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3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ilarity-based laboratory study of CO_(2) huff-n-puff in tight conglomerate cores 被引量:1
1
作者 Yu-Long Yang Yu Hu +6 位作者 Ya-Ting Zhu Ji-Gang Zhang Ping Song Ming Qin Hai-Rong Wu Zhao-Jie Song Ji-Rui Hou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62-369,共8页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are featured with extremely low permeability,strong heterogeneity and poor water injectivity.CO_(2) huff-n-puff has been considered a promising candidate to enhance oil recovery in tight ...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are featured with extremely low permeability,strong heterogeneity and poor water injectivity.CO_(2) huff-n-puff has been considered a promising candidate to enhance oil recovery in tight reservoirs,owing to its advantages in reducing oil viscosity,improving mobility ratio,quickly replenishing formation pressure,and potentially achieving a miscible state.However,reliable inhouse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CO_(2) huff-n-puff in natural conglomerate cores i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inherent high formation pressure.In this study,we put forward an equivalent method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the miscibility index and Grashof number to acquire a lab-controllable pressure that features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O_(2) injection in a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The impacts of depletion degree,pore volume injection of CO_(2) and soaking time on ultimate oil recovery in tight cores from the Mahu conglomerate reservoir were successfully tested at an equivalent pressure.Our results showed that oil recovery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 depletion degree while exhibiting a non-monotonic tendency(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with increased CO_(2) injection volume and soaking time.The lower oil recoveries under excess CO_(2) injection and soaking time were attributed to limited CO_(2) dissolution and asphaltene precipitation.This work guides secure and reliable laboratory design of CO_(2) huff-n-puff in tight reservoirs with high formation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 CO_(2)huff-n-puff Similarity-based equivalent pressure Enhanced oil recovery
下载PDF
Influence of gravel content and cement on conglomerate fracture
2
作者 Zhen-Xin Zhang Hong-Kui Ge +4 位作者 Jjian-Bo Wang Jian-Tong Liu Dun-Qing Liu Wei-Wei Teng Ying-Hao She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724-1741,共18页
Tight reservoirs are typically developed by horizontal wells and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ing.The conglomerate reservoir is one type of tight reservoirs,which is different from homogeneous rock,such as tight sands... Tight reservoirs are typically developed by horizontal wells and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ing.The conglomerate reservoir is one type of tight reservoirs,which is different from homogeneous rock,such as tight sandstone.This is because that the existence of gravels makes