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HAT DOES ACCESS TO JUSTICE REQUIRE? -- OVERCOMING BARRIERS TO INVOKE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1
作者 Kevin M. Cremi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6年第2期280-322,共43页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have a right to effective access to justice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UNCRPD). This article provides insights on the parameters of that...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have a right to effective access to justice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UNCRPD). This article provides insights on the parameters of that right, including a close examin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text of Article 13, which directly addresses access to justice and other relevant UNCRPD provisions. In addition to the UNCRP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from the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cluding its guidelines for State Party reports and jurisprudence. The initial reports by eleven States Parties -- Argentina, Azerbaijan, China, Costa Rica, Croatia, Dominican Republic, Ecuador, Hungary, Mexico, Peru and Turkmenistan - are also considered. The Committee's feedback regarding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13 by these eleven States parties is critiqued for being limited and inconsistent. This article then attempts to clarify what effective access to justice actually requires. It does so by focusing on the insights that can be drawn from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13 since the UNCRPD was adopted as well as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from the Conference of States Parties, the International Disability Alliance, the World Network of Users and Survivors of Psychiatry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ccess to Justice. This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he Committee can improve its guidance on access to justice to help ensure that equal rights will not be illusory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ss to justic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right tocounsel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原文传递
论联合国职员的诉诸司法权
2
作者 李赞 唐彦嘉 《人权法学》 2024年第1期102-120,167,168,共21页
诉诸司法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人权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在国际组织与其职员的就业争端中,基于保障国际组织职员的个人权利与维护国际组织的司法管辖豁免这两个方面的需要,联合国已经开始重视诉诸司法权的保障,通过构建和完善其内部司... 诉诸司法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人权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在国际组织与其职员的就业争端中,基于保障国际组织职员的个人权利与维护国际组织的司法管辖豁免这两个方面的需要,联合国已经开始重视诉诸司法权的保障,通过构建和完善其内部司法机制加以落实,并在国际人权保障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国际组织公共行政权力与日俱增、个人权益受其影响渐深的背景下,对国际法上的个人实现诉诸司法权的联合国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当然,目前联合国内部司法上诉机制在诉讼主体、救济措施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联合国职员诉诸司法权的进一步实现。对此,联合国应继续完善相应制度,其内部司法机构也需要尽可能利用司法裁量权来突破其规约中不合理的限制,以更充分、全面地保障联合国职员的诉诸司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联合国职员 诉诸司法权 国际行政法庭
下载PDF
“保护的责任”:国际法院相关司法实践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宋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64,共10页
"保护的责任"自提出以来,迄今已在政治层面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共识。在法律层面特别是可操作性层面,国际法院通过对《灭种罪公约》及《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的解释和适用,提出了"作为一种义务存在的干涉"... "保护的责任"自提出以来,迄今已在政治层面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共识。在法律层面特别是可操作性层面,国际法院通过对《灭种罪公约》及《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的解释和适用,提出了"作为一种义务存在的干涉"这样一种新观念,强调了所有公约当事国所应承担的"预防责任",间接地回应了《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第48条,也从法律实践的角度回应了"保护的责任",特别是其中的"预防责任"。通过这种回应,就使国家基于"保护的责任"而采取的某些干涉行动具有合法性。这种回应,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国家的行为模式。面对这种新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中国有必要调整自身外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的责任 国际法院 灭种罪公约 预防责任 作为义务的干涉
