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EX竖炉布料规律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强 张玉栋 +1 位作者 张丽娟 邹宗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91-1594,共4页
通过建立布料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COREX竖炉的布料规律,改进了空区料流轨迹模型使其可以考虑溜槽内料流厚度和宽度分布及炉料粒度的影响,并用多条线段联合描述料面形状.研究表明:炉料在溜槽末端出口处的料层厚度和炉料的粒度分布决定... 通过建立布料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COREX竖炉的布料规律,改进了空区料流轨迹模型使其可以考虑溜槽内料流厚度和宽度分布及炉料粒度的影响,并用多条线段联合描述料面形状.研究表明:炉料在溜槽末端出口处的料层厚度和炉料的粒度分布决定了炉料在空区的料流轨迹;炉料离开溜槽末端速度与溜槽倾角成反比关系,与溜槽转速成正比关系;炉料在炉喉的落点位置离炉喉中心距离与溜槽倾角、溜槽转速成正比关系.利用该模型可计算出不同布料模式和布置不同炉料时料堆长大过程和形成的料面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竖炉布料 料层厚度 粒度分布 料面形状 数学模型
下载PDF
COREX竖炉内部结构对物料运动影响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恒 游洋 +2 位作者 张涛 罗志国 邹宗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400,共7页
建立COREX竖炉三维半周冷态模型,物理模拟炉内结构对物料运动的影响,考察不同操作条件下AGD梁及导流锥对物料运动流型的改变。模拟结果显示:无AGD梁COREX竖炉内物料运动流型呈现‘一’→‘U’→‘W’的演变过程,而AGD竖炉则在围管区域... 建立COREX竖炉三维半周冷态模型,物理模拟炉内结构对物料运动的影响,考察不同操作条件下AGD梁及导流锥对物料运动流型的改变。模拟结果显示:无AGD梁COREX竖炉内物料运动流型呈现‘一’→‘U’→‘W’的演变过程,而AGD竖炉则在围管区域经历波浪型及初始‘W’流型,AGD梁影响围管区域物料的均匀下降。非工况单侧停机条件下,AGD竖炉内物料活跃区面积减小,死料区面积增大,易引起炉内无滑移物料的接触挤压时间变长,导致炉料的黏结结块,造成炉况的进一步恶化。非对称排料(7.29~14.6 r/min)时,无AGD竖炉上方物料均匀下降,而AGD竖炉内一侧物料运动行为相对独立于另一侧。竖炉下部导流锥有利于促进竖炉上部物料均匀下降和竖炉下部的顺滑排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竖炉 物料运动 物理模拟 AGD梁 导流锥
下载PDF
COREX竖炉物料运动流型及瞬态特性的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恒 游洋 +1 位作者 罗志国 邹宗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93-1296,1301,共5页
基于离散单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COREX竖炉内物料颗粒尺度运动行为的数学模型,研究炉内物料运动流型及其瞬态特性,特别是颗粒的瞬态速度和瞬态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COREX竖炉内存在三种类型的流动区域:活塞流区、准停滞区以及沟流区.... 基于离散单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COREX竖炉内物料颗粒尺度运动行为的数学模型,研究炉内物料运动流型及其瞬态特性,特别是颗粒的瞬态速度和瞬态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COREX竖炉内存在三种类型的流动区域:活塞流区、准停滞区以及沟流区.炉内颗粒的瞬态速度分布表明炉内存在两种类型的速度波:装料过程引发的向下传播的速度波和底部排料引发的向上传播的速度波.COREX竖炉内颗粒法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较小,竖炉底部导流锥顶部存在较强的应力区,而无导流锥竖炉底部中心存在较强应力区,沟流区的应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竖炉 离散元法 流型 瞬态特性 法向应力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模拟引入AGD技术COREX竖炉物料运动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游洋 周恒 +2 位作者 张涛 罗志国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引入Areal Gas Distribution(AGD)技术COREX竖炉物料运动行为的DEM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物理实验结果一致,证明模型的合理性.模拟结果显示,AGD竖炉内存在三种类型的流动区域:活塞流区、准停滞区及沟流区.物料运... 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引入Areal Gas Distribution(AGD)技术COREX竖炉物料运动行为的DEM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物理实验结果一致,证明模型的合理性.模拟结果显示,AGD竖炉内存在三种类型的流动区域:活塞流区、准停滞区及沟流区.物料运动流型呈现Flat→波浪→W的演变过程.AGD梁下方形成的三角形空隙是还原煤气导入竖炉中心的主要煤气通道.竖炉围管区域AGD梁的安装会影响该区域物料的均匀下降,局部区域的较大法向力可能导致物料的挤压黏结,诱发围管slot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竖炉 AGD 离散单元 物料运动 法向力
下载PDF
Corex竖炉中铁矿石的还原
5
作者 蒋为民 《上海冶金设计》 1993年第4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铁矿石 熔融还原 corex竖炉 炼铁
下载PDF
COREX竖炉螺旋结构对物料运动影响的DEM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丽娟 邱子龙 +1 位作者 罗志国 邹宗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0,共6页