conglomerate have strong hetero-geneity.Thus,it is difficult to grasp the fracture mechanism and the law of fracture propagation of conglomerate,which limits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he conglomerate reservoir.In this paper,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racturing of Mahu conglomerate were studied by uniaxial compression,acoustic emission monitoring and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scanning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nglomerat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gravel content and cement.The conglomerate in the study area is mainly divided into carbonate cemented conglomerate and clay cemented conglomerate.The fracture complexity of carbonate cemented conglomerate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gravel content.However,for clay cemented conglomerates,the fracture complexity increases over the gravel content.The crack development stress is a significant parameter in the crack assessment of conglomerates.This study is useful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meso-fabr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glomerates on their fracturing and crack evolution and guides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lomerate Mechanical property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Crack evolution
下载PDF
基于储层甜点特征的致密砂砾岩油气藏压裂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海军 潘丽燕 +5 位作者 刘荷冲 王红卫 吴涛 费李莹 江祖强 李勇广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中拐凸起南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二段储层为一套含浊沸石的致密砂砾岩。早期,在有利构造上钻探的直井产量均较低,2014年钻探该区第一口水平井用于提产,但因未能有效控制缝高,致深部水体锥进过快,长期试采效果差。近年来,地震地质综合研究... 中拐凸起南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二段储层为一套含浊沸石的致密砂砾岩。早期,在有利构造上钻探的直井产量均较低,2014年钻探该区第一口水平井用于提产,但因未能有效控制缝高,致深部水体锥进过快,长期试采效果差。近年来,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发现,储层存在局部甜点。因下部并无隔层,压裂时需严格控制裂缝下延。通过对储层甜点特征进行梳理,综合评价了各断块甜点的优质程度,为试油段优选和新井的部署提供依据。为了实现控缝高压裂,提高单井产量和试采效果,开展人工隔层导流能力室内实验、完成人工隔层支撑剂粒径的优选,进行压裂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研究区形成有效厚度人工隔板的临界施工参数。研究认为,前置液阶段,改变液体黏度和排量、铺置有效人工隔层能够抑制水力裂缝向下扩展;携砂液阶段,加入一定浓度纤维,可进一步提升支撑剂对上部优质储层的支撑。这种组合控缝高工艺技术投入该区压裂实施后,有效控制了裂缝下延高度,甜点层段得到充分改造,试油及后续试采期间维持了较高油气产能,压裂提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致密砂砾岩 浊沸石 储层甜点 压裂裂缝 增产技术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尹路 许多年 +2 位作者 乐幸福 齐雯 张继娟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8,共10页
通过岩心分析测试、地震厚度预测、包裹体成藏期次分析以及源储配置关系研究,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岩性普遍较粗,... 通过岩心分析测试、地震厚度预测、包裹体成藏期次分析以及源储配置关系研究,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岩性普遍较粗,相对优质的储集层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少量河口砂坝微相中,其成分以长石岩屑砂砾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砂砾岩。岩石普遍较致密。岩心孔隙度为3.17%~23.40%,平均为9.04%,渗透率为0.01~934.00mD,平均为0.73mD,属低孔特低渗型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可见粒间缝和其他微裂缝。②研究区油气主要来源于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沉积的泥页岩,最厚处超过400m,为残留海—潟湖相沉积,水体盐度较高,岩性以云质泥岩和泥质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Ⅰ和Ⅱ1型为主,总有机碳含量(TOC)多大于1.0%,生烃潜量(S1+S2)多大于6.0mg/g,氯仿沥青“A”平均为0.2%,HI平均为322mg/g,有机质演化处于成熟阶段,为中等—好烃源岩。③研究区具有3期成藏特征,晚三叠世之前为第1期油气充注,未能聚集成藏,早侏罗世为第2期油气充注期,对应黄色荧光烃类包裹体;早—中白垩世为第3期油气充注期,对应蓝白色荧光烃类包裹体,后2期油气充注对百口泉组油气成藏起主要贡献作用。④研究区源储配置紧密性是导致玛湖西斜坡和玛湖东斜坡油气差异性聚集的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外成藏 砾岩油藏 差异聚集 源储配置 百口泉组 三叠系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玛湖凹陷上乌尔禾组强敏感油藏CO_(2)同步吞吐试验
