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在坡耕地可持续耕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1
作者 唐亚 谢嘉穗 +2 位作者 陈克明 何永华 孙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是利用固氮植物能够固氮、生长快和具多用途的特点 ,在坡耕地上建立高密度植物篱。通过枝叶还田及腐根和枯枝落叶 ,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团粒结构及水分渗透率 ,加上植物篱的机械阻挡 ,降低地表径流 5 0 %~ 70 % ,减...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是利用固氮植物能够固氮、生长快和具多用途的特点 ,在坡耕地上建立高密度植物篱。通过枝叶还田及腐根和枯枝落叶 ,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团粒结构及水分渗透率 ,加上植物篱的机械阻挡 ,降低地表径流 5 0 %~ 70 % ,减少土壤侵蚀 97%~ 99% ,土壤全氮含量增加 6 5 %~ 10 3% ,有机质含量增加达 2 5 %~ 35 % ,农作物增产达 30 %~ 6 0 %。该技术具有投入低、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效果显著、效益多样的特点。该技术综合地解决了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和土壤培肥的问题和用地、养地的矛盾 ,可实现坡耕地的可持续耕作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技术 固氮植物 水土保持 坡耕地 可持续耕作
下载PDF
固氮植物篱防治坡耕地土壤侵蚀效果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孙辉 唐亚 +1 位作者 陈克明 何永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5,共5页
土壤侵蚀是坡耕地土壤退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坡耕地的实验表明, 沿坡耕地等高线种植高密度高固氮植物篱并合理经营,可有效防治土壤侵蚀。1997 年植物篱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减少到对照的14 .5 % ~23 .... 土壤侵蚀是坡耕地土壤退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坡耕地的实验表明, 沿坡耕地等高线种植高密度高固氮植物篱并合理经营,可有效防治土壤侵蚀。1997 年植物篱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减少到对照的14 .5 % ~23 .9 % ,1998 年侵蚀量仅为对照的1 % ~3 % 。坡耕地土壤侵蚀集中发生在雨季中期。土壤侵蚀过程也是土壤养分加速流失的过程,分析表明流失土壤中全氮和有机质在侵蚀土壤中含量分别是表土平均含量的2 .3 倍和2 .47 倍以上。在培植等高植物篱系统后,经过4 ~7 a 的正常耕作,坡耕地可形成以植物篱为地埂的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 坡耕地 土壤侵蚀 梯田
下载PDF
坡耕地等高固氮植物篱复合经营系统根系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辉 谢嘉穗 唐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5,共8页
研究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在植物篱 -桑树 -脐橙坡地复合经营系统中不同位置和层次的分布。结果表明 :植物篱树种新银合欢根系主要在植物篱带垂直分布 ,深度超过 1 0m ,分布于植物篱带的≥ 1mm粗根数量、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该... 研究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在植物篱 -桑树 -脐橙坡地复合经营系统中不同位置和层次的分布。结果表明 :植物篱树种新银合欢根系主要在植物篱带垂直分布 ,深度超过 1 0m ,分布于植物篱带的≥ 1mm粗根数量、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该树种粗根总数量、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 6 2 %、6 6 %和 86 % ;套种在植物篱中的桑树的根系沿植物篱带分布 ,≥ 1mm粗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粗根总数、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 5 0 %、4 9%和91% ;脐橙根系较浅 ,主要分布在作物种植带中间上下 0 6m的范围内 ,深度不足 0 6m ,分布于作物带中央上下 0 6m范围的≥ 1mm粗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占总量的 83%、83%和 85 % ;新银合欢 <1mm细根主要在植物篱带及其两侧 0 6m内 ,分布于该范围的细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量的 73%、79%和 72 % ;桑树 <1mm细根分布与新银合欢类似 ,分布于该范围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量 70 %、85 %和 77% ;脐橙 <1mm细根主要分布在其植株周围 0 6m范围 ,其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量的 70 %、6 3%和 6 4 %。该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新银合欢植物篱和套种在其中的桑树根系分布重叠 ,有利于桑树充分利用新银合欢根系提供的养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固氮植物篱 根系 分布格局 坡耕地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 新银合欢 复合经营模式 生物量 垂直分布 根长密度 充分利用 土壤剖面 养分竞争 长度 桑树 脐橙 根数 种植带 作物 根分布 生态位 树种 套种 细根 坡地 植株 水分
下载PDF
不同农艺措施组合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平衡和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郭云周 刘建香 +1 位作者 贾秋鸿 涂仕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3-728,共6页
通过对野外坡度为26.05%的径流小区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不同组合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投入、带走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的... 通过对野外坡度为26.05%的径流小区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不同组合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投入、带走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为177.24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99.42%,水土流失带走1.03kg·hm-2的氮,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0.58%;顺坡种植+农民习惯施肥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仅为120.31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79.36%,而水土流失带走31.29kg·hm-2的氮,占带走氮总量的20.64%。