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for Consecutive Severe Droughts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Xuzhou in 2008
1
作者 ZHAO Jie LV Xiang +2 位作者 PENG Ming-yan ZHANG Bai-zhan SUN Jian-yi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2期43-45,共3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reasons for consecutive severe droughts in autumn and winter. [Method] By dint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observatory station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in observatory station, the...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reasons for consecutive severe droughts in autumn and winter. [Method] By dint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observatory station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in observatory station, th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vertical movement,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changes of water vapor conditions in Xuzhou from October 2008 to January 2009 were expounded to reveal the causes for consecutive drought in autumn and winter. [Result] Xuzhou was under stable situation for a long time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2008, being behind east coastal trough, the downward airstream prevailing; the south trough intensity was weak, and in addition to the east subtropical high and weak intensity,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 in Indian Ocean and South Sea was unfavorable. The autumn was warm and the cold air was weak; ever since winter, there were several cold air activities. But the influencing body was in the east, and the south warm and wet airstream was insufficient. Thus, they couldn’t met, which resulted into gale and lower temperature and less precipitation wh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ld air.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rought in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cutive drought in autumn and winter Causes analysis Xuzhou area China
下载PDF
湖南2022/2023年夏秋冬季持续极端干旱事件特征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谢傲 罗伯良 +1 位作者 邓剑波 高霞霞 《干旱气象》 2023年第6期910-922,共13页
湖南是干旱灾害多发区,针对湖南地区开展干旱事件特征与成因分析,对于提高湖南干旱灾害的监测预测水平、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地面观测站日降水数据和再分析资料,分析2022/2023年夏秋冬季湖南发生的持续极端干旱事件特征... 湖南是干旱灾害多发区,针对湖南地区开展干旱事件特征与成因分析,对于提高湖南干旱灾害的监测预测水平、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地面观测站日降水数据和再分析资料,分析2022/2023年夏秋冬季湖南发生的持续极端干旱事件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这次湖南夏、秋、冬三季连旱具有降水显著偏少(全省平均累积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持续时间长(历时201 d)的特点,同时2022年夏季还伴随罕见的长江全流域性极端高温热浪,湖南平均气温、高温天数等多项指标均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给湖南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次夏秋冬持续干旱事件与海温和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前期春季拉尼娜事件和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模态导致沃克环流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加强西伸和北抬。2022年8—11月西太副高西伸至105°E,湖南地区受其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导致湖南夏秋干旱发展;12月至2023年2月上旬,西太副高相比历年同期偏弱,东亚大槽增强,且位置在湖南以东,难以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湖南,印缅槽偏弱,不利于槽前西南气流发展,湖南地区水汽输送受阻,导致冬季湖南干旱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冬三季连旱 湖南 干旱成因 大气环流
下载PDF
2009/2010年西南地区秋冬春持续干旱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晓敏 周顺武 周兵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9-1407,共9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10年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大气环流监测指数,结合西南地区335个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提供的逐日OLR资料,通过REOF提取干旱空间分布型,采用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10年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大气环流监测指数,结合西南地区335个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提供的逐日OLR资料,通过REOF提取干旱空间分布型,采用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缅槽、对流活动、水汽输送及垂直运动等几个方面,揭示了2009/2010年西南地区秋冬春持续干旱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研究发现此次极端干旱事件发生在中等强度中部型l Nino背景下,受其影响,反Walker环流导致赤道120°E附近形成显著异常的下沉运动,菲律宾周边地区存在一个强大的异常反气旋,同时,西南地区受异常西北气流控制,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对流层低层存在明显气流辐散区,其持续异常是极端干旱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秋冬春 持续干旱 成因分析 大气环流异常
下载PDF
2020—2021年广东秋冬春干旱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伍红雨 吴遥 郭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3-793,共11页
