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publication of Mao Zedong's Autobiography
1
《China Today》 2001年第12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Republication of Mao Zedong’s autobiography
下载PDF
略论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内涵
2
作者 王余鹃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考察《从文自传》之中的“身份预设”,不难发现,“乡下人”,便是沈从文对自己所作的“身份预设”。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概言之,倘若说20世纪30年代《从文自传》之中的“乡下人”内涵主要是从创作层面出发,针... 考察《从文自传》之中的“身份预设”,不难发现,“乡下人”,便是沈从文对自己所作的“身份预设”。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概言之,倘若说20世纪30年代《从文自传》之中的“乡下人”内涵主要是从创作层面出发,针对“城里人”而言的。那么,20世纪40年代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内涵,则更多是为了凸显自身精神的独特性与思想的边缘性。实际上,这种凸显,恰是这一时期,沈从文对自身思想源头进行了清醒审视之后的直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从文自传》 身份预设 “乡下人”
下载PDF
自我书写与身份建构——论《富兰克林自传》的主题 被引量:2
3
作者 袁雪生 傅淑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富兰克林自传》通过不同的话语叙述对自我进行了书写,建构了三种不同的身份:从印刷工走向了公益人,最后以国父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富兰克林完成了从个人身份向民族身份的转变。富兰克林的身份在自我与他者的矛盾冲突中获得了理想... 《富兰克林自传》通过不同的话语叙述对自我进行了书写,建构了三种不同的身份:从印刷工走向了公益人,最后以国父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富兰克林完成了从个人身份向民族身份的转变。富兰克林的身份在自我与他者的矛盾冲突中获得了理想的平衡,在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在说话人与听众的潜在交流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他的多重身份不仅反映了特定时代中自我的觉醒,代表着个人的成功,也注入了全新的启蒙思想,它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一个国家的身份、一个时代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兰克林自传》 自我书写 身份建构
下载PDF
沈从文青少年时代的心路历程——《从文自传》漫评 被引量:1
4
作者 商金林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13-118,共6页
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作家掀起了写“传记文学”的热潮,“别具一格,离奇有趣”的《从文自传》被周作人、老舍等人誉为“最喜欢读的书”。作者以他特有的真诚和坦率,用优美的文字写他20岁以前的生活,讲述他的种种“顽劣”和“美德”,... 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作家掀起了写“传记文学”的热潮,“别具一格,离奇有趣”的《从文自传》被周作人、老舍等人誉为“最喜欢读的书”。作者以他特有的真诚和坦率,用优美的文字写他20岁以前的生活,讲述他的种种“顽劣”和“美德”,是一部掺合了“诗与真实”的自传,而潜隐在故事里的是“近于出入地狱的沉重和辛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文自传》 诗与真实 美德与罪恶
下载PDF
儿童视角 自传 隐喻——《芒果街上的小屋》的民族身份建构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振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9-65,共7页
美国的非裔、华裔、犹太裔和印第安文学都已成功地从边缘走向中心,西语裔文学也不甘示弱,他们积极探索独特的文本策略以寻求建构自己的民族身份。墨西哥裔小说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就是西语裔文学的领军人物,她平实而简练的语言背后,迸... 美国的非裔、华裔、犹太裔和印第安文学都已成功地从边缘走向中心,西语裔文学也不甘示弱,他们积极探索独特的文本策略以寻求建构自己的民族身份。墨西哥裔小说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就是西语裔文学的领军人物,她平实而简练的语言背后,迸发着她的雄浑有力的西语裔声音。该文通过解读她的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挖掘作家进行民族身份建构的三种积极策略:儿童视角、自传和隐喻。希斯内罗丝把这三种策略巧妙地编织在文本中,三者交相辉映,相映成趣,使得她的作品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从而在当前美国少数族裔百家争鸣的时代发出了墨西哥裔的强烈的声音,从而建构了墨西哥裔独特的民族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街上的小屋》 儿童视角 自传 隐喻
下载PDF
原始与反原始的悖反——略论沈从文小说的创作倾向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光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9-72,共4页
用原始主义批评方法对沈从文小说的创作倾向加以解读,可以看出沈从文的创作既具有原始主义倾向,又具有反原始主义倾向。原始和反原始构成其互为悖反的主导心态。同时,二者的对峙形成的巨大张力,使沈从文小说蒙上了一层忧郁色调和悲剧色彩。
关键词 沈从文 创作倾向 原始主义 反原始主义 文学评论 原始主义批评
下载PDF
王蒙的“八十年代”记忆——评《王蒙自传·大块文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春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9-94,共6页
