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er-Constructing 3D Copper Current Collector with Crystalline Orientation Selectivity for St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1
作者 Hui Li Gang Wang +3 位作者 Jin Hu Jun Li Jiaxu Huang Shaolin Xu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29-139,共11页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ithium(Li)metal anodes in high-capacity batteries is impeded by the formation of hazardous Li dendrites.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novel methodology that combines ...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ithium(Li)metal anodes in high-capacity batteries is impeded by the formation of hazardous Li dendrites.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novel methodology that combines laser ablation and heat treatment to precisely induce controlled grain growth within laser-structured grooves on copper(Cu)current collectors.Specifically,this approach enhances the prevalence of Cu(100)facets within the grooves,effectively lowering the overpotential for Li nucleation and promoting preferential Li deposition.Unlike approaches that modify the entire surface of collectors,our work focuses on selectively enhancing lithiophilicity within the grooves to mitigate the formation of Li dendrites and exhibit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metrics.The half-cell with these collectors maintains a remarkable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97.42%over 350 cycles at 1 mA cm^(−2).The symmetric cell can cycle stably for 1600 h at 0.5 mA cm^(−2).Furthermore,when integrated with LiFePO4 cathodes,the full-cell configuration demonstrates outstanding capacity retention of 92.39%after 400 cycles at a 1C discharge rate.This study introduces a novel technique for fabricating selective lithiophilic three-dimensional(3D)Cu current collectors,thereby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Li metal batteries.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is approach hold promise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all laser-processed 3D Cu current collectors by enabling precise lithiophilic modifications within complex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current collector heat treatment laser processing lithium metal battery selective crystalline orientation
下载PDF
Tuning dual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opper/graphite composite to achieve diversified utilization of copper current collector for lithium storage 被引量:2
2
作者 Xia Ma Zhi-Jia Zhang +7 位作者 Jia-Min Wang Shi-Hao Sun Shao-Fei Zhang Shen Yuan Zhi-Jun Qiao Zhen-Yang Yu Jian-Li Kang Wei-Jie Li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2802-2809,共8页
Graphite anode materials are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lithium-ion batteries;however, the long electron/ion transportation path restricted its high energy storage. In this experiment, we designed a copper/graphite com... Graphite anode materials are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lithium-ion batteries;however, the long electron/ion transportation path restricted its high energy storage. In this experiment, we designed a copper/graphite composite with a dual three-dimensional(3 D) continuous porous structure combining used nonsolvent-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and heat treatment, in which a large amount of graphite is embedded in the 3 D porous copper/carbon architecture. In the novel structure, not only the electron and Li^(+)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s are improved, but also the space of current collector is fully utilized. Meanwhile,carbonized polyacrylonitrile network stabilizes the interface between graphite and copper matrix. The obtained copper/graphite composite anode has an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524.6 mAh·g^(-1), a holding capacity of350 mAh·g^(-1) and excellent cycle stability(299.3 mAh·g^(-1) after 180 cycles at 0.1 C rate), exhibiting goo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loading of the copper/graphite 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 is about 4.39 mg·cm^(-2). We also envisage replacing graphite with other high-capacity active materials to fill the current collector,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advanced electr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ite anode copper current collector Dual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Nonsolvent-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Heat treatment
