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A技术治疗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
1
作者 赵明明 刘玉娟 +1 位作者 李忠良 刘小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下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下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 careunit,NICU)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5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28例)和气管插管-注入PS-拔管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组(30例)。LISA组采用LISA技术,在nCPAP下,气管内置入微管并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INSURE组采用INSURE技术,拔管后给予nCPAP辅助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病儿给药过程、给药前后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气、用氧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LISA组病儿72 h内机械通气率低于INSUR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比46.7%,P=0.043);LISA组病儿住院期间无创正压通气时间(404.50 h比483.50 h,P=0.033)及总用氧时间(520.00 h比612.50 h,P=0.040)低于INSURE组;LISA组给药1 h后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pressureof O_(2),PaO_(2))变化高于INSURE组[(54.29±5.69)mmHg比(52.87±3.27)mmHg,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5.0%比53.3%,P=0.028)及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28.6%比56.7%,P=0.031)低于INSURE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RDS治疗中,LISA技术在减少72 h内机械通气率、住院期间用氧时间、近期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超低出生体质量儿RD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 婴儿 超低出生体质量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改善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慧丽 王燕 +2 位作者 张文辉 谢艳 胡晨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172例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6例,均接受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172例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6例,均接受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嗜睡程度和睡眠参数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每日、每周CPAP使用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依从性好者45例(52.3%),对照组为23例(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和嗜睡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90%的氧减时间比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满意度为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提高OSAHS患者接受CPAP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全程护理 依从性
下载PDF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杨一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儿科NICU收治的82例NRDS患儿为本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31例...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儿科NICU收治的82例NRDS患儿为本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应用气管插管-给予PS-拔管后使用nCPAP治疗模式,对照组仅给予nCPAP治疗模式。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血气指标、气体交换常用指标、nCPAP辅助通气治疗后24 h所需压力、nCPAP辅助通气治疗时间、用氧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情无好转或恶化的比例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24 h、48 h的pH、PaO2、PaCO2、PaO2/FiO2、PaO2/P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 nCPAP所需压力、nCPAP辅助通气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氧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无好转或恶化的患儿有11例(21.6%),对照组有17例(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PS-拔管后nCPAP治疗模式应用于NRDS的治疗,可迅速改善患儿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改善患儿的缺氧与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安全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联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育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A组采取平卧位;B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平卧位,加用CPAP(6cmH2O,1cmH2O=0.098kPa);D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加用CPAP(6cmH2O)。麻醉诱导插管后,气管开放于空气。记录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的时间(无通气安全时限),然后再行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SpO2降至90%时(T90)的血压、心率,分别于吸氧2min时(Tx)及SpO2降至90%时(T90)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结果B、C、D组无通气安全时限均较A组显著增长(P值均<0.05),D组又显著长于B、C组(P值均<0.05)。各组T2时间点的血压均显著低于T1时间点(P值均<0.05),但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A组(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均无胃胀气发生。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15°体位联合CPAP预给氧方式可进一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头高位 预给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红栋 张研 +2 位作者 吴莎莎 李政 石理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模式与持续正气道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ACPE患者在应用常规吸氧及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BiPAP组(n=33)和CPAP组(n=32),分别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模式与持续正气道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ACPE患者在应用常规吸氧及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BiPAP组(n=33)和CPAP组(n=32),分别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BiPAP和CPAP模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aO_2、SaO_2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BiPAP组(n=33)的总有效率100.0%与CPAP组(n=32)的96.8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BiPAP和CPAP治疗ACPE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双水平正压通气 持续正气道压通气 N末端利钠肽前体
下载PDF
无创正压呼吸在急诊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赵丽 冯严敏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呼吸在急诊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在急诊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持续正压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低流量鼻饲吸氧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呼吸在急诊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在急诊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持续正压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低流量鼻饲吸氧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功能指标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持续正压呼吸机治疗有助于明显改善急诊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持续正压呼吸机治疗 急诊 心力衰竭 心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全麻诱导期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与常规模式预给氧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月娇 杨振 +3 位作者 梁颖华 丁明 葛圣金 廖庆武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5期789-794,共6页
