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应时”思想与先秦儒家之渊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鸿泓 张其成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3期50-52,共3页
通过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和典型言行的分析,阐述儒家"应时"思想的独特内涵,并且指出了儒家"应时"思想与《易传》时观同源,具有时统位,天统地,兼容三才之道的特点,先秦儒家之时观对《黄帝内经》&... 通过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和典型言行的分析,阐述儒家"应时"思想的独特内涵,并且指出了儒家"应时"思想与《易传》时观同源,具有时统位,天统地,兼容三才之道的特点,先秦儒家之时观对《黄帝内经》"应时"思想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应时 思想 先秦儒家
下载PDF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之现代启迪 被引量:2
2
作者 姚云云 刘金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0年第6期86-88,103,共4页
设计和成就理想人格是历代中国哲人孜孜以求的重大人生目标。先秦儒家教育者设计的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的个性品质和人格培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虽然它自身不可避免地具有因封建社会历史条件带来的狭隘性、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无疑... 设计和成就理想人格是历代中国哲人孜孜以求的重大人生目标。先秦儒家教育者设计的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的个性品质和人格培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虽然它自身不可避免地具有因封建社会历史条件带来的狭隘性、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而且对我们现代社会理想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理想人格 现代社会
下载PDF
先秦儒墨哲学思想比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景云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儒家与墨家有相近的学术渊源,却导致不同的学术方向。墨家对儒家曾提出四点批评,学术界一般将此作为儒墨分野的主要依据。笔者从儒墨两家对“仁”的理解、对“礼”的态度和政治思想方面剖析其异同之处。认为,在对“仁”的理解上,儒墨两... 儒家与墨家有相近的学术渊源,却导致不同的学术方向。墨家对儒家曾提出四点批评,学术界一般将此作为儒墨分野的主要依据。笔者从儒墨两家对“仁”的理解、对“礼”的态度和政治思想方面剖析其异同之处。认为,在对“仁”的理解上,儒墨两家从基本理念和表现形式、根源及其实现方式、宗旨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取向;儒墨两家对祭祀的态度和对“鬼神”的看法体现了他们在“礼”的问题上的主要分歧;从国家的起源和政治制度的运作的剖析中,可以窥见两家政治思想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墨 哲学思想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试论战国秦汉时期儒、道互补文艺观的演变
4
作者 潘俊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儒、道两个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争鸣和在汉初的互绌,既有学术思想上不同的原因,也有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因素。秦汉时期,儒、道在政治等领域争夺主导话语权的互绌,并未妨碍二者在学术思想上的进一步融合。儒、道的文艺思想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 儒、道两个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争鸣和在汉初的互绌,既有学术思想上不同的原因,也有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因素。秦汉时期,儒、道在政治等领域争夺主导话语权的互绌,并未妨碍二者在学术思想上的进一步融合。儒、道的文艺思想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例如,在审美特征的论述上,在审美标准的主张上;儒、道的文艺思想在许多方面论述的侧重不同,恰巧构成为古代文论互补的结构。儒、道互补的文艺观是汉赋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同时汉赋作品也表现出来这种互补的文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时期 儒家 道家 文艺观 演变
下载PDF
先秦道儒散文的幽默风格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姚佳妮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7-71,共5页
该文比较探析了先秦道儒散文的幽默风格的异同:征服悲剧是先秦道儒散文幽默形成的社会背景;道儒先祖选择了自嘲式幽默,老子偏向于超越与放松,孔子是偏向于退让与矜持;庄子和孟子的幽默则显得锋芒毕露,孟子是理性征服的雅幽默,庄子是无... 该文比较探析了先秦道儒散文的幽默风格的异同:征服悲剧是先秦道儒散文幽默形成的社会背景;道儒先祖选择了自嘲式幽默,老子偏向于超越与放松,孔子是偏向于退让与矜持;庄子和孟子的幽默则显得锋芒毕露,孟子是理性征服的雅幽默,庄子是无为超脱的冷幽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儒散文 幽默风格 征服悲剧 大智若愚 殊途同归
下载PDF
西汉初年统治阶层价值观念的转型与建构
6
作者 李祥俊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6期73-80,共8页
秦汉之际的大战乱给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观、价值秩序带来了很大冲击,西汉王朝建立后即借鉴周制与秦制,确立尊君卑臣的君主专制主义,同时实行亲亲尊尊的分封制度,道、法结合的黄老之学适应了大乱之后人心思定的社会现实,取得了"文... 秦汉之际的大战乱给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观、价值秩序带来了很大冲击,西汉王朝建立后即借鉴周制与秦制,确立尊君卑臣的君主专制主义,同时实行亲亲尊尊的分封制度,道、法结合的黄老之学适应了大乱之后人心思定的社会现实,取得了"文景之治"的良好治理效果。但秦汉以降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格局已与上古三代大不相同,如何确立君臣关系新秩序,尤其是建构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社会伦理规范系统,成为统治阶层关注的重要问题,儒学复兴及儒、法结合成为时代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初年 价值观念 周制与秦制 黄老之学 儒学复兴
下载PDF
《先秦儒家修辞思想要论》序
7
作者 宗廷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2-26,共5页
池昌海教授的《先秦儒家修辞思想要论》是一本具有开拓性、系统性的修辞学专著。作者对先秦儒家修辞思想、修辞行为现有语料采取的"穷尽搜罗"方法,有助于探索的创新。该书之所以能新意迭出,还与作者颇深的功力、见识的卓越以... 池昌海教授的《先秦儒家修辞思想要论》是一本具有开拓性、系统性的修辞学专著。作者对先秦儒家修辞思想、修辞行为现有语料采取的"穷尽搜罗"方法,有助于探索的创新。该书之所以能新意迭出,还与作者颇深的功力、见识的卓越以及执着勤奋、锲而不舍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修辞 修辞思想 修辞行为
下载PDF
汉初的尊儒——从陆贾到董仲舒
8
作者 李存山 《衡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9,共5页
秦汉间在政治制度上有沿袭,但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上有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即由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转变为汉朝的"行仁义,法先圣",乃至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汉初的陆贾... 秦汉间在政治制度上有沿袭,但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上有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即由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转变为汉朝的"行仁义,法先圣",乃至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汉初的陆贾实有首创之功,继之者是贾谊,到董仲舒则可谓实现了这一转变之大成。陆贾提出"尊儒术而不黜百家"的思想,反映了汉初儒家在与秦汉制度相整合时思想的包容性,陆贾对此有理论的自觉,而以后的贾谊和董仲舒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承秦制 汉初尊儒 董仲舒 陆贾 贾谊
下载PDF
时移世易下的应势之变——论秦汉之际纵横家的变异 被引量:1
9
作者 山珊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9-24,共6页
纵横家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一个群体。战国时,他们纵横捭阖,施展权术与谋略,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秦汉之际,他们再度活跃于政坛,建功立业。然而由于时代环境及自身特点等原因,此时的纵横家出现了融通儒家思想、对君主... 纵横家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一个群体。战国时,他们纵横捭阖,施展权术与谋略,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秦汉之际,他们再度活跃于政坛,建功立业。然而由于时代环境及自身特点等原因,此时的纵横家出现了融通儒家思想、对君主依附性增强、活动空间由外交转向内政等变化。这种变异让纵横家在短暂的复兴之后便逐渐在中国文化史上消失,但也正是这种变异,使纵横思想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影响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之际 纵横家 儒家思想 依附性 内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