等高种植比顺坡种植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13.36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18.53kg·hm-2;等高种植和平衡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因占用少量土地而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6.09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5.73kg·hm-2;顺坡种植和习惯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5.39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29.97kg·hm-2;平衡施肥比习惯施肥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49.66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6.00kg·hm-2。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的平衡主要与氮肥、钾肥施用量和玉米籽粒、秸秆产量有密切关系,施氮量高,氮素投入高于带走;平衡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高,氮带走总量较多,氮素带走略高于投入;习惯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低,氮素投入高,带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坡种植 等高种植 习惯施肥 平衡施肥 等高植物篱条带 氮素带走
下载PDF
中国西部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亚 孙辉 +3 位作者 谢嘉穗 王春明 陈建中 陈克明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世纪之交中国重大发展战略的标志之一是西部大开发,西部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环境现状、国际关系及人文环境等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在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民族团结、综合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也是历史的必... 世纪之交中国重大发展战略的标志之一是西部大开发,西部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环境现状、国际关系及人文环境等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在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民族团结、综合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西部是以山地为其基本特征的,因此山地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的开发占有重要地位。西部山地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考虑下列问题:1)西部是丰富的资源与贫困的现实的矛盾体,西部地区的资源在过去主要用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但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西部地区得到过去所作贡献应有的回报;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现在和将来主要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为了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受到生态屏障服务的地区支付应有的费用,用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投资,以使我国更好、更快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2)在西部的可持续发展中,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而水土流失能否有效治理,与坡耕地和荒山荒坡的水土流失的治理技术密切相关,在这方面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3)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部多样性的自然资源应该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应用和开发,粮食生产并不一定是山区最恰当的出路,应大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山地 可持续发展 生态屏障功能 补偿机制 水土保持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
下载PDF
种植和施肥方式对云南坡耕地氮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建香 贾秋鸿 +2 位作者 田树 杨云 郭云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90,602,共6页
通过野外坡度为14.6°的径流小区进行实地观测,研究种植和施肥方式对云南坡耕地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玉米吸收氮素达到流失总量的99.42%,土壤侵蚀流失氮为流失总量的0.4... 通过野外坡度为14.6°的径流小区进行实地观测,研究种植和施肥方式对云南坡耕地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玉米吸收氮素达到流失总量的99.42%,土壤侵蚀流失氮为流失总量的0.48%,径流流失氮为流失总量的0.10%;顺坡种植+农民习惯施肥玉米吸收氮为流失总量的79.36%,而土壤侵蚀流失氮占到流失总量的20.22%,径流流失氮占流失总量的0.42%。等高种植比顺坡种植增加玉米吸收氮7.86%,减少土壤侵蚀流失氮74.30%,减少径流流失氮29.31%。等高种植+平衡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玉米吸收氮3.32%,减少土壤侵蚀流失氮86.61%,减少径流流失氮达56.10%;顺坡种植+习惯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玉米吸收氮4.48%,减少土壤侵蚀流失氮96.51%,减少径流流失氮60.94%。平衡施肥比习惯施肥增加玉米吸收氮41.28%,减少土壤侵蚀流失氮19.38%;减少径流流失氮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坡种植 等高种植 习惯施肥 平衡施肥 等高植物篱条带 氮素流失
下载PDF
不同农艺措施对云南红壤坡耕地钾素平衡和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建香 贾秋鸿 +2 位作者 田树 杨云 郭云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06-1010,共5页
