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tes of generation and growth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被引量:15
1
作者 Chris Hawkesworth Peter A.Cawood Bruno Dhuime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65-173,共9页
Models for when and how the continental crust was formed are constrained by estimates in the rates o crustal growth. The record of events preserved in the continental crust is heterogeneous in time with distinctive pe... Models for when and how the continental crust was formed are constrained by estimates in the rates o crustal growth. The record of events preserved in the continental crust is heterogeneous in time with distinctive peaks and troughs of ages for igneous crystallisation, metamorphism, continental margin and mineralisation. For the most part these are global signatures, and the peaks of ages tend to b associated with periods of increased reworking of pre-existing crust, reflected in the Hf isotope ratios o zircons and their elevated oxygen isotope ratios. Increased crustal reworking is attributed to periods o crustal thickening associated with compressional tecton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continents Magma types similar to those from recent within-plate and subduction related settings appear to hav been generated in different areas at broadly similar times before ~3.0 Ga. It can be difficult to put th results of such detailed case studies into a more global context, but one approach is to consider when plate tectonics became the dominant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 generation of juvenile continental crust The development of crustal growth models for the continental crust are discussed, and a number o models based on different data sets indicate that 65%-70% of the present volume of the continental crus was generated by 3 Ga. Such estimates may represent minimum values, but since ~3 Ga there has been reduction in the rates of growth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This reduction is linked to an increase in th rates at which continental crust is recycled back into the mantle, and not to a reduction in the rates a which continental crust was generated. Plate tectonics results in both the generation of new crust and it destruction along destructive plate margins. Thus, the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continental crustal growth at ~3 Ga is taken to reflect the period in which plate tectonics became the dominant mechanism b which new continental crust was gene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CRUST GROWTH curves rates of CRUSTAL GROWTH TECTONICS
下载PDF
Sediment Provenance and Climate Changes Since the Middle Pleistocene in the Yingqiong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2
作者 XIAO Xiao FENG Xiuli LIU Jie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282-1290,共9页
The age,grain size compositions and major elemental compositions for sediments in core YQ1 from the Yingqiong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It is noted that the periodically cyc... The age,grain size compositions and major elemental compositions for sediments in core YQ1 from the Yingqiong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It is noted that the periodically cyclic change of sedimentation rates occurred in the Yingqiong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South China Sea.During the interglacial periods,the sedimentation rates were high,while the sedimentation rates exhibited low values during the glacial periods.During Marine Isotope Stage 1(MIS1),the sedimentary rate could reach about 800 cm kyr-1 and during the MIS6 this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lowest sedimentary