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porogen type and copper powder morphology on property of sintering copper porous materials 被引量:6
1
作者 LIU Ru-tie CHEN Jie XIONG X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143-2149,共7页
Copper porous materials have been manufactured by the method of powder metallurgy.Electrolytic copper powders and atomized copper powders are used as matrix material.Methylcellulose and paraffin are used as porogen.Th... Copper porous materials have been manufactured by the method of powder metallurgy.Electrolytic copper powders and atomized copper powders are used as matrix material.Methylcellulose and paraffin are used as porogen.The influence of porogen type and copper powder morphology on the property of copper porous materials is investigated as well.The results show that copper porous materials with paraffin as porogen have lower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ompared with materials using methylcellulose as porogen,due to the different pore-forming mechanisms.The pore forming mechanism of methylcellulose is thermal decomposition,while the pore forming mechanism of paraffin is melting–evaporation.The morphology of copper powders affects the contact state between adjacent powders,which further influence the sintering shrinkage.The porous materials using arborescent copper powders as matrix have lower porosity,smaller pore size and lower permeability,compared with materials with atomized copper powders as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porous materials sintered neck POROSITY PERMEABILITY
下载PDF
Die sinter bonding in air using copper formate preform for formation of full-density bondline 被引量:3
2
作者 Yun-Ju LEE Jong-Hyun LEE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717-1728,共12页
Pressure-assisted sinter bonding was performed in air at 250−350℃ using a preform comprising copper formate particles to form a bondline that is sustainable at high temperatures.H2 and CO generated concurrently by th... Pressure-assisted sinter bonding was performed in air at 250−350℃ using a preform comprising copper formate particles to form a bondline that is sustainable at high temperatures.H2 and CO generated concurrently by the pyrolysis of copper formate at 210℃ during the sinter bonding removed the native oxide and other oxides grown on bulk Cu finishes,enabling interface bonding.Moreover,Cu produced in situ by the reduction of Cu(II)accelerated the sinter bonding.Consequently,the bonding achieved at 300−350℃ under 5 MPa exhibited sufficient shear strength of 20.0−31.5 MPa after 180−300 min of sinter bonding.In addition,an increase in pressure to 10 MPa resulted in shear strength of 21.9 MPa after an extremely short time of 30 s at 250℃,and a near-full-density bondline was achieved after 300 s.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 the promising potential of the preform comprising copper formate particles for high-speed sinter bo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pper formate preform sinter bonding PYROLYSIS
下载PDF
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W/Cu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被引量:2
3
作者 Yunhan Ling, Jiangtao Li, Zhangjian Zhou, Changchun Ge Laboratory of Special Ceramics & Powder Metallur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1年第3期198-202,共5页
W/Cu 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 (FGM) ha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since it can effectively relax interlayer thermal stresses caused by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ir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W/Cu FGM co... W/Cu 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 (FGM) ha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since it can effectively relax interlayer thermal stresses caused by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ir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W/Cu FGM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ungsten such as high melting point and service strength, with heat conductivity and plasticity of copper at room temperature. Thus it demonstrates satisfactory heat corrosion an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and will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as divertor component in thermonuclear device. Owing to the dramatic difference of melting point between tungsten and copper, conventional processes meet great difficulties in fabricating this kind of FGMs. A new approach termed graded sintering under ultra-high pressure (GSUHP) is proposed, with which a near 96% relative density of W/Cu FGM that contains a full distribution spectrum (0-100%W) has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Suitable amount of transition metals (such as nickel, zirconium, vanadium) is employed as additives to activate tungsten's sintering, enhance phase wettability and bonding strength between W and Cu. Densific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layer of FGM were investigated.