原文传递
纳米FeSe_(2)正极材料制备与镁电池中性能表征
3
作者 王利诚 徐昊 +1 位作者 李钊 邹建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5-731,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成功合成了FeSe_(2)纳米颗粒,将其作为正极材料组装可充镁电池,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FeSe_(2)正极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 mAh/g,并在循环过程中展现出比容量的逐渐...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成功合成了FeSe_(2)纳米颗粒,将其作为正极材料组装可充镁电池,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FeSe_(2)正极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 mAh/g,并在循环过程中展现出比容量的逐渐升高,在循环48次后获得最大放电比容量628 mAh/g,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00次循环后仍保持581 mAh/g的放电比容量。非原位TEM、XPS和同步辐射软X射线吸收谱分析表明,FeSe_(2)正极在循环过程中,铜集流体会参与正极电化学反应并形成含铜化合物,在正极材料中形成导电通路,这有利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因此,FeSe_(2)纳米颗粒充分参与正极转化反应,并展现出高容量和长循环稳定性,为镁电池中的集流体和硒族化合物的匹配性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正极材料 FeSe_(2) 铜集流体 非原位表征
下载PDF
改性铜集流体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4
作者 段长琦 谷月月 +3 位作者 黎子龙 刘婷婷 于镇洋 孙琦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能源的过度消耗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近年来,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开发应用。锂离子电池(LIBs)被认为是目前最可靠的先进可充电储能器件之一。在LIBs中,集流体发挥着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能源的过度消耗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近年来,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开发应用。锂离子电池(LIBs)被认为是目前最可靠的先进可充电储能器件之一。在LIBs中,集流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连接着LIBs内外电子通路,是活性电极材料的支撑基底。目前,商业铜箔作为集流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性能储能器件的性能要求。因此,对LIBs铜集流体进行改性,是一种解决其性能不足和部分电池缺陷问题的可行方法。由于碳基材料具有高导电性和高机械强度等优点,与铜材料能够实现良好结合和性能过渡,被认为是最契合的优秀改性材料。本文介绍了LIBs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铜集流体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碳基材料改性以及铜集流体表面改性和结构改性。对于铜集流体碳基材料改性,总结了近年来众多突出成果,包括应用于改性过程中的不同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过程,以及影响碳纳米材料改性铜基集流体性能的诸多因素。最后对铜集流体在LIBs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集流体 锂离子电池 改性设计 碳基材料 催化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石墨烯涂层铜箔集流体在硅基负极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金睿 周旭峰 刘兆平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8-1703,共6页
针对硅基负极体积膨胀大,在电池循环过程中易从集流体上脱落的问题,提出了石墨烯涂层改性铜箔集流体的创新思路。石墨烯涂覆增加了集流体表面的粗糙度,从而使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的粘附力增强,抑制硅基负极中集流体与活性物质脱离的现象发... 针对硅基负极体积膨胀大,在电池循环过程中易从集流体上脱落的问题,提出了石墨烯涂层改性铜箔集流体的创新思路。石墨烯涂覆增加了集流体表面的粗糙度,从而使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的粘附力增强,抑制硅基负极中集流体与活性物质脱离的现象发生。与使用商业铜箔集流体的电池相比,使用石墨烯涂层改性铜箔集流体的电池在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方面均有明显提升。使用石墨烯涂层改性铜箔集流体的电池在2 C高倍率下,硅基负极放电比容量为467.2 mAh/g;在0.2 C循环8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超过50%,而使用常规铜箔作为集流体的电池容量保持率仅为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负极 铜箔集流体 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阴极辊在线抛光工艺对锂电铜箔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盼阳 王庆福 +3 位作者 李谋翠 樊斌锋 王绪军 金淑苗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9,共6页
利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抛光刷转动速度、横向摆动速度及抛光电流对铜箔性能及针孔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抛光工艺,进而改善铜箔性能及表观质量。结果表明,抛光刷转动速度450 r/min、横向摆动速度350 r/min、... 利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抛光刷转动速度、横向摆动速度及抛光电流对铜箔性能及针孔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抛光工艺,进而改善铜箔性能及表观质量。结果表明,抛光刷转动速度450 r/min、横向摆动速度350 r/min、抛光电流0.50 A时,生成的铜箔光面(S面)均一,且针孔缺陷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铜箔 集流体 响应面分析法 抛光电流 阴极辊 在线抛光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复合铜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7
作者 敦雪洋 谢佳俊 王明涌 《矿冶》 CAS 2024年第5期705-713,共9页
