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risis in Patient with Tetralogy of Fallot and Mixed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in Connection after the Primary Correction:A Rare Case Report
1
作者 Dian Kesumarini Yunita Widyastuti +1 位作者 Cindy Elfira Boom Lucia Kris Dinarti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CIE 2023年第6期671-678,共8页
Tetralogy of Fallot(TOF)with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in connections(TAPVC)is a rare type of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mong all TOF cases.Co-presentation of major aortopulmonary collateral arteries(MAPCAs)c... Tetralogy of Fallot(TOF)with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in connections(TAPVC)is a rare type of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mong all TOF cases.Co-presentation of major aortopulmonary collateral arteries(MAPCAs)compensates for the lack of central pulmonary bloodflow and decreases the severity of right-to-left shunting in TOF.We present a case of a 2-year-old child with complex diagnoses of TOF,TAPVC,a large secun-dum atrial septal defect(ASD),and intraoperatively identified MAPCAs.She underwent surgery to repair the TAPVC,valve-spar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interventricular defect closure,and the creation of patent foramen ovale(PFO).After the operation,hemodynamic instability happened along with sudden blood pressure drop,desaturation,and increased central venous pressure,which subsided after adminis-tering inhalational nitric oxide(NO).A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risis was suggested when the patient experienced recurrent symptoms after the termination of NO.Echocardiographicfindings of a D-shaped left ventricle(LV),right-to-left PFO shunt and high tricuspid valve gradientfirmly established the diagnosis.It was subsequently managed with continuous NO inhalation and sildenafil,which rendered a satisfactory outcome.Repaired TOF and TAPVC could be at particular risk of developing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risis,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MAPCAs due to possible remodeling of the pulmonary vasculature.Furthermore,a relatively non-compliant LV function and small left atrial size may exacerbat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postcapill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fter TAPVC repair.A successful postoperative outcome calls for a meticulous preoperative analysis of the anatomical lesions,as well as careful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risis major aortopulmonary collateral arteries tetralogy of Fallot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in connecti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ase report
下载PDF
CLINICAL ADVANTAGES OF TOTAL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 WITHOU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2
作者 Jun-minChu Qing-yuWu Jian-pingX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15, ,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surgical methods and results of extracardiac conduit total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 (EC-TCPA) withou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Methods From May 2000 to April 2003, 11 patients with function... Objective To evaluate surgical methods and results of extracardiac conduit total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 (EC-TCPA) withou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Methods From May 2000 to April 2003, 11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univentricle underwent off-pump EC-TCPA (no-CPB group). Their postoperative outcome was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a 17-patient group who underwent EC-TCPA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group) over a concurrent time period. Results There was 1 operative death in no-CPB group and 2 in CPB group; early postoperative hemodynamics appe-ar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in