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xisymmetric long-wave interfacial stability of core-annular flow of power-law fluid with surfactant 被引量:1
1
作者 Xue-Wei Sun Jie Peng Ke-Qin Zh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4-33,共10页
The long wave stability of core-annular flow of power-law fluids with an axial pressure gradient is investigated at low Reynolds number.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wo fluids is populated with an insoluble surfactant. ... The long wave stability of core-annular flow of power-law fluids with an axial pressure gradient is investigated at low Reynolds number.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wo fluids is populated with an insoluble surfactant. The analytic solution for the growth rate of perturbation is obtained with long wave approximation. We are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effects of shear-thinning/thickening property and interfacial surfactant on the flow st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shear-thinning/thickening property accounts to the change of the capillary number. For a clean interface, the shear-thinning property enhances the capillary instability when the interface is close to the pipe wall. The converse is true when the interface is close to the pipe centerline. For shear-thickening fluids, the situation is reversed. When the interface is close to the pipe centerline, the capillary instability can be restraine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urfactant. A parameter set can be found under which the flow is linearly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annular flow. Power-law fluid. Interfacial surfactant Long-wave stability
下载PDF
Stability of core-annular flow of power-law fluid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acial surfactant 被引量:2
2
作者 SUN XueWei,PENG Jie & ZHU KeQin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933-943,共11页
The shear-thinning influence on the core-annular flow stability of two immiscible power-law fluids is considered by making a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The flow is driven by an axial pressure gradient in a straight pip... The shear-thinning influence on the core-annular flow stability of two immiscible power-law fluids is considered by making a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The flow is driven by an axial pressure gradient in a straight pipe with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wo fluids occupied by an insoluble surfactant.Given the basic flow for this core-annular arrangement,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obta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power-law fluid model.The linearized equ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infinitesimal disturbances are derived and the stability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generalized matrix eigenvalue problem,which is solved by using the software package Matlab based on the QZ algorithm.The shear-thinning property is found to have marked influence on the power-law fluid core-annular flow stability,which is reflected in various aspects.First,the capillary instability is magnified by the shear-thinning property,which may lead to an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power-law and Newtonian fluid flows.Especially when the interface is close to the pipe wall,the power-law fluid flow may be unstable while the Newtonian fluid flow is stable.Second,under disturbances to the interface a velocity discontinuity at the interface appears