集流体作为锂离子电池汇集电流和支撑活性物质的重要结构,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开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于传统铜箔,复合铜箔是一种新型的轻质负极集流体,其独特的“Cu-聚合物-Cu”三明治结构可以显著降低集流体重量,增加电池的... 集流体作为锂离子电池汇集电流和支撑活性物质的重要结构,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开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于传统铜箔,复合铜箔是一种新型的轻质负极集流体,其独特的“Cu-聚合物-Cu”三明治结构可以显著降低集流体重量,增加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同时,绝缘且柔韧的聚合物中间层可以阻断电子的横向传输,缓解充电过程负极嵌锂引起的膨胀应力,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介绍了复合铜箔中间层类型,评述了复合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的优势,总结了磁控溅射、真空蒸镀、化学镀、水电镀等典型复合铜箔制备方法,展望了复合集流体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铜箔 集流体 质量能量密度 镀铜
下载PDF
锂金属电池铜集流体界面优化策略研究
8
作者 林雨 李想 +1 位作者 代化 曹子怡 《船电技术》 2024年第11期16-19,共4页
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优势而备受关注,但金属锂高活性和电化学循环过程中枝晶生长问题制约了其实际应用。铜集流体的研究对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起到调控局部电流密度从而影响锂离子分布的作用。本文针对平面铜... 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优势而备受关注,但金属锂高活性和电化学循环过程中枝晶生长问题制约了其实际应用。铜集流体的研究对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起到调控局部电流密度从而影响锂离子分布的作用。本文针对平面铜集流体的固有缺陷,介绍了铜集流体改性策略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指出设计三维结构集流体能有效降低电流密度但暴露了更多活性界面,增强集流体亲锂性可以降低锂成核过电位但对设备具有较高要求,构建铜集流体表面改性层可以有效隔离电解液但对电池长期稳定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考量,因此铜集流体的优化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集流体 锂金属电池 面优化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铜箔集流体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建宇 冯捷敏 +1 位作者 王宇晖 郭战胜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集流体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能对电极结构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通过表征负极用铜箔集流体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实现对集流体的合理、可靠使用,为优化电极结构提供指导。本文分别研究了... 集流体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能对电极结构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通过表征负极用铜箔集流体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实现对集流体的合理、可靠使用,为优化电极结构提供指导。本文分别研究了三种不同厚度压延铜箔和电解铜箔的力学性能,发现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的弹性模量分别为70 GPa和50 GPa左右。铜箔的屈服强度随厚度减小而增大,表现出越薄越强的趋势。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微拉伸试验后的不同厚度铜箔集流体的断裂面,发现电解铜箔的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压延铜箔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体 铜箔 锂离子电池 断裂
下载PDF
负极集流体在碱锰电池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同驰 董会超 +2 位作者 宋文顺 马海强 邓伯维 《电池》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65-166,共2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负极集流体铜钉在碱锰电池申的电化学行为,对其在无汞条件下在碱锰电池中使用的可行性做了探讨。
关键词 负极集流体 碱锰电池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碱锰电池中铜集流体上析出锌的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胜利 夏同驰 牛玉宝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通过动电位扫描测极化曲线和电位恢复曲线,对无汞碱锰电池中负极铜集液体上析出锌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锌在铜上析出是按照化学镀机理进行的,还原剂为氢还原过程的中间产物氢原子.
关键词 碱性原电池 铜集流体 锰电池 锌析出
下载PDF
锂电池用3D多孔铜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丽娟 王宇 +1 位作者 魏甲明 严大洲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0,共8页
电解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锂电池的内阻,并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以及稳定性。随着对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要求的提高,对电解铜箔的相关性能如比表面积、微观形貌等要求也越来越高。3D多孔铜箔因其不同形... 电解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锂电池的内阻,并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以及稳定性。随着对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要求的提高,对电解铜箔的相关性能如比表面积、微观形貌等要求也越来越高。3D多孔铜箔因其不同形式的多孔结构,较现有的平面铜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推进3D多孔铜箔的商业化应用已经成为现阶段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不同形式的多孔铜集流体制备的工艺以及其相关性能测试,通过总结表明多孔铜负极集流体对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为铜箔生产与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铜箔 负极集流体 锂离子电池 金属基负极材料
下载PDF
无汞碱锰电池负极集流体的表面处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裘妙云 黄锦文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2-73,共2页
在无汞碱锰电池生产中负极铜集流体的表面处理是技术关键之一,本文叙述了几种不同表面处理的铜集流体,如铜钉电镀铟、电镀锌、镀锌后钝化和经有机物化学处理生成的保护膜的铜钉等对无汞碱锰电池存放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无汞碱锰电池 负极 铜集流体 表面处理 电池
下载PDF
铜集流体在碱金属电池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黎子龙 刘婷婷 +2 位作者 段长琦 谷月月 张志佳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1-13,共13页
