杜诗蕴含的经史子集各部特征,也示范出杜诗对于建构文艺理论概念的原典作用。学杜、解杜、运用乃至化用杜诗贯穿了钱锺书的学术体系,使得这三重互动之间生成了复杂的互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杜诗 学术体系 经史子集 文艺理论建构
下载PDF
论傅若金对杜甫诗歌的推崇与学习
20
作者 郇义飞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受元朝社会风气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傅若金对杜甫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这集中体现在他对杜甫诗学理论的推崇和模拟写作上。傅若金理论上学习杜甫“转益多师”和“别裁伪体亲风雅”的诗歌主张;诗歌创作上模拟杜甫诗歌的主题、内容、风... 受元朝社会风气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傅若金对杜甫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这集中体现在他对杜甫诗学理论的推崇和模拟写作上。傅若金理论上学习杜甫“转益多师”和“别裁伪体亲风雅”的诗歌主张;诗歌创作上模拟杜甫诗歌的主题、内容、风格等。傅若金诗歌深得杜诗精髓,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而且对元代诗坛具有一定的补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若金 杜甫 诗歌 宗杜 理论 内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