5
作者 宋平 崔晨光 +4 位作者 张记刚 刘凯 邓振龙 谭龙 禹希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1,共7页
为探索玛湖凹陷强敏感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后高效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玛湖1井区开展注CO_(2)同步吞吐试验。结果表明:CO_(2)同步吞吐可提高强敏感致密砾岩油藏采收率,驱油机理主要是萃取、混相、竞争吸附、膨胀驱替等;裂缝沟通是... 为探索玛湖凹陷强敏感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后高效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玛湖1井区开展注CO_(2)同步吞吐试验。结果表明:CO_(2)同步吞吐可提高强敏感致密砾岩油藏采收率,驱油机理主要是萃取、混相、竞争吸附、膨胀驱替等;裂缝沟通是导致气窜的主要原因,通过现场调控,实现井组与气窜井同步焖井,保证现场实施效果;试验井组受压裂液浸泡导致黏土矿物水化膨胀,造成喉道封堵,渗流能力减弱,影响了CO_(2)波及范围,导致阶段换油率较低。CO_(2)同步吞吐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试验井组阶段增油量为3983 t,换油率为0.36,该试验为强敏感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后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思路及矿场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上乌尔禾组 致密砾岩 CO_(2)同步吞吐 敏感性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断缝体识别及储层发育模式——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百口泉组为例
6
作者 胡张明 胡明毅 +5 位作者 喻意 焦树江 魏拓 孟磊峰 叶义平 印森林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88,共6页
断缝体是一种新的储集体类型。它是由断层、褶皱所伴生的裂缝与基质孔共同构成,具有立体不规则孔缝特征的构造地质体。断缝体包括断层滑动面、破碎带及诱导缝,既是致密砂砾岩油气藏富集的主要因素,又是钻井风险防控及储层精准改造的关... 断缝体是一种新的储集体类型。它是由断层、褶皱所伴生的裂缝与基质孔共同构成,具有立体不规则孔缝特征的构造地质体。断缝体包括断层滑动面、破碎带及诱导缝,既是致密砂砾岩油气藏富集的主要因素,又是钻井风险防控及储层精准改造的关键因素。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具有埋深较大、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异常压力高、压裂改造难度大等特征,其断缝体刻画成为制约油气效益开发的技术难点。文中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裂缝为研究对象,在地震、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尺度精细描述了裂缝响应特征及断缝体储层发育模式。通过钻井资料及压裂资料分析,断缝体识别方法得到了验证,同时也为油田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缝体 致密砂砾岩 百口泉组 玛东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新疆水利工程西域砾岩边坡加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吴俊杰 李文新 韩守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4-369,共6页
鉴于西域砾岩边坡长期浸没水中软化变形后失稳、因水位变动对边坡表面掏刷破坏、内外水头差过大导致的滑坡、高速水流对坡脚掏刷导致坡顶崩塌等问题,该地层条件下的水利工程高边坡广泛存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边坡加固形式已经无法解决此类... 鉴于西域砾岩边坡长期浸没水中软化变形后失稳、因水位变动对边坡表面掏刷破坏、内外水头差过大导致的滑坡、高速水流对坡脚掏刷导致坡顶崩塌等问题,该地层条件下的水利工程高边坡广泛存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边坡加固形式已经无法解决此类边坡的问题。为了保证库区内西域砾岩高边坡稳安全定性,实现工程安全性和经济型的平衡,结合新疆迪那河五一水库工程面临库区内联合进水口西域砾岩高边坡加固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适用西域砾岩高边坡加固的方法,该方法成功的解决了西域砾岩边坡在蓄水后遇到的边坡软化失稳和长期安全运行的问题,为今后同处西域砾岩的水利工程边坡处理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砾岩高边坡 五一水库工程 边坡加固崩塌 边坡软化失稳 边坡加固方法
下载PDF
PDC齿切削砾岩的细观损伤模拟
8