no-CPB group. Blood and platelet transfusions decreased and blood plasma transfusion significantly lowered in no-CPB group compared with CPB group (P = 0.036). Postoperative courses of patients in no-CPB group were smooth and event free, and extubation time was substantially short. Intensive cares unit stay (P = 0.04) and hospital stay (P = 0.02) post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hospital cost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 0.004) in no-CPB group compared with CPB group. Conclusions EC-TCPA without use of CPB is not a difficult procedure; the procedure results in improvement in postoperative hemodynamics, and decreased use of blood and blood products. It is a more efficient operation with more short recovery time and reduced hospital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导管 心外手术 心肺旁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产时手术矫治危重先天性心脏病1例
3
作者 李刚 赵举 +5 位作者 王晟 贺彦 李燕娜 车辑 袁慧 王强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755-757,共3页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生后即面临生命危险,一旦病情恶化,预后极差。针对这种术后危重状态可能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在1例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孕妇的诊疗中我们首次选择新生儿娩出后即启动手术的...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生后即面临生命危险,一旦病情恶化,预后极差。针对这种术后危重状态可能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在1例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孕妇的诊疗中我们首次选择新生儿娩出后即启动手术的多学科救治模式,来规避术前的高风险。母孕期胎儿诊断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于本院经剖宫产娩出胎儿后,立即转入心脏手术室,明确诊断,完成必要术前检查后开始麻醉,完成手术矫治,手术过程、术后恢复顺利。该救治模式通过新生儿娩出后即刻的早期手术有望改善危重先心病患儿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远期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新生儿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围生期一体化管理
4
作者 孙毅 泮思林 +6 位作者 纪志娴 罗刚 万浩 陈涛涛 张蔼 陈瑞 邢泉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 评价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胎儿围生期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64例... 目的 评价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胎儿围生期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64例TAPVC胎儿围生期一体化管理的临床资料。围生期一体化管理是指对产前诊断为TAPVC的胎儿联合产科、胎儿医学科、超声科、小儿心脏外科、小儿麻醉科及新生儿科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结果 64例TAPVC胎儿中,心上型29例,心内型27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6例。42例胎儿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64例TAPVC胎儿中,37例被引产,27例随访至足月出生。27例TAPVC患儿中,2例放弃治疗,2例转诊至外院治疗后失访,余23例进行一期根治手术。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于术后6个月内死亡,余22例随访(2.1±0.3)年,预后均良好(2例分别因吻合口狭窄、肺静脉狭窄在术后1年内接受了第2次手术)。结论 TAPVC胎儿经围生期一体化管理多可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先天性心脏病 围生期 一体化管理 胎儿 儿童
下载PDF
改良Fontan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少先 吕小东 +4 位作者 刘迎龙 李守军 沈向东 杨九光 王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总结改良Fontan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6年11月~2005年5月,采用改良Fontan手术纠治124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错位、肺动脉闭锁、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右心室... 目的 总结改良Fontan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6年11月~2005年5月,采用改良Fontan手术纠治124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错位、肺动脉闭锁、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右心室发育不良等)患者,手术年龄7.6±5.5岁.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19例,体外循环下手术105例.右心房-肺动脉连接17例,右心房-右心室连接19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88例.23例行分期手术.结果 术后早期(术后30d)死亡17例(13.7%),其中行右心房-肺动脉连接者死亡率为23.5%(4/17),行右心房-右心室连接者死亡率为 15.8%(3/19),行TCPC者死亡率为11.4%(10/88),同期预留或术后开窗手术死亡率为14.6%(6/41),分期手术患者死亡率为 8.7%(2/23).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心室颤动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1/124),主要为胸腔积液、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术后随访89例,随访时间6~65个月.远期再住院率6.5%,再手术率0.9%.3例出现再发性胸腔积液,3例出现心包积液,1例出现下腔静脉梗阻,均经相应的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心功能恢复好.