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花的文化内涵与儒学的人格定位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建忠 《东南文化》 2003年第7期48-51,共4页
兰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它的内涵是多重的,自孔子对它的文化内涵作了人格化定位后,它显示了自身的延展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儒学人格进行调整、补充。而图腾崇拜的心理机制,又使兰在儒学人格的象征谱系中始终占据着“王者”的地位,体... 兰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它的内涵是多重的,自孔子对它的文化内涵作了人格化定位后,它显示了自身的延展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儒学人格进行调整、补充。而图腾崇拜的心理机制,又使兰在儒学人格的象征谱系中始终占据着“王者”的地位,体现了儒学中浓厚的“兰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人格 儒学 文化内涵 图腾崇拜
下载PDF
难解的情结:宗璞与儒学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新瑶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5-27,共3页
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刚毅、有为"的儒家人格理想与"仁义、友爱"的儒家社会伦理对宗璞女士一生的创作追求、创作形象及创作主题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宗璞的文学创作在传承儒家文化精髓、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与构建... 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刚毅、有为"的儒家人格理想与"仁义、友爱"的儒家社会伦理对宗璞女士一生的创作追求、创作形象及创作主题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宗璞的文学创作在传承儒家文化精髓、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与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极强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璞 人格理想 儒家伦理 情结
下载PDF
为什么是思想史?——徐复观的思想性格与学问取径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少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64,207-208,共11页
徐复观的学问文章,不但说理透彻,而且能感动人,这源于他的思想性格与其思想史研究的内在联系。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方面:对徐复观构成思想压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涵括文化、政治和学业各方面;"反乾嘉"情结是考察徐复观学业上的... 徐复观的学问文章,不但说理透彻,而且能感动人,这源于他的思想性格与其思想史研究的内在联系。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方面:对徐复观构成思想压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涵括文化、政治和学业各方面;"反乾嘉"情结是考察徐复观学业上的反抗与学问取径之联系的最重要论域;徐复观的学问倾向与现代新儒家"形上学"的追求相疏离;徐复观的学问中,多有批判性儒学中文化批判、政治批判与知识分子批判的内容;徐复观的思想史方式与伯林观念史研究有一定的相似性。徐复观反抗时代压力的学问故事,对后学有积极、正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反乾嘉情结” 批判性儒学 思想史方法
下载PDF
失落文化,两种歌吟——哈代与路遥乡土小说思想基调之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丽萍 牟宜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5-99,共5页
哈代和路遥是中西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同处乡土文化被工业文明侵蚀的社会变迁时期,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威塞克斯和陕北黄土地。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两位作家在思想基调上表现出各自的特性。哈代小说深受古... 哈代和路遥是中西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同处乡土文化被工业文明侵蚀的社会变迁时期,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威塞克斯和陕北黄土地。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两位作家在思想基调上表现出各自的特性。哈代小说深受古希腊悲剧宿命论的影响,他笔下的农民面对变化无所适从,听凭命运的摆布和捉弄,通常陷入毁灭的结局。路遥小说中的农民则对儒家思想做出了现代性的诠释,他们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勇于摸索拼搏,不畏坎坷多舛的命运,始终力求掌控自己的人生。哈代和路遥为生存逆境中的农民描绘出一幅社会全景图,尽管基调不同,但均关切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思索探寻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秩序,映射出当代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迷茫和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路遥 乡土情结 威塞克斯 黄土地 宿命论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天下文明的重建:孟子儒学的仁义政教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广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2,共11页
孟子仁义政教论的历史语境是战国之乱世,理论语境则是华夏天下文明的重建。孟子以其仁义儒学为华夏政教文明复兴的宏业重新奠立了心性论的基础,仁义不是天志之法,而是心性之德,无论大人君子的皇皇高德,还是普通人民的庸常善德都要依赖... 孟子仁义政教论的历史语境是战国之乱世,理论语境则是华夏天下文明的重建。孟子以其仁义儒学为华夏政教文明复兴的宏业重新奠立了心性论的基础,仁义不是天志之法,而是心性之德,无论大人君子的皇皇高德,还是普通人民的庸常善德都要依赖于心性的自觉与情识的成长。相对于杨朱学说政治虚无主义的绝望和墨子学说道德理想主义的热望,孟子的仁义学说提供了“中道”的道德现实主义方案:通过仁义政教,建设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可能的中心之国”。仁义政教不能像天志之法那样强力重构所有的人伦,君子只能在反躬自省的自我校正中,顺应人的自然性情,以伦类之知和差序之爱,开辟“权以归经”的文明重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文明 仁义 政教 孟子 儒学
