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acaecum ogmorhini复合种线粒体rrnL基因的多态性
1
作者 陈红玲 林瑞庆 +3 位作者 宋慧群 李国清 翁亚彪 朱兴全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8-313,共6页
本项目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 及DNA序列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南半球Contracaecum ogmorhini两个不同种群和北半球C. margolisi一个种群在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 rrnL) 基因部分序列的差异及种群遗传关系。结果显示:... 本项目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 及DNA序列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南半球Contracaecum ogmorhini两个不同种群和北半球C. margolisi一个种群在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 rrnL) 基因部分序列的差异及种群遗传关系。结果显示: 南半球C. ogmorhini 两个种群在种群间及种群内的rrnL 序列相似性很高; 而北半球种群与南半球种群的rrnL序列相似性则相对较低, 它们之间rrnL 序列种间遗传差异大于种内遗传变异, 而且存在着可区分两个姊妹种的2个碱基差异。rrnL 序列分析结果支持北半球C. margolisi 相对于南半球C. ogmorhini而言, 的确是一个不同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SSCP contracaecum ogmorhini contracaecum margolisi 线粒体 rrnL基因 多态性 序列分析 对盲囊线虫
下载PDF
Contracaecum rudolphii姊妹种特异PCR鉴定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何芳 翁亚彪 +4 位作者 曹湛 林瑞庆 陈红玲 宋慧群 朱兴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8-922,共5页
参考已测得的C.rudolphii姊妹种(C.rudolphiiA和C.rudolphiiB)及C.septentrionale的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1、2(ITS-1及ITS-2)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针对C.rudolphiiA、C.rudolphiiB及C.septentrionale的特异性引物HFA(F)、HFA(R)... 参考已测得的C.rudolphii姊妹种(C.rudolphiiA和C.rudolphiiB)及C.septentrionale的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1、2(ITS-1及ITS-2)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针对C.rudolphiiA、C.rudolphiiB及C.septentrionale的特异性引物HFA(F)、HFA(R)、HFB(F)、HFS(F),通过PCR条件优化和扩增后,它们均能特异地扩增出目的DNA片段,分别是323、321、108 bp,而其它对照样品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敏感性试验可检测到最低浓度分别为1.6、21.80、.27 ng/μL。从而初步建立了鉴定C.rudolphii姊妹种的特异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较高、重复性好,不仅可用于C.rudolphii姊妹种的分类鉴定,也可用于它们所导致的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caecum rudolphii 特异PCR 特异性 敏感性 PCR方法 鉴定方法 姊妹种 特异性引物 DNA片段
下载PDF
Contracaecum ogmorhini复合种分类鉴定特异PCR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陈红玲 林瑞庆 +2 位作者 李国清 宋慧群 朱兴全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07-213,共7页
根据作者已测得的Contracaecumogmorhini复合种 (包括Contracaecumogmorhini和Contracaecummargolisi)线粒体DNAcox1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针对C .margolisi的特异性引物(CHL1,CHL2 ) ,通过PCR条件优化和扩增 ,C .marg... 根据作者已测得的Contracaecumogmorhini复合种 (包括Contracaecumogmorhini和Contracaecummargolisi)线粒体DNAcox1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针对C .margolisi的特异性引物(CHL1,CHL2 ) ,通过PCR条件优化和扩增 ,C .margolisi扩增出 1条清晰的 30 6bp大小的特异DNA片段 ,而其他虫体如C .ogmorhini、拟地新线虫、鲁道夫对盲囊线虫、猪蛔虫、犬弓首蛔虫、猪有齿食道口线虫等 14个对照样本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敏感性实验可检测到C .margolisiDNA的最低浓度为 0 34ng μL ,从而初步建立了鉴定C .ogmorhini复合种的特异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 ,不仅可用于C .ogmorhini复合种的分类鉴定 ,也可用于它们所导致的寄生虫病的诊断、防制和流行病学调查 ,同时也为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 诊断 PCR方法 猪蛔虫 流行病学调查 对照 特异性引物 食道口线虫 虫体 分类鉴定
下载PDF
叶尔羌河土著鱼类寄生对盲囊线虫的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4
作者 王瑾璞 石彩霞 +4 位作者 刘彦君 张丽 魏念文 岳城 郝翠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探明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寄生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群体遗传结构,基于其核糖体ITS-1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个对盲囊线虫群体均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Contracaecum rudolphii B)... 为探明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寄生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群体遗传结构,基于其核糖体ITS-1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个对盲囊线虫群体均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Contracaecum rudolphii B),共检测出71个单倍型,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714~0.97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40~0.01091。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图显示,5个群体间未形成与宿主相对应谱系。遗传分化指数为-0.0013~0.1086,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变异和群体内变异分别占4.33%和95.67%,5个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综上,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体内寄生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群体均属高遗传多样性群体,各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rudolphii) ITS-1序列 COⅡ基因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长身高原鳅寄生线虫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类型 被引量:2