rate,which is lower than 3 cm kyr-1.According to the R-mod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major element data,three factors F1(Al2O3,Fe2O3,TiO2 and K2O),F2(MgO and MnO)and F3(Na2O and P2O5)were obtained,which shows that vertical change of the major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core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nearby terrestrial inputs and the early diagenesis,while the effect of volcanic and biogenous inputs was less.The obvious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ic features are presented in the changes of the typical terrestrial element ratios contained in factor F1,which reflects the impact of glacial-interglacial climatic cycle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This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 element ratios in terrestrial sediments are significant indicators of regional climat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OUTH China Sea Yingqiong continentAL slope major element composition SEDIMENTATION rate climate change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
下载PDF
我国陆区地壳生热率分布与壳幔热流特征研究
3
作者 王贵玲 刘峰 +6 位作者 蔺文静 张薇 原若溪 习宇飞 魏帅超 廖煜钟 王亚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41-5056,共16页
壳幔热流配分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深部热量来源与最基础的地热背景,为区域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约束条件.本文依托CRUST1.0模型与地质资料,将中国陆区在平面上划分为19个构造区,在垂向上将这些区域从第四系沉积物至上地幔的地层划分... 壳幔热流配分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深部热量来源与最基础的地热背景,为区域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约束条件.本文依托CRUST1.0模型与地质资料,将中国陆区在平面上划分为19个构造区,在垂向上将这些区域从第四系沉积物至上地幔的地层划分为8个圈层,确定了这些圈层的分布范围和厚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测放射性生热率数据664组,收集地壳放射性生热率及U、Th、K元素含量数据约1000组,系统地完成了上述区域各圈层的放射性生热率填图,统计得出我国陆区上、中、下地壳生热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31μW·m^(-3)、0.57μW·m^(-3)与0.22μW·m^(-3).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全国大地热流测量数据(1503组)完成了我国陆区地壳-地幔热流分布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陆区qc/qm>1的面积占80.1%、qc/qm>1.2的面积占65.8%.除我国东部、中部的一些盆地之外,在我国陆区大部分地区,地壳均为大地热流的最主要热源.地壳各圈层中,基底层至中地壳为地壳的主要的产热区域,贡献了平均约50%的大地热流值.本文以面积加权计算得我国陆区地壳热流平均值为39.1 mW·m^(-2),其中青藏高原最高、东南沿海次之,两者分别得益于较大的地壳厚度与较高的基岩地层生热率.我国陆区地幔热流平均值为29.7 mW·m^(-2),与全球地幔热流平均值接近,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环鄂尔多斯地区、藏滇地热带分布区较高.地壳热流、地幔热流的高值区与我国的主要地热资源分布区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生热率 岩石圈热结构 地幔热流 中国大陆地壳
下载PDF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应变率场及其动力学成因研究 被引量:109
4
作者 沈正康 王敏 +1 位作者 甘卫军 张祖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93-100,共8页
通过分析中国大陆地壳运动GPS速度场得到现今构造应变率场。结果显示在印度板块北向推挤作用下 ,青藏高原内部及其邻域形变场并不局限于少数大型走滑断裂 ,而是在大范围内广泛分布 ,各地区构造运动驱动机制也可能各有不同。藏南地区主... 通过分析中国大陆地壳运动GPS速度场得到现今构造应变率场。结果显示在印度板块北向推挤作用下 ,青藏高原内部及其邻域形变场并不局限于少数大型走滑断裂 ,而是在大范围内广泛分布 ,各地区构造运动驱动机制也可能各有不同。藏南地区主应变率场呈均衡的约 2× 10 -8a-1南北向挤压和东西向拉张 ,显示印度板块下插造成的地壳增厚和岩石圈拆离可能形成上地壳与上地幔间形变解耦 ,地壳内部在南北向挤压及重力场作用下产生东向塑性流驱使上地壳产生东西向拉张。西藏中部羌塘地区主应变率场显示均衡的约 2× 10 -8a-1北北东向挤压和北西西向拉张 ,反映本地区一系列走向北东和北西的共轭剪切断裂的活动 ,可能源于南北向挤压和软流层内东向塑性流的驱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地区主应变率场呈约 2× 10 -8a-1北东向压缩和约 (0 1)× 10 -8a-1北西向拉张 ,表明地壳增厚造成的地壳温度上升可能还不足以造成上下地壳的充分解耦 ,南北向的消减还未能有效地转换成东西向的拉张 ,形变以褶皱和逆冲断裂运动为主。当今青藏高原形变场的形成应是构造运动从南到北阶段性发展过程中地壳与上地幔介质性质差异造成驱动机制不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壳形变 应变率 GPS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2.5Ma以来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黄土-古土壤^(87)Sr/^(86)Sr比值的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杰东 陈骏 +2 位作者 刘连文 陈旸 季峻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1-738,共8页