作者 杨宏宇 邓清源 +2 位作者 叶柏良 刘建平 黄安龙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砾岩一般具有孔隙结构复杂、非均匀性严重等特点,PDC钻头钻进砾岩地层时破岩效率普遍较低,室内试验很难有效地研究PDC齿的破岩过程。为此,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建立了PDC齿切削砾岩的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切削深度、前倾角及岩石非均质度情... 砾岩一般具有孔隙结构复杂、非均匀性严重等特点,PDC钻头钻进砾岩地层时破岩效率普遍较低,室内试验很难有效地研究PDC齿的破岩过程。为此,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建立了PDC齿切削砾岩的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切削深度、前倾角及岩石非均质度情况下,砾岩的破碎形式和过程,引入破岩比功评价了砾岩切削过程中的破岩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切削深度,砾岩内部剪切裂纹更快萌生且剪切裂纹占比显著增加,主裂纹沿自由面方向和切削方向绕砾扩展;提高砾岩非均质度,岩石逐渐由塑性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非均质度过高会增加砾岩的整体强度,且使作用在PDC齿上的冲击破坏频率增加,不利于破岩;当PDC齿以1 mm切削深度、5°前倾角切削砾岩时,可获得最高的破岩效率。所得结论可为PDC齿设计及切削参数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齿 离散元 砾岩地层 数值模拟 细观损伤 岩石切削
下载PDF
复杂砾岩油水核磁弛豫特性的实验分析
9
作者 田超国 王雪亮 +4 位作者 魏博 梁晶 毛文红 耿雪杰 李慧莹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玛湖凹陷砾岩储层岩性、孔隙结构复杂,造成储层流体识别困难.通过区块原油样品获取原油不同温度下的体弛豫特征,并利用两种不同体弛豫特征的模拟油样开展实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了部分砾岩样品通过真空加压饱和水、高速离心和真空饱和模... 玛湖凹陷砾岩储层岩性、孔隙结构复杂,造成储层流体识别困难.通过区块原油样品获取原油不同温度下的体弛豫特征,并利用两种不同体弛豫特征的模拟油样开展实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了部分砾岩样品通过真空加压饱和水、高速离心和真空饱和模拟油的方法快速建立了饱和水、束缚水和饱和油状态,进行流体及模拟不同油水饱和状态的核磁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岩心饱和水核磁T_(2)谱的分布范围主要受表面弛豫影响,受油相体弛豫性质的影响,不同黏度油样饱和水状态的核磁谱均与饱和水核磁谱存在差异,就本次实验的岩心样品,油样越稀,差异越明显;含油核磁谱分布形态受油相体弛豫、表面弛豫、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综合影响.结合油样的体弛豫特性,利用多组分高斯拟合对两种油样饱和的砾岩核磁T_(2)谱进行了分析,尝试对油相体弛豫信号进行了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核磁共振 低渗砾岩 T_(2)分布谱
下载PDF
致密砾岩水力裂缝扩展大型矿场实验
10
作者 张景臣 石善志 +3 位作者 郭晓东 吕振虎 张兆鹏 董景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砾岩储层由于砾石的存在而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砾岩压裂成缝机理复杂.受限于岩样尺寸和实验条件,室内压裂物理模拟受砾石尺寸效应影响显著,裂缝扩展时间尺度小.为真实记录裂缝动态扩展过程,反映现场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压后裂缝宏观整体形... 砾岩储层由于砾石的存在而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砾岩压裂成缝机理复杂.受限于岩样尺寸和实验条件,室内压裂物理模拟受砾石尺寸效应影响显著,裂缝扩展时间尺度小.为真实记录裂缝动态扩展过程,反映现场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压后裂缝宏观整体形态,搭建一套超大尺寸(2.0 m×2.0 m×1.0 m)真三轴水力压裂矿场实验平台,通过万吨级应力加载装置、真实管汇和压裂泵车,实现现场真实工况条件下的砾岩水力压裂模拟.基于该平台,分析了水平应力差、压裂液黏度和单孔进液速率对砾岩压裂裂缝动态扩展过程和压后裂缝宏观整体形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砾岩压裂趋于在井筒处形成“纵向缝+横切缝”的复杂多裂缝形态,远离井筒后,横切主缝扩展优势逐步显现,局部遇砾形成分支缝;12 MPa高水平应力差条件下,压后近井区域形成多缝竞争扩展的复杂裂缝带,横切主缝向远端延伸优势减弱;压裂液黏度低于50 mPa·s时,压后横切主缝扩展优势显著,当压裂液黏度高于50 mPa·s时,近井区域形成复杂多裂缝形态;单孔进液速率超过0.3 m^(3)/min后,井筒处趋于形成多条纵向缝,易导致段间压窜.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认识砾岩储层压裂裂缝真实形态,为砾岩水力压裂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致密砾岩 矿场实验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裂缝形态 限流压裂
下载PDF
浅析OKR与PDCA结合改进城市医疗集团管理的实践
11
作者 黄艳 欧淑清 +2 位作者 汤时蓝 吕艺芝 任力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引入现代管理工具,协助医疗集团实现管理一体化,提高运营效率。方法:将目标和关键成果法(OKR)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相结合,运用于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日常管理。结果:首先,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其次,医院管理运... 目的:引入现代管理工具,协助医疗集团实现管理一体化,提高运营效率。方法:将目标和关键成果法(OKR)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相结合,运用于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日常管理。结果:首先,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其次,医院管理运行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最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也显著提高。