5
作者 田胜利 郝翠兰 +6 位作者 张文润 容梦婕 穆妮热·喀迪尔 冯龙基 高仕文 张航 岳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了探明叶尔羌河流域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体内寄生线虫(Nematodes)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类型,于2019年5月-2020年7月对叶尔羌河长身高原鳅进行3次采样,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长身高原鳅感染线虫情况和分布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为了探明叶尔羌河流域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体内寄生线虫(Nematodes)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类型,于2019年5月-2020年7月对叶尔羌河长身高原鳅进行3次采样,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长身高原鳅感染线虫情况和分布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捕获的414尾长身高原鳅中共检出2种线虫,分别为杆咽线虫(Rhabdochona sp.)、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rudolphii),其中杆咽线虫为优势虫种;线虫的总感染率为53.38%,平均感染丰度为7.00±0.99,平均感染强度为13.10±0.56;杆咽线虫和鲁道夫对盲囊线虫平均感染丰度均随着长身高原鳅体长增加而增大,在大于14 cm体长组取得最大值;不同体长段宿主中,杆咽线虫感染强度差异性极显著,鲁道夫对盲囊线虫感染强度差异性不显著;两种线虫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 杆咽线虫(Rhabdochona sp.)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rudolphii) 感染情况 分布类型
下载PDF
用PCR-RFLP技术鉴别鲁道夫对盲囊线虫姊妹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何芳 屈仁建 +3 位作者 吴绍强 宋慧群 林瑞庆 朱兴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用保守引物扩增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rudolphii姊妹种和C .septentrionaler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 1)片段并纯化,根据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和C .septentrionalerDNAITS 1序列,选用限制性内切酶MspΙ和NsiI酶... 用保守引物扩增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rudolphii姊妹种和C .septentrionaler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 1)片段并纯化,根据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和C .septentrionalerDNAITS 1序列,选用限制性内切酶MspΙ和NsiI酶切,酶切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经MspΙ酶切后,鲁道夫对盲囊线虫姊妹种与C .septentrionale表现出不同的条带;经NsiΙ酶切后,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和C .septentrionale结果一致,与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不同.用MspΙ可以鉴定出C .septentrionale ,用NsiΙ可以鉴定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 ,2个限制性内切酶合用可以将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以及C .septentrionale分别鉴定出来.根据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以及C .septentrionalerDNAITS 1基因序列建立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姊妹种PCR RFLP鉴别技术能够对鲁道夫对盲囊线虫姊妹种进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 姊妹种 RDNA 第一内转录间隔区 鉴别技术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寄生对盲囊线虫的种群生态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廷宝 廖翔华 曾伯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3-218,共6页
对盲囊线虫的三期幼虫寄生在青海湖裸鲤的体腔,以扁平的透明薄囊包被,附于肠壁和肠系膜间,其种群平均密度随宿主体长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寄生虫种群在宿主种群中呈聚集分布,且其聚集强度随寄生虫的种群平均密度增加而增加。这种... 对盲囊线虫的三期幼虫寄生在青海湖裸鲤的体腔,以扁平的透明薄囊包被,附于肠壁和肠系膜间,其种群平均密度随宿主体长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寄生虫种群在宿主种群中呈聚集分布,且其聚集强度随寄生虫的种群平均密度增加而增加。这种分布形式与其第一中间宿主锯缘真剑水蚤在青海湖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鱼类宿主在生长过程中的食性分化有关。具体机制无法用数学模式描述,感染率的显著增加引起分布的聚集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对盲囊线虫 种群平均密度 鱼类宿主
下载PDF
线粒体cox1序列分析支持北半球欧氏对盲囊线虫是一个新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红玲 林瑞庆 +4 位作者 李国清 翁亚彪 吴绍强 宋慧群 朱兴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5,共7页