 研究提出了2.5MaB.P.以来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酸不溶物87Sr/86Sr、Rb/Sr、Zr/Rb、平均粒径和磁化率的变化曲线.黄土和古土壤酸不溶物87Sr/86Sr、Rb/Sr、Zr/Rb和磁化率的变化具有类似的阶段性.研究证明,黄土和古土壤酸...  研究提出了2.5MaB.P.以来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酸不溶物87Sr/86Sr、Rb/Sr、Zr/Rb、平均粒径和磁化率的变化曲线.黄土和古土壤酸不溶物87Sr/86Sr、Rb/Sr、Zr/Rb和磁化率的变化具有类似的阶段性.研究证明,黄土和古土壤酸不溶物87Sr/86Sr比值是化学风化强度的替代指标,Zr/Rb是物理风化强度的替代指标.自2.5MaB.P.以来大陆化学风化强度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物理风化强度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灵台剖面黄土 古土壤 锶同位素 大陆风化强度
下载PDF
扬子克拉通古大陆边缘Mo同位素特征及对有机埋藏量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炼 周红兵 +2 位作者 李茉 王峰 Corey Archer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9-766,共8页
通过对扬子克拉通古大陆边缘不同时期沉积岩的Mo同位素进行测定,结合Mo微量元素组成,对古大陆边缘Mo的自生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Mo丰度对原始有机碳堆积速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原始有机碳堆积速率在0.17~0.67mmol/m2/day之间... 通过对扬子克拉通古大陆边缘不同时期沉积岩的Mo同位素进行测定,结合Mo微量元素组成,对古大陆边缘Mo的自生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Mo丰度对原始有机碳堆积速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原始有机碳堆积速率在0.17~0.67mmol/m2/day之间.利用已建立的现代大陆边缘δ98Mo与有机碳埋藏速率模型,对该区不同时期沉积岩的有机碳埋藏速率进行恢复.结果表明,扬子克拉通显生宙不同时期沉积岩的有机碳埋藏速率有较大的变化范围(0.43~2.87mmol/m2/day),并与原始有机碳堆积速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δ98Mo有可能成为评价有效烃源岩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同位素 有机碳埋藏速率 古大陆边缘
下载PDF
GPS观测的活动断裂滑动速率及其对现今大陆动力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174
7
作者 张培震 王敏 +1 位作者 甘卫军 邓起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81-92,共12页
活动断裂的滑动速率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的定量描述 ,是制约和研究现今大陆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数据。地震地质学研究给出主要活动断裂的长期和平均运动水平 ,横跨断裂的GPS观测能够提供断裂的现今滑动速率。文中利用重大科学工程“中国... 活动断裂的滑动速率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的定量描述 ,是制约和研究现今大陆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数据。地震地质学研究给出主要活动断裂的长期和平均运动水平 ,横跨断裂的GPS观测能够提供断裂的现今滑动速率。文中利用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 10 0 0多个GPS观测站的复测数据 ,计算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断裂的现今滑动速率。发现主要活动断裂的GPS滑动速率与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上是大体一致的。从GPS观测到的断层滑动速率来看 ,中国大陆的大多数活动断裂的速率都在 10mm/a之下 ,而没有类似于板块边界的大于 2 0 30mm/a的滑动速率。这种现象意味着整个中国大陆的构造变形可能是分布式的 ,而不是仅仅集中在少数几条大型活动构造带上 ,沿主要活动断裂的刚性块体滑移可能不是构造变形的主要方式。现今构造变形的分块运动图像可能只是脆性上地壳的变形方式 ,中下地壳和上地幔的运动则以连续变形为特征 ,从下部驱动脆性上地壳的变形和运动 ,使得上部地壳的变形既表现出分块特征 ,又发生块内的变形。“连续变形”理论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大陆内部的构造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今构造变形 断裂滑动速率 分布式变形 大陆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春雷 陈骏 季峻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82-588,共7页
近年来,随着构造隆升驱动气候变化假说的提出,青藏高原的隆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将之与大陆化学风化速率及海洋锶同位素的演化紧密联系。围绕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环境与气候效应,对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较为... 近年来,随着构造隆升驱动气候变化假说的提出,青藏高原的隆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将之与大陆化学风化速率及海洋锶同位素的演化紧密联系。围绕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环境与气候效应,对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较为全面而详细的论述表明:将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全球气候变化、大陆化学风化速率及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相联系,也许是解决目前关于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及其物源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海洋锶同位素的演化历史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及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历史将是本研究领域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起 大陆化学风化速率 海洋锶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恢复速率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加珍 陈亚宁 陈永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0-877,共8页
