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inbeck's Ecological Thought Perceived from The Grapes of Wrath
1
作者 马娜薇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7期45-46,92,共3页
John Steinbeck,the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1962,is one of the great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In his entire prolific writing carrier,he creates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novel The Grapes... John Steinbeck,the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1962,is one of the great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In his entire prolific writing carrier,he creates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novel The Grapes of Wrath,published in 1939.The novel is so important that it is regarded as Steinbeck's best work,and one of the 20 books that have changed the USA.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Grapes of Wrath from ecocritic approach,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John Steinbeck,which is beneficial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生态学 作家 20世纪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光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6,共13页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想、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大一统”思想等,蕴含着与唯物史观相契合的合理因素和创新萌芽,在中国社会历史观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贡献了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智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益成分,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 进步历史观 民本思想 大同思想
下载PDF
“文明起源”史观之意味:“中西马”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立柱 陈希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28,共13页
“文明起源”作为国内学界使用频率极高的舶来语,主要用以说明距今五千多年至“三代”时期历史文化的发展。但是否合适的问题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似乎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就没有问题。其实马恩晚年虽借用了“文明”等术语,但对其核心... “文明起源”作为国内学界使用频率极高的舶来语,主要用以说明距今五千多年至“三代”时期历史文化的发展。但是否合适的问题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似乎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就没有问题。其实马恩晚年虽借用了“文明”等术语,但对其核心内容如剥削、阶级性、虚伪、贪欲、国家镇压机器等都是持具体批判与整体否认态度的,尽管认为如此发展有其必然性,与其他学人用“文明”“野蛮”区分历史进步、停滞与落后,即无意中把知性专断与西方普遍性的观念传播开去明显不同,因为马克思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多数人得到解放出发看问题的。从历史研究追求平实公正应该使用更中性一些术语看,用褒义明显的“文明”来说某一时段历史的特质也是不合适的,因为说甲文明意味着乙不文明或野蛮,必然分出等级差别。回到传统中国,被视为“文明起源”这一段历史,中国古人认为是“大同”向“小康”、“公天下”向“私天下”之过渡,是以物役使人性的开始,是战争杀伐愈益激烈和彼此互助走向你争我夺、淳朴自然走向尔虞我诈的时期,此与马恩的认知明显具有相通之处。古史研究使用“文明起源”作为关键词展现的是西方资产阶级重物质、轻人道的历史观,体现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不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精神相背离,也与史学自身追求相矛盾,说明目前的古史考量还深陷于西方中心观念之中,反省不够。在此认知基础上文章提出用相对平实的“文化源”代替不甚中性的“文明起源”,以作为中国文化精神开启之初一段历史的研究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大同思想 马克思主义 西方中心论 文化源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演进及甘肃实践
4
作者 张满银 宿星 +2 位作者 米维军 孙志忠 周自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2-20,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为美丽中国建设之甘肃篇章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首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产生的现实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为美丽中国建设之甘肃篇章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首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产生的现实根基、重要意义及其内涵层次与演进关系进行了系统剖析,辨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和内在逻辑;其次,结合新时代甘肃在环境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恢复等“人—地”和谐关系构建及发展方面的实践例证分析,表明了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是一条完全可行的科学发展之路、双赢之路,且其成效显著;最后,紧扣甘肃脆弱生态环境的天然禀赋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为构建更高质量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蓝图,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路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涵演化 甘肃实践
下载PDF
从荀子生态思想中汲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智慧
5
作者 苏成爱 刘娇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8,65,共7页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萃取先秦时期蕴含在荀子思想之中的生态智慧——“敬天”“顺天”“用天”思想,实现了其在“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哲学观”“生态消费观”三个维度的继承与发展,使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具备鲜明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深...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萃取先秦时期蕴含在荀子思想之中的生态智慧——“敬天”“顺天”“用天”思想,实现了其在“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哲学观”“生态消费观”三个维度的继承与发展,使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具备鲜明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深入挖掘荀子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智慧,可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生态思想
下载PDF
儒家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6
作者 林胜华 《理论观察》 2024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学说之一,儒家学说体系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全方位的内容,其不仅为当时社会道德规范教化标准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随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仍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 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学说之一,儒家学说体系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全方位的内容,其不仅为当时社会道德规范教化标准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随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仍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学生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怀仍需加强、学生诚实守信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价值观易受不良思想浪潮影响,据此,文章从儒家思想出发探寻实践策略,具体包括以“仁爱”“舍生取义”思想涵养爱国情感,明确学生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君子”修为,注重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管理方式的应用,构建以和为贵、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百家 儒家学说 教育管理 因材施教 以和为贵
下载PDF
章氏伤科传承脉络及“和合”思想渊源探析
7
作者 颜夏卫 何生 +4 位作者 章鸣 章友棣 张金福 王锐利 周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3-196,200,共5页
