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与八切口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角膜地形图评估
1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1 位作者 王铮 褐俭环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测仪等手段对32例48只轻中度近视眼(-2.25D至-5.00D)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四与八条切口、3.25mm至3.50mm光学区、取瞳...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测仪等手段对32例48只轻中度近视眼(-2.25D至-5.00D)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四与八条切口、3.25mm至3.50mm光学区、取瞳孔缘最薄一点角膜厚度的切口深度的RK可安全有效地矫正轻中度近视眼的屈光不正。过多的角膜切口、过小的光学区及角膜微穿孔措施可能不会对RK疗效带来有益的帮助。正确选择病例、合理设计手术方案、精良的检测与手术设备、由训练有素的大夫精心施术是确保RK质量的四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角膜地形图 屈光 放射状角膜切开 近视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的散光分析
2
作者 韩兵 王勤 任新民 《青岛医药卫生》 1998年第3期2-4,共3页
对50例(98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散光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RK后出现散光,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且术后散光轴位非常不规则,占61.5%,非常显著地多于术前(10.2%),P<0.001。多为残余性散光。引起散光的原因,概括起来... 对50例(98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散光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RK后出现散光,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且术后散光轴位非常不规则,占61.5%,非常显著地多于术前(10.2%),P<0.001。多为残余性散光。引起散光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角膜因素,二是手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散光 放射状切开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追踪观察
3
作者 韩兵 王勤 任新民 《青岛医药卫生》 1996年第9期7-9,共3页
追踪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0.5~3年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随访视力较术后视力下降,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屈光度矫正非常明显(P<0.001)。而视力下降之原因分析与术后散光变化有关,可以说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既消除散光,也制造散... 追踪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0.5~3年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随访视力较术后视力下降,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屈光度矫正非常明显(P<0.001)。而视力下降之原因分析与术后散光变化有关,可以说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既消除散光,也制造散光,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放射状切开 追踪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散光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冬梅 李志辉 +3 位作者 陆文秀 闵燕 齐颖 安伟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对未加散光切口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124例(245只眼)患者,进行术后6~8个月观察。结果表明,74只眼(30.2%)散光增加,增加范围+0.50~+3.50DC;27只眼(11.0%)散光减少;144只眼(58.8%... 对未加散光切口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124例(245只眼)患者,进行术后6~8个月观察。结果表明,74只眼(30.2%)散光增加,增加范围+0.50~+3.50DC;27只眼(11.0%)散光减少;144只眼(58.8%)散光不变。散光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术中发生的微穿孔、切口不均、切口入视光学中心区、切口深度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辐射状 散光 近视 并发症 病因
原文传递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中对散光的矫正
5
作者 宋海兰 刘萍 胡泳霞 《眼科》 CAS 1993年第2期73-75,125,共4页
对施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217只眼,采取了多种矫正散光的手术措施,结果术后散光度均数下降0.58D,散光增加者仅占19.88%;未采取这种措施的术眼,术后散光增加者达52.99%;前者术后散光的增加明显下降。
关键词 近视/外科手术 角膜/外科手术 角膜切开术 辐射状/副作用 散光/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