通过野外径流小区的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对云南红壤坡耕地土壤钾素平衡和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钾192.41kg/hm2,水土流失... 通过野外径流小区的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对云南红壤坡耕地土壤钾素平衡和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钾192.41kg/hm2,水土流失带走钾15.56kg/hm2;顺坡种植+农民习惯施肥收获玉米带走钾126.08kg/hm2,水土流失带走钾538.06kg/hm2。等高种植增加收获玉米带走钾素12.70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钾素356.82kg/hm2;平衡施肥增加收获玉米带走钾素61.59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钾素47.97kg/hm2;等高种植和平衡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水土流失带走钾素117.71kg/hm2;顺坡种植和习惯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水土流失带走钾素518.1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坡种植 等高种植 习惯施肥 平衡施肥 等高植物篱条带 钾素带走
下载PDF
植物篱枝叶中P、K、Ca和Mg的矿化过程 被引量:5
8
作者 孙辉 唐亚 +1 位作者 赵其国 谢嘉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对新银合欢、山蚂蝗等 6种植物篱枝叶中养分矿化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 :枝叶中P、K、Ca和Mg随不同树种和不同处理而异 ,以圣诞树和黑荆树的矿化最慢 ,埋入土壤的新银合欢枝叶比置于地表的矿化快 ;在前 4~ 6wk内矿化均较快 ,累积矿化量达... 对新银合欢、山蚂蝗等 6种植物篱枝叶中养分矿化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 :枝叶中P、K、Ca和Mg随不同树种和不同处理而异 ,以圣诞树和黑荆树的矿化最慢 ,埋入土壤的新银合欢枝叶比置于地表的矿化快 ;在前 4~ 6wk内矿化均较快 ,累积矿化量达到比较稳定的水平 ,在 12wk内所有枝叶中K矿化比例为 80 %~ 95 % ,P为 6 0 %~ 85 % ,Ca为 2 5 %~ 72 % ,Mg为 2 0 %~ 6 4% .除K外 ,埋入土壤的枝叶中P、Ca和Mg累积矿化量在矿化过程中波动较大 ,而覆盖地表的枝叶则随时间平稳上升 .枝叶分解过程中残余物的P、K、Ca和Mg存在一个相对富集时期 ,P和K含量在前12wk趋于降低 ,而残余物中Ca和Mg含量趋于升高 .植物篱枝叶中P、K、Ca、Mg的矿化过程可用单指数模型Mt% =M0 %〔1-exp(-kt)〕较好拟合 (式中Mt%和M0 %分别为t时刻枝叶中某养分矿化百分比和该养分的矿化势 ,k为该养分的矿化常数 ) ,P、Ca和Mg在矿化过程中波动较大 ,通过单指数模型拟合所得到的这 6种植物篱枝叶中矿质元素矿化的半减期与实际观测结果接近 .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相应植物篱枝叶养分矿化的半减期、初始矿化势率 ,以及农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要 ,合理制定植物篱的刈割时间和枝叶的使用时间与方式 ,充分发挥枝叶养分的作用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图 4表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固氮植物篱 枝叶 养分矿化 半减期 复合农林业
下载PDF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土壤性质空间变异
9
作者 张朝忙 丁树文 +3 位作者 伍世良 李成芳 郭忠录 孙妍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年第4期9-13,共5页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中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设置在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绿篱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从径流小区尺度探讨了不同措施对土壤性质...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中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设置在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绿篱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从径流小区尺度探讨了不同措施对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篱种植可降低0.2~0.002 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异,绿篱+有机肥与绿篱+无机肥措施可降低<0.002 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异,绿篱+覆盖措施能降低0.2~0.002 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异。绿篱种植可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养分空间变异。施肥措施对系统内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影响不同,绿篱+有机肥措施增大了全磷、速效磷的空间变异,绿篱+无机肥措施增大了速效钾的空间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绿篱 空间变异 复合系统 土壤性质
下载PDF
等高植物篱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与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10
作者 田茂洁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9-42,46,共5页
等高植物篱模式就是在坡耕地上每隔4~8m的距离沿等高线将植物篱与作物种植带相间分布的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用于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等高植物篱技术用于坡耕地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状况,防治坡... 等高植物篱模式就是在坡耕地上每隔4~8m的距离沿等高线将植物篱与作物种植带相间分布的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用于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等高植物篱技术用于坡耕地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状况,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果显著。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再分配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该系统内植物篱和农作物相互之间的水分和养分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种植 等高植物篱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水分
下载PDF
等高固氮植物篱脐橙园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远亮 孙辉 唐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6-78,共3页