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建立了三维COREX-3000竖炉模型,通过模拟研究比较了宝钢螺旋与设计的均匀下料螺旋的下料均匀性指数、物料流型和物料下降速度在炉内的分布.结果表明,宝钢螺旋的下料均匀性指数在第1节到第5节螺旋上都较小,最大值在第4... 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建立了三维COREX-3000竖炉模型,通过模拟研究比较了宝钢螺旋与设计的均匀下料螺旋的下料均匀性指数、物料流型和物料下降速度在炉内的分布.结果表明,宝钢螺旋的下料均匀性指数在第1节到第5节螺旋上都较小,最大值在第4节螺旋上为0.36,而设计螺旋的下料均匀性指数在整个下料段都接近1,在理论上达到了均匀下料的目的;从宏观上看,设计螺旋在整个竖炉高度上的物料流型比宝钢螺旋更均匀;在围管下方设计螺旋沿竖炉径向的下料速度比宝钢螺旋均匀,在围管上方螺旋结构对物料下降速度的影响很小,下料模式接近活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预还原竖炉 离散单元法 流型 螺旋设计 下料速度
下载PDF
Rist操作线在分析COREX竖炉能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杜瑞岭 吴铿 +3 位作者 湛文龙 屈俊杰 吴小辉 王梦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利用高炉里斯特(Rist)操作线原理,研究了COREX熔融还原流程上部竖炉冶炼过程的能量消耗问题,建立了COREX竖炉的Rist操作线,并讨论了其限制条件.通过计算以图例的形式给出冶炼过程的主要物理化学反应和能量利用情况,可直观地判断冶炼结果... 利用高炉里斯特(Rist)操作线原理,研究了COREX熔融还原流程上部竖炉冶炼过程的能量消耗问题,建立了COREX竖炉的Rist操作线,并讨论了其限制条件.通过计算以图例的形式给出冶炼过程的主要物理化学反应和能量利用情况,可直观地判断冶炼结果,为进一步提高煤气利用提供方向.结合现场的实际操作条件,给出了Rist操作线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入炉还原气成分、还原煤气利用率等因素对操作线的影响,为现场工作人员操作竖炉提供理论指导,以保证竖炉炉况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竖炉 Rist操作线 煤气利用率 能耗
原文传递
布料制度对COREX CGD竖炉内气流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兴胜 邹宗树 +2 位作者 周恒 李海峰 罗志国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研究布料制度对COREX CGD预还原竖炉内煤气流分布的影响,本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不同布料制度条件下CGD竖炉内气流速度分布、压差分布及煤气反窜比例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对比中心布料制度,多环布料制度抑制了炉料偏析,使床... 为研究布料制度对COREX CGD预还原竖炉内煤气流分布的影响,本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不同布料制度条件下CGD竖炉内气流速度分布、压差分布及煤气反窜比例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对比中心布料制度,多环布料制度抑制了炉料偏析,使床层空隙度分布更加均匀,改善了竖炉中心煤气分布。多环布料制度增加了炉内压差并抑制了煤气反窜。随着布料档位外移,压差由35 053 Pa增至36 451 Pa,煤气反窜比例由15.64%降至1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竖炉 CGD 布料制度 气流分布 反窜煤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OREX CGD竖炉内煤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兴胜 邹宗树 +3 位作者 周恒 王春松 邢力勇 罗志国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6-170,共5页
为研究COREX CGD预还原竖炉内煤气流分布特点,本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CGD竖炉内气流速度分布、压差分布及煤气反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GD装置的安装减小了竖炉底部的煤气流动滞止区,有利于气固相间的传热传质.此外,CGD装置的... 为研究COREX CGD预还原竖炉内煤气流分布特点,本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CGD竖炉内气流速度分布、压差分布及煤气反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GD装置的安装减小了竖炉底部的煤气流动滞止区,有利于气固相间的传热传质.此外,CGD装置的安装还可降低炉内压差,抑制煤气反窜.对比1#C-3000竖炉,CGD竖炉压差由35066 Pa降至32532 Pa,煤气反窜比例由17. 39%降至15. 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竖炉 中心供气(CGD) 气流分布 压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OREX竖炉围管堵塞位置及其演变过程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恒 吴胜利 +4 位作者 寇明银 姚舜 游洋 罗志国 邹宗树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9-356,共8页
建立COREX竖炉三维半周物理模型,模拟竖炉围管粉尘初始堵塞位置及其演变过程,考察鼓风量、排料速度、非工况排料等操作条件对围管粉尘堵塞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COREX竖炉围管初始堵塞位置为AGD架梁圆管前方的8#~12#导气槽区域.当导气槽... 建立COREX竖炉三维半周物理模型,模拟竖炉围管粉尘初始堵塞位置及其演变过程,考察鼓风量、排料速度、非工况排料等操作条件对围管粉尘堵塞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COREX竖炉围管初始堵塞位置为AGD架梁圆管前方的8#~12#导气槽区域.当导气槽前端填充床内形成粉尘沉积区后,若沉积区向上发展速度大于其随物料向下运动速度,粉尘沉积区向围管方向发展,并逐步堵塞围管导气槽,进而在围管内形成粉尘堆积区.该堆积区在围管内继续发展,使得其堆脚向围管远端运动,从而逐步将远端导气槽堵塞.此外,模拟发现随着排料速度加快及鼓风量增加,围管内不易发生粉尘堵塞.当炉内非工况条件发生时,粉尘堆积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易造成围管内粉尘的堆积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竖炉 围管 粉尘堵塞 物理模拟 AGD