20世纪80年代正在逐渐地成为当下时代学术界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王蒙作为80年代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对于80年代的真实记忆与真切记述当然也是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大块文章》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王蒙从一个位置重要的亲历者的角度,... 20世纪80年代正在逐渐地成为当下时代学术界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王蒙作为80年代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对于80年代的真实记忆与真切记述当然也是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大块文章》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王蒙从一个位置重要的亲历者的角度,尽可能真切地再现出了80年代的全部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真实 复杂性 自传写作
下载PDF
童心与理想——沈从文与泰戈尔笔下的儿童世界之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玉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98-100,共3页
沈从文与泰戈尔对儿童世界都表现出了钟情、关爱与讴歌 ,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理想之中 ,在童心、纯真、自然、爱之中寄予着自由与美的理念 ,但由于各自的社会理想、审美理想及文化传统的差异 。
关键词 沈从文 泰戈尔 童心
下载PDF
人文关怀、独立自主、批判理性——试论沈从文的学人品质 被引量:1
9
作者 陆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4-88,共5页
当把沈从文作为一个学人来考察其学人品质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 ,他身上所具有的人文关怀、独立自主、批判理性等现代学人的品质 ,穿透历史的层层雾霭 ,依然灼灼生辉 。
关键词 沈从文 学人品质 人文关怀 独立自主 批判理性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政治化与政治化的知识分子——论《王蒙自传》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德喜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17-21,共5页
王蒙以自身的经历叙述了知识分子政治化过程,这种经历使他兼具官员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表现了知识分子被政治化过程中的种种尴尬,最终他所认同的却是作家身份;以身边的人与事描述了政治化了的知识分子的特性。《王蒙自传》对于我们建... 王蒙以自身的经历叙述了知识分子政治化过程,这种经历使他兼具官员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表现了知识分子被政治化过程中的种种尴尬,最终他所认同的却是作家身份;以身边的人与事描述了政治化了的知识分子的特性。《王蒙自传》对于我们建立现代文明社会具有重大的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政治化 作家身份认同 《王蒙自传》
下载PDF
以“乡下人”视点重塑民族传统——解读《从文自传》
11
作者 姚若冰 顾筝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72-77,共6页
《从文自传》是作家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对自己20年人生的总结。它通过白描的方式描写了烙印在作者脑海中的湘西生活。《从文自传》的功能常常表现为一份用来参照的原始资料,但此篇论文旨在强调《从文自传》本身的意义:作者在自传中运... 《从文自传》是作家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对自己20年人生的总结。它通过白描的方式描写了烙印在作者脑海中的湘西生活。《从文自传》的功能常常表现为一份用来参照的原始资料,但此篇论文旨在强调《从文自传》本身的意义:作者在自传中运用自己最擅长的乡村生活的题材,以“乡下人”的视点来承担起一份自己重塑民族传统的责任。同时《从文自传》对于理解沈从文创作中的主题走向、人生意蕴和叙述模式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沈从文一生写作所执着的眼光,所不可割弃的情结,所自明于心的责任也都在这一部自传中有所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下人的视点 民族传统 《从文自传》
下载PDF
《从文自传》的另类解读
12
作者 李承辉 刘清玲 陈荣香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3-56,67,共5页
《从文自传》是沈从文的散文名篇,不但具有很强的文学魅力,而且也包含较多的教育学内容,对现代教育在“差生”与因材施教、惩罚教育、教师品质与制度改革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从文自传 教育学 启示
下载PDF
书写“无需厄运特殊拨弄的悲剧”——沈从文和张爱玲对存在的追问
13
作者 令赟 蒋军格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沈从文和张爱玲在小说文本中对存在的追问共同指向了存在本质的悲剧性,这使得他们表层相去甚远的小说有了深层的契合,由于创作主体自身的印记,他们对于存在悲剧性的书写又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关键词 沈从文 张爱玲 存在 悲剧
下载PDF
对王蒙早期文学创作的成功学解读
14
作者 李宗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11,共7页
王蒙以独特的思想和标新立异的艺术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存在。那么,王蒙在文学创作上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从成功学有关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思想方法等三个方面,以《王蒙自传》为依托(也就是说,本文建构的逻... 王蒙以独特的思想和标新立异的艺术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存在。那么,王蒙在文学创作上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从成功学有关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思想方法等三个方面,以《王蒙自传》为依托(也就是说,本文建构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对其自传的真实性认同的基点上展开的,侧重其前期文学创作的成功)对之进行解读,可以发掘出王蒙的文学创作获得成功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王蒙自传 成功学
下载PDF
沈从文小说中的山洞意象解读
15