下载PDF
国际执法合作:反腐败斗争的新路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主要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胡铭 《学术探索》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反腐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公约,加入和实施该公约对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该公约的签署揭开了反腐败领域的国际执法合作的新篇章,这为我们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路径,即集世界各国...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反腐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公约,加入和实施该公约对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该公约的签署揭开了反腐败领域的国际执法合作的新篇章,这为我们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路径,即集世界各国之力共同打击腐败这一人类公敌。适时调整我们的刑事司法制度,适应公约的要求,加大反腐败国际执法合作的力度,让贪官污吏真正无处可逃,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腐败行为 刑事司法 国际执法合作
下载PDF
国际海洋法法庭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红霞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附件6增设的新的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设立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争端解决机制的一大创举,并且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比如,它 确认了争端当事方资格、克服了海洋法...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附件6增设的新的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设立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争端解决机制的一大创举,并且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比如,它 确认了争端当事方资格、克服了海洋法本身的缺陷、实施了强制性的管辖权等。目前,国际海洋法法庭在实践中 主要是处理"船只和船员的迅速释放"和"临时措施"的案件。国际海洋法法庭对于中国也有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洋法法庭 国际法院 强制性管辖
下载PDF
中国加入《国际司法救助公约》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何其生 杨羽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1-21,共21页
1980年海牙《国际司法救助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就国际司法救助事项作出规定的国际性条约,其扩大了国际司法救助的适用对象和范围,保障了外国公民的司法权。随着我国公民出国人数的持续增长,加入公约对我国具有现实必要性。根据公... 1980年海牙《国际司法救助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就国际司法救助事项作出规定的国际性条约,其扩大了国际司法救助的适用对象和范围,保障了外国公民的司法权。随着我国公民出国人数的持续增长,加入公约对我国具有现实必要性。根据公约的规定,国际司法救助可归纳为:缔约国的中央机关、转递机关、法院或其他负责机关对于符合条件的外国当事人给予诉讼及承认与执行判决阶段的法律援助,免费转递救助申请和免除认证文件,禁止因外国证人或专家到达缔约国出庭之前的行为进行逮捕和拘留,以及在免除担保、免除逮捕、获得记录和判决书等方面给予国民待遇,以保障其实现法律赋予的权益。对照《公约》和我国现行的法律援助制度,两者在原则上并无巨大的分歧。虽然我国加入《公约》并无实质性障碍,但我国应在统一国际司法救助的概念、衔接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关系和保障国际司法救助的实施三方面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司法救助公约 司法救助 法律援助 可行性
下载PDF
国际海洋法法庭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
7
作者 谢晓彬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附件6增设的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设立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争端解决机制的一大创举,并且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比如,它确认了争端当事方资格,克服了海洋法本身的缺...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附件6增设的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设立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争端解决机制的一大创举,并且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比如,它确认了争端当事方资格,克服了海洋法本身的缺陷,实施了强制性的管辖权等。目前,国际海洋法法庭在实践中主要处理"船只和船员的迅速释放"和"临时措施"等案件。国际海洋法法庭对于中国也有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洋法法庭 国际法院 强制性管辖
下载PDF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我国刑事法的影响
8
作者 李梁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我国刑法的影响是多个层面的,既包括对我国刑法规范的范式改造,也包括对刑法伦理精神的重新定位。其核心精神在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协调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我国刑法的影响是多个层面的,既包括对我国刑法规范的范式改造,也包括对刑法伦理精神的重新定位。其核心精神在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协调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刑事司法"与"和谐"有着难以割舍的内在关联。和谐社会必然是崇尚法治的社会,必然是公民个人权利有保障、国家权力受约束、社会秩序井然、刑事司法公正得到实现的法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公约 刑事和谐 刑事司法 影响