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华南发生了秋冬春干旱,特别是广东发生干旱的持续时间和降水减少程度为近58年所罕见。利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气温资料,NCEP/NCAR和NOAA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20—2021年广... 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华南发生了秋冬春干旱,特别是广东发生干旱的持续时间和降水减少程度为近58年所罕见。利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气温资料,NCEP/NCAR和NOAA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20—2021年广东秋冬春季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异常特征,并探讨其与广东秋冬春干旱的关系。结果表明,2020—2021年广东秋冬春干旱发生在降水偏少的气候背景下,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异常密切相关。在2020—2021年秋冬春季,北半球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减弱,中层东亚大槽南段明显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明显偏北,低层南支槽偏弱,影响广东的冷空气偏弱,广东处于水汽辐散区,北太平洋高压明显增强。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大气对拉尼娜事件有明显响应,Walker环流增强,菲律宾附近上升运动明显,广东有下沉运动,导致在对流层低层热带西太平洋、南海、菲律宾附近存在气旋性异常环流,阻挡了孟加拉湾、南海的西南水汽向广东输送,同时气温显著偏高,温高雨少导致广东干旱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春干旱 成因 广东 大气环流 海温
下载PDF
2020-2021年度华南江南等地秋冬连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琳 李威 +6 位作者 叶殿秀 刘绿柳 孙林海 王凌 常蕊 廖要明 姜允迪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6期6-10,共5页
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上旬,受拉尼娜事件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影响,我国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及西南的云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2020年11月上旬气象干旱开始露头并迅速发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秋冬连旱。此次干旱过程影响范围广... 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上旬,受拉尼娜事件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影响,我国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及西南的云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2020年11月上旬气象干旱开始露头并迅速发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秋冬连旱。此次干旱过程影响范围广、干旱日数多、强度强,造成江南、华南及西南的云南等地湖库蓄水大幅减少,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2021年2月8—11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明显降水,江南、华南气象干旱解除,但西南的云南等地干旱仍然持续。从气候特征、干旱演变过程入手,分析了此次干旱过程的特点及气候成因,以期为从事气候影响评价和服务的科研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也为防旱抗旱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连旱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华南 江南 2020—2021年度
下载PDF
山东省2010~2011年秋冬连旱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4
6
作者 石春玲 李峰 +2 位作者 孟祥新 胡先锋 马红松 《干旱气象》 2012年第3期323-326,331,共5页
2010年9月下旬以来(2010年9月21日至2011年2月24日,下同)山东省出现严重的秋冬连旱天气,是自1951年山东省有气象水文纪录以来无有效降水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气象干旱,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之最。对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的... 2010年9月下旬以来(2010年9月21日至2011年2月24日,下同)山东省出现严重的秋冬连旱天气,是自1951年山东省有气象水文纪录以来无有效降水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气象干旱,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之最。对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形势异常和水汽条件不足导致了山东降水量异常偏少,温度偏高,土壤失墒快,从而造成了山东省严重的干旱灾害,不仅使农业生产受灾严重,还对工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此外,山东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其他一些人为因素等也是造成此次严重干旱灾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秋冬连旱 成因 大气环流
下载PDF
秋播时期对不同苜蓿品种越冬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赵萍 赵功强 马莉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10期174-175,共2页
为保证半干旱地区不同苜蓿品种正常生长、安全越冬,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试验重点探讨了秋播时期对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种植的3个苜蓿品种的越冬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月5日播种的各苜蓿品种越冬率在70%以上,8月13日播种的... 为保证半干旱地区不同苜蓿品种正常生长、安全越冬,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试验重点探讨了秋播时期对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种植的3个苜蓿品种的越冬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月5日播种的各苜蓿品种越冬率在70%以上,8月13日播种的越冬率在50%以上,8月20日播种的越冬率在10.9%~38.7%之间;中苜1号最晚在8月中旬结束播种,金皇后8月上旬结束播种,宁苜1号7月底以前播种均能安全越冬。翌年产量结果表明,8月5日播种的各品种产量均高于8月13日和8月20日;同一播期内,中苜1号干草产量最高,为10.49t/hm2,宁苜1号最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播期间、品种间、播期×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秋播技术 越冬率 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秋冬季节转换与次年汛期旱涝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莘芳 汪克付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40-42,共3页
利用日平均气温资料,将秋冬季节转换的过程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讨论了不同类型与次年夏季(5—9月)旱涝的关系。
关键词 季节转换 汛期 旱灾 涝灾
下载PDF
宿州市秋冬连旱的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学浩 孙惠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49-11650,共2页
秋冬连旱是影响宿州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以Z指数≤-0.8为标准,确定宿州市秋冬持续重旱年份序列,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对残差进行拟合,对GM(1,1)预测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拟合结... 秋冬连旱是影响宿州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以Z指数≤-0.8为标准,确定宿州市秋冬持续重旱年份序列,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对残差进行拟合,对GM(1,1)预测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拟合结果较单一的GM(1,1)模型有一定提高。预测2008年后的下一个宿州市秋冬(10月~2月)持续重旱年度发生在2017~2018年,对当地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州 秋冬连旱 GM(1 1)模型 BP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黔东南州都柳江流域秋冬春连旱的物理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池再香 杨绍洪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6期30-31,共2页