OKR与PDCA的融合应用,为医疗集团破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困境提供有力的支持。结论:通过结合使用OKR与PDCA,医疗集团各方面的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和关键成果法 Plan-Do-Check-Act 医疗集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天海 许多年 +3 位作者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10,共13页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准确识别扇三角洲各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对多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高精度三维开发地震和大量钻井、测井资料,采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和古地貌恢复等方法,...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准确识别扇三角洲各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对多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高精度三维开发地震和大量钻井、测井资料,采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和古地貌恢复等方法,对沙湾凹陷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沙湾凹陷百口泉组可划分出3个四级层序和数个五级层序,且3个四级层序分别对应百口泉组的3个层段,五级层序受短期沉积旋回控制,分别对应不同的沉积微相。②均方根振幅属性对岩性变化更为敏感,能量高值区对应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中值区对应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低能量区对应滨浅湖亚相。③百一段和百二段沉积时期,研究区湖盆面积小,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百三段沉积时期湖盆面积增大,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为典型的水进退积型扇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物性较好,被滨浅湖亚相的泥质岩所覆盖,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④研究区百口泉组扇体规模大、物源近,岩性以砂砾岩为主,为缓坡浅水扇三角洲沉积模式,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潜在的有利成藏区,是油气资源规模发现的重点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砂砾岩 古地貌 沉积相 缓坡浅水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百口泉组 三叠系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不同岩性储层裂缝封堵规律实验
13
作者 俞天喜 孙锡泽 +5 位作者 陈强 陈江萍 徐克山 张敬春 周航 王博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0,共6页
明确不同岩性储层裂缝封堵规律对提高暂堵压裂成功率至关重要。通过井下全直径取心、劈裂造缝、激光扫描和3D打印,制作了不同岩性储层水力裂缝模型,并基于自主研发的高承压裂缝封堵系统,开展了裂缝封堵实验,获取裂缝封堵体和泵注曲线。... 明确不同岩性储层裂缝封堵规律对提高暂堵压裂成功率至关重要。通过井下全直径取心、劈裂造缝、激光扫描和3D打印,制作了不同岩性储层水力裂缝模型,并基于自主研发的高承压裂缝封堵系统,开展了裂缝封堵实验,获取裂缝封堵体和泵注曲线。结果表明:1)缝宽为1 mm时,使用小粒径颗粒和粉末可实现砾岩、砂岩和火山岩裂缝缝内有效封堵,封堵速度快、稳定性高;2)缝宽不大于4 mm,砂岩和火山岩裂缝存在多点封堵现象,封堵体需反复突破与重构;3)缝宽大于4 mm,砾岩裂缝内纤维与颗粒可高效架桥封堵,砂岩和火山岩裂缝内需纤维累计挂壁达到一定量之后,才能实现颗粒架桥;4)砾岩储层裂缝封堵最快,砂岩储层裂缝封堵用液量约为同缝宽砾岩储层裂缝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 暂堵 砾岩 砂岩 火山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含油储集岩连续抽提组分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14
作者 张仲达 谷元龙 +3 位作者 靳军 李二庭 于双 潘长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69,共19页
近十年来,在玛湖凹陷发现了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砾岩大油区,但凹陷区及其西部边缘克–百断裂带油气富集区的油源仍不清晰,分析原油的来源和充注过程对于推动该地区勘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玛湖凹陷南斜坡和西斜坡21个含油储集岩样... 近十年来,在玛湖凹陷发现了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砾岩大油区,但凹陷区及其西部边缘克–百断裂带油气富集区的油源仍不清晰,分析原油的来源和充注过程对于推动该地区勘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玛湖凹陷南斜坡和西斜坡21个含油储集岩样品进行连续抽提,获得了自由态组分a1和a2、束缚态组分b和包裹体组分c。对这些组分与同井位的13个原油样品进行GC、GC-MS以及GC-IRMS分析,依据正构烷烃单体C同位素组成特征,将含油储集岩连续抽提组分和原油样品分为Ⅰ、Ⅱ和Ⅲ类油组分。Ⅰ类油组分来源于下二叠统风城组(P_(1)f)烃源岩,Ⅱ类油组分来源于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P_(2)w)烃源岩,Ⅲ类油组分来源于两套烃源岩的混合原油。含油储集岩连续抽提组分和原油样品成熟度变化大,从生油窗早期至晚期,成熟度严重影响了油源分子指标的应用效果。本文提出,应用成熟度分子指标与油源分子指标绘制交会图,可以对成熟度相近的连续抽提组分和原油样品进行油源对比。例如,应用C_(30)藿烷/n-C_(21)与Pr、Ph、伽马蜡烷、Ts、C_(29)Ts、C_(30)重排藿烷和C_(20)、C_(21)和C_(23)三环萜烷与n-C_(21)的比值绘制交会图,可以将Ⅰ、Ⅱ和Ⅲ类油组分有效区分开来,为玛湖凹陷油源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砾岩大油区 连续抽提 单体烃C同位素 分子地球化学