下载PDF
我国刑事司法与有关国际公约的衔接问题研究
9
作者 卢勤忠 陈柏新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9-32,共4页
我国现有刑事立法与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司法机关应树立遵守国际条约、加强国际合作及强化人权保障的司法理念,遵守本土化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并允许司法机关在坚持程序法定原则前提下进行诉讼规则的... 我国现有刑事立法与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司法机关应树立遵守国际条约、加强国际合作及强化人权保障的司法理念,遵守本土化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并允许司法机关在坚持程序法定原则前提下进行诉讼规则的适度创新。要使我国刑事司法与国际公约相衔接,必须完善我国宪法规定、实体和程序法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 国际公约 衔接
下载PDF
程序正义与控辩平衡制度构建
10
作者 陈茂华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4-28,共5页
程序正义理念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时期。随着人类文化的融合,人们对程序正义的认识逐渐趋同并集中体现在国际公约所确认的众多司法准则之中。无论是学者的理论还是国际公约,平等价值映照下的控辩平衡是程序正义最重要的制度设计。与国际刑... 程序正义理念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时期。随着人类文化的融合,人们对程序正义的认识逐渐趋同并集中体现在国际公约所确认的众多司法准则之中。无论是学者的理论还是国际公约,平等价值映照下的控辩平衡是程序正义最重要的制度设计。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相较而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控辩关系失衡,应进行制度上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正义 控辩平衡 国际公约 构建
下载PDF
国际法院争端岛礁判例及其法理原则对我国南海维权的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珍奇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41-46,共6页
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在解决国际争端中起着重要作用。国际法院的一些判决案例反映着领土主权理论的发展,其在以后的案件中往往援引先前相似案件的判决理由,以维护其司法的一贯性。本文从国际法院新近的岛礁判例来分析其... 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在解决国际争端中起着重要作用。国际法院的一些判决案例反映着领土主权理论的发展,其在以后的案件中往往援引先前相似案件的判决理由,以维护其司法的一贯性。本文从国际法院新近的岛礁判例来分析其在进行判决时所采用的关键性依据,并总结其内在法理结构,为中国以后的南海维权行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院 岛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下载PDF
“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概念在国际法院的适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嘉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86-98,共13页
传统上国际法院认为,只有受害国才可以援引另一国的国家责任。与此不同,《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第48条规定,受害国以外的国家基于“对一切的义务”或“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亦有权援引另一国的责任。本文试图厘清“对缔... 传统上国际法院认为,只有受害国才可以援引另一国的国家责任。与此不同,《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第48条规定,受害国以外的国家基于“对一切的义务”或“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亦有权援引另一国的责任。本文试图厘清“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的含义与范围,分析其在国际法院的发展,并回答对公约管辖权条款的保留是否会限制一国基于“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对另一缔约国提起诉讼的问题。本文认为,对诉诸国际法院的保留是对一国依据“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主张诉权的限制,但存在两种例外。此外,“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这一概念在国际法院逐步受到认可,其有利于加强条约的可执行性,并避免有罪不罚现象的发生。但目前国际法院仅认可将“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的范围限定于有公约规定的、强行法所禁止的行为。只有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国家才能依据“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享有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缔约国整体的义务” 国际法院 可受理性 管辖权 公约的保留
下载PDF
引渡制度发展与反腐败国际合作前瞻
13
作者 胡鸿杰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5-59,共5页
引渡是国际公法的主要制度之一,是国家间在相互尊重主权基础上展开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引渡理论精微渊深,一直以来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实践的发展休戚相关,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权利的实现途径。以引渡实践为依托,对引渡理论特别是引渡诸... 引渡是国际公法的主要制度之一,是国家间在相互尊重主权基础上展开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引渡理论精微渊深,一直以来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实践的发展休戚相关,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权利的实现途径。以引渡实践为依托,对引渡理论特别是引渡诸原则进行历史梳理,同时结合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大背景,讨论引渡实践的困境和引渡替代措施的前景,对我国反腐败国际刑事合作实践将会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渡 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引渡替代措施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下载PDF