下载PDF
儒学科举情结对明清徽商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玉霞 《教育与考试》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明清时期,"贾而好儒"的徽商对儒学科举有着浓厚的情结。这种情结对于明清徽商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儒学科举情结在徽商兴起和繁荣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徽商对于读书入仕、获取功名的过度渴望以及儒... 明清时期,"贾而好儒"的徽商对儒学科举有着浓厚的情结。这种情结对于明清徽商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儒学科举情结在徽商兴起和繁荣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徽商对于读书入仕、获取功名的过度渴望以及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消极的观念成为徽商向近代商人转型的绊脚石,加速了徽商的衰亡。论文结合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儒学科举情结对明清徽商的双重影响,从文化视角探讨了徽商兴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儒商 儒学科举情结 双重影响
下载PDF
难以弃舍的“儒”之情结——《明清小说中的弃儒从商现象》续论
7
作者 唐林轩 宋耕春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A02期41-45,共5页
儒术与贾事相会通的经商之道、兼求仁义的儒家品行、雅好诗书的书生本色以及向儒业的努力复归,是明清小说中一些弃儒从商者"儒"之情结的浓浓体现。这种难以弃舍的"儒"之情结有其深刻的现实渊源。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弃儒从商 “儒”之情结
下载PDF
浅谈杜甫的归隐情结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勤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盛唐诗坛流行隐逸,但是杜甫是这个时代的特例。他有过归隐的情结,甚至为归隐作过努力,但是,最终他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归隐。对壮游时期、"度陇客秦州"时期、成都草堂时期的分析可见杜甫的归隐情结,以及他最终放弃归隐的... 盛唐诗坛流行隐逸,但是杜甫是这个时代的特例。他有过归隐的情结,甚至为归隐作过努力,但是,最终他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归隐。对壮游时期、"度陇客秦州"时期、成都草堂时期的分析可见杜甫的归隐情结,以及他最终放弃归隐的内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隐 杜甫 桃源情结 儒家思想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的遗民情结——以唐君毅为例
9
作者 何一 《宜宾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12,32,共5页
1949年新中国建立,江山易代,现代新儒家漂泊海外。最终,孤悬海外,宗儒职志,家国情怀,书生意气,加之恻怛不忍的个性五因素,凝结成唐君毅心中的遗民情结。
关键词 唐君毅 现代新儒家 遗民情结
下载PDF
李翱复性思想简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洪军 杲元祥 《济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4-58,共5页
李翱是中晚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以振兴儒学为己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佛、道形上思想和修养方法为借鉴,创作《复性书》三篇,提出了著名的"去情复性"学说。李翱复性思想在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修习方法、道统论等诸多方面... 李翱是中晚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以振兴儒学为己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佛、道形上思想和修养方法为借鉴,创作《复性书》三篇,提出了著名的"去情复性"学说。李翱复性思想在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修习方法、道统论等诸多方面都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翱成为上承传统儒学,下启宋明理学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翱 复性书 道统 宋明理学
下载PDF
从“喜诗”与“贤相”情结看杜甫的“儒家”情怀
11
作者 李锋 《淄博师专学报》 2012年第4期21-23,39,共4页
在唐代诗人中,杜甫被誉为"诗圣"。在他存世的一千四百余首诗歌中,极少的"喜诗"与他的"贤相"情结同样表现了他浓浓的"儒家"情怀,忧国忧民的大情感。
关键词 杜甫 喜诗 贤相 情结 儒家
下载PDF
论华夏儒道释文化情结对和谐社会建构的审美观照
12
作者 张鹏飞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17,共4页
儒家文化的"中庸尚和"情愫、道家文化的"自然逍遥"情调、佛家文化的"慈悯济世"情怀使炎黄子孙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生存选择和审美趣味,这业已形成并渗透到生命血液的相对稳定的精神追求、价值希冀、... 儒家文化的"中庸尚和"情愫、道家文化的"自然逍遥"情调、佛家文化的"慈悯济世"情怀使炎黄子孙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生存选择和审美趣味,这业已形成并渗透到生命血液的相对稳定的精神追求、价值希冀、心理状态、思维模式等文化心理定势,对形成民族凝聚力、建立文化自信心及建构和谐社会都具有韵味隽永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释文化 情结 和谐社会 审美观照
下载PDF
中国早期电影与儒家的感觉结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亚平 王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4,共10页