结论 改良Fontan手术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功能性单心室的最佳手术方案;房间隔开窗可明显提高术后早期疗效,减少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FONTAN手术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洪玉 汪曾炜 +4 位作者 张仁福 张南滨 宋恒昌 尹宗涛 方敏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的经验 ,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设计、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 2 9例心外管道 TCPC患者的临床资料 ,平均年龄 10岁 ,病种包括三尖瓣闭... 目的 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的经验 ,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设计、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 2 9例心外管道 TCPC患者的临床资料 ,平均年龄 10岁 ,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 9例 ,左室型心室双入口 9例 ,二尖瓣闭锁 3例 ,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心室发育不良 5例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解剖右心室发育不良 3例。全部在体外循环下手术 ,12例采用心脏停搏 ,17例在并行转流心脏不停跳下手术。 结果 早期 2 2例中死亡 5例 ,后 7例无死亡 ;随访 3个月~ 10年 ,无晚期死亡。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12例 ,乳糜胸 11例。 结论 心外管道 TCPC用于较大儿童或成人患者与其他 Fontan类手术比较 ,临床长期效果较好。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合理的手术设计和术中细致操作 ,有危险因素时增用开窗术以及围术期严密观察和处理是提高手术近、远期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适应证 手术设计 手术方法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楚军民 吴清玉 许建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 比较常温非体外循环 (OPCPB)和低温体外循环 (CPB)下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复杂畸形的效果。 方法 根据术中是否采用 CPB,将 2 8例功能性单心室复杂心脏畸形患者分为两组 ,OPCPB组 :11例 ,均在 ... 目的 比较常温非体外循环 (OPCPB)和低温体外循环 (CPB)下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复杂畸形的效果。 方法 根据术中是否采用 CPB,将 2 8例功能性单心室复杂心脏畸形患者分为两组 ,OPCPB组 :11例 ,均在 OPCPB下行心外管道 TCPC;CPB组 :17例 ,均在 CPB下行心外管道TCPC。记录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 (CVP)、平均体动脉压、胸腔引流液量、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液制品用量、住院费用和出院时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 ,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术后早期死亡率无明显差别 ,术后OPCPB组 CVP明显低于 CPB组 (P<0 .0 5 ) ,胸腔引流液量、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 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CPB组明显减少或缩短 (P<0 .0 5 ) ,血浆用量明显减少 (P<0 .0 5 ) ,住院费用明显低于 CPB组 (P<0 .0 5 ) ,两组 Sp O2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结论 在 OPCPB下行心外管道 TCPC并非十分困难 ,术后血流动力学明显优于CPB下行心外管道 TCPC,围术期血液制品用量减少 ,有利于早期恢复 ;术后住院时间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B 心外管道 TCPC 术后 住院时间 非体外循环 住院费用 结论 CVP 差别
下载PDF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平 董念国 +1 位作者 高思海 孙宗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1,126,共3页
目的总结全腔肺动脉连接术体外循环转流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全组26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全腔肺动脉连接术,麻醉诱导后放血,使红细胞压积稀释到术前的50%~60%。预充液中加入血浆和白蛋白等胶体液使晶胶比值维持在0.5~0.6,胶渗压16~18... 目的总结全腔肺动脉连接术体外循环转流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全组26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全腔肺动脉连接术,麻醉诱导后放血,使红细胞压积稀释到术前的50%~60%。预充液中加入血浆和白蛋白等胶体液使晶胶比值维持在0.5~0.6,胶渗压16~18mmHg;实施浅低温体外循环,灌注流量2.4~2.8L/(m2.min),维持平均动脉压40~60mmHg。心脏复温时,启动常规超滤并再次加入血浆和白蛋白,提高红细胞压积(HCT)和胶体渗透压,通过增加血容量和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来适应新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停机时"置换性"的超滤使得血红蛋白浓缩至35%~45%,血浆胶体渗透压至18~21mmHg。结果该组4例患者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余22例患者均存活痊愈出院,体外循环期间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血气电解质维持在正常范围,术后SaO2≥92%,中心静脉压(CVP)15~17cmH2O。结论停机前加入大量的血浆和白蛋白以增加血容量、提高并长时间维持胶体渗透压以适应新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是全腔肺动脉连接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及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勇 李旭东 +3 位作者 王玉华 张郁林 王小庆 蒋佩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和双向格林分流术(Glennshunt)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12例患者接受了TCPC及双向Glenn分流术。病种分别为三尖瓣闭锁(TA)3例,二尖瓣闭锁(MA)1例,右... 目的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和双向格林分流术(Glennshunt)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12例患者接受了TCPC及双向Glenn分流术。病种分别为三尖瓣闭锁(TA)3例,二尖瓣闭锁(MA)1例,右位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伴完全型房室共同通道(CAVSD)1例,右位心大动脉错位1例,左旋心单心室1例,单心室2例,D-TGA3例。12例中3例行双向Glenn分流术(TA、右位心D-TGA伴CAVSD和单心室各1例),其余9例行TCPC手术(TA2例、MA1例、右位心D-TGA及肺动脉狭窄1例、左旋心1例、单心室1例、D-TGA3例)。