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减少的准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使用康替唑胺的临床实践分析
1
作者 李祥 张宏 邝浩斌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2期123-125,130,共4页
目的:分析1例白细胞减少的准广泛耐药(pre-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pre-XDR)肺结核患者使用康替唑胺的临床实践过程,为类似耐药结核病患者探索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4个月前被确诊为pre-XDR肺结核,并予贝... 目的:分析1例白细胞减少的准广泛耐药(pre-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pre-XDR)肺结核患者使用康替唑胺的临床实践过程,为类似耐药结核病患者探索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4个月前被确诊为pre-XDR肺结核,并予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氯法齐明+环丝氨酸+丙硫异烟胺抗结核治疗;治疗20 d后,反复出现头晕、多梦、易醒等症状;1 d前,再次出现难以入睡症状并伴烦热感和右膝关节疼痛,遂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多次出现白细胞减少情况,考虑为利奈唑胺骨髓抑制所致,服用利可君片亦不能改善,临床在斟酌后决定停用利奈唑胺,改用康替唑胺,之后白细胞水平果然明显恢复;此外,患者反复出现的难以入睡症状考虑为环丝氨酸的中枢神经毒性反应,而住院期间出现的Q-T间期延长则考虑是贝达喹啉所致,遂决定停用此二药;最后,患者的抗结核方案被调整为康替唑胺+氯法齐明+阿米卡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之后患者未再出现不适症状和指标异常。结论:pre-XDR肺结核属于较为难治的疾病,治疗时用药较多且复杂,很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并且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对此,临床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并及时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替唑胺 准广泛耐药肺结核 抗结核治疗 白细胞减少 利奈唑胺 环丝氨酸 贝达喹啉
下载PDF
康替唑胺与利奈唑胺对70岁以上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那鹏 刘婷婷 +5 位作者 袁亚平 吴炯熇 王超 方向群 朱曼 李洪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9-244,251,共7页
背景康替唑胺作为抗革兰阳性菌的新型药物,其疗效不劣于利奈唑胺,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利奈唑胺更低,但其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领域应用尚少。目的比较康替唑胺治疗利奈唑胺对高龄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se... 背景康替唑胺作为抗革兰阳性菌的新型药物,其疗效不劣于利奈唑胺,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利奈唑胺更低,但其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领域应用尚少。目的比较康替唑胺治疗利奈唑胺对高龄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severe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SHAP)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2021年1月1日—2023年2月15日发生SHAP、年龄≥70岁且在院内接受康替唑胺(800 mg,口服,1次/12 h)或利奈唑胺(600 mg,静滴或口服,1次/12 h)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358例患者。康替唑胺组111例,年龄(92.91±6.93)岁,男性占88.3%(98/111);利奈唑胺组247例,年龄(92.19±6.92)岁,男性占91.9%(227/2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替唑胺组与利奈唑胺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5.0%(61/111)和61.1%(151/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一般及临床基线指标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康替唑胺组与利奈唑胺组各36例患者,两组间临床有效率(61.1%vs 69.4%,P=0.458)、微生物清除率(22.2%vs 27.8%,P=0.2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康替唑胺组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奈唑胺组(50.0%vs 80.6%,P=0.006);康替唑胺组和利奈唑胺组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分别为41.7%和61.1%,红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50.0%和61.1%,乳酸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44.1%和54.3%,乳酸酸中毒发生率分别为29.4%和34.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替唑胺治疗高龄SHAP的疗效与利奈唑胺相当,但其引起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奈唑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替唑胺 利奈唑胺 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血小板下降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救治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诗喻 王薇 +2 位作者 朱荻绮 沈捷 曹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736,共9页
患儿,男,6岁10月龄,因“反复发热2个月,精神不佳半天”就诊于我院。患儿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改良体-肺循环分流术后出现发热,多次血培养提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阳性,超声心动... 患儿,男,6岁10月龄,因“反复发热2个月,精神不佳半天”就诊于我院。患儿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改良体-肺循环分流术后出现发热,多次血培养提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阳性,超声心动图示管道不通畅,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予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美罗培南等抗感染,患儿用药后骨髓抑制明显,感染控制不佳,行急诊手术摘除赘生物、中央分流术后仍反复发热,改用康替唑胺抗感染治疗后患儿病情改善,感染稳定控制,随访半年患儿无反复感染,未见脏器损伤及骨髓抑制现象,超声心动图示血流通畅。本病例拟为临床医师应对此类复杂感染提供临床思路,并对儿童耐药菌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 康替唑胺 儿童
下载PDF
康替唑胺在抗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包紫薇 刘佳 +1 位作者 姚琳 吴妹英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0期1018-1024,共7页
目前,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国依然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来,作为噁唑烷酮类药物的代表,利奈唑胺在耐药和重症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突出的抗菌疗效,其临床地位不断提升,但由于骨髓... 目前,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国依然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来,作为噁唑烷酮类药物的代表,利奈唑胺在耐药和重症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突出的抗菌疗效,其临床地位不断提升,但由于骨髓抑制、神经毒性、乳酸酸中毒、潜在药物间相互作用、治疗窗较窄等问题,利奈唑胺在长疗程的抗结核治疗中的短板日益凸显。新一代噁唑烷酮类药物康替唑胺具有与利奈唑胺相当甚至更强的抗菌活性,具有更低的骨髓抑制毒性、神经毒性、乳酸酸中毒发生风险,独特的代谢途径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逐渐走入临床专业人士的视野。本文对当前结核病防治形势、利奈唑胺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地位和所遇挑战,以及康替唑胺的药学特点与其在抗结核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探索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康替唑胺在耐药结核和重症结核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替唑胺 利奈唑胺 耐多药结核 噁唑烷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生物被膜抑制机制