欧氏对盲囊线虫 (Contracaecumogmorhini )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异尖线虫病的病原之一。来自南北半球三个不同种群的C ogmorhini有着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和宿主特异性。应用PCR_SSCP技术分析了三个不同地理株的C ogmorhini在... 欧氏对盲囊线虫 (Contracaecumogmorhini )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异尖线虫病的病原之一。来自南北半球三个不同种群的C ogmorhini有着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和宿主特异性。应用PCR_SSCP技术分析了三个不同地理株的C ogmorhini在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 (cox1)部分序列的差异及种群遗传关系。用同位素 (γ3 3 P)对保守引物进行标记 ,通过PCR从单个欧氏对盲囊线虫DNA中扩增出一条长为 4 4 1bp的cox1基因片段 ,取阳性PCR扩增产物 ,对三个不同地理株的C ogmorhini进行SSCP分析 ,结果显示 :三个不同地理株的C ogmorhini4 4 1bp的cox1基因片段存在着一定的多态性 ,其中南半球的不同地理株其SSCP带型差异很小 ,而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带型差异则略微明显。将SSCP分析筛选出的代表性样品进行克隆、测序 ,序列分析表明 :南半球的样品序列同源性很高 ,而北半球种群与南半球种群的序列同源性则相对较低 ,它们之间存在着 3个可作为其遗传标记的基因位点 ,从而说明北半球的C ogmorhini相对于南半球的C ogmorhini来说确实存在着遗传差异 ,很可能代表着一个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对盲囊俄虫 PCR-SSCP 多态性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新种的ITS rDNA序列测定及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媛 林瑞庆 +3 位作者 赵光辉 袁子国 宋慧群 朱兴全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8-302,共5页
以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种为研究对象,对其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以ClustalⅩ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然后用MEGA4.0程序的MP法和NJ法及PUZ-ZLE4.1程序的ML法构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B、C种以及北方对... 以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种为研究对象,对其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以ClustalⅩ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然后用MEGA4.0程序的MP法和NJ法及PUZ-ZLE4.1程序的ML法构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B、C种以及北方对盲囊线虫的种系发育关系。结果显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种的ITS-1,5.8 S,ITS-2序列大小分别为451 bp、127 bp和277 bp,鲁道夫对盲囊线虫3个种与北方对盲囊线虫ITS序列种内差异小,种间差异明显。种系发育关系分析发现,这3种方法(NJ法、MP法和ML法)构建的种系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其中C种和A种聚在一起,构成一支,再和B种聚在一起;北方对盲囊线虫单独成一支。研究结果证明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种确为一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种 内转录间隔区 RDNA 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下载PDF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rDNAITS遗传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芳 翁亚彪 +2 位作者 林瑞庆 李安兴 朱兴全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77-81,共5页
本实验通过对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rudolphii)rDNA的第一及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 1及ITS -2 )进行PCR扩增、PCR SSCP分析及序列分析,以明确ITS 1及ITS 2是否可作为C. rudolphii分子分类的遗传标记。结果发现:C .rudolphiirDNA... 本实验通过对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rudolphii)rDNA的第一及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 1及ITS -2 )进行PCR扩增、PCR SSCP分析及序列分析,以明确ITS 1及ITS 2是否可作为C. rudolphii分子分类的遗传标记。结果发现:C .rudolphiirDNAITS序列存在种间差异,并且差异显著,但是种内序列一致,没有差异。本实验证明C rudolphii确为由两个种(C .rudolphiiA和C rudolphiiB)组成的复合种,ITS -1及ITS- 2可作为两个姊妹种的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 RDNA ITS 遗传标记 PCR-SSCP 序列分析 鸬鹚
下载PDF
PCR-SSCP对我国鲁道夫对盲囊线虫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虹虹 陈晓梅 +4 位作者 杨廷宝 何芳 翁亚彪 林瑞庆 朱兴全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对来自青海湖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rudolphii)核糖体DNA第一、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进行PCR扩增、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及序列分析,并与来自欧洲的2个姊妹种鲁道夫对盲囊线虫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青... 对来自青海湖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rudolphii)核糖体DNA第一、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进行PCR扩增、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及序列分析,并与来自欧洲的2个姊妹种鲁道夫对盲囊线虫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青海湖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与来自意大利的C.rudolphii B具有一样的SSCP带型及ITS序列,但不同于C.rudolphii A,因此属于C.rudolphii B。本试验证实了ITS片段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鉴别鲁道夫对盲囊线虫的姊妹种,从而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 内转录间隔区(ITS) PCR-SSCP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欧氏和玛氏对盲囊线虫线粒体nad1基因部分序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红玲 林瑞庆 +3 位作者 李国清 翁亚彪 宋慧群 朱兴全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共5页