结果手术后近期效果:12例患者中11例存活,1例D-TGA患者术后19h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死亡率8.3%。手术中CPB时间78~15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6~122min。机械辅助通气时间8~18h,ICU监护时间15~32h,住院时间16~58d。术后中心静脉压(即肺动脉压)8~18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0.80~0.96。TCPC后,2例单心室和2例D-TGA患者发生乳糜胸,经置胸腔引流管和综合性治疗,分别于术后22d、33d、36d和48d痊愈出院。手术后中远期效果:术后随访2至28个月,1例右位心D-TGA伴CAVSD患者在双向Glenn分流术后1年因肺动静脉瘘(PAVF)引发大咯血死亡;其余10例存活,心功能~级,无恶性心律失常、无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TCPC和双向Glenn分流术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心病的生理性矫治方法,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近期、中远期的效果,手术中足够大的腔静脉和肺动脉吻合口和围手术期的积极处理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双向格林分流术 疗效 D-TGA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功能性单心室 2002年1月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阻断时间 脉搏血氧饱和度 CAVSD TCPC 房室共同通道 机械辅助通气 恶性心律失常 2004年
下载PDF
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石江 罗春生 +5 位作者 张利东 牛冬梅 张晓华 许飚 唐绍强 花春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方法,并报告2例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成功的临床病例。方法:将右心房和房间隔分别做门扇状切口,再将二者缝合形成上、下腔静脉间的管状结构;然后用心包修补缺...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方法,并报告2例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成功的临床病例。方法:将右心房和房间隔分别做门扇状切口,再将二者缝合形成上、下腔静脉间的管状结构;然后用心包修补缺失的右心房壁。将上腔静脉横断,远端与右肺动脉上缘做端-侧吻合;上腔静脉近端与横断的主肺动脉远端做端-端吻合,主肺动脉近端缝闭。结果:2例术后血液动力学均很满意,胸腔积液在分别安放胸腔闭式引流管1、2周后痊愈。术后3周下腔静脉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流通畅。患儿出院时紫绀均已消除,SataO2>90%。结论:这种新的手术方法由于心内无人工材料,因而具有避免心房形成血栓的危险;2个房室瓣引流左房血和新的心房管的收缩作用有利于术后的血液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腔静脉-肺动脉 吻合术
下载PDF
倾向评分法评估Sutureless技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向民 聂志强 +4 位作者 欧艳秋 何标川 袁海云 曲艳吉 刘小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50,共8页
【目的】以两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不同的手术方法(Sutureless技术和传统方法)为例,应用倾向评分方法评估不同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连续入组2007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本中心所有行外科矫治术的TAPVC... 【目的】以两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不同的手术方法(Sutureless技术和传统方法)为例,应用倾向评分方法评估不同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连续入组2007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本中心所有行外科矫治术的TAPVC婴幼儿179名病例,其中Sutureless组81人,传统手术组98人。病人随访时间为术后1、3、6、12个月。采用三种倾向评分方法(最邻近卡钳法、马氏距离法、成对最佳法)匹配基线因素,匹配变量为:术前肺静脉狭窄(PrePVO)、年龄、性别、体质量、是否新生儿、TAPVC类型。以随机效应脆弱风险模型验证多水平效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多因素Cox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生存率差异。【结果】使用倾向评分中的最邻近卡钳法匹配效果最好。匹配后,Sutureless组中位数体外循环时间87(74.5~103.0)min少于传统手术组99(76.5~123.5)min(P=0.030);Sutureless组中位数主动脉阻断时间43(35~54.5)min少于传统手术组55(40.5~705)min(P<0.001);复合事件发生率Sutureless组6.8%(5/73)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24.7%(18/73),HR的95%CI=0.20(0.06~0.61),P=0.005。院外死亡发生率Sutureless组1.4%(1/73)低于传统手术组6.8%(5/73),HR的95%CI=0.03(0.01~0.55),P=0.017。两组在术后肺静脉梗阻、围术期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倾向评分方法评估先天性TAPVC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显示,使用Sutureless技术能缩短患者术中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能降低术后复合事件的发生率及院外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倾向评分分析
下载PDF
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家骅 汪曾炜 +3 位作者 朱家麟 邹良建 徐志云 梅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5-17,共3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改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的效果,将原来的手术作了改良。方法:改良手术是上腔静脉近端与右肺动脉下缘吻合尽量向右且吻合口增大,上腔静脉远端与右肺动脉上缘吻合偏左。结果:在本组2例中,术后经上、下腔静脉造... 目的:为了进一步改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的效果,将原来的手术作了改良。方法:改良手术是上腔静脉近端与右肺动脉下缘吻合尽量向右且吻合口增大,上腔静脉远端与右肺动脉上缘吻合偏左。结果:在本组2例中,术后经上、下腔静脉造影和核素造影表明两肺血流分布合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从73.6%和83.6%增加到93%~95%,心室容量负荷降低,早期疗效满意。