通过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因子的系统取样调查,采用β多样性指数,从时空维上分析了生境差异与物种的恢复速率差异。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差异与环境水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埋深小于5 m时,物种恢复速率的发生... 通过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因子的系统取样调查,采用β多样性指数,从时空维上分析了生境差异与物种的恢复速率差异。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差异与环境水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埋深小于5 m时,物种恢复速率的发生率达100%,而在地下水埋深大于5 m时;多样性恢复的率达46%。生境异质性较高的群落,水分条件较好,其物种恢复速率相对较高,表现为河边低地、地表未起沙生境与人工灌溉生境具有较高的物种恢复速率。生态恢复过程中,人类的干预对局部生境中物种多样性恢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物种替代速率与恢复速率的大小最终决定于水分条件的可利用性与环境劣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植物群落 物种替代速率 物种恢复速率 干旱内陆河
下载PDF
中国陆架^(210)Pb测年应用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65
10
作者 范德江 杨作升 郭志刚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7-302,共6页
分析总结了中国陆架 2 10 Pb测年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评价了2 10 Pb测定沉积速率的可靠性。由于数据处理及成果表达的不统一 ,得到的沉积速率只能定性—半定量地表征沉积作用强度。根据2 10 Pb测年现状、陆架沉积环境特征探讨了改善 2 10... 分析总结了中国陆架 2 10 Pb测年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评价了2 10 Pb测定沉积速率的可靠性。由于数据处理及成果表达的不统一 ,得到的沉积速率只能定性—半定量地表征沉积作用强度。根据2 10 Pb测年现状、陆架沉积环境特征探讨了改善 2 10 Pb应用的有关问题 ,认为合理的选区、必要的校正、统一的成果表达是提高2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架 沉积速率 铅同位素测年 铅210
下载PDF
东海中陆架晚第四纪底栖有孔虫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庄丽华 李铁刚 +2 位作者 常凤鸣 孙荣涛 阎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50,共8页
利用东海中陆架EY02 1孔的柱状样品对底栖有孔虫动物群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合Q型因子分析及AMS14C测年数据,对东海中陆架古水团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Q型因子分析得到5个主因子,方差累积贡献为84.9%,这5个有孔虫组合在钻孔相关层位上... 利用东海中陆架EY02 1孔的柱状样品对底栖有孔虫动物群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合Q型因子分析及AMS14C测年数据,对东海中陆架古水团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Q型因子分析得到5个主因子,方差累积贡献为84.9%,这5个有孔虫组合在钻孔相关层位上反映特定的古水团特征。主因子1为Elphidiummagellanicum组合,代表低温低盐沿岸水团(5~10m);主因子2为Bolivinarobusta组合,代表中陆架水团(50~100m);主因子3为Protelphidiumtuberculatum组合,代表外延的古黄海冷水团;主因子4为Florilusdecorus组合,代表内陆架水团(0~50m);主因子5为Epistominellanaraensis组合,代表水体较凉的水深大于30m的内陆架水团。结果表明,冰后期以古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低温低盐沿岸水团、中陆架水团及内陆架水团交替影响EY02 1孔附近中陆架。在氧同位素3期以古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东海沿岸流与外延的古黄海冷水团控制着有孔虫组合。在氧同位素5a—5c期间,EY02 1孔附近中陆架可能已受到古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该孔顶部11 4m含大量贝壳的细砂沉积可能对应氧同位素1期U2层潮流沙脊脊部沉积,细砂平均沉积速率高达0 877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有孔虫 定量分析 Q型因子分析 古水团演化 平均沉积速率 东海中陆架
下载PDF
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的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晓亮 宋子岭 +1 位作者 杨康 李和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2-94,共3页
通过改进加权欧式距离模型,建立变权欧式距离模型,以体现相同水质评价因子在不同饮用水源评价单元中的客观各异性。采用污染贡献率确定评价因子在各评价单元中的权重。结合规范化数据建立符合各评价单元自身特点的评价距离尺度准则,对... 通过改进加权欧式距离模型,建立变权欧式距离模型,以体现相同水质评价因子在不同饮用水源评价单元中的客观各异性。采用污染贡献率确定评价因子在各评价单元中的权重。结合规范化数据建立符合各评价单元自身特点的评价距离尺度准则,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综合指数法比较,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分割灵敏性较高、评价效果良好。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符合饮用水质特点的科学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饮用水源 污染贡献率 变权欧式距离模型
下载PDF
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温度指标应用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南青云 李铁刚 +1 位作者 陈金霞 孙晗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6,共6页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分析低纬陆架痕量长链烯酮过程中的升温速率和载气流速两个主要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比了不同的程序升温速率和不同载气流量条件下烯酮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精确度及重现性。研究发现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分析低纬陆架痕量长链烯酮过程中的升温速率和载气流速两个主要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比了不同的程序升温速率和不同载气流量条件下烯酮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精确度及重现性。