对四川省宁南山地实施等高植物篱技术措施试验表明,在约15°~38°坡耕地上每隔4~6m沿等高线建立固N植物篱且在植物篱中套种桑树养蚕,耕作带上培植脐橙且脐橙中套种西瓜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畜牧业,可建立稳定的坡地农业生态... 对四川省宁南山地实施等高植物篱技术措施试验表明,在约15°~38°坡耕地上每隔4~6m沿等高线建立固N植物篱且在植物篱中套种桑树养蚕,耕作带上培植脐橙且脐橙中套种西瓜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畜牧业,可建立稳定的坡地农业生态系统;综合效益显著,等高固N植物篱脐橙园第4年试果,4年投入6233元,收入2.9706万元,净收益2.348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4.77。对照脐橙园4年投入44万元,收入144万元,净收益10O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3.27。与对照相比,植物篱脐橙园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化肥、农药对水果的污染程度降低,脐橙品质较好。等高固N植物篱脐橙园为贫困山区发展绿色农业、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园 坡耕地 效益评价 综合效益 等高固氮植物篱
下载PDF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土壤N_2O排放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艳辉 赵书华 +2 位作者 莫琼 郭忠录 蔡崇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0-706,共7页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当前全球变化条件下,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行为产生的N2O排放增加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亚热带地区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当前全球变化条件下,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行为产生的N2O排放增加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亚热带地区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绿篱枝叶还田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进行原位监测,观测紫穗槐枝叶移出(AR)、翻施(AI)、表施(AC)及作物单作(CK)4种处理下整个生长季土壤N2O的排放量,对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期,4个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呈现出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AR、AI、AC、CK处理全生长季的排放总量为127.62 mg.m 2、209.66 mg.m 2、208.73 mg.m 2、77.52 mg.m 2。作物不同生育阶段N2O日均排放通量在冬小麦季表现为:开花—成熟期>拔节—开花期>出苗—拔节期;在夏玉米季表现为:拔节—抽雄期>播种—拔节期>抽雄—成熟期。本试验综合评估了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显示,土壤N2O排放通量在冬小麦季与土壤温度相关性显著,在夏玉米季与土壤水分相关性显著。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紫穗槐复合种植及枝叶还田显著促进土壤N2O排放,翻施处理产生的N2O量大于表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 土壤N2O排放 紫穗槐枝叶还田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耕地植物篱-作物间作系统水分利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家鹤 牛伊宁 +3 位作者 罗珠珠 蔡立群 张仁陟 谢军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19,共9页
利用陇中黄土高原典型雨养农业区坡耕地布设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裸坡休闲(F)、小麦单作(W)、小麦/甘草(W/L)、小麦/菘蓝(W/I)和小麦/苜蓿(W/A)。通过探讨植物篱-作物间作系统的小麦产量表现及其土壤水分利用特性,明确不同植物篱-作物... 利用陇中黄土高原典型雨养农业区坡耕地布设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裸坡休闲(F)、小麦单作(W)、小麦/甘草(W/L)、小麦/菘蓝(W/I)和小麦/苜蓿(W/A)。通过探讨植物篱-作物间作系统的小麦产量表现及其土壤水分利用特性,明确不同植物篱-作物复合系统土壤耗水特征及影响机制,以期为黄土高原坡耕地适宜植物篱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和休闲期0~200cm土壤剖面含水量较低,基本接近作物有效水分下限(crop lower limit,CLL)。植物篱-作物间作能够起到积蓄降水的作用,但主要体现在耕层0~30cm土壤,且以小麦/苜蓿处理效果最佳。不同处理棵间蒸发量和蒸发占总耗水量的比重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小麦/甘草处理耗水量最高(250.98mm),裸坡休闲总蒸发量较大(197.30mm)。裸坡处理棵间蒸发占耗水量的比例高达80%以上,主要表现为土壤蒸发,而小麦/甘草主要表现为作物蒸腾,说明植物篱-作物复合系统可一定程度有效降低棵间蒸发量和蒸发占总耗水量的比重,增加作物蒸腾量。不同间作系统小麦耗水量与单作耗水量并无差异,但其产量提高了60.00%~83.55%,进而明显提高了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物篱-作物间作系统 水分利用效率 棵间蒸发量
下载PDF
宁南县加速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成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远亮 孙辉 +1 位作者 杜开杰 高建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8-50,共3页
简要介绍了四川省宁南县推广应用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的经验教训。等高固氮植物篱作为一种坡耕地水土保持和土壤培肥的有效方式 ,已为宁南县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为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改善生态环境 ,振兴县域经济 。
关键词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宁南县 推广
下载PDF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排放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琼 郭忠录 +2 位作者 蔡崇法 程艳辉 张国彪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7-972,共6页