下载PDF
砾岩油藏二元复合驱注入体系优化研究
15
作者 曹锦鸿 高明 +2 位作者 刘皖露 刘朝霞 桑国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52-4958,共7页
新疆克拉玛依砾岩油藏经过几十年的水驱开发,面临剩余油高度分散、采油速度低等问题,选取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低张力表面活性剂PS-30及强乳化表面活性剂OP-10组合形成不同的二元复合体系,利用长砂管模型研究不同渗透率、... 新疆克拉玛依砾岩油藏经过几十年的水驱开发,面临剩余油高度分散、采油速度低等问题,选取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低张力表面活性剂PS-30及强乳化表面活性剂OP-10组合形成不同的二元复合体系,利用长砂管模型研究不同渗透率、不同驱替方式及不同注入量下复合驱体系在砾岩油藏的应用界限及提高采收率极限。实验结果表明:二元复合驱能够有效驱替残余油、扩大波及体积,显著提高砾岩油藏采收率。聚合物浓度为1000 mg/L,相对分子质量为7×10^(6)的聚合物在渗透率3×10^(-2)μm^(2)时复合驱采收率为66.31%,较水驱提高21.85个百分点。强乳化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好于低张力复合体系。复合体系注入量越高,提高采收率越大,但提高采收率幅度并非线性变化,复合体系注入量达到3.5 PV以后,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值逐渐趋于稳定,在注入10 PV后,复合驱体系最高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40.3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复合驱 砾岩油藏 表面活性剂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玛湖砾岩油藏体积压裂开发后烃气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实验
16
作者 崔晨光 覃建华 +5 位作者 谭龙 张善严 张记刚 张景 邓振龙 宋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8-537,共10页
在新疆玛湖致密砾岩油藏采用烃气驱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面临水平井体积压裂规模开发后,小井距下水力压裂缝网易形成气窜通道,影响气驱波及体积的问题。为研究压裂后水平井井网对烃气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玛湖致密砾岩油藏人工裂缝+... 在新疆玛湖致密砾岩油藏采用烃气驱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面临水平井体积压裂规模开发后,小井距下水力压裂缝网易形成气窜通道,影响气驱波及体积的问题。为研究压裂后水平井井网对烃气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玛湖致密砾岩油藏人工裂缝+基质注烃气驱油模式,基于该模式设计实验模型,利用拼接比例的不同造缝与未造缝全直径岩心模型进行气驱实验,明确压裂缝与基质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烃气驱岩心采收率可达38.26%;全直径岩心造缝比例越高,采收率越低;小规模的压裂可以使采油速度更加平稳,同时可以获得更高的采收率;烃气驱结束后通过吞吐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采出程度7.1%。该项实验可以为烃气驱现场试验水平井压裂规模、合理井距及注气速度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全直径岩心 烃气混相驱 压裂缝网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不同驱替阶段砾岩油藏内油采出规律
17
作者 苗伟 王志刚 +3 位作者 刘昱瑭 刘晶晶 广怡初 张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4,共5页
聚合物/表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是在水驱后提高不同模态砾岩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但应用二元复合驱时,对不同砾岩油藏却产生了不同的驱油效果,而对于该方面的研究当前还比较少。基于室内岩心驱油实验结合核磁共振在线监测和CT扫描,对... 聚合物/表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是在水驱后提高不同模态砾岩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但应用二元复合驱时,对不同砾岩油藏却产生了不同的驱油效果,而对于该方面的研究当前还比较少。基于室内岩心驱油实验结合核磁共振在线监测和CT扫描,对单、双和复模态砾岩油藏在不同开采阶段的剩余油分布和不同孔隙内油的采出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驱阶段,复模态岩心的采收率最高,其次是单模态岩心,双模态岩心的采收率最低,3种模态岩心采收率分别为31.4%、25.8%、33.4%。而二元复合驱阶段岩心提高采收率幅度为:双模态>复模态>单模态,分别提高了27.9、26.4、19百分点,且3种模态岩心在二元复合驱时的孔隙动用下限均降低,且复模态岩心的降低幅度高于双模态岩心和单模态岩心。单、双、复模态岩心的非均质性逐渐增强,单模态岩心水驱阶段均匀驱替,采收率高;复模态岩心中的油主要集中在孔径为32.7~52.5μm的优势大孔中,在水驱阶段油也被大量采出,导致剩余油量低;双模态岩心中大孔内油量较复模态低,水驱采收率低,剩余油量高。在二元复合驱阶段,由于调驱作用和水驱后剩余油量影响,双模态岩心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其次是复模态岩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核磁共振 CT扫描 剩余油 采收率
下载PDF
