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World of Ice and Snow Being also Invaluable Asset:A Case Study of the"Snow Village"
1
作者 Jianyi JIAO Fan CHE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Based on field visit and interview,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now village in China is summarized from four aspects:core scenic spots in snow village,skiing industry in snow village,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in snow ... Based on field visit and interview,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now village in China is summarized from four aspects:core scenic spots in snow village,skiing industry in snow village,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in snow village,and ice and snow agritainment.The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ignificant problems in homogenization,scenic area infrastructure,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snow village.Targete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tapping internal advantages,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promoting tourism industry upgrading,and collaborating to innovate the ice and snow tourism supply chain,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now vill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world of ice and snow being also invaluable asset Village and town construction Snow village development of snow village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Beautiful Village”Landsca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Zizhulin Village in Yanshan County 被引量:1
2
作者 YANG Junl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4期120-122,共3页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landscape, and takes Zizhulin village in Yanshan County as study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Zizhulin Villa...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landscape, and takes Zizhulin village in Yanshan County as study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Zizhulin Village relying on the national 4 A level scenic spot, and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its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village" landscape with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ther part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村 景观建设 发展现状
下载PDF
多村整合与协同发展:华阴市五村实用性村庄规划探析
3
作者 虞志淳 《建设科技》 2024年第14期44-47,共4页
近年来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各地展开。本文通过华阴市五村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践,探讨在发掘、整合村庄自然人文资源的同时注重底线管控的规划设计方法。多村整合,一体化统筹,即整合自然人文资源,统筹五个村庄管理机制,建构乡村生活圈,形成互... 近年来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各地展开。本文通过华阴市五村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践,探讨在发掘、整合村庄自然人文资源的同时注重底线管控的规划设计方法。多村整合,一体化统筹,即整合自然人文资源,统筹五个村庄管理机制,建构乡村生活圈,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即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善用资源、空废利用,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底线管控与优化提升。最终,在全要素管控下,保护与发展协调创新,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统一生命体的全面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性村庄规划 协同发展 底线管控 乡村生活圈 空废利用
下载PDF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andMarketing Villages in Modern China
4
作者 慈鸿飞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7年第3期63-70,191,共9页
关键词 OO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andMarketing villages in Modern China
原文传递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具探索——以佛山市南海区“三券”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小薇 廖曼华 袁奇峰 《城市观察》 2024年第2期19-28,159,160,共12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抓手。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同的整治模式会造成土地发展权的非均衡配置,使得被赋予土地发展权的项目容易实施、被削减或终止土地发展权的项目难以实施。本文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出发...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抓手。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同的整治模式会造成土地发展权的非均衡配置,使得被赋予土地发展权的项目容易实施、被削减或终止土地发展权的项目难以实施。本文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出发,探究了南海区“三券”政策的三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三券”政策的实施机制,指出“三券”政策实质上是通过土地发展权的补偿和转移来保护村集体利益、助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路径。建立和完善土地发展权转移和补偿机制,有利于推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因土地性质变化而产生的土地收益“暴损”问题,有利于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牵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发展权 南海区“三券” “百千万工程”
下载PDF
基于GIS的景村协同特征与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6