原文传递
COREX竖炉球团粘结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狄瞻霞 李正一 +4 位作者 龙红明 春铁军 孟庆民 王平 李家新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0-326,共7页
模拟COREX竖炉还原条件进行铁矿球团荷重还原实验,研究了温度、还原气体成分、荷重对粘结的影响,并用SEM-EDS和XRD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粘结物的矿相和成分.结果表明,球团间的粘结物以铁为主,属于金属铁原子以扩散方式相互渗透的固相粘结类... 模拟COREX竖炉还原条件进行铁矿球团荷重还原实验,研究了温度、还原气体成分、荷重对粘结的影响,并用SEM-EDS和XRD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粘结物的矿相和成分.结果表明,球团间的粘结物以铁为主,属于金属铁原子以扩散方式相互渗透的固相粘结类型;还原温度从750℃升至950℃,球团金属化率和粘结物强度均增大;随H_2在还原气体中比例提高,球团金属化率及粘结情况均改善,荷重使球团间粘结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预还原竖炉 球团 粘结 金属化率
原文传递
COREX预还原竖炉煤气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丽娟 周恒 +3 位作者 张涛 游阳 罗志国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7-160,176,共5页
为研究COREX预还原竖炉内煤气流动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炉内煤气停留时间分布(RTD),考察了AGD(Areal Gas Distribution)梁对COREX预还原竖炉炉内RTD的影响以及不同熔炼率下COREX预还原竖炉的RTD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2#CORE... 为研究COREX预还原竖炉内煤气流动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炉内煤气停留时间分布(RTD),考察了AGD(Areal Gas Distribution)梁对COREX预还原竖炉炉内RTD的影响以及不同熔炼率下COREX预还原竖炉的RTD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2#COREX预还原竖炉AGD梁的安装,其整体时间密度分布函数变宽,平均停留时间变短,无量纲方差变大.AGD梁的安装增大了炉内的死区体积分数,2#COREX预还原竖炉炉内死区体积分数达到了26.81%.随着竖炉熔炼率的增加,炉内平均停留时间逐渐减小,无量纲方差逐渐增大.当熔炼率从150 t/h增长到180 t/h时,1#COREX竖炉死区体积分数降幅为68.1%,2#COREX竖炉降幅仅为15.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预还原竖炉 AGD梁 数值模拟 RTD曲线
下载PDF
COREX竖炉结瘤对物料运动行为影响的DEM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斌斌 吴胜利 +1 位作者 周恒 寇明银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考察COREX预还原竖炉内部结瘤对物料行为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DEM)研究了炉内不同位置结瘤对物料运动流型、颗粒应力的影响,并探究了排料速率对炉内物料运动行为的改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竖炉围管区发生结瘤,直接影响结瘤附近物料... 为考察COREX预还原竖炉内部结瘤对物料行为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DEM)研究了炉内不同位置结瘤对物料运动流型、颗粒应力的影响,并探究了排料速率对炉内物料运动行为的改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竖炉围管区发生结瘤,直接影响结瘤附近物料运动轨迹,导致物料运动流型发生变化;同时,相较正常工况,炉内物料间作用力明显增加。当竖炉导流锥产生结瘤时,物料运动流型也明显改变,并且颗粒在结瘤位置下方存在偏析现象;与围管结瘤相比较,炉内颗粒间作用力进一步增加;通过对瘤下方螺旋排料器转速提升,颗粒间作用力显著降低,基本与顺行状态下保持一致。相关研究可为COREX竖炉的优化操作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预还原竖炉 离散单元法 运动流型 作用力
原文传递
COREX CGD预还原竖炉内煤气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兴胜 周恒 +3 位作者 邢力勇 王春松 罗志国 邹宗树 《冶金能源》 2019年第2期13-17,共5页
文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REX预还原竖炉内煤气停留时间分布(RTD)特性,分析了CGD (central gas distribution)装置对炉内煤气RTD分布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熔炼率下炉内煤气RTD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安装CGD后,增加了竖炉底... 文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REX预还原竖炉内煤气停留时间分布(RTD)特性,分析了CGD (central gas distribution)装置对炉内煤气RTD分布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熔炼率下炉内煤气RTD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安装CGD后,增加了竖炉底部中心供气,提高了煤气平均停留时间。此外,CGD的安装降低了炉内平均停留时间的无量纲方差,且有效减少了炉内死区体积分数,有利于炉内气固相间的还原反应及传质、传热。随着熔炼率增加,炉内煤气平均停留时间缩短,死区体积分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x预还原竖炉 CGD RTD曲线