[目的]探析浙派中医章氏伤科传承脉络及“和合”思想的渊源,总结其学术特色,丰富和发展章氏伤科理论内涵。[方法]通过走访章氏伤科后人及传承人,搜集整理其现存手稿、验案等文献,查阅古代相关伤科医著,凝练总结其学术思想及特色。[结果... [目的]探析浙派中医章氏伤科传承脉络及“和合”思想的渊源,总结其学术特色,丰富和发展章氏伤科理论内涵。[方法]通过走访章氏伤科后人及传承人,搜集整理其现存手稿、验案等文献,查阅古代相关伤科医著,凝练总结其学术思想及特色。[结果]章氏伤科秉承道家文化之琼浆,汲取儒家思想之精华,上承佛家正骨之要术,中继民间疗法之特长,结合现代医学之技术,潜心医道两百年,济世情怀代相承,形成了以“和合”思想为核心,整体辨证、杂合以治、气血平调、筋骨互用、动静互补、防治结合、形神合一等理论体系为特色的中医骨伤学术流派。[结论]章氏伤科博采众长,守正创新,中西并重,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和合”理论体系,总结其学术特色,对充实浙派中医骨伤流派学术内涵,推动中华民族“和合”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章氏伤科 传承脉络 学术渊源 学术思想 学术特色 和合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的新质生产力理念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方世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生态经济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观点,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经济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新质生产力理念。认识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的新质生产力理念的基本要义,... 生态经济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观点,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经济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新质生产力理念。认识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的新质生产力理念的基本要义,把握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的新质生产力理念的重大价值,明确习近平生态经济观蕴涵的新质生产力理念的实践路径,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形态提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经济思想 习近平生态经济观 新质生产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和合思想的传承发展与价值彰显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力波 李芳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和合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重要价值理念,是有效处理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挑战即人与心灵、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不同文明之间冲突的文化路径。和合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场域中不断实现现代转型,指向文... 和合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重要价值理念,是有效处理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挑战即人与心灵、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不同文明之间冲突的文化路径。和合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场域中不断实现现代转型,指向文明协调发展、社会凝聚力强大、人民共同富裕、生态环境和谐、国际关系和平等五个维度的价值定位,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标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底色、集聚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国际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和合思想 创新
下载PDF
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和美乡村建设四维探析:制度、理念、实践、立场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群友 《阴山学刊》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延续了“生态宜居”乡村生态振兴总要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具体践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何以提出、何以可能、何以践行、何以必要,在于确立了制度保农的生态屏障、理念育农的生态...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延续了“生态宜居”乡村生态振兴总要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具体践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何以提出、何以可能、何以践行、何以必要,在于确立了制度保农的生态屏障、理念育农的生态意识、绿色兴农的生态实践、生态惠农的生态立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展现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生态保障观、生态理念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价值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具体展现和纵深推进,这些思想不仅进一步明晰了乡村振兴参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路,而且指明了乡村振兴为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勾画美丽生态注脚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生态振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阐释及其实践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瑛 谢汉卿 +1 位作者 王春艳 王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71,共5页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和谐、社会“和合”的实践理念与文明进步、人体“和合”的医学探索与健康保障以及医患“和合”的审美准则与和谐医疗。融入自然,实现和谐养生;注重实践,培养审美情操;调和阴阳,实现身心健康;提升医德,构建医患关系,为中医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中医事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美学 中医哲学 “和合”思想
下载PDF
中国传统边疆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及当代价值
12
作者 王富强 《特区经济》 2024年第3期152-156,共5页
“和合”思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身具多种特性的边疆文化也一直将“和合”思想作为自身文化基石。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和合”思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身具多种特性的边疆文化也一直将“和合”思想作为自身文化基石。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国需要一种普遍熟知更为宏大的思想进行审视和分析,而“和合”思想就具备这一特质。因此,研究和弘扬边疆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文化 “和合”思想 探析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研究进展与发展路向探析
13
作者 张秀芹 李玉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 从话语体系维度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学界研究热点。以关键词演进为标志,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积淀、快速发展与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在话语体系基本要素研究方面,呈现出基础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与新论断研究的协同推进;在话语体系构建逻辑研究方面,展现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以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逻辑的相契合;在话语体系主要特征研究方面,表现为话语生成上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话语内涵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话语表达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话语视野上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话语体系维度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全面整体性、逻辑贯通性及大众传播性,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在批判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与创新性话语深度共生力度上赋“新”能,在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与制度性话语耦合共进效度上展“新”象,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同频共振强度上聚“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话语体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高上林教授基于“脾胃和法”辨治消渴学术思想探析
14
作者 张梦玉 汪德芬 +1 位作者 赵田 柴金金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高上林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对消渴病的临证治疗经验十分丰富。本文从“脾胃和法”思想出发,总结高上林教授从脾胃论治消渴病的学术思想。根据临床经验,高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无度、情志失调和劳欲过度而致脾胃失和是消渴的病... 高上林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对消渴病的临证治疗经验十分丰富。本文从“脾胃和法”思想出发,总结高上林教授从脾胃论治消渴病的学术思想。根据临床经验,高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无度、情志失调和劳欲过度而致脾胃失和是消渴的病机关键,故以“和”立法,以“脾胃和法”为核心的基础法则辨治消渴:气机清升浊降、升降有序谓之升降和;补气益阴、理气和中谓之气阴和;滋阴温阳、阴平阳秘谓之阴阳和;治脾疏肝、气血同补谓之脏腑和,即升降同治、气血同养、阴阳相和、五脏同调,临床上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为消渴病的中医诊疗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上林 消渴病 脾胃 和法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创新与特色