欧氏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ogmorhini)和玛氏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margolisi)是属于欧氏对盲囊线虫复合种中的两个种,前者来自于南半球,后者来自于北半球,二者在地理分布和宿主特异性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本研究用γ33P对引物进... 欧氏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ogmorhini)和玛氏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margolisi)是属于欧氏对盲囊线虫复合种中的两个种,前者来自于南半球,后者来自于北半球,二者在地理分布和宿主特异性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本研究用γ33P对引物进行标记,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技术对来自南半球两个不同地理种群的欧氏对盲囊线虫和北半球种群的玛氏对盲囊线虫在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单位 基因(nad1)部分序列的差异及种群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半球两个种群的序列相似性很高,而北半球种群与南半球种群的序列相似性则相对较低,它们之间nad1部分序列种间遗传差异大于种内,且存在着2个可作为区分两者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对盲囊线虫 玛氏对盲囊线虫 nad1 PCR—SSCP 多态性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体腔寄生蠕虫种群动态与宿主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廷宝 苗素英 +1 位作者 廖翔华 王振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对盲囊线虫在青海湖中以锯缘真剑水蚤作为第一中间宿主 ,舌状绦虫和裂头绦虫都以咸水北镖水蚤和锯缘真剑水蚤作为第一中间宿主 ,青海湖裸鲤对咸水北镖水蚤的摄食量随体长增加而增加 ,对锯缘真剑水蚤摄食量随体长增加的变化则不明显。因... 对盲囊线虫在青海湖中以锯缘真剑水蚤作为第一中间宿主 ,舌状绦虫和裂头绦虫都以咸水北镖水蚤和锯缘真剑水蚤作为第一中间宿主 ,青海湖裸鲤对咸水北镖水蚤的摄食量随体长增加而增加 ,对锯缘真剑水蚤摄食量随体长增加的变化则不明显。因而提出 :舌状绦虫在不同大小的青海湖裸鲤中的种群数量变化不是由于宿主的摄食习性改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舌状绦虫 裂头绦虫 对盲囊线虫 第一中间宿主 食性 鱼类 寄生蠕虫
下载PDF
裸鲤体腔寄生舌状绦虫和对盲囊线虫的种类确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廷宝 廖翔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7-128,共2页
裸鲤体腔寄生舌状绦虫和对盲囊线虫的种类确定杨廷宝廖翔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舌状绦虫,对盲囊线虫,种类确定分类号S852.731,S852.734舌状绦虫Ligulasp.和对盲囊线虫Co... 裸鲤体腔寄生舌状绦虫和对盲囊线虫的种类确定杨廷宝廖翔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舌状绦虫,对盲囊线虫,种类确定分类号S852.731,S852.734舌状绦虫Ligulasp.和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sp.的幼虫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状绦虫 对盲囊线虫 种类确定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银鲫寄生对盲囊线虫种群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娜 汪博良 +3 位作者 贾舒安 焦丽 郝翠兰 岳城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为了揭示寄生于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消长规律和变化趋势,研究对盲囊线虫可能对额尔齐斯河银鲫养殖造成的危害,为其人工饲养和疾病防治提供病原区系的基础资料。2009年4月至201... 为了揭示寄生于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消长规律和变化趋势,研究对盲囊线虫可能对额尔齐斯河银鲫养殖造成的危害,为其人工饲养和疾病防治提供病原区系的基础资料。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分四季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银鲫寄生虫进行了调查。按照鱼类寄生虫学调查方法,对银鲫感染的对盲囊线虫进行种群生态研究。结果显示,对盲囊线虫四季均有感染,春、冬季感染率分别为14.29%、19.67%,相对均较高;对盲囊线虫种群在不同季节宿主体内的空间分布均为聚集型,并且聚集强度随宿主体长和平均丰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银鲫 对盲囊线虫
下载PDF
PCR-RFLP和特异PCR技术用于鲁道夫对盲囊线虫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芳 屈仁建 +4 位作者 杨廷宝 宋慧群 吴绍强 林瑞庆 朱兴全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5,共3页
本研究运用新建立的Contracaecum rudolphii姊妹种的PCR-RFLP和特异PCR鉴定方法对来自我国青海湖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进行分子鉴定。经PCR-RFLP分析,来自我国青海湖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的两个样品的带型与C.rudolphii B的酶切带型一致。... 本研究运用新建立的Contracaecum rudolphii姊妹种的PCR-RFLP和特异PCR鉴定方法对来自我国青海湖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进行分子鉴定。经PCR-RFLP分析,来自我国青海湖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的两个样品的带型与C.rudolphii B的酶切带型一致。经特异PCR扩增,C.rudolphii B的特异引物能从我国鲁道夫对盲囊线虫中扩增出目的片段,与对照C.rudolphii B的代表样品扩增片段大小相同。该两种方法试验结果都说明来自我国青海湖的对盲囊线虫为C.rudolphii B,与PCR-SSCP方法鉴定结果一致。本次研究结果及所建立的分子分类学方法为我国异尖线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 PCR-RFLP 特异PCR 鉴定
下载PDF
白鹈鹕体内对盲囊线虫种类的鉴定及其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绚姣 宋美冉 +3 位作者 单芬 陈武 李少基 彭仕明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4期445-451,共7页