碱金属(Li和Na)电池的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和低电位使其成为未来储能设备的重要候选之一,但其本身存在严重的枝晶生长问题,导致库伦效率低、电池寿命短,甚至会造成电池短路发热,引起事故。集流体作为电极材料的支撑基底和连通内外电子... 碱金属(Li和Na)电池的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和低电位使其成为未来储能设备的重要候选之一,但其本身存在严重的枝晶生长问题,导致库伦效率低、电池寿命短,甚至会造成电池短路发热,引起事故。集流体作为电极材料的支撑基底和连通内外电子通路的部件,占据了电池大部分的体积和质量,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本文介绍了铜集流体在金属电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讨论了近年来针对铜集流体的改性方法,目前常见的改性方法是集流体表面改性和结构化改性,两种方法都能很好解决枝晶生长问题。最后对铜集流体改性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电池 铜集流体 腐蚀 枝晶生长 改性方法
下载PDF
时效处理工艺对电解铜箔抗拉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争兵 丁瑜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2-304,共3页
抗拉强度影响电解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的使用效能。对正极电解铜箔进行时效处理,然后进行XRD和SEM分析,并测试铜箔的抗拉强度。时效温度和时间对铜箔的抗拉强度都有影响,当二者分别为40℃和24 h时,处理后铜箔的抗拉强度较未处理铜箔提高... 抗拉强度影响电解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的使用效能。对正极电解铜箔进行时效处理,然后进行XRD和SEM分析,并测试铜箔的抗拉强度。时效温度和时间对铜箔的抗拉强度都有影响,当二者分别为40℃和24 h时,处理后铜箔的抗拉强度较未处理铜箔提高了13.4%。时效处理过程中铜晶粒的二次取向生长,是铜箔抗拉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箔 时效处理 抗拉强度 集流体 铜晶粒
下载PDF
Sn-Co-Zn纳米棒阵列合金电极的制备及性能
16
作者 常玉清 王楠 +1 位作者 李肖肖 黄令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液相法制备铜纳米棒阵列,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通过电沉积制备Sn-Co-Zn纳米棒阵列合金电极。合金电极主要是由Co Sn、Co Sn2和单质Zn组成的混晶。以1 C在0.02~1.50 V循环,合金电极首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813.8 m Ah/g,库仑... 采用液相法制备铜纳米棒阵列,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通过电沉积制备Sn-Co-Zn纳米棒阵列合金电极。合金电极主要是由Co Sn、Co Sn2和单质Zn组成的混晶。以1 C在0.02~1.50 V循环,合金电极首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813.8 m Ah/g,库仑效率为87.5%,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467.0 m Ah/g。电极活性材料多相结构及纳米阵列间隙,可缓解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沉积 铜纳米棒 负极 集流体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仲振 《云南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11-14,共4页
锂离子电池的内阻直接影响电池的可靠性和循环寿命,这不仅取决于电池的四大主材,而且与集流体有关。集流体既是活性物质的载体,又是工作时产生的电流汇集的导体,形成较大的电流,提高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效率。综述了目前研究文献中锂离子... 锂离子电池的内阻直接影响电池的可靠性和循环寿命,这不仅取决于电池的四大主材,而且与集流体有关。集流体既是活性物质的载体,又是工作时产生的电流汇集的导体,形成较大的电流,提高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效率。综述了目前研究文献中锂离子众多集流体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体 铜箔 铝箔 泡沫 3D多孔
下载PDF
MHN-i电池负极集流体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查永忠 陈晓光 +2 位作者 李亮生 杨志磊 王力臻 《电池工业》 CAS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通过解剖失效电池,利用物性分析及模拟试验,研究了MHN-i电池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负极集流体铜网的变化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流体(铜网)中的铜元素逐渐地迁移,是造成电池微短路与低电压甚至零电压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MH-NI电池 集流体 Cu迁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铜集流体表面集电结构加工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徐培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年第1期70-75,共6页
铜集流体的导电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出三种微柱状结构表面的铜片,并在铜片表面涂布五组不同黏度的浆料制作成极板,再用五组不同的烘干温度烘干,烘干后将极板组装成测试体,通过测试电... 铜集流体的导电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出三种微柱状结构表面的铜片,并在铜片表面涂布五组不同黏度的浆料制作成极板,再用五组不同的烘干温度烘干,烘干后将极板组装成测试体,通过测试电路测试其电阻。研究发现,在浆料成分和配比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具有微柱状表面结构的铜集流体的导电性能比光滑表面结构的铜集流体的导电性能提高了约8%,而浆料黏度为2900 MPa·s、3500 MPa·s,干燥温度为70℃制得的负极板的导电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铜集流体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导电性能
下载PDF
卷绕镀铜工艺对复合集流体电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艳鹏 曹志强 +2 位作者 付强 曹磊 刘旭 《真空》 CAS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为改善锂离子电池用镀铜复合集流体的电学性能,通过控制卷绕磁控溅射走带速度、阴极功率、工艺压强、线性离子源前处理参数、NiCr打底层厚度等工艺条件,在有机基材表面沉积铜膜,通过四探针方阻测量仪测定镀铜层方阻值,得到了不同工艺参... 为改善锂离子电池用镀铜复合集流体的电学性能,通过控制卷绕磁控溅射走带速度、阴极功率、工艺压强、线性离子源前处理参数、NiCr打底层厚度等工艺条件,在有机基材表面沉积铜膜,通过四探针方阻测量仪测定镀铜层方阻值,得到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镀铜层方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走带速度增加,方阻值呈二次方增大;随阴极功率增加,方阻值呈幂次方降低;工艺压强0.13~0.45Pa范围内,方阻值在0.2Pa时达到最低;离子源电流0~0.7A范围内,方阻值随离子源电流增大线性降低;NiCr打底层能够改善镀铜层的方阻,6.7nm厚的NiCr打底样品较无打底层样品方阻值降低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集流体 卷绕镀膜 磁控溅射 镀铜 方块电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