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interface elements distribution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thermal shock performance of W/Cu FGM was also preliminarily t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GSTEN copper SINTERING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COMPOSITE
下载PDF
Nb元素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
4
作者 庞兴志 覃伟沛 +5 位作者 李安敏 梁兴宇 龙骋宇 甘达恒 洪伟浩 刘丞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活性元素Nb对铜界面改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的影响,利用XRD、SEM、EDS和导热系数测定仪分析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热导率。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添加,能够在烧结...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活性元素Nb对铜界面改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的影响,利用XRD、SEM、EDS和导热系数测定仪分析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热导率。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添加,能够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碳化物界面层,铜和金刚石界面缺陷逐渐减少,界面结合逐渐转好。在1%的含量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370.3 W/(m·K),相比纯铜/金刚石复合材料提高1.34倍,但当含量超过1 vol.%,碳化铌中间层变厚,由于碳化铌自身热导率较低,导致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烧结 热导率 粉末冶金
下载PDF
NbC颗粒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璟玮 文明 赵增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36,共7页
以NbC颗粒和电解Cu粉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制备了添加1%、2%、3%、4%NbC颗粒的Nb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通过对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对密度、硬度和电导率的测试,探索了NbC质量分数、微波烧结温度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体内Nb... 以NbC颗粒和电解Cu粉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制备了添加1%、2%、3%、4%NbC颗粒的Nb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通过对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对密度、硬度和电导率的测试,探索了NbC质量分数、微波烧结温度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体内NbC颗粒除少量颗粒团聚长大外,其他颗粒能均匀分布在基体上;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铜基复合材料的密度、导电率和硬度均有所增加:密度从5.8 g/cm^(3)左右最高上升到7.208 g/cm^(3);导电率从低于10%IACS最高提高到63.8%IACS;硬度从35 HV最高提高到了64.5 HV;随着增强相质量分数的增加,1000℃时硬度从36 HV提高到了64.5 HV,密度从7.208 g/cm^(3)下降到了5.86 g/cm^(3),导电率从63.8%IACS下降到了24.1%IACS;导电率在NbC质量分数为1%时,烧结温度影响较明显,烧结温度为1000℃时,导电率达到最大,为63.8%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C颗粒 微波烧结 铜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用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军 马凯 +3 位作者 朱松 谢鑫林 高思远 苟青炳 《轨道交通材料》 2023年第6期6-9,28,共5页
采用电解铜粉、还原铁粉、鳞片石墨及人造颗粒石墨等为原料,制备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系统研究了烧结工艺对摩擦材料显微组织、物理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能有效改善摩擦材料中金属组元间的结合状态,减... 采用电解铜粉、还原铁粉、鳞片石墨及人造颗粒石墨等为原料,制备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系统研究了烧结工艺对摩擦材料显微组织、物理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能有效改善摩擦材料中金属组元间的结合状态,减少材料中的原始缺陷;当烧结温度提高至950℃时,材料的密度变化较小,抗剪切强度提升69%,抗压强度提升24%;相较于商用粉末冶金闸片,烧结温度调整后样品(烧结温度950℃)的摩擦因数明显提高,且在连续制动的高温工况下材料的磨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粉末冶金 闸片 摩擦材料 烧结温度 磨损率
下载PDF
不同烧结方式对高铁制动用铜基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志 岳廷谱 +2 位作者 宫成龙 周圣辉 张光磊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14期175-177,共3页
本文采用三相直流热压烧结(指定为1#)和钟罩炉热压烧结(指定为2#)两种烧结方式制备了高速列车制动用铜基摩擦材料,采用MM3000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对其摩擦磨损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样品具有更优的综合性能:较... 本文采用三相直流热压烧结(指定为1#)和钟罩炉热压烧结(指定为2#)两种烧结方式制备了高速列车制动用铜基摩擦材料,采用MM3000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对其摩擦磨损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样品具有更优的综合性能:较高的致密度(89.7%)、硬度(24.5HB)和剪切强度(17.9MPa),较高的摩擦系数和较低的体积磨损率(0.29cm^(3)·MJ^(-1))。2#样品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剥层磨损,1#样品的磨损机理主要为剥层磨损。1#样品虽然具有较低的综合性能,但仍能满足动车组刹车片暂行技术条件(TJ/CL307-2019)对动车组刹车片力学性能和摩擦摩擦性能的要求。另外,采用三相直流热压烧结可明显提高铜基摩擦材料的制备速度,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率和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方式 高铁制动 铜基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