结论:改良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使两肺血流分布比较合乎生理状态,体循环回心阻力较低,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和减少心室容量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下载PDF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心病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国成 汪钢 +2 位作者 易定华 蔡振杰 刘维永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2期1498-1500,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心病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年龄 3~ 2 0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单心室 9例 ,三尖瓣闭锁 2例 ) 11例施行了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 ,其中采用 Gore- Tex管道连接 10... 目的 探讨采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心病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年龄 3~ 2 0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单心室 9例 ,三尖瓣闭锁 2例 ) 11例施行了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 ,其中采用 Gore- Tex管道连接 10例 ,在体原位心包管道连接 1例 .体外循环辅助采用常温并行循环 ,心脏不停跳 .结果 全组无死亡 ,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由 6 5 %~ 85 %增加至 92 %~ 96 % ,运动耐力明显增强 ,近期疗效满意 .结论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操作简捷 ,不改变心内结构 ,血流动力学更符合生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
下载PDF
一期或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 被引量:4
14
作者 岑坚正 庄建 +1 位作者 陈寄梅 丁以群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总结、比较一期和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适合一期生理矫治并施行了一期TCPC术的患儿25例和已先期完成... 目的总结、比较一期和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适合一期生理矫治并施行了一期TCPC术的患儿25例和已先期完成第一阶段姑息手术并施行了二期TCPC术的患儿17例的临床资料。前期手术包括15例双向Glenn手术、1例体-肺分流术、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加双向Glenn手术。一期TCPC组中14例采用外管道,11例肺动脉直接下拉与下腔静脉吻合。二期TCPC组中15例采用外管道,1例采用心房内通道,1例肺动脉直接与下腔静脉吻合。结果早期死亡4例,病死率9.5%(4/42)。一期TCPC组死亡3例,病死率12.0%(3/25);二期TCPC组死亡1例,病死率5.9%(1/17)。二期TCPC组的辅助通气时间、胸管停留时间、住监护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一期TCPC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个月到4.8年。1例于术后8个月死于严重的房室瓣反流、心力衰竭。结论一期和分期TCPC手术治疗复杂先心病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外科手术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下载PDF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5
15
作者 楚军民 吴清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评价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TCPA)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7月 ,2 6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患者接受了心外管道 TCPA,包括单心室伴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16例 ,三尖瓣下移畸... 目的 评价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TCPA)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7月 ,2 6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患者接受了心外管道 TCPA,包括单心室伴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16例 ,三尖瓣下移畸形 2例 ,右心室双出口伴大动脉转位 3例 ,三尖瓣闭锁伴右心室发育不良 5例。 19例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 ,7例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 结果 无手术死亡 ,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术后随访 1~ 4 7个月 ,无晚期死亡。所有患者症状消失 ,无静脉压明显升高现象 ,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外管道血流通畅 ,无血栓形成 ,心电图检查示无严重的心律失常 ,血氧饱和度 0 .93~ 0 .96 ,心功能均达 ~ 级。 结论 心外管道 TCPA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手术方式 ,易于掌握 ;术后疗效满意 ,优于其他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管道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手术治疗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志伟 董念国 +5 位作者 孙宗全 张凯伦 肖诗亮 杜心灵 蒋雄刚 刘成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2-384,共3页
目的总结23例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全组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急诊手术6例。患儿平均年龄(5.7±3.6)个月,平均体重(5.8±1.5)kg。... 目的总结23例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全组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急诊手术6例。患儿平均年龄(5.7±3.6)个月,平均体重(5.8±1.5)kg。心上型11例采用双房径路矫治并结扎垂直静脉,用可吸收缝线吻合肺静脉共干与左心房后壁切口;心内型12例,仔细辨认合并三房心畸形,避免损伤传导系统。均采用心包补片修补扩大的房间隔缺损。结果手术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8.7%)。18例随访2个月~3年,患儿心功能明显改善,生长发育正常。结论TAPVC可由超声心动图确诊,应尽早手术矫治。对于新生儿或婴儿期反复出现肺炎、低氧血症、心衰等患儿,在临床症状相对改善的情况下应急诊手术;同时加强体外循环和监护室的密切协作,完善术后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6
17