被赋予了主体性的感觉结构,体现为一种现在时态的在场。中国早期电影“情”满四溢,电影创作中的无意识性呈现出儒家的感觉结构的内在张力。从《古井重波记》《玉梨魂》到《银汉双星》《啼笑因缘》,再到《小城之春》,情教观的影响无处不... 被赋予了主体性的感觉结构,体现为一种现在时态的在场。中国早期电影“情”满四溢,电影创作中的无意识性呈现出儒家的感觉结构的内在张力。从《古井重波记》《玉梨魂》到《银汉双星》《啼笑因缘》,再到《小城之春》,情教观的影响无处不在。儒家的感觉结构随着社会观念和大众情绪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中国早期电影创作不难看到隐形的情教观念的贯穿痕迹,这一儒家的感觉结构并非静止不变或面对现代性的冲击毫无招架之力,而是在历史的经验中不断溶解,进而变换为新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电影 情教观 儒家 感觉结构 复数形式 延宕
下载PDF
遗民诗人谢枋得道教慕仙情结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7,共6页
谢枋得是南宋遗民诗人中著名的代表。他寄情于道教,表现出浓郁的玄门情结。这一情结,不仅是文人士子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儒家自觉意识的宗教化表达,也是他们拒绝现实、捍卫个人和民族尊严的特定方式。
关键词 谢枋得 慕仙情结 儒家精神
下载PDF
儒贾情结的生成和消解——论吴组缃对店员的心理剖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业芸 《南昌高专学报》 2007年第5期32-34,共3页
吴组缃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剖析派"作家,其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皖南乡镇店员形象。他们深受传统理念熏染,生成浓郁的儒贾情结。但在现代多重势力的分化下,这一情结日趋式微,最终消解。
关键词 吴组缃 店员 儒贾情结 消解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的“悲情”主题探析
16
作者 张庆岩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35-37,共3页
《古诗十九首》摄人心魂的悲情主题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文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对生命的感悟和离人相思的悲情主题的表现,并从社会时代和深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古诗十九首》悲情主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悲情主题 生存示范 儒家情结
下载PDF
南宁孔庙建筑群重建项目初探
17
作者 唐荟珺 《南方建筑》 2011年第6期54-57,共4页
对南宁孔庙异地重建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价,论述古建筑群复原必须尊重其历史性与地域性,设计的基础应建立在对复原对象深刻的理解与充分的资料研究上。
关键词 南宁 孔庙 历史建筑群 重建
下载PDF
朱熹的隐士情结及其影响
18
作者 兰宗荣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16,37,共5页
朱熹一生执着于用世,也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主流的反映,但他对于隐逸之人却颇为理解,因其行为保持着对道义的追求,此种心态决定了他对隐逸有着别样的情结。他对弃世绝俗的避世之隐采取了理解但不苟同的态度,而对于因道不合的避人之隐却... 朱熹一生执着于用世,也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主流的反映,但他对于隐逸之人却颇为理解,因其行为保持着对道义的追求,此种心态决定了他对隐逸有着别样的情结。他对弃世绝俗的避世之隐采取了理解但不苟同的态度,而对于因道不合的避人之隐却不仅赞成且力求践行之。朱熹隐逸的情结与行迹对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儒家 隐逸 情结
下载PDF
先秦文学的桃花情结
19
作者 李露菲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文学作品缘情而作,寄情于物是创作论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从先秦文学的比兴传统手法导出。先秦时期,农业社会简朴、单纯的安居生活,使他们在对自然界万物实际利用的同时,也萌生了原始情感,便是中国桃花情结的来源,带有鲜明儒礼、道教和... 文学作品缘情而作,寄情于物是创作论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从先秦文学的比兴传统手法导出。先秦时期,农业社会简朴、单纯的安居生活,使他们在对自然界万物实际利用的同时,也萌生了原始情感,便是中国桃花情结的来源,带有鲜明儒礼、道教和自然观的表现形态。桃花不断地与时代审美、文学和民族心理结合,不断积累着丰厚的文化信息。因此,要深入研究桃花意象,需要从先秦文学作品的桃花情结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学 桃花情结 道教 儒礼
下载PDF
陶潜复杂思想与主导精神再探
20
作者 刘宝强 《凯里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作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陶潜的文学成就与其思想魅力密不可分。学术界虽不乏对陶潜思想进行研究的成果,但较少全面联系到其整个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故而言之不凿。作者不同时期的思想往往通过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文学作品反映,故应... 作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陶潜的文学成就与其思想魅力密不可分。学术界虽不乏对陶潜思想进行研究的成果,但较少全面联系到其整个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故而言之不凿。作者不同时期的思想往往通过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文学作品反映,故应全面结合陶潜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文学作品对其思想进行再探析。陶潜思想复杂而充满矛盾,其中既有儒学传统的济世情怀、又有老庄道学的自然无为,还有玄学、墨学、佛学等学说的交杂影响。陶潜各时期的复杂思想中又隐含着不同的主导精神,其主导精神大体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以儒学为主导"的少年时至二十九岁出仕前,第二阶段为"儒道并济"的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时仕时隐时期,第三阶段则为"以老庄道学为主导"的四十一岁辞彭泽令归田后至去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潜 复杂思想 主导精神 儒学 老庄道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