下载PDF
超高压梯度烧结法制备W/Cu功能梯度材料 被引量:30
8
作者 凌云汉 周张键 +2 位作者 李江涛 杨大正 葛昌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6-58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制备具有递变电阻及高熔点差功能梯度材料的新方法—超高压梯度烧结法 ,并成功制备出了相对密度达到 96%的W /Cu梯度功能材料。推导了通电烧结过程中梯度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 ,表明温度场与电流密度及材料的厚度大致成平方的... 提出了一种制备具有递变电阻及高熔点差功能梯度材料的新方法—超高压梯度烧结法 ,并成功制备出了相对密度达到 96%的W /Cu梯度功能材料。推导了通电烧结过程中梯度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 ,表明温度场与电流密度及材料的厚度大致成平方的梯度分布模式 ;考察了不同的烧结助剂对W /Cu梯度材料致密化的影响 ,发现Ni比V和Zr有更好的致密化效果 ;观察了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钨/铜复合材料 烧结 PFM 聚变堆
下载PDF
石墨含量对铜基滑板烧结膨胀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丁华东 浩宏奇 金志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研究了石墨含量对Cu基滑板烧结膨胀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石墨的体积百分数依次为0、7.1%、12%、13.5%、16.6%,其对应的体膨胀率依次为-6.4%、4.6%、16%、21%、32%。膨胀机制是石墨阻碍金属颗粒形... 研究了石墨含量对Cu基滑板烧结膨胀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石墨的体积百分数依次为0、7.1%、12%、13.5%、16.6%,其对应的体膨胀率依次为-6.4%、4.6%、16%、21%、32%。膨胀机制是石墨阻碍金属颗粒形成烧结颈,使烧结初期因释放应变能和排放成型剂而引起的膨胀得以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粉末冶金 石墨 材料 铜基合金 滑板 膨胀
下载PDF
铜-石墨材料摩擦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符蓉 高飞 +1 位作者 宋宝韫 王延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9-484,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铜-石墨烧结材料,通过定速摩擦试验机,研究了石墨含量与第三体形态的关系及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小于15%时,石墨对材料的孔隙度及摩擦温度影响明显,表现出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石墨含量密切相...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铜-石墨烧结材料,通过定速摩擦试验机,研究了石墨含量与第三体形态的关系及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小于15%时,石墨对材料的孔隙度及摩擦温度影响明显,表现出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石墨含量密切相关,这归因于干摩擦条件下摩擦表面形成的含有石墨粒子的第三体对摩擦性能作用明显.石墨含量低,形成的第三体金属成分高,硬质金属的犁沟作用导致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较高.随石墨含量增加,第三体中的石墨含量增加,这导致第三体致密程度和黏着程度降低,松散易流动的第三体有利于降低犁沟程度,从而起到降低和稳定摩擦系数、减少磨损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铜-石墨烧结材料 第三体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铜、砷、硅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淑云 王成 +1 位作者 葛钰玮 彭秧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30,共5页
采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在银坩埚中熔融试样,在体积分数为5%的盐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铜、砷、硅含量。对元素分析线、熔样方法、测定溶液介质、基体干扰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采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在银坩埚中熔融试样,在体积分数为5%的盐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铜、砷、硅含量。对元素分析线、熔样方法、测定溶液介质、基体干扰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铜、砷、硅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5、0.03μg/mL;使用该法分析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其它常规方法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在94%~106%之间。该方法适用于大宗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铜、砷、硅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铜锍 含铜烧结物料
下载PDF
钨渗铜材料喷管在长时间续航下的沉积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军 王政时 董师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6-428,共3页
研究了续航发动机钨渗铜材料喷管内的沉积特性和沉积规律 ,以及发动机尺寸与沉积的关系 ,得出该类发动机喷管喉径由于沉积引起的变化规律。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研究结果对该类发动机设计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钨渗铜材料 喷管 固体火箭发动机 续航发动机 沉积
下载PDF
松装烧结法制备多孔铜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红梅 付欣 +3 位作者 贺勇 张全孝 贾万明 苏继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1,共3页
采用松装烧结法制备多孔铜,研究了材料密度、孔隙率、拉伸强度与烧结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烧结时间均为5 h时,随着铜多孔材料的烧结温度由830℃升高至860、890℃,材料密度逐渐增大、孔隙率逐渐降低,而拉伸强度随之提高;一定尺寸的物... 采用松装烧结法制备多孔铜,研究了材料密度、孔隙率、拉伸强度与烧结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烧结时间均为5 h时,随着铜多孔材料的烧结温度由830℃升高至860、890℃,材料密度逐渐增大、孔隙率逐渐降低,而拉伸强度随之提高;一定尺寸的物质可以顺利通过铜多孔材料,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的孔隙具有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孔材料 松装烧结 孔隙率
下载PDF
烧结压力对铜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盛洪超 姚萍屏 熊翔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4-46,49,共4页