作者 邱苑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22,共7页
山洞是沈文小说创作中反复出现的自然象征。山洞代表"过去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山洞是死亡之地,亦是再生之地。作家对山洞死亡约会的"反复叙写",凸显了爱欲与死亡的主题及其关系,也体现了沈从文的现代性。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山洞意象
下载PDF
胡适与陈寅恪的口述著作媒介考察
16
作者 汪广松 《学术探索》 2006年第4期114-117,共4页
胡适与陈寅恪晚年都各自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口述著作,分别是《胡适口述自传》和《柳如是别传》。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来看,胡适是热媒介文化代表,而陈寅恪是冷媒介文化代表,《胡适口述自传》是一种热媒介形成的著作,而《柳如是别传》则是... 胡适与陈寅恪晚年都各自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口述著作,分别是《胡适口述自传》和《柳如是别传》。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来看,胡适是热媒介文化代表,而陈寅恪是冷媒介文化代表,《胡适口述自传》是一种热媒介形成的著作,而《柳如是别传》则是冷媒介形成的著作,它们各自表达着不同的媒介文化意义。这种情况的形成,与两位学者文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特点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口述自传》 《柳如是别传》 热媒介 冷媒介 冷处理系统
下载PDF
“爱与死为邻”——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爱与死”主题
17
作者 胡斌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爱与死"主题贯穿于沈从文情爱小说的始终。沈从文常说"爱与死为邻",爱与死在其情爱叙事中是联结在一起的,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沈从文之所以热衷于"爱与死"主题,这与其早年的传奇经历、弗洛伊德精神... "爱与死"主题贯穿于沈从文情爱小说的始终。沈从文常说"爱与死为邻",爱与死在其情爱叙事中是联结在一起的,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沈从文之所以热衷于"爱与死"主题,这与其早年的传奇经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和湘西文化风情等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死为邻” 沈从文情爱小说 “爱与死”主题
下载PDF
现代性的后果与沈从文湘西小说的救赎功能
18
作者 余新明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现代性”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进步、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如吉登斯所说的“断裂”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文明的代价”。韦伯则认为现代艺术(包括文学)具有对这种后果进行“救赎”的功能。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正是通过... “现代性”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进步、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如吉登斯所说的“断裂”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文明的代价”。韦伯则认为现代艺术(包括文学)具有对这种后果进行“救赎”的功能。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正是通过对湘西世界美好人性和健康自然的生命的揭示,来达到对他的都市小说中暴露出来的现代文明病进行“救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的后果 沈从文 “湘西小说” 救赎功能 中国
下载PDF
《从文自传》与《少年时代》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罗兴国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沈从文与郭沫若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分别写下自传——《从文自传》和《少年时代》。在自传中,两人的审美取向、自我形象及对辛亥革命的叙写均表现出了不同:沈从文在自传中以"乡下人"自称,记录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湘西世界的生... 沈从文与郭沫若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分别写下自传——《从文自传》和《少年时代》。在自传中,两人的审美取向、自我形象及对辛亥革命的叙写均表现出了不同:沈从文在自传中以"乡下人"自称,记录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湘西世界的生命形式,由此指向对人性的永久关怀;而郭沫若在自传中展现了一个"弄潮儿"在时代浪潮中的非凡经历,由此表现的是对政治的极大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文自传》 《少年时代》 自传 文学
下载PDF
邵丽小说的叙事特征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訾西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43-47,共5页
在当代河南文坛,邵丽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并且值得研究的现象,她的创作时间较短,但成就可观。她以自然、流畅的笔法,冷静、隐忍的叙事,优雅、真纯的气度,客观、节制的情态,为我们提供了真善美都具备的当代作家文学艺术风格的经典... 在当代河南文坛,邵丽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并且值得研究的现象,她的创作时间较短,但成就可观。她以自然、流畅的笔法,冷静、隐忍的叙事,优雅、真纯的气度,客观、节制的情态,为我们提供了真善美都具备的当代作家文学艺术风格的经典样本。邵丽小说中的叙述角度多元化、具有鲜明的自传体色彩以及在底层书写中的家国情怀,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邵丽小说的叙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丽小说 叙述角度 自传色彩 家国情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