which is destabilizing to the flow.The magnitude of this velocity discontinuity is affected by the power-law index and the flow stability is influenced correspondingly.Besides,the shear-thinning property may induce new stability modes which do not appear in the Newtonian fluid flow.The flow stability shows much dependence on the interface location,the role of which was neglected in most previous studies.The shear-thinning fluid flow is more unstable to long wave disturbances when the interface is close to the pipe wall,while the Newtonian fluid flow is more unstable when the interface is close to the pipe centerline.But this trend is changed by the addition of interfacial surfactant,for which the power-law fluid flow is more stable no matter where the interface is loc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annular flow POWER-LAW FLUID INTERFACIAL SURFACTANT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原文传递
环形斜锥管端盖注射模设计
3
作者 谢克勇 《模具工业》 2024年第2期50-54,共5页
对10根斜锥管组成的环形端盖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1副先沿轴线方向抽芯再用推管推出的模具结构,每根斜锥管各设计1个斜抽型芯,通过斜抽型芯座固定板与动模板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斜抽型芯脱模,模具采用两板模结构,浇注系统由1个主流道分... 对10根斜锥管组成的环形端盖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1副先沿轴线方向抽芯再用推管推出的模具结构,每根斜锥管各设计1个斜抽型芯,通过斜抽型芯座固定板与动模板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斜抽型芯脱模,模具采用两板模结构,浇注系统由1个主流道分为10个分流道。模具经实际生产验证:成型的塑件合格,模具零件动作可靠,对类似塑件的成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斜锥管 非标准模架 斜抽型芯结构 注射模
下载PDF
环形燃料混合堆芯横向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立强 田子豪 +1 位作者 季松涛 何晓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环形燃料混合堆芯横向流动特性对原堆芯的热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3×3环形燃料混合堆芯,通过计算混合堆芯的速度场、局部阻力特性与各组件的出入口流量守恒性,对环形燃料与原堆芯燃料之间的横... 环形燃料混合堆芯横向流动特性对原堆芯的热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3×3环形燃料混合堆芯,通过计算混合堆芯的速度场、局部阻力特性与各组件的出入口流量守恒性,对环形燃料与原堆芯燃料之间的横向流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环形燃料与原堆芯燃料轴向各处阻力一致时,原堆芯燃料出入口冷却剂流量相对偏差小于0.8%,环形燃料出入口冷却剂流量相对偏差小于1.8%,混合堆芯各格架段无显著横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 混合堆芯 横向流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浅谈带有定值电阻的电流互感器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庆利 宋仁丰 +1 位作者 陈连友 高琦 《变压器》 2023年第8期36-39,共4页
通过在环形铁心上绕制电流绕组,电流绕组的两端接一定值电阻,电流绕组与定值电阻构成串联回路,通过铁心主磁通一定,一次感应电动势一定,确定铁心磁感应强度即磁密,保证电流绕组每匝电压不变,并在同一个环形铁心上绕制抽头绕组,采用抽头... 通过在环形铁心上绕制电流绕组,电流绕组的两端接一定值电阻,电流绕组与定值电阻构成串联回路,通过铁心主磁通一定,一次感应电动势一定,确定铁心磁感应强度即磁密,保证电流绕组每匝电压不变,并在同一个环形铁心上绕制抽头绕组,采用抽头式结构来满足多变比同时输出需求,传统抽头式多变比方案只能同时输出一种变比,为了满足这种抽头式能够同时多变比准确输出,通过调整抽头绕组不同匝数,二次侧均可以输出较大的电压信号,达到要求的二次输出电压值,依据二次检测设备实现从小电流到大电流更大范围准确监测,对线路接地故障起到过电流保护作用,为新型带有定值电阻的电流互感器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铁心 电流绕组 定值电阻 抽头绕组
下载PDF
水基泡沫降低稠油流动阻力的新思路 被引量:7
6
作者 敬加强 代科敏 +2 位作者 李业 明亮 汤皓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4-182,共9页
根据"泡沫油"产量比普通稠油产量高数倍及微气泡可降低湍流边界层摩阻的事实,提出采用水基泡沫来实现稠油流动边界层隔离与润滑减阻的新思路。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探讨水环、微气泡和水基泡沫减阻的有效性,剖... 根据"泡沫油"产量比普通稠油产量高数倍及微气泡可降低湍流边界层摩阻的事实,提出采用水基泡沫来实现稠油流动边界层隔离与润滑减阻的新思路。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探讨水环、微气泡和水基泡沫减阻的有效性,剖析水环输送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分析利用水基泡沫环在水平管与垂直管中实现稠油流动减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泡沫环减阻思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且井筒及深水立管之类的垂直管更容易实施,其深入研究可望解决水平管内稠油-水中心环状结构的油流"偏心"难题;筛选合适的泡沫剂体系可有效缓解油水乳化与油在管壁上黏附,改善管壁的润滑性,提高中心环状流的稳定性;然而,泡沫环减阻思路的实际应用尚需深入研究其相关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流动 减阻 水基泡沫 油-泡沫中心流 边界层
下载PDF