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烧结压力(0.5,1.5,2.5,3.5,4.5 MPa)对材料显微组织、致密化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行为的改变。结果表明,烧结压力由0.5 MPa增加到1.5 MPa,材料孔隙度显著减少,... 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烧结压力(0.5,1.5,2.5,3.5,4.5 MPa)对材料显微组织、致密化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行为的改变。结果表明,烧结压力由0.5 MPa增加到1.5 MPa,材料孔隙度显著减少,材料的摩擦因数明显减小,同时,磨损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烧结压力由1.5 MPa提高到2.5 MPa,材料孔隙度进一步降低,但降幅较小,材料磨损性能稍有提高;烧结压力达到2.5 MPa以后,继续提高烧结压力对材料的致密化程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影响不大。通过对材料进行组织观察和理论分析,阐述了烧结压力对铜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影响规律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刹车材料 烧结压力 摩擦性能 铜基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成 赵淑云 肖丽梅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4,共4页
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用盐酸、硝酸低温分解后,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银含量。针对该类物料的特点,对溶样条件、共存元素及基体对银测定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同时对方法的准确... 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用盐酸、硝酸低温分解后,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银含量。针对该类物料的特点,对溶样条件、共存元素及基体对银测定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同时对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作了相应的讨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对进口铜锍及含铜烧结物实际样品中银含量的测定,其结果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ICP-AES法和FAAS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101%和96%~10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梯度复合B_4C/Cu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凌云汉 李江涛 葛昌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21-1127,共7页
基于B4C和Cu材料具有明显电阻率及熔点差的特点,提出了在超高压下通电快速烧结B4C/Cu梯度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在 2~4GPa、12kW,40s及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成分分布从0~100%的接近理论密度的B... 基于B4C和Cu材料具有明显电阻率及熔点差的特点,提出了在超高压下通电快速烧结B4C/Cu梯度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在 2~4GPa、12kW,40s及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成分分布从0~100%的接近理论密度的B4C/Cu层状复合材料;显微观察显示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是呈梯度分布的.化学溅射实验表明其产额比 SMF 800核纯级石墨降低 70%;在Tokamak原位等离子体辐照下,材料表面无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复合材料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碳化硼 烧结 制备 表征 B4C/Cu
下载PDF
碘量法测定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中铜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成 肖丽梅 葛钰玮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根据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的基体成分特点,提出了用碘量法测定其中铜含量的方法,重点讨论了铁、硫、硅等干扰元素对铜含量分析的影响及消除,并对滴定酸度、介质、速度、盐酸浓度等条件进行了分析,为深入探讨试验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根据铜锍及含铜烧结物料的基体成分特点,提出了用碘量法测定其中铜含量的方法,重点讨论了铁、硫、硅等干扰元素对铜含量分析的影响及消除,并对滴定酸度、介质、速度、盐酸浓度等条件进行了分析,为深入探讨试验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了依据。本方法经验证:相对标准偏差在1%之内,不同实验室测定样品结果的绝对误差小于0.3%。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铜锍及含铜烧结物中铜含量测定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锍及含铜烧结物 碘量法 铜含量
下载PDF
双氧水发泡法制备泡沫陶瓷外墙保温板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斌 刘福田 +2 位作者 张铭霞 李玲 张波 《山东陶瓷》 CAS 2013年第2期8-12,共5页
本文以粉煤灰和铜尾矿为主要原料,掺加膨润土和赤泥,以长石为助熔剂,双氧水为发泡剂,聚乙烯醇为稳泡剂,采用浆料发泡烧结法制备泡沫陶瓷外墙保温板。确定了适宜的原料组成为粉煤灰40%、铜尾矿38%、长石10%、膨润土10%、赤泥2%;双氧水的... 本文以粉煤灰和铜尾矿为主要原料,掺加膨润土和赤泥,以长石为助熔剂,双氧水为发泡剂,聚乙烯醇为稳泡剂,采用浆料发泡烧结法制备泡沫陶瓷外墙保温板。确定了适宜的原料组成为粉煤灰40%、铜尾矿38%、长石10%、膨润土10%、赤泥2%;双氧水的加入量为5%。所制备的泡沫陶瓷的性能为:吸水率0.90%、体积密度1.10g/cm3、显气孔率为0.70%、抗压强度为8MPa、导热系数为0.15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发泡 烧结 保温材料 泡沫陶瓷 粉煤灰 铜尾矿
下载PDF
铜基粉末冶金含油自润滑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华东 王永兰 金志浩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1998年第1期33-38,共6页
首先对铜基自润滑材料的现状作了简述,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对铜基粉末冶金含油自润滑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烧结过程、材料性能和碳纤维增强铜基体等)加以评述。
关键词 铜基自润滑材料 烧结 摩擦磨损性能 碳纤维增强
下载PDF
钼含量对钨钼渗铜材料烧结工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亮亮 刘国辉 +1 位作者 张保红 林冰涛 《中国钼业》 2020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熔渗法制备了5种相同骨架密度、不同钨钼成分配比的W-Mo-Cu材料,对5种不同成分材料的烧结工艺和烧结组织进行分析,并对物理力学性能,包括室温抗拉强度、高温(800℃、1200℃)、室温冲击功以及室温断裂韧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Mo... 采用熔渗法制备了5种相同骨架密度、不同钨钼成分配比的W-Mo-Cu材料,对5种不同成分材料的烧结工艺和烧结组织进行分析,并对物理力学性能,包括室温抗拉强度、高温(800℃、1200℃)、室温冲击功以及室温断裂韧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Mo-Cu材料的烧结温度随钼含量的增加而降低;W-Mo合金骨架实现了固溶,固溶程度随W-Mo合金烧结温度提高而提高,随钼含量的降低而提高。W-Mo-Cu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介于W-Cu材料和Mo-Cu材料之间,密度随W-Mo的配比而变化,可以在W-Cu材料和Mo-Cu材料之间连续调节;Mo含量在30%(质量分数)以内的W-Mo-Cu材料具有与W-Cu材料相当的高温强度,W-Mo合金骨架固溶强化效果明显,800℃和1200℃的最高强度能够达到330 MPa和2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钼渗铜材料 烧结工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