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ital Inflow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Shen Kunrong Ph. D.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betal Sciences Associate Profess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Naming University) 《World Economy & China》 2000年第Z1期40-45,共6页
I.IntroductionSnicetheendof1970sChina’sgovernment,consistentwithinternationalsituationandtrendoftheeconomicdevelopment,hascarriedouttheOpen-doorpolicywhichleadsChina’seconomytotheroadoftheindustrialization,marketiza... I.IntroductionSnicetheendof1970sChina’sgovernment,consistentwithinternationalsituationandtrendoftheeconomicdevelopment,hascarriedouttheOpen-doorpolicywhichleadsChina’seconomytotheroadoftheindustrialization,marketizationandinternationalization.Inthe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gdp TFP Capital inflow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DW
原文传递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A Case Study from China(1990–2010) 被引量:10
2
作者 JIAO Jingjuan WANG Jiaoe +1 位作者 JIN Fengjun DU Ch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6期803-816,共14页
China′s economy an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have both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since 1978, and especially since 1990. Today, China is the second-largest economic entity in terms of GDP and has the largest high-... China′s economy an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have both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since 1978, and especially since 1990. Today, China is the second-largest economic entity in terms of GDP and has the largest high-speed rail(HSR) network and the second-largest expressway network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0. In the study, the basic research units include 333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four municipalities. We explore a bivariate analysis framework of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ir increase rates, to examine this relationship using long-term panel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rst,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show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using both cross-section and panel data, while the increase rate in accessibility and GDP indicate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using cross-section data and a poor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using panel data. Second, the distributions of local advantage are uneven. Cities with low local advantage with respect to accessibility and GDP are mainly located in China′s eastern coastal region or the provincial capitals, while those with low local advantage in terms of their increase rates are located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ird,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port networks have evolved, the distribution of local advantage shows little change in terms of accessibility and GDP, but a greater change in terms of their increase rates, which is largely influenc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expressway and HSR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SSIBILITY economic growth china gdp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下载PDF
CHINA: A COUNTRY OF THE THIRD WORLD OR THE THIRD GREAT POWER?
3
作者 Hu Zhaoliang(Department of Geograph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oon-Cheol Moon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eoul, Kore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6年第3期84-88,共5页
In 1990, World Bank and IMF calculated China's GDP with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World Bank estimated it at 1,950 U.S dollars and IMF did it at 1,300. According to this figure, China ranked next to U.S. and... In 1990, World Bank and IMF calculated China's GDP with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World Bank estimated it at 1,950 U.S dollars and IMF did it at 1,300. According to this figure, China ranked next to U.S. and Japan in the world. This result has created a dispute whether China is a country of the Third World or the third great power. For explaining this question, measuring system of the PPP and traditional exchange rate must be exanined fir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rd world economic growth gdp china
下载PDF
基于半参数模型的中国GDP数据准确性评估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洪 金林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104,共6页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1953—2010年中国GDP数据和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等因素建立了半参数回归模型。然后,文章对模型进行了统计诊断分析,计算了相关统计诊断量,利用统计诊断量得到了模型的异常点,基于此对中国GDP数据...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1953—2010年中国GDP数据和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等因素建立了半参数回归模型。然后,文章对模型进行了统计诊断分析,计算了相关统计诊断量,利用统计诊断量得到了模型的异常点,基于此对中国GDP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了讨论:中国GDP数据的异常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1958—1961年和1991—1994年。文章最后对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统计诊断的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估方法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 gdp准确性 半参数模型 统计诊断 经济增长理论
下载PDF
绿色GDP:急需核算的梦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2,55,共3页
在过去二十多年,我国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代价的分析,提出用“绿色GDP”来重新审视我国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绿色gdp 经济增长 中国 能源 环境
下载PDF
“绿色GDP”反思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2
6