下载PDF
TRIZ理论改善竖炉向气化炉输送矿石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立浩 李跃华 +2 位作者 韩立宁 刘燕霞 曹磊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第8期154-158,共5页
COREX竖炉管道内含铁炉料的黏结是COREX工艺的一大难题。基于TRIZ理论,首先进行了问题描述,并建立了整体功能模型图,采用因果链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关键问题分析;进而确定最终理想解,进行了资源分析;最后采用技术冲突、物理冲突、... COREX竖炉管道内含铁炉料的黏结是COREX工艺的一大难题。基于TRIZ理论,首先进行了问题描述,并建立了整体功能模型图,采用因果链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关键问题分析;进而确定最终理想解,进行了资源分析;最后采用技术冲突、物理冲突、物质场-76个标准解及效应工具对问题进行了求解,得到了8个方案和5个专利点,可对竖炉向气化炉输送含铁炉料的设备及工艺进行改造提供参考,包括设置抽除还原煤气的装置、使用可自动调节口径的输料管道、改进螺旋排料器叶片及使螺旋排料器具有自清洁功能或振动功能,预计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为竖炉顺利向气化炉提供含铁原料提供保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corex竖炉 螺旋排料器 冲突 效应
下载PDF
Reducing process of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and influence of sinter proportion on reduction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burden 被引量:1
16
作者 SHI Ben-jing ZHU De-qing +2 位作者 PAN Jian HU Bing WANG Zhao-c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690-698,共9页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aterials cost of COREX ironmaking process,sinter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composite burden in China.This work explored the reducing process of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to clarify its 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aterials cost of COREX ironmaking process,sinter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composite burden in China.This work explored the reducing process of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to clarify its reduction properties change and then the effect of sinter proportion on metallurgical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burden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ucing process of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was basically same with that in blast furnace but sinter seems like breaking faster.Under reducing condition simulated COREX shaft furnace,sinter possessed the worst reduction degradation index(RDI)and undifferentiated reduction index(RI)compared with pellet and iron ore lumps.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mineralogy changes indicated that sinter presents integral cracking while pellet and lump ore present surface cracking,and no simple congruen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cracks of the burden and its ultimate reduction degradation performance.The existence of partial metallurgical performance superposition between composite and single ferrous burden was confirmed.RDI_(+6.3)≥70%and RDI_(+3.15)≥80%were speculated a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osite burden containing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TER corex shaft furnace reducing process composite burden reduction degradation index(RDI) metallurgical perform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