通过对黔东南州都柳江流域 1998年 9月至 1999年 5月连旱过程的物理量合成分析 ,得出造成干旱的原因 ,主要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及特殊的地形。
关键词 秋冬春 干旱 分析 划分标准 气象规律
下载PDF
1971-2011年江苏持续干旱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蓬勃 姜有山 +2 位作者 刘蕾 李逸 胡姗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454,共11页
在近40年江苏降水异常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月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2010/2011年江苏秋冬春连旱与近40年的3次连旱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80/1981年干旱持续时间最长,2010/2011年干旱程度最强。从气象要... 在近40年江苏降水异常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月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2010/2011年江苏秋冬春连旱与近40年的3次连旱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80/1981年干旱持续时间最长,2010/2011年干旱程度最强。从气象要素分析来看,2010/2011年干旱的对流层大气干燥程度、下沉运动的剧烈程度都较强,且持续时间较长。1980/1981年和2010/2011年北半球500 h Pa高度场上,亚洲中高纬地区主要表现为"东低西高"的距平分布型,贝加尔湖以西阻塞形势发展,东亚大槽加深且维持,东亚冬季风偏强,北方冷空气南下频繁,冷空气一方面阻碍了南方暖湿气流的输送,另一方面使得空气更干燥。海温异常分布为La Nina型,赤道中东太平洋和中国东部沿海附近海温表现为负异常,而中西太平洋海温表现为正异常,这样的海温分布特征有利于形成欧亚地区"东低西高"环流型。与上述两次连旱过程相比,1998/1999年和2008/2009年干旱程度略轻,大气背景场和海温异常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春连旱 持续干旱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徐州市2010年秋冬连旱成因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百战 吕翔 +3 位作者 孙建印 宋林军 赵杰 彭明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195-19197,共3页
2010年徐州地区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连旱,连续5个多月的降水量偏少90%,依据GB气象干旱等级,达到了特旱级别。干旱严重影响了小麦播种和出苗,对小麦的生长和越冬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详实的资料,分析了该次干旱的3个主要成因:... 2010年徐州地区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连旱,连续5个多月的降水量偏少90%,依据GB气象干旱等级,达到了特旱级别。干旱严重影响了小麦播种和出苗,对小麦的生长和越冬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详实的资料,分析了该次干旱的3个主要成因:①La Nina事件在干旱中伴有主要角色;②秋冬季特殊的环流特征及其异常的演变阻碍了低纬度海面上的水汽向北方陆地输送,秋季盛行高指数环流,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冬季的纬向环流指数异常偏低,有利于强冷空气频繁爆发南下,导致了秋季干热和冬季干冷即秋冬连旱;③降水量分布极端的不均匀也是秋冬连旱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述3个成因可作为今后干旱预测的着眼点和预测因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连旱 成因分析 拉尼娜 环流特征
下载PDF
2008年徐州地区严重秋冬连旱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杰 吕翔 +2 位作者 彭明艳 张百战 孙建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25-7526,7530,共3页
[目的]研究2008年徐州地区严重秋冬连旱的成因。[方法]利用观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1月徐州地区秋冬连旱期间的环流背景、垂直运动、气温异常及水汽条件的变化,揭示此次秋冬连旱的成因。[结果]2008... [目的]研究2008年徐州地区严重秋冬连旱的成因。[方法]利用观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1月徐州地区秋冬连旱期间的环流背景、垂直运动、气温异常及水汽条件的变化,揭示此次秋冬连旱的成因。[结果]2008年秋、冬季徐州地区长时间受稳定形势控制,处于东部沿海槽后,高空盛行下沉气流;南支槽强度明显偏弱,再加上副高位置偏东,强度偏弱,印度洋和南海的水汽输送条件不利。秋季偏暖,冷空气势力偏弱;入冬以来虽有几次冷空气活动,但影响主体偏北,再加上南方暖湿气流不充足,二者缺少很好的结合,使得冷空气影响时以大风降温天气为主,降水出现较少。[结论]该研究为该地区干旱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连旱 成因分析 徐州地区
下载PDF
云南省年度特大气象干旱成因及影响评估——以保山市2009-2010年数据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安德 姚德宽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13-18,共6页
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云南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保山是重旱区之一,为此,利用1951-2010年3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资料和保山市5个国家基准(基本)站的降水资料,对保山市2009年特大秋冬春连旱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 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云南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保山是重旱区之一,为此,利用1951-2010年3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资料和保山市5个国家基准(基本)站的降水资料,对保山市2009年特大秋冬春连旱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面积偏大,脊线位置偏南,西伸脊点偏西,印缅槽偏弱,南支低槽不活跃,高原东南侧的西南季风不活跃,不利于孟加拉湾等地的水汽向云南上空输送,从而导致保山与云南大部出现了100年以上一遇的特大秋冬春三季连旱,给人民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属历史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保山 大气环流特征量 秋冬春连旱
下载PDF
云南省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与近50a严重持续干旱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红 黄玮 郑建萌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2-177,182,共7页
利用云南122站日平均雨量、气温资料以及美国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9/2010年云南秋、冬、春连旱与云南近50 a最严重的3次干旱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无论从干旱强度、干旱面积、还是持续时间上都要重于其它... 利用云南122站日平均雨量、气温资料以及美国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9/2010年云南秋、冬、春连旱与云南近50 a最严重的3次干旱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无论从干旱强度、干旱面积、还是持续时间上都要重于其它3次.干燥的对流层大气和强烈的下沉运动;同时在亚洲中纬度东西部地区出现的高度距平差异小以及冷空气活动不强,是云南最严重的4次干旱过程中最主要的大气异常状态特征.但2009/2010年干旱过程中,对流层大气干燥程度以及下沉运动的剧烈程度较高,同时干燥的对流层大气与强烈的下沉运动结合得比其它3次过程更为紧密,而且在亚洲中纬度东西部地区的高度距平差异最小,纬向环流最为明显,其冷空气活动是4次严重干旱过程中最弱的,因此造成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过程较其它3次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春连旱 持续干旱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