新型稠油水环发生器维稳特性与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蒋文明 杜仕林 +1 位作者 刘杨 边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90,共5页
为了改善水环在输送稠油过程中易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环输送发生器,开展了水环维稳特性及优化研究.采用VOF模型进行模拟,根据水环成型原理建立了层流水环流动数值模型,并通过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据此研究了... 为了改善水环在输送稠油过程中易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环输送发生器,开展了水环维稳特性及优化研究.采用VOF模型进行模拟,根据水环成型原理建立了层流水环流动数值模型,并通过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据此研究了新型水环发生器不同间隙厚度的水环维稳特性和螺旋叶片对水环维稳特性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间隙厚度过大过小都不利于水环的形成和稳定,当流速为1m/s时,在直径为19mm管道中,发生器间隙为1.4mm所产生的水环较稳定,即间隙厚度与主管段直径比为3∶20时效果最好;采用螺旋叶片结构可以将水环稳定长度由150mm提高到500mm,增幅达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输送 数值模拟 水环 稳定性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特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颜岩 彭晓峰 +1 位作者 贾力 王补宣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1期77-85,共9页
在分析循环流化床气相和颗粒相流动特性以及浆滴蒸发和SO2 吸收特性基础上 ,建立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特性的数学模型 ,考察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以及化学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烟气出口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之差 (ASAT... 在分析循环流化床气相和颗粒相流动特性以及浆滴蒸发和SO2 吸收特性基础上 ,建立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特性的数学模型 ,考察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以及化学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烟气出口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之差 (ASAT)和浆滴蒸发时间是影响脱硫效果的重要参数 ,浆滴蒸发时间越长 ,有效反应时间越长 ,脱硫效果越好 ,而ASAT减小可延长浆滴蒸发时间 .动力学、热力学和化学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都可归结为改变浆滴的蒸发时间(或ASAT) .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循环流化床 烟气脱硫 环-核模型 数值模拟 脱硫效果 二氧化硫
下载PDF
气-固并流上行系统的环/核内循环流动结构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白丁荣 金涌 俞芷青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7-238,共12页
提出了一个概念合理、预测性能好的两通道模型,描述垂直向上气固流动系统的环/核内循环流动结构。基于气固相互作用最少及质量、动量守恒原理,确定了气固两相流动状态、计算结果(如预测核心区半径、核心区及环形区内空隙率、气体速... 提出了一个概念合理、预测性能好的两通道模型,描述垂直向上气固流动系统的环/核内循环流动结构。基于气固相互作用最少及质量、动量守恒原理,确定了气固两相流动状态、计算结果(如预测核心区半径、核心区及环形区内空隙率、气体速度、颗粒速度及其轴向分布等)合理,且与实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模型还可以用于预测在两通道内的曳力系数,气、固返混以及两区间质量交换速率等,对反应器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环/核模型 流化床
下载PDF
一氧化碳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燃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智微 孙宝洪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96-1399,共4页
介绍了一氧化碳在循环流化床 ( CFB)锅炉中燃烧的研究状况 ,结合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和 CFB锅炉运行状况 ,对实际测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场分布进行了分析 ,简述了一氧化碳的燃烧对 CFB锅炉的一些影响。通过分析一氧化碳燃烧对氧气浓度场的影... 介绍了一氧化碳在循环流化床 ( CFB)锅炉中燃烧的研究状况 ,结合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和 CFB锅炉运行状况 ,对实际测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场分布进行了分析 ,简述了一氧化碳的燃烧对 CFB锅炉的一些影响。通过分析一氧化碳燃烧对氧气浓度场的影响 ,增加氧气的后期混合有利于提高 CFB锅炉的燃烧效率。图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核-环结构 一氧化氮 燃烧效率 燃烧分析
下载PDF
大直径硬岩环状取芯钻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银柱 杨国春 王文臣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3,共4页
在分析了国内外大直径基岩孔钻进取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低能耗、高效率、低造价的大直径硬岩环状取芯钻具,设计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工艺可行,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为大直径硬岩取芯施工提供了... 在分析了国内外大直径基岩孔钻进取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低能耗、高效率、低造价的大直径硬岩环状取芯钻具,设计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工艺可行,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为大直径硬岩取芯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 硬岩 环状取芯 钻具
