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Fengqiao Experi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Livelihood
1
作者 Yuting ZHOU Peng 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6期55-59,67,共6页
The"Fengqiao Experience"has risen from the"local experience"in the early days to the"national experience"now.Although it has gone through twists and turns,it is full of exuberant and stro... The"Fengqiao Experience"has risen from the"local experience"in the early days to the"national experience"now.Although it has gone through twists and turns,it is full of exuberant and strong vitality.Fengqiao Experience is the experience of grass-roots mass governance based on people's livelihood and other factors,so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Fengqiao Experience"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erienc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ummarize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carrying forward the"Fengqiao Experi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livelihood.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taking the mass line and implementing autonomy,rule by virtue and rule by law are the ways to carry forward the"Fengqiao Experience"in the new era,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re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gqiao Experience people's livelihood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下载PDF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 AND ECOLOGICAL SHELTER CONSTRUCTION IN UPP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Case Study of Zhaotong of 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3
2
作者 SHENG Ke-rong FAN Jie MA Hai-l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6年第1期32-40,共9页
Sustainable livelihood theor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ivelihoods of peasant households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change in low-income areas. Based on field survey ... Sustainable livelihood theor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ivelihoods of peasant households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change in low-income areas.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946 questionnaires from peasant household conducted in the case study area of Zhaotong, Yunnan Province, 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ral livelihoods, including the asset base status, the income-generating activiti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 and the fertility behavior,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The micro-level findings show the conflicts among extensi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ls,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s heavily relying on biomass and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 program(CCFGP) has exerte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livelihoods of the peasant households, but its design has given little considerations to their long-term livelihood sources, which will affect its sustainability to a great ext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framework, the objectives that must be addressed in the ecological shelter construc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should include, first, facilitating access of peasant households to credit, technology and public services, second, encouraging the peasant households to adop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with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strengthen resources-conserving investments, and third,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ural energy problems and the long-term livelihood sources of the households with CCFGP. Given the weak asset base and difficulties of livelihood strategies shift, ecological shelter construc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will take a long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tainable livelihood ecological shelter construction Zhaotong
下载PDF
China's Human Rights Construction Centers on People's Livelihood 被引量:1
3
作者 LUO HAOCAI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4年第1期2-5,共4页
1. Concep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was borrowed from the West. In order to have it become rooted in China, people needed to find traces in Chinese culture on ... 1. Concep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was borrowed from the West. In order to have it become rooted in China, people needed to find traces in Chinese culture on which the human rights theoretical system could be based and the Chinese human rights idea could be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 China’s Human Rights construction Centers on People’s livelihood
下载PDF
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民生路径
4
作者 唐任伍 杨雨杉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5期83-99,共17页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百年历程。本文论述了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定义、功能定位、价值旨归、实现方式和作用路径等基...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百年历程。本文论述了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定义、功能定位、价值旨归、实现方式和作用路径等基本问题,试图揭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构现代国家过程中呈现的“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民生强国”的历史演进逻辑,展现从现代“主权国家”到现代“人民国家”建构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过程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建构 中国共产党 民生路径 内在逻辑
下载PDF
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建构——基于社会福利权的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伟 解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兜底性民生建设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环节,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权的必由之路。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中,兜底性民生建设兼具权利论与义务论的双重意蕴,是社会福利生产集中化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探索形成以责任型制度理... 兜底性民生建设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环节,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权的必由之路。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中,兜底性民生建设兼具权利论与义务论的双重意蕴,是社会福利生产集中化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探索形成以责任型制度理念为引导,以积极福利与消极福利并举为核心,以“需者福利”为原则的兜底性民生建设形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兜底性民生建设体系,需要建立在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的宏大视野之上,须以积极稳健的举措接纳和解决复杂化民生问题,须淡化身份标识、制定具有专门性、针对性的社会福利政策,须以就业兜底帮扶为核心,实现社会福利个体权利和国家义务的内在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底性民生建设 社会福利权 国际经验 中国建构
下载PDF
文化建构的双重性:资源配置视域下中原汉族社区传统生计策略的文化生态研究
