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曾火勇 程晓颖 +1 位作者 谭鑫 吴小花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索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发病72 h内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动脉瘤... 目的:探索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发病72 h内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动脉瘤,并予吸氧、镇静、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纤溶及防治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30 mg/d,2~4 ml/h,微量泵静脉泵入)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发病72 h内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动脉瘤,予吸氧、镇静、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纤溶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尼莫地平30 mg/d)。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Glasgow预后评分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lasgow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有效地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 尼莫地平 鞘内注射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疗效
下载PDF
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辉 赖琴 +3 位作者 贾映海 陈登奎 彭宗军 吴小聪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编号法纳入联用组与参照组(n=26)。两... 目的分析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编号法纳入联用组与参照组(n=26)。两组患者均实施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联用组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Glasgow评分以及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联用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6.15%,参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后Glasgow预后评分比较具有显著区别,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患者颅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7.69%,参照组患者颅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0.76%,数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颅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相对较低,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腰大池引流 尼莫地平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150例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程玮涛 王宁 +1 位作者 陈文劲 徐跃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和脑脊液置换术用于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取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取脑脊液... 目的分析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和脑脊液置换术用于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取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取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当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停止时间、头部疼痛感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所用时间、CSF压力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再出血、脑部血管异常、脑积水等情况的出现概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减少血液中活性物质的刺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 脑脊液置换术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置管方向不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涛 张少军 +3 位作者 娄飞云 姜之全 郑夏林 张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96-98,共3页
目的对比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置管方向不同出现并发症的机率大小。方法将46例颅内感染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利用Medtronic体外引流及监测系统进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A组采用置管时引流管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管头向头部放置;B组... 目的对比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置管方向不同出现并发症的机率大小。方法将46例颅内感染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利用Medtronic体外引流及监测系统进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A组采用置管时引流管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管头向头部放置;B组采用置管时引流管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管头向骶部侧放置。比较两组出现堵管和神经根刺激症状的不同。结果 A组较B组术后出现堵管和神经根刺激症状的例数均较多,堵管及神经根刺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置管时导管向骶部侧放置引起堵管及神经根刺激症状的机率较导管向头部放置小,故推荐置管时采用管头向骶部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引流 置管方向 颅内感染 堵管 神经根刺激症状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洪智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2期1878-1880,共3页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疗效。方法 89例TB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2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疗效。方法 89例TB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2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表现、体征减轻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脑脊液检查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治疗TBM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 鞘内注药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时机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俊超 刘关政 +2 位作者 李建 张纪伟 郑光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23期2599-2604,共6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15-06—2018-06收治GCS评分6~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按伤后及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时机分组,平均置管时间4d,以4d为界限分为早期腰大池外引流...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15-06—2018-06收治GCS评分6~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按伤后及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时机分组,平均置管时间4d,以4d为界限分为早期腰大池外引流组和晚期腰大池外引流组,根据腰大池压力控制24h引流量,第1~3天平均每日引流量120~150mL,第4~7天平均每日引流量150~200mL,分析2组住院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脑疝的发生、脑血管痉挛、颅内感染、外伤性脑积水、外伤性脑梗死。结果重型颅脑创伤的患者早期腰大池外引流治疗使脑脊液转清快、脑膜刺激征恢复时间短、临床症状缓解快、随访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率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比率低。结论重型颅脑创伤的患者早期腰大池外引流治疗使患者受益较多,早期腰大池外引流我们建议不迟于4d,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 置管时间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预防腰大池引流管意外脱管的护理新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卓淑芳 张洪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持续腰大池引流管意外脱管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持续腰大池引流患者护理方法改进前的42例患者和改进后的40例患者资料,统计改进前后患者引流管意外脱管发生率。结果改进后引流管意外脱管发生率为2.50%,较改进前的... 目的探讨预防持续腰大池引流管意外脱管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持续腰大池引流患者护理方法改进前的42例患者和改进后的40例患者资料,统计改进前后患者引流管意外脱管发生率。结果改进后引流管意外脱管发生率为2.50%,较改进前的11.90%降低(P<0.05)。结论有效束缚联合大池引流管环形粘贴在腰大池引流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降低导管意外脱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持续引流 意外脱管 引流管固定
下载PDF
PICC管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辅助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被引量:6
8
作者 徐辉 陈宏尊 章露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究PICC管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辅助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 目的探究PICC管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辅助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组,各42例。两组均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对照组术后给予腰椎穿刺引流,研究组术后给予PICC管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脑脊液压力、红细胞计数(RBC)、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血清NSE、MB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 d、5 d、7 d脑脊液压力、RB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5 d VMCA较术前升高,术后7 d开始逐渐降低,研究组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且研究组术后3 d、5 d、7 d、14 d VMC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 d、14 d血清NSE、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经Ridit检验可知,研究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管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辅助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可显著降低脑脊液压力,加快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促进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恢复,还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 picc 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