休息何以成为权利——劳动者休息权的属性与价值探析 被引量:52
14
作者 蓝寿荣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96,共13页
劳动者休息权是一个国际学术问题。虽然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对劳动者休息权的研究则相当薄弱,学界通行的认识也存在诸多不够之处。劳动者休息权首先是人权,进而才是法定权利。劳动者休息权的人权属性突出地表现... 劳动者休息权是一个国际学术问题。虽然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对劳动者休息权的研究则相当薄弱,学界通行的认识也存在诸多不够之处。劳动者休息权首先是人权,进而才是法定权利。劳动者休息权的人权属性突出地表现为它是人人所享有的,体现劳动者维持尊严、谋求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权利,决定了在其基本定位和权利内容上都致力于贯彻正义价值的理念。劳动者休息权的人权属性和正义价值取向,体现了其承载的社会意义及在现代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休息权 经济和社会权利 国际公约 人权 正义
原文传递
检察机关批捕权问题管见 被引量:20
15
作者 孙长永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58-62,共5页
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的合理性有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意见,该争论反映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立场截然对立。检察系统研究人员认为"我国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符合国际公约的规定"的观点,是对国际公约的曲解。另外,我国曾经仿效的俄罗... 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的合理性有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意见,该争论反映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立场截然对立。检察系统研究人员认为"我国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符合国际公约的规定"的观点,是对国际公约的曲解。另外,我国曾经仿效的俄罗斯已经对批捕权作出了重大改革。从法理上指出检察机关批捕权存在的缺陷,并不意味着在立法上立即取消检察机关的这一权力。可以维持检察机关的批捕权不变,但应在批捕机关和批捕程序等方面作必要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公约 刑事司法准则 法理分析 历史背景 批捕程序
原文传递
国际法院“南大洋捕鲸”案评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田田 《国际法研究》 2015年第1期95-109,共15页
国际法院审理的澳大利亚诉日本南大洋捕鲸案是一起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案件。案件起因是日本在国际捕鲸委员会颁布商业捕鲸禁令后,仍通过"日本特许南大洋捕鲸第二阶段研究方案",以科学研究为名在南大洋海域捕获、击杀和加工处... 国际法院审理的澳大利亚诉日本南大洋捕鲸案是一起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案件。案件起因是日本在国际捕鲸委员会颁布商业捕鲸禁令后,仍通过"日本特许南大洋捕鲸第二阶段研究方案",以科学研究为名在南大洋海域捕获、击杀和加工处理鲸鱼。澳大利亚遂以日本违反《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及其附件为由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国际法院通过对《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的解释最终支持了澳大利亚的诉讼请求。国际法院的判决对条约的解释、鲸类的国际保护乃至相关科学与法律问题的理论与分析都有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院 南大洋捕鲸案 《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条约解释
原文传递
“巴勒斯坦诉美国使馆迁移案”的国际法研究
17
作者 管建强 王云洲 《国际法研究》 2020年第3期24-39,共16页
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和美国就迁馆行为的正当性展开法律上的博弈。巴勒斯坦在国际法院起诉美国,该案件在实体和程序上都存在极大争议。从国际法院诉讼主体资格的要求方面来看,巴勒斯坦在本案... 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和美国就迁馆行为的正当性展开法律上的博弈。巴勒斯坦在国际法院起诉美国,该案件在实体和程序上都存在极大争议。从国际法院诉讼主体资格的要求方面来看,巴勒斯坦在本案件中具有诉讼主体地位;从美国退约行为对本案不产生效力方面来看,国际法院对案件拥有管辖权。美国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关系的干预以及单方面迁馆及退约行为构成对国际秩序的破坏,违反国际法。双方应当采取协商、诉讼等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使馆迁馆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国际法院诉讼管辖权
原文传递
法律职业化视角下的国际争端解决 被引量:5
18
作者 廖雪霞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27,8,共16页
以国际法院为代表的国际争端解决近年来日益活跃。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除了研究国际争端解决中所涉实体和程序问题之外,还应引入法律职业化的视角。国际争端解决有其固有的法律职业化特征,辩证地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远离西方诉讼与仲裁... 以国际法院为代表的国际争端解决近年来日益活跃。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除了研究国际争端解决中所涉实体和程序问题之外,还应引入法律职业化的视角。国际争端解决有其固有的法律职业化特征,辩证地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远离西方诉讼与仲裁文化的亚洲国家制定可行的参与国际诉讼或仲裁的策略。本文通过对近二十年来国际法院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中的国际职业律师群体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二者比较研究,指出国际争端解决中的“欧洲中心主义”现象,以及国际职业律师群体具有高度专业化、精英化和封闭性的特征。同时,我国周边国家参与国际诉讼的不同职业化模式也能启发我国应对国际诉讼或仲裁的进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诉讼 国际法院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