15
作者 鲍浩如 杨志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要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1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就是处理好现代化与生态化转型的关系。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的生态现代化转型不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 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要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1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就是处理好现代化与生态化转型的关系。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的生态现代化转型不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绿色要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指导,基础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要义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战略观,关键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最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在于,为化解现代化与生态化转型的矛盾提供了具体思路,那就是解决好三对矛盾,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公共生态利益与私人经济利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前瞻性、辩证性、人民性等特征。深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将为实现新型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解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上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对全球诸多发展中国家探索后发现代化发展之路也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阈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朱红 宋兵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4-121,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核心理念、思想脉络和现代化路径等方面深度融合。从理论建构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恪守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倡导系统全面的辩证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核心理念、思想脉络和现代化路径等方面深度融合。从理论建构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恪守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倡导系统全面的辩证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强调实践论精神,遵循唯物史观发展规律,激发全社会共筑和谐生态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路径上,要坚持理念引领、制度保障与行动落地相统一,通过构建全社会生态文明共识、完善法规政策与监管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一幅诠释生态意识的诗学画卷——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桃花源记》
17
作者 孙宏新 田宏宇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陶渊明作为伟大的田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呈现于字里行间。然而陶渊明于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与陶醉,其中也融注了自然的原始生态美、生态整体主义与和谐共生的思想。以生态美学为理论依托,以《桃花源记》文本重读为基础... 陶渊明作为伟大的田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呈现于字里行间。然而陶渊明于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与陶醉,其中也融注了自然的原始生态美、生态整体主义与和谐共生的思想。以生态美学为理论依托,以《桃花源记》文本重读为基础,以道家自然思想为渊源,结合文学、美学、哲学的视角,对陶渊明的早期生态意识进行全面考察。可以发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呈现的生态意识本质上是深刻的生命反思与批判,是陶渊明看待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陶渊明在这篇散文中着力表现三个主题:从自然美的欣赏到生态美的反思,从桃花源的梦幻到生态整体主义的前瞻,从传统人性的素朴到渔人形象功能的隐忧。陶渊明作为时代的清醒者,在表达对桃花源的乌托邦向往的同时已经意识到了生态的危机,并在文章末尾表达了对未来的忧患意识。这部作品蕴藏了早期的生态意识,为传统文化中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了较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 生态思想 生态整体主义 和谐共生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研究
18
作者 杨广云 徐俊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21,共9页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百年探索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从演进历程看,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经历了萌发、形成、深化与飞跃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而最...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百年探索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从演进历程看,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经历了萌发、形成、深化与飞跃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而最终成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从价值层面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思想指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科学谋划、为推进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主要世界贡献。与此同时,这一重大的真理性思想所赋予的不容轻视的经验启示有: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依托,中国人民始终是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积极贡献者与重要推进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下载PDF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中国实践
19
作者 吴燚盛 邹阳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列宁生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帝国主义论》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论述了帝国主义侵占全球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轨迹,并指出帝国主义生产逻辑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列宁... 列宁生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帝国主义论》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论述了帝国主义侵占全球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轨迹,并指出帝国主义生产逻辑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列宁《帝国主义论》中透露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逻辑,这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得到了创新发展和深化运用。主要表现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之维、现代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并进的现实之维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之维。基于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生态思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站稳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立场、坚定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致力于建立互利共赢的生态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论》 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的儒家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20
作者 董丽娟 缪昌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蕴含着儒家“天人合一”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蕴含着儒家“天人合一”等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维度,深入挖掘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整体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汲取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路表征,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儒家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中和位育 以时禁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