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a-Band训练对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岩 刘慧青 +3 位作者 王蓓蓓 张连胜 葛冬冬 顾翼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Thera-Band训练对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将45例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1例,接受常规治疗(理疗和关节松动疗法),治疗时间1h/d;Thera-Band组2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Thera-...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Thera-Band训练对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将45例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1例,接受常规治疗(理疗和关节松动疗法),治疗时间1h/d;Thera-Band组2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Thera-Band训练,治疗时间1.5h/d。6次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1疗程结束后、3疗程结束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①1疗程结束后,Thera-Band组的疼痛、功能活动、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常规组的功能活动、肌力、关节活动范围三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疼痛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常规组及Thera-Band组的CMS肩功能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Thera-Band组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③3疗程结束后,常规组及Thera-Band组的疼痛、功能活动、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常规组相比,Thera-Band组的疼痛、功能活动、肌力指标改善较显著(P<0.05),关节活动范围指标改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④常规组及Thera-Band组的CMS肩功能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Thera-Band组较常规组提高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及增加Thera-Band训练均能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增加Thera-Band训练后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a—Band 关节松动 关节 功能障碍 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量表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华 孙树乾 +1 位作者 黄哲 张源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肩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1天训练2次,1次30分钟,1周训练6天,共两周;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肩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1天训练2次,1次30分钟,1周训练6天,共两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醒脑开窍针刺,1天1次,1周针刺6天,共两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评价肩痛缓解情况,FMA-UE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上肢部分评分评价患侧上肢活动改善情况以及评价患肩关节的前屈、外展主动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肩痛程度缓解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肩痛程度缓解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的主动前屈、外展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肩关节的主动前屈、外展活动度提升更明显(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相比,醒脑开窍针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减轻PSSP疼痛程度、提高患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提升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 卒中 视觉模拟 运动功能分量
下载PDF
大鼠肩袖功能评分量表的设计及初步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舒晨 方学伟 +5 位作者 虞荣斌 刘振刚 符楚迪 来毅 张志武 卢一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通过测量冈下肌功能不同程度丧失大鼠的步态参数,设计大鼠肩袖功能评分量表,并进行初步动物模型验证,为客观评价大鼠肩袖功能提供工具。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进行实验,体质量(281.21±20.12)g。其中48只制备冈下肌功能不... 目的通过测量冈下肌功能不同程度丧失大鼠的步态参数,设计大鼠肩袖功能评分量表,并进行初步动物模型验证,为客观评价大鼠肩袖功能提供工具。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进行实验,体质量(281.21±20.12)g。其中48只制备冈下肌功能不同程度丧失大鼠模型,进行量表设计。将大鼠随机分为断裂组、肉毒素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n=12)。肉毒素组于冈下肌肌腹内注射A型肉毒素(6 U/kg),断裂组微创暴露大鼠冈下肌肌腱并切断,假手术组仅暴露肌腱,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7 d后采集4组大鼠自由行走时双侧前肢单位时间着地次数、支撑时相比、触地压力、摆动速度、触地速度以及双侧肢体前后脚间距离,计算各步态参数干预侧/对照侧比值,纳入断裂组、肉毒素组分别与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步态参数作为量表评分项目,并根据步态参数测量结果赋值1~5分。另取12只大鼠建立慢性肩袖损伤模型,于术后8周内每周参照设计的大鼠肩袖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断裂组各步态参数均显著小于肉毒素组,肉毒素组显著小于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步态参数均作为量表评价项目,各项评分1~5分,总分为30分,最低分为6分,分别反映大鼠冈下肌功能完全正常(肩袖功能完全正常)和完全丧失(肩袖功能严重丧失)。验证组大鼠第1~8周肩袖功能评分分别为(27.00±1.86)、(23.75±2.83)、(21.33±1.92)、(18.17±2.37)、(13.17±1.64)、(11.67±2.50)、(8.17±1.27)、(6.50±0.67)分。结论根据冈下肌功能不同程度丧失大鼠模型设计了大鼠肩袖功能评分量表,并通过慢性大鼠肩袖损伤模型初步验证,该量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鼠肩袖损伤程度及肩袖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分量 步态分析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头皮针结合电针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
4
作者 李林 王宇旭 +2 位作者 王新荣 王华 邓真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电针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皮针结合电针治疗)45例和对照组(电针治疗)45例,两组均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电针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皮针结合电针治疗)45例和对照组(电针治疗)45例,两组均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1)治疗组治愈率为60.00%,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率为40.00%,有效率为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组VAS评分为(2.75±1.30)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0.89±12.92)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组IL-6为(23.87±17.92)ng·L^(-1)、TNF-α为(12.01±4.09)ng·L^(-1),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结合电针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周围炎 头皮针 电针 视觉模拟分量 constant-murley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内灸式He-Ne激光针灸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董刚 何爱敏 +1 位作者 肖红岩 史丽娟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259-263,共5页
目的观察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试验组采用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 目的观察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试验组采用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VA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第1次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分别为:试验组(3.96±1.90)分,对照组(4.95±2.0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10次后两组的VAS评分分别为:试验组(3.51±1.2)分,对照组(3.69±1.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ODI评分:第1次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分别为:试验组(16.29±7.8)分,对照组(16.14±7.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10次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即时止痛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但治疗1次对提/携物、坐、站立、行走各项功能无明显改善;治疗1个疗程后两种疗法皆可止痛及改善各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关节周围炎 内灸式激光针灸针法 VAS视觉模拟分量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原文传递
中药超声导入结合按摩手法与护理措施干预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莉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观察在按摩手法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寒湿瘀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予按摩手法治疗,并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 目的:观察在按摩手法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寒湿瘀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予按摩手法治疗,并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肩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价日常活动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和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VAS评分和A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Constant-Murley量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3个维度的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2组肌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3个维度的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按摩手法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肩周炎,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炎 寒湿瘀阻证 按摩 中药超声导入 护理 constant-murley关节功能分量 美国与肘协会分系统(ASES)
原文传递
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卒中后肩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乐琳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治疗4周后评...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肩痛、上肢运动能力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效果,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4.281,P<0.05)。治疗前,2组被动肩外展角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被动肩外展角度较治疗前明显扩大,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被动肩外展角度大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有助于扩大患者肩外展角度,缓解肩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 针灸 阿是超声波 视觉模拟疼痛分(VAS) Fugl-Meyer运动功能分量(FMA) 日常生活能力(ADL)
原文传递
物理治疗联合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阳 白雪桦 +1 位作者 荆潮 杨贤罡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4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物理治疗联合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肩袖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0年11月就诊于石家庄德瑞运动康复医疗中心诊断为慢性肩袖损伤患者60例,根据Excel随机生成序号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灸结... 目的:研究物理治疗联合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肩袖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0年11月就诊于石家庄德瑞运动康复医疗中心诊断为慢性肩袖损伤患者60例,根据Excel随机生成序号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灸结合按摩的常规物理治疗,进行1疗程治疗,10次/1疗程,2d/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肩外展主动活动范围(AROM)进行评估。结果:纳入60例患者中55例完成全部实验并进入结果分析。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UCLA评分与AROM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UCLA评分与AROM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组间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灸结合按摩的物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而加入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对患者肩关节功能与主动活动度提高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治疗 胛骨稳定性训练 慢性袖损伤 VAS UCLA关节功能分量 外展主动活动范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