为了鉴定从广东某地圈养的白鹈鹕体内的线虫种类,2个样本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对盲囊线虫后,对虫体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及5.8S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GenBank^(TM)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 为了鉴定从广东某地圈养的白鹈鹕体内的线虫种类,2个样本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对盲囊线虫后,对虫体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及5.8S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GenBank^(TM)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其种类。结果显示,白鹈鹕体内线虫符合对盲囊线虫的形态学特征,其ITS-1序列长度为463 bp,与Contracaecum sp.(GenBank^(TM)登录号:KF990496.1)ITS-1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9%、99.8%;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88-289 bp,与C.bancrofti(GenBank^(TM)登录号:FM177887.1)的ITS-2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6%、95%;5.8SrDNA序列长度为157 bp。通过以ITS-1序列为分子标记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白鹈鹕体内线虫与C.bancrofti属同一分支,应为C.bancrofti。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ITS序列分析可以准确鉴定白鹈鹕体内线虫的种类,为其他线虫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鹈鹕 内转录间隔区 形态学观察 PCR扩增 序列分析 对盲囊线虫
下载PDF
基于pcox1基因分析黑斑蛙小吻对盲囊线虫种系发育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巧燕 谭子龙 +3 位作者 靳元春 何鑫 柳亦松 刘伟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01,共4页
以湖南省不同地区黑斑蛙体内采集的16条小吻对盲囊线虫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PCR对其线粒体DNA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亚基(cox 1)基因部分序列(pcox 1)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并利用软件Clustal X 2.0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探讨小吻... 以湖南省不同地区黑斑蛙体内采集的16条小吻对盲囊线虫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PCR对其线粒体DNA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亚基(cox 1)基因部分序列(pcox 1)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并利用软件Clustal X 2.0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探讨小吻对盲囊线虫与其他线虫的种群遗传关系。测序结果显示,所获得的pcox 1序列长度一致,均为400 bp,湖南省各分离株之间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在97%以上,与GenBank中登录的其他小吻对盲囊线虫pcox 1序列的相似度均低于89%。结果表明,小吻对盲囊线虫pcox 1序列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可以作为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分子标记,从而为小吻对盲囊线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蛙 小吻对盲囊线虫 线粒体DNA pcox1基因 种系发育关系
下载PDF
双盲口线虫ITS 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梦婷 李芬 +2 位作者 靳元春 孙淼淼 刘国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7,共5页
以从波兰大西洋鳕体内采集的8条双盲口线虫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保守引物通过PCR扩增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ITS-1 rDNA、5.8S rDNA、ITS-2 rDNA后,将扩增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经PCR及... 以从波兰大西洋鳕体内采集的8条双盲口线虫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保守引物通过PCR扩增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ITS-1 rDNA、5.8S rDNA、ITS-2 rDNA后,将扩增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经PCR及酶切鉴定后,对获得的阳性质粒DN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ITS rDNA及5.8S rDNA序列总长存在一定差异,ITS rDNA为885~927 bp,包含18S rDNA、28S rDNA部分序列及ITS-1 rDNA(441~449 bp)、5.8S rDNA(155 bp)和ITS-2rDNA(266 bp)全部序列。结果表明,双盲口线虫ITS序列种内相对保守(ITS-1 rDNA:0~2.2%;ITS-2 rDNA:0~3.4%),而种间差异较大(ITS-1 rDNA>20%;ITS-2 rDNA>35%),可作为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本研究结果为双盲口线虫的分子鉴定、种群遗传学以及双盲口线虫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盲口线虫 内转录间隔区(ITS) PCR扩增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寄生于鹈鹕的对盲囊线虫一新种(蛔亚目:异尖科)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郁文 刘世修 邱兆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69,75,共4页
本女记述了寄生在白鹈鹕(Pelecanusonocrotalus)小肠内的对盲囊属线虫一新种,命名为鹈鹕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Orintocaecum)Pelecanisp.nov.(新种),与近似种C.(O.)praestriatum和C.(O.)hoffmanni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 蛔亚目 异尖科 对盲囊线虫 寄生虫 鹈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