作者 蒋凯伦 胡玉洁 +2 位作者 陈准 陈太政 王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97-105,共9页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量关系上,河南省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之间的数量空间关系整体较为显著;在质量空间关系上,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质量空间协调度处于基本协调水平,二者质量空间耦合关系处于良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协同发展关系上,交通通达度、旅游经济、河流等对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村镇 A级景区 空间关系 协同发展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村镇建设格局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7
作者 李元芳 乔伟峰 +1 位作者 杨春花 陈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点主要围绕主城区、城镇中心及交通主干道分布,整体呈现出“一个大中心、多个小中心”的放射状空间格局,不同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可达性分异较大;②金坛区居民点分形特征较强,居民点分布呈现出多区域片状集聚的空间特征,基本沿主要交通线路扩张;③金坛区村镇建设存在村镇空间形态复杂、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村镇规模等级不合理的问题,据此提出提高村镇空间结构稳定性等村镇建设格局空间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苏南洼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及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可达性 村镇建设格局 乡村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分析
8
作者 李善宏 吕雁琴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177,共9页
乡村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物质保证与生态基础。论文以2006—2020年为研究期,构建乡村建设—资源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8个省份的乡村建设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 乡村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物质保证与生态基础。论文以2006—2020年为研究期,构建乡村建设—资源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8个省份的乡村建设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并利用空间收敛模型研究这种差异是否存在收敛。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中国乡村建设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水平较低且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地区异质性特征明显,其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由东至西阶梯递减的规律。(2)中国乡村建设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水平的总体差异在波动降低,区域间差距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耦合协调水平在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过程,收敛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该研究对把握中国乡村建设与资源环境发展规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资源环境 耦合协调 动态演进
下载PDF
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区域保护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9
作者 张子涵 孙舔轲 +3 位作者 侯小萌 苏迎庆 曲子涵 牛俊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45个传统村落的相关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数据,运用格网化、耦合协调模型、重力模型、主成分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和空间聚类方法,对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区域保护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 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45个传统村落的相关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数据,运用格网化、耦合协调模型、重力模型、主成分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和空间聚类方法,对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区域保护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区域保护及发展水平整体较均衡,两个重心均在汾河中游。(2)传统村落区域保护与发展水平耦合状况全流域整体为拮抗和低耦合,协调状况近90%区域为失调,上游协调情况远低于全流域平均,中游出现低值区包围高值区与中值区的现象,呈现以河道为轴的复杂层级特征。(3)区域的总体经济能力、非农经济能力、政策倾斜程度和资源禀赋是汾河流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协调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4)协调发展视域下确定汾河流域传统村落“一极、一带、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一极”为平遥县示范区,“一带”为汾河西侧发展带,“五区”为城镇转型区、经济优先区、综合保护区、资源开发区和政策扶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区域保护与发展 耦合协调 空间发展格局 汾河流域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战略视角下广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10
作者 岑迪 龚蔚霞 黄建欣 《城市观察》 2024年第1期100-110,162,共12页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是新时期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抓手,对助推实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研究选取广东省57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从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视角,揭示了...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是新时期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抓手,对助推实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研究选取广东省57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从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视角,揭示了广东省县域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特征,以及广东省县域城镇化、县域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并以底线优先、发展赋能、政策叠加的原则和思路,对衔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广东省县城进行了归类,对不同类别县城以产业为牵引推进城镇化的路径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支撑广东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其他省市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战略 县域城镇化 “百千万工程” 产业牵引 分类路径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探索——以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为例