研究发现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有显著的影响。当前广泛适用于中低纬度开放大洋沉积物样品的较高的程序升温方法难以对低纬度高陆源物质冲淡作用影响下的陆架海沉积物样品进行有效的分离分析。在接近U3K7′指标适用温度上限且C37∶3烯酮含量极低的情况下(1ng/g干样,计算温度接近27℃),采用较低的程序升温速率分离C37∶3和C37∶2及后续化合物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且分析的精确度和重现性较之高的升温速率好。在对痕量且接近温度适用极限的烯酮样品进行分析时,应采用相对较小的载气流量以便获得理想的分离度和更加精确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烯酮 痕量 升温速率 载气流量 低纬度陆架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陆相页岩油气选区评价关键参数值的确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艳霞 郭少斌 《资源与产业》 2017年第4期13-17,共5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侏罗系延安组低成熟页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和岩石热解实验,分析岩石热成熟度(R_o)与生烃率及热解烃率(S_2)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热解烃量与生烃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陆相低成熟页岩气态烃产率随R_o的升高呈线性增加,...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侏罗系延安组低成熟页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和岩石热解实验,分析岩石热成熟度(R_o)与生烃率及热解烃率(S_2)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热解烃量与生烃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陆相低成熟页岩气态烃产率随R_o的升高呈线性增加,液态烃产率随R_o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产烃率随R_o的上升呈指数增加,热解烃率随R_o上升呈指数减少。热解烃率与产烃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负相关,产烃率在热解烃率下降的过程中呈线性增加。陆相页岩生烃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游离烃释放及初期热降解的未成熟阶段、热降解-热裂解的成熟阶段和热裂解的过成熟阶段。根据生烃模拟中气态烃增长率和液态烃产率突增,以及第一个生烃高峰时所对应的R_o值,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侏罗系延安组陆相页岩油气有利区和目标区的关键参数R_o和TOC的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陆相 生烃率 热模拟 延安组
下载PDF
大地热流研究揭示的中国地壳成分横向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洋 邓晋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7-602,共6页
依据大地热流值、地壳厚度以及大陆壳 /幔热流比与地下流体氦同位素比值的相关关系 ,计算出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地壳生热率 .同时 ,根据Rudnick和Fountain( 1995 )的数据得到地壳生热率和SiO2 质量分数的线性关系 ,进而利用生热率数据得到... 依据大地热流值、地壳厚度以及大陆壳 /幔热流比与地下流体氦同位素比值的相关关系 ,计算出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地壳生热率 .同时 ,根据Rudnick和Fountain( 1995 )的数据得到地壳生热率和SiO2 质量分数的线性关系 ,进而利用生热率数据得到地壳SiO2 质量分数 .此方法得到的中国东部地壳生热率和SiO2 质量分数与基于地震波速的成分模型相符 .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和SiO2 质量分数横向变化明显 ,东部地区地壳为中性成分 ,相对富集强不相容元素 ;而西北部盆地地壳成分偏于中基性 .华北、扬子和塔里木地壳成分差异较大 ,克拉通内部表现出明显的成分非均匀性 ,褶皱带地壳一般较克拉通略富长英质组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壳成分 大地热流 地壳生热率 成分非均匀性 中国 地壳厚度 氦同位素
下载PDF
基于自然岸线保有率的大连市海岸线整治修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鹏 林霞 +1 位作者 张盼 于永海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12期47-51,共5页
为加强海岸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自然岸线保有率,促进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大连市海岸线开发利用和整治修复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亟待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的典型区域和推进海岸线整治... 为加强海岸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自然岸线保有率,促进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大连市海岸线开发利用和整治修复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亟待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的典型区域和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7年大连市大陆海岸线总长度增加169km,原生自然岸线缩减378km,缩减率超过50%;2000—2007年原生自然岸线保有率由55%下降到29%,此后下降速度逐渐放缓;2010年以来大连市开展凌水湾和普兰店湾等海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自然岸线缩减、海湾和滩涂湿地面积锐减以及珍稀地质景观受损等问题;目前大连市亟待开展大潮口、金州湾南岸和普兰店湾等典型区域的海岸线整治修复,并应尽快实施《大连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建立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库、开展渤海海岸线整治修复专项工程以及建立围海养殖占用海岸线的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文明 大陆海岸线 自然岸线保有率 整治修复 蓝色海湾
下载PDF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P-T-t轨迹 被引量:64
17
作者 张泽明 张金凤 +1 位作者 游振东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7-270,共14页