5
作者 曹心怡 沈宗霖 +4 位作者 李桂秋 林志伟 郑金鑫 余治健 魏影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常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初步分析其抑制生物被膜的相关机制。方法取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 目的探讨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常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初步分析其抑制生物被膜的相关机制。方法取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生长曲线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情况,在不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浓度下通过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及生物被膜内细菌存活率。采用蛋白质组学筛选康替唑胺、利奈唑胺作用下革兰阳性菌生物被膜差异表达蛋白,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观察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康替唑胺及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被选入实验所用菌株MIC均≤4µg/mL,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在1/2×MIC并未影响细菌生长,结晶紫染色及生物被膜存活菌计数显示亚抑菌浓度下两种药物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康替唑胺、利奈唑胺作用下革兰阳性菌生物被膜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290、222个,差异蛋白主要涉及rpmJ、rplE、SasG、luxS、ald1、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GO注释分析显示,康替唑胺作用下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丙酮酸代谢过程、氨基酸代谢等过程相关;利奈唑胺作用下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嘧啶代谢过程、嘌呤代谢、氨基酸代谢等过程。KEGG分析显示,康替唑胺作用下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萘降解、嘧啶代谢、糖酵解、核糖体切除修复等过程;利奈唑胺作用下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氨基酸降解、脂肪酸降解、嘌呤代谢、戊糖和葡萄糖磷酸盐转化过程。PPI网络分析显示,两种抗生素作用下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核糖体相关。结论康替唑胺及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菌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及生物被膜抑制效果,两种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群体感应系统、初级代谢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来抑制革兰阳性菌生物被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唑烷酮 康替唑胺 利奈唑胺 革兰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肠球菌 抗菌活性 生物被膜
下载PDF
康替唑胺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德妹 叶信予 +3 位作者 胡付品 吴湜 郭燕 吴培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目的评价噁唑烷酮类新药康替唑胺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收集全国19所医院1321株的临床分离菌,以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康替唑胺对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有关抗菌药物进行比较,测定康替唑胺的杀菌活性、抗菌药物后效应(P... 目的评价噁唑烷酮类新药康替唑胺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收集全国19所医院1321株的临床分离菌,以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康替唑胺对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有关抗菌药物进行比较,测定康替唑胺的杀菌活性、抗菌药物后效应(PAE)以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康替唑胺抗菌作用的影响。结果康替唑胺对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等临床常见分离菌均显示良好的抗菌活性,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萄)(MRS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等多重耐药菌株。康替唑胺对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和MRSA的MIC90均为0.5 mg/L,对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株(PSSP)和不敏感菌株(PNSP)的MIC90亦均为0.5 mg/L,对其他链球菌属包括化脓链球菌等β溶血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的MIC90均为1 mg/L,对肠球菌属细菌包括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MIC90亦均为1 mg/L。康替唑胺对包括金葡菌在内的葡萄球菌属细菌的抗菌活性较利奈唑胺略高或相仿、亦略高于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链球菌属细菌的抗菌活性与利奈唑胺相仿,略低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肠球菌属细菌的活性亦与利奈唑胺相仿,对万古霉素敏感株的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相仿,略低于替考拉宁,但对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的活性则明显优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与利奈唑胺相仿。康替唑胺对受试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尤其对肺炎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但对肠球菌属细菌与利奈唑胺一样仅具抑菌活性。康替唑胺对金葡菌和肺炎链球菌的PAE均值分别为(1.56±0.42)h和(1.77±0.99)h。培养基中pH的改变对康替唑胺体外抗菌作用无明显影响,但细菌接种菌量的改变和血清蛋白含量的增高对康替唑胺的抗菌活性有一定影响。结论康替唑胺作为一种新型的噁唑烷酮类新药,药效学研究显示其对受试的革兰阳性菌,包括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PRSP、VRE等均有强大的体外抗菌活性;并对MRSA、PRSP等具有杀菌活性以及较长的PAE。提示康替唑胺对革兰阳性菌,尤其是其中的多重耐药菌株所致感染的治疗将具有重要作用;有望用于临床对其敏感的革兰阳性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替唑胺 药物敏感性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抗菌药物后效应
下载PDF
康替唑胺对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7
作者 郭超敏 叶丽艳 +3 位作者 杨柳扬 杨继勇 肖嘉珍 王成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361-3365,共5页