11
作者 王双双 《建设科技》 2024年第1期66-69,73,共5页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江苏以省级传统村落作为重要抓手,探索适应本省实际的保护发展实践工作。文章基于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地方实践,以宜兴市太华镇为例,从村落分布、选址与格局以及物质资...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江苏以省级传统村落作为重要抓手,探索适应本省实际的保护发展实践工作。文章基于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地方实践,以宜兴市太华镇为例,从村落分布、选址与格局以及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三个方面阐释其境内分布的传统村落特征,并针对目前存在的“管报不管保”“单个村落保护弊端”以及“保护与发展矛盾”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传统村落 太华镇 传统村落特征 保护发展建议
下载PDF
湖南省小城镇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分析
12
作者 常晨曦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4期34-41,共8页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与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的主要表现之一。小城镇作为城乡发展的融合点,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及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了湖南省小城镇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在省...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与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的主要表现之一。小城镇作为城乡发展的融合点,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及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了湖南省小城镇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在省级层面,小城镇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均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对乡村劳动力的吸引力有待加强。(2)在县级层面,小城镇发展与农民增收、乡村就业、农业生产的相关程度均呈中等水平,整体小城镇与乡村振兴的协调程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县域小城镇规模差距较大,部分县城或建制镇规模较小,对其乡村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3)湖南省小城镇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还存在小城镇规模效应发挥不明显、小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向乡村延伸不充分、小城镇与乡村产业发展“双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乡村振兴 协调发展 湖南省
下载PDF
特色小镇空间“格局—功能”动态协同发展研究——以贵州省茅台镇为例
13
作者 杨睿 陈波 李骁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102,共11页
特色小镇格局调整与功能优化是小镇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符合特色小镇施行严格的动态监管与优胜劣汰机制要求。基于系统论,建构特色小镇空间“格局—功能”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以茅台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格局功能耦合关系,研究... 特色小镇格局调整与功能优化是小镇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符合特色小镇施行严格的动态监管与优胜劣汰机制要求。基于系统论,建构特色小镇空间“格局—功能”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以茅台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格局功能耦合关系,研究动态协同发展特征与效应,以期为同类型特色小镇动态监测发展趋势与格局功能优化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茅台镇近五十年空间功能格局优化明显,特色主导产业优势显著,整体处于激进扩张建设阶段;格局扩张优先于功能优化的发展趋势将引起特色小镇系统失调;特色小镇高速城镇化导致的空间异变可以通过满足生产主体需求、缓解人与自然对立关系、产业转型优先于格局调整等方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空间“格局—功能” 耦合关系 动态协同发展 贵州茅台镇
下载PDF
基于区域协同的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常州市空港片区为例
14
作者 李峻峰 薛学虎 +3 位作者 谢栋灿 刘千渠 李舒文 秦晓燕 《自然资源情报》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可与市县合并编制或可以多个乡镇单元编制的属性,要求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必须考虑区域协同的因素。本文以常州市新北区空港片区三镇为例,针对空港片区功能发挥不足、三镇连绵发展缺乏协同等问题,提出基于区域协同... 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可与市县合并编制或可以多个乡镇单元编制的属性,要求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必须考虑区域协同的因素。本文以常州市新北区空港片区三镇为例,针对空港片区功能发挥不足、三镇连绵发展缺乏协同等问题,提出基于区域协同的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方法,即构建“片区协同规划研究+分镇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体系;片区层面侧重市县战略承接和生态、产业、服务、交通的跨镇协同,分镇层面侧重差异引导、底线约束和空间管控,明确五类重点管控要素,并通过健全完善片区协同机制和优化规划实施监督与管理,保障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有序实施,为我国区域协同下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的创新提供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发展 镇级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编制方法 常州市空港片区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协同发展策略探析——以敦化市大蒲柴河村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宝畏 王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6-32,共7页
以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协同发展为引领,针对大蒲柴河村存在的诸如村落民俗文化流失较为严重、相关旅游空间规划仍不完善、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更新不力、现代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和旅游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等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打造“生态... 以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协同发展为引领,针对大蒲柴河村存在的诸如村落民俗文化流失较为严重、相关旅游空间规划仍不完善、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更新不力、现代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和旅游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等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打造“生态文化”空间格局、增强文化认同,营造特色文旅空间和发挥区位优势,构建区域联动旅游体系的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发展策略,以期能为大蒲柴河村乃至东北地区其他村落保护和旅游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展 传统村落 旅游开发 大蒲柴河村