作者 缪志平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9期36-38,共3页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代价的分析,提出用“绿色GDP”来重新审视中国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绿色gdp 经济增长 中国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CPI变动与GDP增速相关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詹孟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长期研究的重要问题,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是多年来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1985~2015年国家统计局西南地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与重庆市三省一市的GDP与CPI数据,利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二...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长期研究的重要问题,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是多年来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1985~2015年国家统计局西南地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与重庆市三省一市的GDP与CPI数据,利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85~2015年的31年间,西南地区GDP增速与全国GDP增速一直保持同向变动,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5.76%;CPI增速与全国CPI增速保持较高的相关性,年化复合增长率为5.81%。从GDP增速与CPI指数变动的关系看出,虽然CPI指数变动与GDP增速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幅度上有所差别,但大趋势基本一致,二者的波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PI指数变动对GDP增速的影响是正向的,每当CPI变动上涨1%,GDP会随之增长0.736%。经济增长能够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反之,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经济增长。依据西南地区GDP与CPI的运行特点,从供求关系、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动力等因素进行分析,促进西南地区CPI与CDP增长相协调,应及时防范高通胀率,避免其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有效减小通货膨胀变动,避免其对实体经济的压力;适度控制通货膨胀,避免其对经济平稳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gdp增速 CPI指数 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分析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产权性质与商业信用 被引量:79
8
作者 王化成 刘欢 高升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5,共12页
本文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为研究出发点,选取2007年第1季度—2014年第4季度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讨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商业信用规模的冲击。实证结果表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规模总体上有缩小的趋势;国有... 本文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为研究出发点,选取2007年第1季度—2014年第4季度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讨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商业信用规模的冲击。实证结果表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规模总体上有缩小的趋势;国有企业会凭借产权优势抑制企业商业信用规模的下降;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差的金融市场环境也会抑制企业商业信用规模的下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商业信用规模确实存在冲击,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维持经营的重要手段需引起特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产权性质 商业信用 经济增长速度 金融市场环境
下载PDF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阶段转换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守东 孙彦林 毛志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4,85,共9页
在新经济形势下,中国面临着新兴与传统经济增长动力能否顺利接力的考验,因此,首先利用符号约束的FAVAR模型提取经济增长不可观测动力因子,基于关联性分析"三驾马车"对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双轮驱动"对新兴经济增长... 在新经济形势下,中国面临着新兴与传统经济增长动力能否顺利接力的考验,因此,首先利用符号约束的FAVAR模型提取经济增长不可观测动力因子,基于关联性分析"三驾马车"对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双轮驱动"对新兴经济增长动力的表征程度,并通过横向比较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已完成新兴与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的阶段转换。研究发现,"双轮驱动"的拉动作用较强但仍弱于传统的"三驾马车",即中国尚处在新兴与传统增长动力的转换阶段,需要宽松经济政策为中国经济托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动力 三驾马车 双轮驱动 创新驱动
下载PDF
中国经济的八大增长潜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承坪 张蒂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7期38-43,共6页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放缓,国内外存在不同的解读声音。事实上,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至少表现在八个方面:城镇化的巨大经济拉动效应、与民生改善相关的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具有广阔的空间、环保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放缓,国内外存在不同的解读声音。事实上,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至少表现在八个方面:城镇化的巨大经济拉动效应、与民生改善相关的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具有广阔的空间、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并存巨大的"后发优势"与"先发优势"、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对外投资空间巨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农业生产潜力。另外,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科教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区域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府简政放权和法治化运作等,都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城镇化 对内对外投资 环保产业 消费市场
下载PDF
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北京和全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检验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分别采用2007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和1998—200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检验,并且将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近年来增强了,但中长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 为检验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分别采用2007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和1998—200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检验,并且将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近年来增强了,但中长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显著,特别是北京市中长期消费信贷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显著超过了短期消费信贷。这种不对称性直接导致了消费信贷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如果希望通过发展消费信贷转变我国低投资、高消费的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就必须改变消费信贷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霞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 2006年第4期476-483,共8页
本文对我国居民个人消费信贷总量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应用协正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居民个人消费信贷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居民个人消费信贷已经同我国的经济增长确立了稳定的长期正向关系,居... 本文对我国居民个人消费信贷总量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应用协正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居民个人消费信贷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居民个人消费信贷已经同我国的经济增长确立了稳定的长期正向关系,居民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个人消费信贷 gdp 中国经济增长
