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实验犬脾创伤急性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期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林倩
吕发勤
+3 位作者
罗渝昆
宋青
苏轶华
唐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评价实验犬脾创伤急性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期的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特征。方法:15只健康杂种犬常规麻醉,开腹制造40处脾脏III^IV级创伤出血灶,并模拟建立失血性休克及休克复苏动物模型。于休克前,休克...
目的:评价实验犬脾创伤急性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期的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特征。方法:15只健康杂种犬常规麻醉,开腹制造40处脾脏III^IV级创伤出血灶,并模拟建立失血性休克及休克复苏动物模型。于休克前,休克期及休克复苏期,观察并记录活动性出血灶的CEUS表现,并与增强CT进行对照。应用CEUS动态评价失血性休克复苏前后创伤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廓清时间)的变化。结果:无论在休克前、休克期还是复苏期,CEUS与增强CT比较,创伤灶的显示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休克前,40处脾脏创伤出血灶,CEUS显示34处(显示率85.0%),呈无增强和/或低增强创伤区内的异常增强。随休克进展,CEUS显示脾脏动脉的微小分支减少,呈"枯枝状",造影剂聚积于小动脉分支末梢,却无活动性出血的异常增强。复苏后,30处创伤灶再出血,CEUS显示28处(显示率93.3%)。CEUS动态监测创伤脾脏血流灌注变化,休克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异于其他两组(P<0.01),体现在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明显减低,而廓清时间显著延长。结论:CEUS不仅可以动态监测失血性休克时脾创伤出血灶的变化及休克复苏期再出血的发生,还可以对实验犬脾脏血流灌注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脾脏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复苏
活动性出血
定量研究
增强C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增强造影诊断脾钝性创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春伶
高永艳
+4 位作者
马秀珠
井茹芳
姚秀萍
董继红
树俊莲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889-891,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增强造影在脾钝性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建立脾钝性创伤的动物模型18处,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增强造影检查,分析相应的声像图特点,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8处...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增强造影在脾钝性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建立脾钝性创伤的动物模型18处,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增强造影检查,分析相应的声像图特点,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8处创伤常规超声诊断8处,准确率为44.4%;超声造影诊断18处,准确率为10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图像中脾内创伤区始终无强化,边界清晰,与非创伤区的无强化形成了鲜明对比,破裂处可见造影剂的外渗。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清晰地显示脾外伤的范围和程度,对脾钝性创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增强造影
脾
创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阶超声造影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动物实验研究
3
作者
安力春
唐杰
+3 位作者
王月香
徐建宏
李俊来
林倩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造影在脾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动物全麻开腹状态下建立脾脏钝性伤和锐性伤动物模型。所用动物为6只小型猪(体重30~40kg),共建立脾脏外伤模型13处,其中锐性伤5处,钝性伤8处。脾脏创伤后即刻,首先应用常...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造影在脾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动物全麻开腹状态下建立脾脏钝性伤和锐性伤动物模型。所用动物为6只小型猪(体重30~40kg),共建立脾脏外伤模型13处,其中锐性伤5处,钝性伤8处。脾脏创伤后即刻,首先应用常规超声观察脾实质损伤的部位、范围及内部回声,然后在灰阶超声造影条件下静脉团注自制造影剂1.8ml,观察脾实质损伤的部位、范围、损伤程度及造影增强特征,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灰阶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脾内损伤病灶的部位、形态、范围,其显示脾内损伤区的敏感性为100%(13/13),显著优于常规超声(30.8%,P〈0.01)。脾内损伤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为在动脉期和延迟期均无增强,呈负性显影,损伤区与周围正常实质分界清晰。在判断脾损伤的严重程度上,超声造影分级与病理学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超声造影剂结合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可显著提高常规超声对脾脏外伤的诊断水平,在脾脏外伤的诊断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外伤
灰阶超声造影
原文传递
题名
实验犬脾创伤急性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期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林倩
吕发勤
罗渝昆
宋青
苏轶华