基于超高压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别是超高压矿物生长成分环带、扩散环带和蚀变作用研究,综合前人的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提出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发生在1000-1100℃和6-7GPa条件下,俯冲深度相当于200km,形成年代为240-250Ma。... 基于超高压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别是超高压矿物生长成分环带、扩散环带和蚀变作用研究,综合前人的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提出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发生在1000-1100℃和6-7GPa条件下,俯冲深度相当于200km,形成年代为240-250Ma。在此基础上,重塑了一个包括八期变质作用的P-T-t轨迹,揭示出超高压变质岩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折返阶段,即从200km到100km深度的快速折返阶段,抬升速率为5km/Ma,冷却速率为10℃/Ma;从100km到30km的快速折返,抬升速率为4km/Ma,或为近等温降压,或为缓慢降温的快速降压过程;从下地壳到近地表的缓慢折返阶段,抬升速率为1km/Ma,但为快速降温过程,冷却速率可达2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作用P—T—t轨迹 大陆超深俯冲 折返与冷却速率 苏鲁造山带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科鱼类的分布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国宝 李永振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46-151,共6页
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对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了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分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2-2月)4个季节,每个季节都进行全海域的大面积定点调查,共采获科鱼类31种,分隶属于11属。通过对渔获种类组成和... 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对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了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分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2-2月)4个季节,每个季节都进行全海域的大面积定点调查,共采获科鱼类31种,分隶属于11属。通过对渔获种类组成和渔获率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水深以及昼夜变化等的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区的渔获率最高,粤东海区最低,并由西往东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夏、冬季科鱼类的渔获率较高,而春、秋季较低;渔获率沿水深梯度的变化为≤100m水深海域沿水深的增加而增加,>100m水深海域随水深的增加而下降,以80~100m海域的渔获率相对较高;午夜的渔获率最低,14时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获率 水深 季节 分布 鯵科鱼类 陆架区海域 南海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00m放射性产热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令森 刘福来 +2 位作者 张泽明 杨经绥 许志琴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地球内部放射性产热元素U、Th及K(HPE)含量如何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固体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限定地壳的热和流变学结构、地球化学、岩石和构造模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对HPE深部分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对大型花岗岩岩基的研究及... 地球内部放射性产热元素U、Th及K(HPE)含量如何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固体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限定地壳的热和流变学结构、地球化学、岩石和构造模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对HPE深部分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对大型花岗岩岩基的研究及对地表热流值和产热率之间关系的模拟,对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HPE随深度的分布缺乏认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实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届时将提供超过5km的岩心,为确定苏鲁超高压带的HPE结构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对CCSD的100~2000m岩心的732块样品详细的放射性产热元素含量的测试及现今产热率计算的初步结果表明:(1)花岗质片麻岩具有最高的产热率,平均为1665×10-11W/kg;(2)副片麻岩(变沉积岩)具有中等的产热率,为994×10-11W/kg;(3)金红石榴辉岩及石榴石橄榄岩具有最低的产热率,为17×10-11~20×10-11W/kg;(4)放射性产热元素的浓度及相应的产热率随岩性的变化而变化,呈现阶梯状的分布特征。产热率随深度的变化特征表明CCSD主孔中的HPE三明治结构。该结构可能代表着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的典型HPE结构,比大型花岗岩岩基的HPE结构更复杂,与传统的HPE指数衰减分布模式不吻合。CCSD主孔中所揭示的三明治式HPE结构是大陆被动陆缘中的基性及超基性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热元素 产热率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流变学结构
下载PDF
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继顺 《矿产与地质》 1996年第1期6-10,共5页
研究海底喷流沉积矿床形成和陆源沉积速率,可确定喷流沉积矿床处于上盘蚀变的找矿标志和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出的海底深度。此外还探讨了陆相喷流沉积成矿的可能性。
关键词 喷流沉积 成矿作用 沉积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