下载PDF
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需求关系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莉莉 《大众科技》 2014年第7期209-210,216,共3页
文章从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到了1987~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需求的相关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框架,分析研究了这33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需求... 文章从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到了1987~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需求的相关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框架,分析研究了这33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gdp 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 单位根检验 因果检验
下载PDF
发展消费信贷的难点与对策
14
作者 胡延松 《洛阳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64-67,共4页
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在开展消费信贷的过程中 ,存在着居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弱、对消费信贷的热情下降、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欠缺、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等难点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的对策有 :提高人们的消... 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在开展消费信贷的过程中 ,存在着居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弱、对消费信贷的热情下降、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欠缺、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等难点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的对策有 :提高人们的消费预期和信心 ;银行加强内部管理 ;政府出台鼓励政策 ;尽快启动个人信用系统 ;加大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消费预期 信贷风险 社会保障制度 消费观念
下载PDF
消费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15
作者 高志仁 赵锦 《经济论坛》 2019年第7期65-71,共7页
消费信贷作为信用资源分配的一种形式,是鼓励提前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利用31个省份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全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 消费信贷作为信用资源分配的一种形式,是鼓励提前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利用31个省份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全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不论是从全国还是区域来看,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显著,且均为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性。从影响系数来看,消费信贷对中部经济增长影响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为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应鼓励消费信贷的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为其发展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下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丽萍 孙英隽 《中国林业经济》 2016年第3期1-4,10,共5页
以2008—2015年各季度消费信贷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为研究对象,对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重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从长期来看,我国的消费信贷余额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2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 以2008—2015年各季度消费信贷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为研究对象,对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重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从长期来看,我国的消费信贷余额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2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通过刺激消费来传导;3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短期内政策效应未明显,长期内是有效的。为配合供给侧改革,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上对发展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间接传导
下载PDF
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冰倩 聂巧平 《对外经贸》 2020年第3期78-82,共5页
近几年来,消费信贷呈爆发式增长,明确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中使用2007-2018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短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 近几年来,消费信贷呈爆发式增长,明确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中使用2007-2018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短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二者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且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下载PDF
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艳芳 《价值工程》 2014年第30期16-18,共3页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逐日成为很多人所关心的话题,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衰退,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消费,投资,净出口,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净出口已经趋于较高水...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逐日成为很多人所关心的话题,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衰退,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消费,投资,净出口,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净出口已经趋于较高水平,消费对于经济的重要作用愈来愈明显。本论文主要使用了我国1991-2005年的相关经济数据,使用消费模型分析了我国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 消费模型 扩大消费
下载PDF
中美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26期150-152,共3页
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中美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 经济增长 gdp FDI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之源、现有潜能及未来增长区间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义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9,共16页
基于中美日等经济体1950-201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其经济增长之源,进而识别中国经济的追赶动力,并预测未来的经济增长区间。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要素积累、劳动质量提升以及潜在增长空间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1980-2014年间的经济... 基于中美日等经济体1950-201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其经济增长之源,进而识别中国经济的追赶动力,并预测未来的经济增长区间。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要素积累、劳动质量提升以及潜在增长空间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1980-2014年间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物质资本和TFP的贡献,贡献率分别为43. 5%和41%;人均收入水平、生产率、要素价格等与美国相距较远,但未来的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基于增长外推法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在2018-2023年和2023-2028年的GDP增长率将分别落在6%~7%、5%~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gdp 收入水平 劳动生产率 要素价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