下载PDF
核电项目带动滨海城镇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浙江三澳核电项目为例
16
作者 罗成书 郭亚欣 张庆麟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11期78-84,共7页
核电项目与周边的滨海城镇既是独立的社会经济单元,又是统一的社会经济运行体。核电项目与滨海城镇融合,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是核电项目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核电项目与周边滨海城镇的关系通常会经历冲突、妥协和融合3个阶段。“融... 核电项目与周边的滨海城镇既是独立的社会经济单元,又是统一的社会经济运行体。核电项目与滨海城镇融合,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是核电项目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核电项目与周边滨海城镇的关系通常会经历冲突、妥协和融合3个阶段。“融合”阶段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核电项目与滨海城镇的协同发展问题。协同发展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核电项目与周边滨海城镇的协同;二是实现区域内部各滨海城镇及各功能板块的一体化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浙江三澳核电项目与周边滨海城镇的关系,提出协同发展的重点包括空间协同、产业协同、设施协同及生态协同,认为这4个方面均应围绕核电项目这个变量进行重整重构,找到协同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项目 滨海城镇 协同发展 浙江
下载PDF
传统村落活态性类型及其特征——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刘伟 赵之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5-1074,共10页
面对传统村落多维度“失活”现象,有效识别村落活态性类型,研判失活主导因子,能为进一步指导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立足于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属性,剖析传统村落活态性内涵,以提升度... 面对传统村落多维度“失活”现象,有效识别村落活态性类型,研判失活主导因子,能为进一步指导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立足于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属性,剖析传统村落活态性内涵,以提升度、有效度和传承度为评价维度,构建由经济发展(E)、社会治理(S)、文化认同(C)3个方面因子组成的传统村落活态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北京市16个中国传统村落为评价对象归纳其活态性类型,对比不同类型村落失活主导因子和发展协调程度等特征。结果表明:失活问题在北京市传统村落中较为普遍,但失活程度有所不同;传统村落活态性类型中,Ⅰ型村落受S影响显著,Ⅱ型村落受E影响显著,Ⅲ型村落受3类因子(E+S+C)综合影响显著;3种类型村落协调发展水平呈现Ⅲ型>Ⅱ型>Ⅰ型的特征,表明Ⅰ型村落各维度活态性最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性 评价体系 类型特征 失活指数 协调发展水平 传统村落
下载PDF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的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樱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7期81-84,共4页
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文化提供了文化振兴的根本遵循。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和当地独有的传统文化特色相融合,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不但能促进地方旅游业与经济快速发展,还能... 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文化提供了文化振兴的根本遵循。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和当地独有的传统文化特色相融合,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不但能促进地方旅游业与经济快速发展,还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厚植家国情怀。为此,需明晰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协同协同发展原则,制定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方案,探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乡村旅游 文化保护 协同发展 文旅融合
下载PDF
徽州传统村落地域系统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
19
作者 张强 储金龙 +3 位作者 何金廖 许艳 胡森林 余浩然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43,共15页
促进传统村落地域系统高质量协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生态和经济产业的耦合协同关系分析,忽略了社会系统的重要作用,缺少交叉学科的视野以及系统性的思维,难以凝练出操作性强的经验方法和指导意见。本研... 促进传统村落地域系统高质量协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生态和经济产业的耦合协同关系分析,忽略了社会系统的重要作用,缺少交叉学科的视野以及系统性的思维,难以凝练出操作性强的经验方法和指导意见。本研究以徽州地区五批次32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传统村落地域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协同发展情况和形成机制,构建了文化资源-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传统村落地域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发现:(1)徽州传统村落的协同发展水平与综合发展水平大多处于中低水平,呈现出一带多点的空间分布态势。(2)象限矢量动力特征表明:徽州传统村落趋向于文化资源保存丰富和旅游经济发展良好的状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生态系统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为显著的协同关系,旅游经济支撑条件与生态系统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显著的权衡关系。(3)将综合发展水平与协同水平的两两交叉划分出9类协同发展类型,其中中等水平协同类型(156个)和低水平协同类型(130个)远多于其他类型。(4)在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复合效应的影响下,传统村落地域系统不断实现低水平到高水平以及失调到协同的渐进式演化,最终实现系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本研究可以为有效解决徽州传统村落现实困境、促进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地域系统 空间分异 类型划分 形成机制 高质量协同发展 徽州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企协调研究
20
作者 陈寅飞 李国浩 +1 位作者 杨莉 廖妮娜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10期105-107,144,共4页
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专业性和投资风险高的系统工程,在勘探过程中易产生复杂的地质工程问题,使得企业与政府、居民间的地企协调问题日趋复杂。通过提炼深层页岩气开发的特点总结出政企以及企业与居民的协调难点,... 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专业性和投资风险高的系统工程,在勘探过程中易产生复杂的地质工程问题,使得企业与政府、居民间的地企协调问题日趋复杂。通过提炼深层页岩气开发的特点总结出政企以及企业与居民的协调难点,针对性地从地企关系、动态竞争、沟通交流渠道和企地共建共享方面给出对策建议,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开发 地企关系 协调难点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