作者 贝亚军 张载高 +4 位作者 李寒 姜相伟 解水本 赵哲 迟海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总结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1月,采用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共24例(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单心室等,其中心脏位置异常8例)。19例行双向格林术,5例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目的总结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1月,采用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共24例(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单心室等,其中心脏位置异常8例)。19例行双向格林术,5例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24中16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2例双向格林术术后再次手术。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4.2%),乳糜胸及低氧血症各1例。结论①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分期手术效果好,但手术难度增加;②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外管道与右心房开窗效果较好;③技术达标后可尝试非体外下手术,但体外循环必须有良好的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旁路手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双向格林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红昕 范全心 +3 位作者 郭兰敏 王安彪 杜亮 訾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1-2,共2页
目的总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经验和体会。方法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完毕后,2例采用右心房内隧道法、4例采用心房外管道完成TCPC手术(合并左位上腔静脉的2例同时行左侧G... 目的总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经验和体会。方法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完毕后,2例采用右心房内隧道法、4例采用心房外管道完成TCPC手术(合并左位上腔静脉的2例同时行左侧G lenn手术)。结果1例三尖瓣闭锁患者术后2d死亡,5例治愈者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0.75±0.03提高至术后的0.93±0.02,生活质量改善。结论TCPC矫治复杂先心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术中肺动脉直接测压是能否行TCPC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1岁以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外科治疗8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温林林 杨仕海 +1 位作者 陶曙光 王建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825-828,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外科治疗经验及其效果分析,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TAPVC患儿8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20例,年龄5d^12个月,平均5.11个月;体质量2.3~9... 目的:回顾性总结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外科治疗经验及其效果分析,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TAPVC患儿8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20例,年龄5d^12个月,平均5.11个月;体质量2.3~9 kg,平均(5.67±2.08)kg,均经心脏彩超、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确诊,矫治手术均在常规体外循环中低温(28℃左右)下完成。结果:当时住院死亡4例,术后肺静脉狭窄再手术死亡1例,总病死率5.81%。术中心力衰竭死亡2例,严重感染、多器官衰竭1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81例存活者术后复查结果满意,出院后随访3~36个月,身体发育、活动能力正常,无二次手术者。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一种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尤其伴梗阻性的需急症手术治疗,手术矫治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雄刚 孙宗全 +2 位作者 张凯伦 肖诗亮 杜心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0-382,共3页
目的 旨在探讨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心病治疗中应用的几个问题,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存活率。方法 回顾分析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心病治疗中的体会,并对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在术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进行讨论。2001年8月至2005年... 目的 旨在探讨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心病治疗中应用的几个问题,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存活率。方法 回顾分析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心病治疗中的体会,并对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在术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进行讨论。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25例复杂先心病患者在协和医院行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5例,完全性房室通道并右室双出口(AVC+DORV)11例,三尖瓣闭锁(TA)5例,单心室4例。4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瓣和右室流出道狭窄或闭锁。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22例心内隧道引流下腔,其中开窗12例;3例心外管道引流下腔。结果 23例存活,SaO2≥90%,中心静脉压(CVP)15~18cmH2O,无心律失常;2例死亡(8%),死于低心排血量和严重缺氧。术后并发灌注肺3例、反复胸水乳糜胸2例、1例肾功能不全、1例心内隔片片周漏行再次心内修补。结论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是不能进行双心室治疗时的有效术式,术前仔细选择适应证、术中适当的术式设计、术后对并发症较好的处理可有效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