目的评价噁唑烷酮类新型抗菌药物康替唑胺对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LISE)的体外抗菌效能。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9-2022年临床分离的71株LISE,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康替唑胺和利奈唑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挑选利奈唑胺MI... 目的评价噁唑烷酮类新型抗菌药物康替唑胺对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LISE)的体外抗菌效能。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9-2022年临床分离的71株LISE,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康替唑胺和利奈唑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挑选利奈唑胺MIC分别为4、8和16 mg/L各2株,共计6株进行康替唑胺和利奈唑胺的最低杀菌浓度(MBC)、血清MIC以及杀菌曲线和抗菌药物后效应(PAE)比较,分析康替唑胺对LISE的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康替唑胺对临床分离不同MIC的LISE显示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康替唑胺对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MIC90为4 mg/L,低于利奈唑胺的MIC90(8 mg/L)。在含25%人血清蛋白的影响下,康替唑胺较利奈唑胺显示出更低的MIC(P<0.05)。在4倍MIC下,康替唑胺可在8~24 h对LISE具有良好的抑菌率。在相似的杀菌曲线下,康替唑胺较利奈唑胺拥有更低的MIC。在相似的PAE结果下,康替唑胺在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LRE)拥有更低的MIC,显示康替唑胺抗菌活性更高。结论康替唑胺在体外实验对LISE抗菌活性高于利奈唑胺,临床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替唑胺 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抗菌药物后效应
原文传递
术后继发肝脓肿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庄志鹤 郑波 +4 位作者 赵海明 王丽莉 王苏亚拉 刘剑 王明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98-1801,共4页
细菌性肝脓肿是肝脓肿临床常见类型,由于感染来源不同,肝脓肿中微生物也随之变化。合理、准确地进行抗感染治疗是关键。本文报道了1例术后继发肝脓肿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在患者经验性治疗效果不佳、血药浓度监测不及时、多次发生药... 细菌性肝脓肿是肝脓肿临床常见类型,由于感染来源不同,肝脓肿中微生物也随之变化。合理、准确地进行抗感染治疗是关键。本文报道了1例术后继发肝脓肿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在患者经验性治疗效果不佳、血药浓度监测不及时、多次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诊疗团队,根据患者治疗反应、病原学结果、药物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水平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患者经过多次用药调整后,病情较前明显好转,体温及感染指标降至正常范围,患者经45 d抗感染治疗后带药出院,最终痊愈。本文通过对1例术后继发肝脓肿抗感染病例治疗决策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此类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以期为肝脓肿患者使用康替唑胺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药物不良反应 康替唑胺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卫生技术评估在新型唑烷酮药物康替唑胺遴选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新娟 马延 +2 位作者 李锦 郭金耀 陈晨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6期1372-1378,共7页
目的通过卫生技术评估新型唑烷酮类抗菌药康替唑胺,为医院遴选、临床合理使用新型噁唑烷酮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药品目录遴选评价管理指南评估细则对国产康替唑胺片进行量化评估,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Metstr... 目的通过卫生技术评估新型唑烷酮类抗菌药康替唑胺,为医院遴选、临床合理使用新型噁唑烷酮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药品目录遴选评价管理指南评估细则对国产康替唑胺片进行量化评估,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Metstr等中外文数据库及相关政府网站获得康替唑胺的适应证、药理作用、指南推荐情况、药品价格等信息,按照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量化评价,汇总得分并根据评分划分推荐级别。结果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康替唑胺药学特性18.8分,有效性15分,安全性14.2分,经济性14分,其他属性10分,总得分72分,可推荐进入医疗机构用药目录。结论康替唑胺作为新品种可以推荐进入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对于临床上利奈唑胺无法治愈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康替唑胺片有望成为更加安全的抗菌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替唑胺 利奈唑胺 卫生技术评估 唑烷酮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康替唑胺成功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老年脓毒症1例报告
10
作者 马冠华 李向阳 +1 位作者 李敏静 朱惠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45-1047,共3页
脓毒症是感染后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病死率超过25%,如果发生脓毒性休克,病死率则更高[1]。随着临床上留置导管应用的增多,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例也越来越多,而脓毒症是血流感染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我国导管... 脓毒症是感染后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病死率超过25%,如果发生脓毒性休克,病死率则更高[1]。随着临床上留置导管应用的增多,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例也越来越多,而脓毒症是血流感染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我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其次是革兰阴性菌和真菌[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时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疗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替唑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
原文传递
创新抗菌药物康替唑胺临床研发与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琳 赵明 翟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88,共5页
日益突出的细菌耐药问题使临床对创新抗菌药物存在迫切需求,然而新药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风险高,国内企业研发经验较少,研发策略及各阶段沟通交流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药的研发。2021年6月,国产1类创新抗菌药物康替唑胺片在我... 日益突出的细菌耐药问题使临床对创新抗菌药物存在迫切需求,然而新药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风险高,国内企业研发经验较少,研发策略及各阶段沟通交流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药的研发。2021年6月,国产1类创新抗菌药物康替唑胺片在我国获批上市,本文总结了其临床研发过程和策略,借其经验讨论创新抗菌药物临床研发关注点,以期为研发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抗菌药物 康替唑胺 临床研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