唐杰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超声科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肿瘤医院功能科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279)
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14QNP102)~~
文摘
目的:评价实验犬脾创伤急性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期的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特征。方法:15只健康杂种犬常规麻醉,开腹制造40处脾脏III^IV级创伤出血灶,并模拟建立失血性休克及休克复苏动物模型。于休克前,休克期及休克复苏期,观察并记录活动性出血灶的CEUS表现,并与增强CT进行对照。应用CEUS动态评价失血性休克复苏前后创伤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廓清时间)的变化。结果:无论在休克前、休克期还是复苏期,CEUS与增强CT比较,创伤灶的显示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休克前,40处脾脏创伤出血灶,CEUS显示34处(显示率85.0%),呈无增强和/或低增强创伤区内的异常增强。随休克进展,CEUS显示脾脏动脉的微小分支减少,呈"枯枝状",造影剂聚积于小动脉分支末梢,却无活动性出血的异常增强。复苏后,30处创伤灶再出血,CEUS显示28处(显示率93.3%)。CEUS动态监测创伤脾脏血流灌注变化,休克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异于其他两组(P<0.01),体现在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明显减低,而廓清时间显著延长。结论:CEUS不仅可以动态监测失血性休克时脾创伤出血灶的变化及休克复苏期再出血的发生,还可以对实验犬脾脏血流灌注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脾脏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复苏
活动性出血
定量研究
增强CT
Keywords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spleen
trauma
hemorrhagic shock
resuscitation
active bleeding
quantitative study
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增强造影诊断脾钝性创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春伶
高永艳
马秀珠
井茹芳
姚秀萍
董继红
树俊莲
机构
武警总医院南楼特诊科
武警总医院首长保健科
出处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889-891,共3页
基金
武警总医院基金(WJ2006003)
文摘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增强造影在脾钝性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建立脾钝性创伤的动物模型18处,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增强造影检查,分析相应的声像图特点,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8处创伤常规超声诊断8处,准确率为44.4%;超声造影诊断18处,准确率为10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图像中脾内创伤区始终无强化,边界清晰,与非创伤区的无强化形成了鲜明对比,破裂处可见造影剂的外渗。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清晰地显示脾外伤的范围和程度,对脾钝性创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增强造影
脾
创伤
Keywords
conventional ultrasonography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spleen trauma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322.6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阶超声造影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动物实验研究
3
作者
安力春
唐杰
王月香
徐建宏
李俊来
林倩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造影在脾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动物全麻开腹状态下建立脾脏钝性伤和锐性伤动物模型。所用动物为6只小型猪(体重30~40kg),共建立脾脏外伤模型13处,其中锐性伤5处,钝性伤8处。脾脏创伤后即刻,首先应用常规超声观察脾实质损伤的部位、范围及内部回声,然后在灰阶超声造影条件下静脉团注自制造影剂1.8ml,观察脾实质损伤的部位、范围、损伤程度及造影增强特征,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灰阶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脾内损伤病灶的部位、形态、范围,其显示脾内损伤区的敏感性为100%(13/13),显著优于常规超声(30.8%,P〈0.01)。脾内损伤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为在动脉期和延迟期均无增强,呈负性显影,损伤区与周围正常实质分界清晰。在判断脾损伤的严重程度上,超声造影分级与病理学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超声造影剂结合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可显著提高常规超声对脾脏外伤的诊断水平,在脾脏外伤的诊断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脾脏
外伤
灰阶超声造影
Keywords
spleen
trauma
Gray scale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实验犬脾创伤急性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期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
林倩
吕发勤
罗渝昆
宋青
苏轶华
唐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增强造影诊断脾钝性创伤的实验研究
李春伶
高永艳
马秀珠
井茹芳
姚秀萍
董继红
树俊莲
《武警医学》
CAS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灰阶超声造影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动物实验研究
安力春
唐杰
王月香
徐建宏
李俊来
林倩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