基于2008年12月初至翌年6月初绿篱-冬小麦复合系统土壤CO2全生长季的观测,研究了绿篱复合种植及其枝叶不同还田(移出/AR、翻施/AI和表施/AC)方式下土壤CO2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冬小麦生长期间,各处理土壤CO2排放具有相似的季节... 基于2008年12月初至翌年6月初绿篱-冬小麦复合系统土壤CO2全生长季的观测,研究了绿篱复合种植及其枝叶不同还田(移出/AR、翻施/AI和表施/AC)方式下土壤CO2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冬小麦生长期间,各处理土壤CO2排放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小麦生长旺盛期明显高于越冬期和成熟期。绿篱复合种植及其枝叶还田显著影响土壤CO2排放,与作物单作(CK)处理相比,AR处理土壤CO2平均排放通量降低了9.07%,而AI和AC处理分别增加了35.70%和8.42%。土壤温度、作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影响土壤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指数正相关,其中与10 cm处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最高;同时,土壤CO2排放与0~5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及小麦地下生物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土壤水分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绿篱复合系统 枝叶还田 CO2排放 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等高植物篱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与水土保持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田茂洁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3-386,共4页
等高植物篱模式就是在坡耕地上每隔4—8m的距离沿等高线将植物篱与作物种植带相间分布的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用于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等高植物篱技术用于坡耕地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状况,防治坡... 等高植物篱模式就是在坡耕地上每隔4—8m的距离沿等高线将植物篱与作物种植带相间分布的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用于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等高植物篱技术用于坡耕地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状况,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果显著,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再分配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该系统内植物篱和农作物相互之间的水分和养分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种植 等高植物篱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水分
原文传递
Protection Methods to Redu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from Sloping Citrus Land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of China 被引量:7
17
作者 XIA Li-Zhong LIU Guo-Hua +2 位作者 WU Yong-Hong MA Li LI Yun-D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78-488,共11页
The increase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in citrus orchards and the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N) and phosphorus(P)diffusion threaten the fresh water qualit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ina. A 10-y... The increase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in citrus orchards and the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N) and phosphorus(P)diffusion threaten the fresh water qualit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ina. A 10-year field trial on sloping citrus lands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five protection methods for reducing N and P losses: 1) intercropping with perennial white clover(CW); 2) straw mulching of the soil surface(CS); 3) intercropping with yellow daylily contour hedgerows(CH); 4) an impermeable membrane buried in the soil along the contour lines(CM); and 5) intercropping with a rotation of wheat and peanut(CWP). An area of conventional citrus management was also maintained as the control(C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M and CH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for reducing surface runoff. The sediment yield were reduced at the highest rate by CW and CH and wa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CS. Reduced runoff volume and sediment yield were the crucial mechanism for the reductions in N and P loss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W, CS, CH, and CM reduced annual runoff by 9%, 13%, 25%, and 30%, sediment yield by 77%, 55%, 71%, and 28%,N loss by 10%, 23% 36%, and 37%, and P loss by 39%, 31%, 27%, and 25%, respectively. CW, CS, CH, and CM we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N and P losses from the sloping citrus land. However, over the long-term, surface soil nutrient accumulation in CW, CS, and CH diminished the benefit of those methods in reducing N and P losses. In addition, CWP increased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which showed that citrus intercropping with other crops was an unsuitable method for citrus sloping land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氮损失 柑橘园 磷流失 保护方法 中国 土地 土壤表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