下载PDF
环状流在球阀开启过程的变化状况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帆 岳鹏飞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84-88,共5页
环状流在阀门中流动结构变化研究对石油水环运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OF模型与CSF模型进行油水环状流在球阀内的流动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比较不同阀门开度对后续管道中环状流油水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环状流在阀门中流动结构变化研究对石油水环运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OF模型与CSF模型进行油水环状流在球阀内的流动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比较不同阀门开度对后续管道中环状流油水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球阀的开度越小,阀后管道内油相容易被高速水流切割成小颗粒,不利于后续石油运输.进一步比较了油水环状流与石油单相流通过阀门的压力损失,得到油水环状流输送石油的效率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环状流 球阀 VOF 开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环状取心钻具在矿山钻进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银柱 王文臣 杨国春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5,共4页
在对国内外大直径基岩孔钻进取心方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聚能切割技术解决环状岩心的断岩问题,设计制作了一套低能耗、高效率、低造价的硬岩环状取心钻具,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行,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可为矿... 在对国内外大直径基岩孔钻进取心方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聚能切割技术解决环状岩心的断岩问题,设计制作了一套低能耗、高效率、低造价的硬岩环状取心钻具,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行,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可为矿山钻进工程提供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切割 环状取心钻具 矿山钻进工程
下载PDF
阀门开度对环状流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帆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29,共5页
研究环状流在阀门中流动结构的变化对石油水环运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OF模型与CSF模型进行油水环状流在球阀内的流动模拟,比较不同阀门开度对环状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球阀的开度越小,对环状流结构影响越大,并容易导致环状流... 研究环状流在阀门中流动结构的变化对石油水环运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OF模型与CSF模型进行油水环状流在球阀内的流动模拟,比较不同阀门开度对环状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球阀的开度越小,对环状流结构影响越大,并容易导致环状流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环状流 球阀 开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百万千瓦级环形MOX燃料堆芯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代启东 夏兆东 朱庆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05-2211,共7页
对环形UO2燃料及环形MOX燃料组件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包含193盒环形UO2和MOX燃料组件的混合型长周期(18个月)堆芯方案。对设计的堆芯的重要物理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循环进行了燃耗计算。结果表明,装载约30%MOX组件的堆... 对环形UO2燃料及环形MOX燃料组件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包含193盒环形UO2和MOX燃料组件的混合型长周期(18个月)堆芯方案。对设计的堆芯的重要物理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循环进行了燃耗计算。结果表明,装载约30%MOX组件的堆芯可在百万千瓦功率下实现长周期换料。堆芯从初装载可安全过渡到平衡循环,各循环的重要物理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设计的堆芯及燃料管理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 MOX燃料 堆芯设计 燃料管理
下载PDF
软芯夹层圆环板的面内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滕兆春 潘茂华 蒲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基于线弹性体理论,得到各向同性材料软芯夹层圆环板面内自由振动的控制微分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DQM)对软芯夹层圆环板面内自由振动的特征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在节点上进行离散,研究了其面内自由振动的无量纲频率特性。求解过程使用MATLA... 基于线弹性体理论,得到各向同性材料软芯夹层圆环板面内自由振动的控制微分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DQM)对软芯夹层圆环板面内自由振动的特征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在节点上进行离散,研究了其面内自由振动的无量纲频率特性。求解过程使用MATLAB编制的程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边界条件及几何参数对软芯夹层圆环板无量纲频率均有影响,同时也说明微分求积法能有效求解软芯夹层圆环板的面内自由振动问题。本文的研究为求解此类问题的低阶、高阶振动频率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数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芯夹层圆环板 面内自由振动 无量纲频率 微分求积法