6
作者 马烈魁 覃娜娜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建构均会遵循于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双重法则,达成文化信息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契合,以实现区域生计活动的资源配置最大化与生态维护相兼容。汉族自然也不例外,但学界往往给予少数民族以较多的关注,事实上,作为绵延数...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建构均会遵循于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双重法则,达成文化信息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契合,以实现区域生计活动的资源配置最大化与生态维护相兼容。汉族自然也不例外,但学界往往给予少数民族以较多的关注,事实上,作为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民族,汉族农民拥有丰富且切实有效的地方性知识,其本身集聚着历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总结,发挥着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维护及风险规避等重要功能,与现代普同性知识相比,拥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及经济价值,对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构 资源配置 平原农业 生计策略
下载PDF
The Path to Common Prosperity:Rising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Livelihood Expenditure 被引量:1
7
作者 Jiao Changquan Dong Leiming 李存娜(译)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2年第3期60-77,共18页
Since 2000,China has undergone a“golden age”of livelihood security construction similar to that of the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n the 1960s to 1980s.Nowadays,China has built up the world's largest socia... Since 2000,China has undergone a“golden age”of livelihood security construction similar to that of the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n the 1960s to 1980s.Nowadays,China has built up the world's largest social security and housing support systems;the cover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reached the average level of high-income countries;and the main health indicators are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of middle-and highincome countries.Obviously,China is nolongera“low-welfare”country.Livelihood expenditure,with a share of GDP close to the lev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round 1980,has become the principal part of public expenditure,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also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ensuring people's livelihoods.China is building a new livelihood security system with responsibility shared among multiple levels of gover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onstruction livelihood expenditure great transformation central-local relations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8
作者 王捷 谢美杰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5,共9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图生存—保基本—奔小康—谋发展”的民生建设,人民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纵观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历程发现,民生建设的目标及其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在民生建设的内涵、理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图生存—保基本—奔小康—谋发展”的民生建设,人民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纵观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历程发现,民生建设的目标及其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在民生建设的内涵、理论体系和建设目标方面开展理论创新,并得出经验:要始终坚持民生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推进民生事业的发展;坚持政府和市场协同推进民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生建设 理论创新
下载PDF
三跨连续钢箱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
9
作者 李训祥 丁永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3期151-155,M0014,共6页
壁虎河大桥复建工程为扬州市重大民生工程。桥梁跨越省级流域性骨干河道壁虎河,该河为淮河入江水道,承担重要泄洪和排涝功能。主桥采用(41+150+41)m三跨连续钢箱系杆拱结构,桥梁采用少支架拼装施工,桥梁布跨和施工方案已充分考虑河道的... 壁虎河大桥复建工程为扬州市重大民生工程。桥梁跨越省级流域性骨干河道壁虎河,该河为淮河入江水道,承担重要泄洪和排涝功能。主桥采用(41+150+41)m三跨连续钢箱系杆拱结构,桥梁采用少支架拼装施工,桥梁布跨和施工方案已充分考虑河道的排泄影响。通过主要介绍跨壁虎河三跨连续钢箱系杆拱桥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结构计算、施工方案等内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工程 跨河桥梁 省级流域性骨干河道 钢箱系杆拱桥 少支架拼装施工
下载PDF
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56
10
作者 林卡 高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3,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障碍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范...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障碍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可以为中国的社会政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该理论倡导社会团结理念,也涉及社会经济保障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这对于缓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快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并设立相关的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质量 民生 社会政策 社会建设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居住生活变化及其生计转型 被引量:47
11
作者 信桂新 阎建忠 杨庆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区位和生活条件,但...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区位和生活条件,但功能趋于单一化;按照城市的居住生活习惯设计新居的功能结构,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幅减少.③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和因迁建而得的新居房产,是农户新获取的重要物质资产;利用掌握的社会资产寻找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对农户改善生计至关重要.由于普遍缺乏高质量的人力资产,农户实现生计多样化仍要克服许多困难;随着庭院经济的没落,农户生活资料的市场依赖性日趋增大,传统的家庭农具面临贬值、淘汰;在物质资产减少、家庭负担加重、收入缺少增长的处境下,政府的金融性资产支持难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的增长.④居住生活方式和生计资产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农户生计转型,呈现"正面的非农化"和"负面的非农化"两种趋向.⑤新农村建设照搬城市的居住生活方式对农户缺乏现实意义,可能背离了此项决策的初衷.建议地方政府依据农户的家庭状况和发展需求,分类指导,设计不同的政策细节,为农户创造适宜的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户 家庭资产 生计转型 多样化 邛崃市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 被引量:6
12
作者 窦孟朔 苏献启 +1 位作者 范拥军 陈聚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汲取了古今中外民生观的优秀思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主体、目标、原则、途径、保障、标准等基本内容和观点。这对丰富和完善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汲取了古今中外民生观的优秀思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主体、目标、原则、途径、保障、标准等基本内容和观点。这对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生观 民生建设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基于Vague集的珠三角城市民生状况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浩然 王二威 齐延信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7-141,共5页
通过遴选一组涵盖社会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改善的评价指标,采用Vague集方法中“以实数值为标准的评价”,对珠三角地区九个地级市的民生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九个城市的民生建设分为突出发展型、均衡发展型、非均衡发... 通过遴选一组涵盖社会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改善的评价指标,采用Vague集方法中“以实数值为标准的评价”,对珠三角地区九个地级市的民生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九个城市的民生建设分为突出发展型、均衡发展型、非均衡发展型和边缘发展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建设 综合评价 VAGUE集
下载PDF
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及建设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平芳 朱美兰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5期558-563,共6页