目的比较全麻诱导时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模式与常规模式的预给氧效能。方法纳入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81例拟行全麻患者,分为诱导前自主呼吸组(n=... 目的比较全麻诱导时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模式与常规模式的预给氧效能。方法纳入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81例拟行全麻患者,分为诱导前自主呼吸组(n=27)、诱导后压力支持辅助通气PSV组(n=26)、诱导前CPAP组(n=28)。比较3组预给氧后呼出氧浓度(FeO_(2))达到90%的时间;4 min无通气状态后的呼出氧浓度(Fe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插管时反流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PAP组FeO_(2)达到90%所需时间短于自主呼吸组(P=0.01),与PS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3组达到90%FeO_(2)所需时间与性别、年龄、BMI无相关性,与自主呼吸模式相比,CPAP模式的HR=0.430(95%CI 0.243~0.761;P=0.04);与PSV模式相比,CPAP模式的HR=0.810(95%CI 0.474~1.383;P=0.44)。CPAP组在4 min无通气状态下的PaCO_(2)低于自主呼吸组(P=0.03),与PS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 min无通气状态下FeO_(2)、PaO_(2)、插管反流发生率、术前与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诱导前CPAP模式预给氧较诱导前自主呼吸模式效能更高,所需时间更短,4 min无通气状态下PaCO_(2)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预给氧 效能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西钢 《海军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变化。方法对100例打鼾者进行Autoset诊疗系统监测及睡前、醒后肘部血压测定,将62例诊断为SAS患者作为SAS组,38例未达到诊断标准者作对照组,对2组患者...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变化。方法对100例打鼾者进行Autoset诊疗系统监测及睡前、醒后肘部血压测定,将62例诊断为SAS患者作为SAS组,38例未达到诊断标准者作对照组,对2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血压进行监测,同时对33例SAS伴高血压患者治疗1个月,重复上述测定。结果 SAS组睡前血压较晨醒后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睡前血压及醒后血压比较呈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SaO_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SAS组有33例(53%)确诊为高血压病,经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1个月,有19例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其中3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结论 SAS患者的低氧血症是部分SAS伴发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经鼻CPAP治疗有助于SAS患者血压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动脉血氧饱和度 持续气管内正压通气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拔管失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夏耀方 刘翠青 肖敏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 评价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拔管失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2... 目的 评价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拔管失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NICU达到撤机拔气管插管标准,需要继续无创呼吸支持的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700 ~1 500g,胎龄27~32周)作为研究对象.于拔气管插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nIPPV组(40例)和nCPAP组(44例),分别于拔管0、24、48、72 h进行血气分析,监测PaO2、PaCO2、FiO2以及PaO2/FiO2,统计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计算拔管成功率(以nIPPV或nCPAP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模式而不需再次气管插管的比例),拔管后频发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和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以及治愈率、放弃治疗率、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原发病构成比、性别、体重、胎龄、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辅助通气治疗48、72h时,nIPPV组PaO2、PaO2/FiO2高于nCPAP组[48h:PaO2:(63.2±3.6) mmHg vs (52.3±6.7)mmHg,PaO2/FiO2:(243.2±32.8)mmHg vs(187.6±34.0)mmHg; 72 h:PaO2:(66.4±5.8) mmHg vs (51.8±5.9) mmHg,PaO2/FiO2:(280.6±16.8)mmHg vs(245.2±40.5)mmHg;1 mmHg=0.133 kPa],PaCO2低于nCPAP组[48 h:(40.3 ±4.8)mmHg vs (49.2 ±6.6)mmHg,72 h:(42.2±5.6) mmHg vs(57.3±6.9)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与nCPAP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9 ±46.7) hvs (180.5 ±50.1) h,P<0.05];氧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6±45.2)hvs (216.8 ±54.4)h,P>0.05].nIPPV组与nCPAP组患儿拔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37/40) vs 75.0%(33/44),P<0.05];频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 (6/40)vs34.1% (15/44),P<0.05].nIPPV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nCPAP组[2.5% (1/40) vs15.9% (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晚发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及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Y能够更明显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缩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拔管成功率,并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频发呼吸暂停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极低出生体重儿 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曾军安 柯华 +1 位作者 李占魁 李晖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SIPPV)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34周发生频发呼吸暂停的早产儿40例纳入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组,并随机抽... 目的探讨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SIPPV)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34周发生频发呼吸暂停的早产儿40例纳入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组,并随机抽取2014年1月1日-12月31该院≤34周发生频发呼吸暂停的早产儿40例纳入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两组患儿胎龄均小于34周,出生时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分别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NSIPPV组治疗频发呼吸暂停总有效率更高(P<0.01),两组给予辅助通气后1h和12h,24h,48h的pH、PCO2,PO2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总辅助通气时间和总氧气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NIPPV组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几率明显少于NCPAP组(P<0.01),气漏发生率较NCPAP低(P均<0.01)。结论 NSIPPV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较NCPAP更有效,血气结果明显改善,并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几率,减少气漏发生,减少总体辅助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早产儿呼吸暂停
原文传递
不同经鼻正压通气方式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雷 滕光英 +2 位作者 吕芳 平玲 赵倩 《社区医学杂志》 2013年第24期10-12,共3页
目的比较经鼻Duopap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存在呼吸暂停的早产儿86例,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随机分入Duopap组和nCPAP组,每组各43例。观察两组的临... 目的比较经鼻Duopap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存在呼吸暂停的早产儿86例,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随机分入Duopap组和nCPAP组,每组各43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儿辅助通气参数FiO2、PEEP随通气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开始应用辅助通气时(0h)两组患儿FiO2、PE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48h Duopap组FiO2、PEEP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儿PH值、PaO2、PaCO2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恢复正常。0h两组患儿PH值、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24小时,Duopap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48小时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uopap组通气时间明显短于nCPAP组,治疗成功率高于nCPAP组。两组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uopap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优于nCPAP,其具有安全、高效、简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Duopap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暂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