下载PDF
双圆环直接拉伸试验试样最优尺寸范围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桂云 王成虎 王春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91-202,共12页
直接拉伸试验是测量岩石抗拉强度最直接有效且最有理论和实际价值的方法,但在传统直接拉伸试验中试样加工难度大,测试设备要求高。为克服传统直接拉伸试验加载困难的缺点,准确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设计研发了多直径岩芯双圆环直接拉伸试... 直接拉伸试验是测量岩石抗拉强度最直接有效且最有理论和实际价值的方法,但在传统直接拉伸试验中试样加工难度大,测试设备要求高。为克服传统直接拉伸试验加载困难的缺点,准确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设计研发了多直径岩芯双圆环直接拉伸试验机,从试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重点研究了双圆环直接拉伸试验中试样尺寸的影响和最优取值范围,包括外环直径与试样直径比r_1/R、内环直径与试样直径比r_2/R、内环直径与外环直径比r_2/r_1三个比值的最优范围。研究结果发现,外环直径和内环直径满足r_1/R=0.62±0.08、r_2/R=0.45±0.12、r_2/r_1=0.64±0.06时内外环根部与内外环重叠部位最大应力值相近,获得的抗拉强度与理论值较一致,与其他试验相比,双圆环直接拉伸试验的结果标准差和振荡系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拉强度 双圆环直接拉伸 尺寸效应 最优尺寸范围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井下油水分离和润滑过程中新型润滑元件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敬加强 黄婉妮 +5 位作者 宋学华 罗佳琪 宋扬 戢慧 罗遒汉 王思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929-5938,共10页
为解决含水稠油采输时油水分离和降黏减阻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井下油水分离和润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润滑元件,使其能就地安装,形成高质量油水环状流,有效控制采出液的含水率,提高含水稠油井采收率,并降低后续原... 为解决含水稠油采输时油水分离和降黏减阻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井下油水分离和润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润滑元件,使其能就地安装,形成高质量油水环状流,有效控制采出液的含水率,提高含水稠油井采收率,并降低后续原油处理成本。固定入口流速为0.6m/s,分流比为0.5,进行润滑元件结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在溢流口处径向速度极小,说明形成的油核几乎不存在偏心现象,轴向速度的存在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油水界面,从而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油水环状流,经过元件的流体分离出部分水后轴向速度也得到了提升,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进行与仿真模拟相同工况下的室内实验,通过改变流速观察润滑元件的压降值与流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合理的入口流速范围内,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与混合多相流模型(Mixture)计算模拟润滑元件内部流场情况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环状流 稠油 润滑减阻 润滑元件
下载PDF
深部盐岩层绳索取心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文龙 乌效鸣 +2 位作者 吴笛 肖长波 卢予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7-983,共7页
由于次生应力场的作用以及盐岩易溶于水的特性,深部盐岩层钻进存在岩层蠕动、钻井液易遭受盐钙侵等问题;钻进参数选择不合理易导致盐岩层取心效率低、岩心冲蚀严重。本文以河南省叶舞凹陷ZK3井为例,采用石油钻井与绳索取心相结合的措施... 由于次生应力场的作用以及盐岩易溶于水的特性,深部盐岩层钻进存在岩层蠕动、钻井液易遭受盐钙侵等问题;钻进参数选择不合理易导致盐岩层取心效率低、岩心冲蚀严重。本文以河南省叶舞凹陷ZK3井为例,采用石油钻井与绳索取心相结合的措施,解决了普通固体矿产钻探设备在深部地层取心中效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阳离子交换容量测定、矿物组分鉴定、钻井液体系优选及性能测试等试验,确定了针对上部泥岩地层的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中部含膏泥岩的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下部盐岩层取心段的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通过确定合适的钻井液密度与临界环空返速,可以有效控制深部盐岩层蠕变与井壁冲蚀,适度提高排量以成倍提高钻进速度。钻进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稳定,体系转换顺利且性能易于调整,为取心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层 绳索取心 钻井液 井壁稳定 岩心冲蚀 临界返速 叶舞凹陷 河南
下载PDF
南半球环状模与南极冰芯中气候信息关联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贵涛 孙波 +4 位作者 曾刚 李院生 马红梅 安春雷 姜苏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2-361,共10页
冰芯作为气候环境信息的良好载体,在研究过去大气环流异常中具有其他气候代用指标难以比拟的优势。本文重点综述了南极冰芯气候记录与南半球环状模(SAM-Southern Annular Mode)的关联特征:SAM与冰芯记录为同期变化,冰芯中NO-3、海盐组分... 冰芯作为气候环境信息的良好载体,在研究过去大气环流异常中具有其他气候代用指标难以比拟的优势。本文重点综述了南极冰芯气候记录与南半球环状模(SAM-Southern Annular Mode)的关联特征:SAM与冰芯记录为同期变化,冰芯中NO-3、海盐组分(以Na+为代表)和水同位素比值δ18O同SAM指数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冰芯中SO2-4和MSA同SAM存在一定的关联,但相关性不显著;西南极冰芯记录的积累率同SAM具有较强的关联。需要说明的是,冰芯中各参数与SAM的相关性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半球环状模 南极冰芯 代用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