加强社区民生建设是我国当前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以4个旅游村落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四象限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及建设状况。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对不同民生事项具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认知和评价;乡... 加强社区民生建设是我国当前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以4个旅游村落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四象限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及建设状况。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对不同民生事项具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认知和评价;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因地域环境、开发方式及开发阶段等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应以民生需求为引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强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社区 民生需求 民生建设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敬忠 汪淳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9-28,共10页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问题上一般认为,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为首要或次要需要实现的目标。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年轻村民更关注生活宽裕。男性村民比女性村民更关注生产发展与管理民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更注重村级治理的公正、...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问题上一般认为,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为首要或次要需要实现的目标。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年轻村民更关注生活宽裕。男性村民比女性村民更关注生产发展与管理民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更注重村级治理的公正、公平、公开。兼业农民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不如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关心乡风文明,但比后者更关注管理民主。试点村比非试点村村民更看重生活宽裕和村容整洁。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方面,村民普遍认为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生产资料价格是实现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对如何实现生活宽裕与村容整洁,不同地区有显著差异。为村民提供培训、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被视为实现乡风文明最重要的措施,但因地区、性别、职业等引起的认识差异也较为显著。目前,村民对于如何实现管理民主尚没有明晰的看法。因此,进行新农村建设先采取什么措施,先实现何种目标,应该因地而异,同时要考虑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从而使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不同农民群体最急切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优先序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下载PDF
民生国家论——中国民生建设的广义政治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俊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6,共10页
民生国家,是中国民生问题逐渐上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国家现象的产物与表现。广义政治论是研究民生国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根据广义政治论,在我国,提出和研究民生国家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 民生国家,是中国民生问题逐渐上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国家现象的产物与表现。广义政治论是研究民生国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根据广义政治论,在我国,提出和研究民生国家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谓民生国家,是指以民生利益需要为本原基础、以民生利益满足为动力原因、以民生幸福公平为目的价值、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职能、以民生制度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民生政治现象和社会国家形态。民生国家比之于西方福利国家,既有共同性也有中国特色。为了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必然要求在借鉴福利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的民生国家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建设 民生国家 广义政治论 本体五论 民生政治
下载PDF
农户生计方式对农村生态的影响及其协调策略——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个案 被引量:18
17
作者 苏磊 付少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7-54,共8页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变迁,农户生计方式日益多样化,由单一的种植转向养殖、林果业、外出务工、经商等。选择不同生计方式的农户如纯农户、农兼户、兼农户对生态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应通过细分农户,加大扶持;调整生态退耕政策;...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变迁,农户生计方式日益多样化,由单一的种植转向养殖、林果业、外出务工、经商等。选择不同生计方式的农户如纯农户、农兼户、兼农户对生态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应通过细分农户,加大扶持;调整生态退耕政策;推进生态中心村建设等策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协调不同生计方式农户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农村生态的改善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设 农户 生计方式 陕北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民生建设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底层视角看国家的回归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海东 王庆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4,76,共5页
在30年的改革过程中,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仅通过"社会"的发育来解读中国改革的进程是有失偏颇的,由此我们主张国家视角的回归。民生建设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社会的结构分化以及这种分化后果的一种回应,是对... 在30年的改革过程中,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仅通过"社会"的发育来解读中国改革的进程是有失偏颇的,由此我们主张国家视角的回归。民生建设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社会的结构分化以及这种分化后果的一种回应,是对作为改革代价承担者的底层群体的一种补偿机制,由此文章提倡一种底层视角,通过底层视角我们不仅看到社会与国家的分离,而且看到国家对社会的浸透以及二者的结合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建设 国家与社会 底层视角 国家的回归
下载PDF
基于共建共享理念的综合档案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探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管先海 孙大东 +1 位作者 亓晓华 王富忠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共建共享理念是新形势下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共建共享理念的精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发挥协同效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基于共建共享理念,综合档案馆一方面应通过广泛收集、征集和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起... 共建共享理念是新形势下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共建共享理念的精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发挥协同效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基于共建共享理念,综合档案馆一方面应通过广泛收集、征集和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起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同时发挥大众智慧,上下"三级"联动,努力实现民生档案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应以用户需求为目标导向,建立起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同时通过社交媒体或软件、民生档案远程利用平台等方式,努力实现民生档案资源信息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享理念 综合档案馆 民生档案资源建设
下载PDF
乡村建设对精准脱贫户生计可持续的影响——基于贫困地区2660个脱贫家庭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晗霖 刘芮伶 刘新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7,共12页
基于可持续性和脆弱性双重视角,采用跨层线性模型从家庭层面和村级层面综合探讨影响精准脱贫户家庭生计可持续的关键因素,并明确了两个层级之间内在的效应联系。结果表明,贫困户脱贫退出后的生计平稳有赖于自身五类生计资本的优化及生... 基于可持续性和脆弱性双重视角,采用跨层线性模型从家庭层面和村级层面综合探讨影响精准脱贫户家庭生计可持续的关键因素,并明确了两个层级之间内在的效应联系。结果表明,贫困户脱贫退出后的生计平稳有赖于自身五类生计资本的优化及生计风险的降低,而当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提升皆有助于促进脱贫家庭生计资本增殖并降低风险脆弱性,从而保障脱贫效果的持久性,其中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精准脱贫户生计稳定作用尤为显著。因此,应将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未来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的核心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精准脱贫户 可持续生计 跨层线性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