低渗油藏烃气驱防气窜二次交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18
作者 赵勇 李凯 +3 位作者 杜洁 谢辉 原凤刚 唐可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新疆油田玛湖致密砾岩油藏采用体积压裂衰竭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常规注水开发不适合。通过注烃类气转换开发方式,但由于压裂裂缝的存在易导致气窜。基于玛湖井区油藏条件和气体窜流规律,制备了一种二次交联凝胶体系,具体组成为1.0%聚合物+... 新疆油田玛湖致密砾岩油藏采用体积压裂衰竭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常规注水开发不适合。通过注烃类气转换开发方式,但由于压裂裂缝的存在易导致气窜。基于玛湖井区油藏条件和气体窜流规律,制备了一种二次交联凝胶体系,具体组成为1.0%聚合物+0.01%一次交联剂+1.0%二次交联剂,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二次交联凝胶体系成胶强度达到H级,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和长期稳定性。封堵率均达到95%以上,最大突破压力梯度超过30 MPa/m,并且对基质伤害率较低,封堵后气驱提高采收率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砾岩油藏 压裂裂缝 二次交联凝胶 气窜通道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玛湖凹陷致密砾岩油藏不同开发方式下原油微观可动性
19
作者 万涛 张景 董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7-333,共7页
为评价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油藏原油可动性,通过渗吸、离心以及吞吐试验,对比了Ⅰ类和Ⅱ类储集层的典型岩心样品可动油分布特征。玛湖凹陷低渗透砾岩储集层渗吸出油量与孔隙结构有关,小孔隙体积占比越高,渗吸效果越好,经过... 为评价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油藏原油可动性,通过渗吸、离心以及吞吐试验,对比了Ⅰ类和Ⅱ类储集层的典型岩心样品可动油分布特征。玛湖凹陷低渗透砾岩储集层渗吸出油量与孔隙结构有关,小孔隙体积占比越高,渗吸效果越好,经过144 h渗吸驱油,采收率可达30.9%,但是驱油进程缓慢,对大孔隙原油动用程度不高。在地层温度和40 MPa压力下,在3轮次CO_(2)吞吐过程中,每轮次的采出程度均增加,第1轮次采出程度增幅相对较高,换油率达27%,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采出程度增幅逐渐降低,而N_(2)吞吐开发第1轮次换油率为15%,因此,CO_(2)吞吐开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致密砾岩油藏 可动油饱和度 核磁共振 驱油效率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Radiological Hazards of Sedimentary, Igneous and Sediments Natural Rocks
20
作者 Wafaa Arafa Hala Mahmoud +3 位作者 Eman Yousf Ashry Ashry Ibrahim Elaassy Ahmed Elsersy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2期131-145,共15页
Gamma-ray spectroscopy based on a 100% efficiency hyper-pure germanium detector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of <sup>226</sup>Ra, <sup>232</sup>Th, and <sup>40</sup... Gamma-ray spectroscopy based on a 100% efficiency hyper-pure germanium detector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of <sup>226</sup>Ra, <sup>232</sup>Th, and <sup>40</sup>K natural radionuclides in sedimentary, conglomerate, igneous and sedi-ments rock samples collected from four different locations in Eastern desert in Egypt. The obtained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adi-ological hazards indices, absorbed dose rate, annual effective dose equivalent in air, radium equivalent, external and internal hazard index, radiation level index, annual gonadal dose equivalent, excess lifetime cancer risk and expo-sure r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absorbed dose rate depends on the rock type, 2) the annual effective dose equivalent in air in 71% of sample below 20 mSvy<sup>-1</sup> (permissible limit for workers), 3) the conglomerate rocks show low radioactivity level, 4) sedimentary rocks are rich in radium while igneous rocks are rich in thorium and the sediments rocks are rich in both radium and tho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 Spectrometry Radiological Hazard Indices NORM SEDIMENTARY conglomerate IGNEOUS SEDIMEN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