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跃国 朱秀安 吕玉环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预测性。方法: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高度近视[等值球镜-6.25D^-30.00D,平均(-12.50±5.3...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预测性。方法: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高度近视[等值球镜-6.25D^-30.00D,平均(-12.50±5.39)D]104例164只眼行LASIK手术,其中屈光度-6.25D~-9.50D(A组)74只眼;屈光度-10.13D~-15.00D(B组)35只眼;屈光度-15.50D^-30.00D(组)55只眼。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自觉症状轻微,无角膜雾状混浊及眼压升高。术后6个月探眼视力≥1.0者A、B、C3组分别达73.0%、57.1%及7.3%,裸眼视力≥0.5者分别达100.0%、91.4%及50.9%;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分别达75.7%、45.7%及16.4%,在±3.00D以内的分别达1000%、91.4%及58.2%。99.4%术眼,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未有低于2行以上者。结论:LASIK手术对于矫治高度近视有很好的疗效,无明显并发症,对于远期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外科手术 LASIK 激光手术
下载PDF
三种个体化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手术的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毛玲娜 蒋文君 杨亚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评估3种不同的个体化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手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Q值优化的非球面像差切削(aberration smart ablation,ASA)模式、波前像差引导下的ASA模式(WASCA)、波前像差联合虹膜定位双重引导的ASA模式(IR+WAS... 目的:评估3种不同的个体化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手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Q值优化的非球面像差切削(aberration smart ablation,ASA)模式、波前像差引导下的ASA模式(WASCA)、波前像差联合虹膜定位双重引导的ASA模式(IR+WASCA)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取96位近视患者,随机选定患者的某一眼参与研究,共96眼。其中30眼行ASA手术(ASA组),32眼行WASCA手术(WASCA组),34眼行IR+WASCA手术(IR+WASCA组)。术前3组等效球镜值(SE)、年龄、性别、瞳孔大小及高阶像差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裸眼视力、屈光度及波前像差。结果:术后三组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0.8者均为1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中WASCA组术后裸眼视力100%≥1.0。三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屈光不正均在±0.50 D范围内。术后1个月、3个月三组间SE、高阶像差均方根及其改变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模式下LASIK术后总高阶像差、总彗差、总球差均增大,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3种个体化LASIK手术效果稳定,准确性、安全性、可预测性高,WASCA组术后视力相对其他两组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角膜/病理学 角膜地形图 屈光 近视/外科学 个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及原位角膜磨镶术病人的视觉对比敏感度的测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跃华 李志辉 +4 位作者 安伟丽 孟玉玲 郑远远 陈建东 孙葆忱 《眼科》 CAS 1999年第1期8-9,共2页
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及原位角膜磨镶术病人手术前后的视觉对比敏感度及激光干涉视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视觉对比敏感度及激光干涉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手术中,准分子激光切削时的冲击力及负压吸引。
关键词 对比敏感度 准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角膜磨镶
原文传递
LASIK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16
4
作者 廉井财 叶纹 +1 位作者 周得佑 王康孙 《眼科》 CAS 1999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探讨LASIK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928只眼。结果:术中主要并发症有薄角膜瓣、不完... 目的:探讨LASIK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928只眼。结果:术中主要并发症有薄角膜瓣、不完全角膜瓣、游离角膜瓣、角膜瓣偏离中心、层间异物残留、角膜瓣皱褶和结膜下出血等;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眩光、欠矫或过矫、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角膜瓣异位、角膜瓣边缘瘢痕及角膜中心色素沉着等。结论:对手术技术的熟练掌握及有效地处理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处理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镶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及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视网膜电图的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跃华 李志辉 +4 位作者 安伟丽 孟玉玲 邵慧 白凤阁 孙葆忱 《眼科》 CAS 1999年第4期201-202,共2页
本研究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及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视网膜电图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网膜电图差异均无显著性。由此推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中,激光切削时的冲击力及负压吸引对视网膜的功能均无显... 本研究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及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视网膜电图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网膜电图差异均无显著性。由此推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中,激光切削时的冲击力及负压吸引对视网膜的功能均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术 激光手术 近视 角膜切削 角膜磨镶
原文传递
LASIK与PRK治疗高度近视的对比 被引量:5
6
作者 毕宏生 王兴荣 《眼科》 CAS 1999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为比较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随访半年且资料完整的LASIK(143只眼)和PRK(129只眼)两组治疗高度近视患者,并按屈光度分为... 目的:为比较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随访半年且资料完整的LASIK(143只眼)和PRK(129只眼)两组治疗高度近视患者,并按屈光度分为A、B、C3个组,对两种术式在不同度数、不同治疗时期的术后视力、屈光度、并发症等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L式和P式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958%和798%(P<001);裸眼视力≥10者为741%和511%(P<001)。实际矫正度在预计矫正度±100D之间:L式分别为A组755%、B组553%、C组484%;P式为A组703%、B组457%、C组367%。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L式和P式分别为550%、364%(P<005),下降者分别为15%、77%(P<001)。结论:LASIK在治疗高度近视尤其是大于900D以上的高度近视方面,其术后视力恢复速度、疗效、手术范围、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均优于P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手术 近视 原位角膜磨镶 角膜切削
原文传递
角膜接触镜在PR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光明 麦才铿 《眼科》 CAS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评价PRK术后角膜接触镜在角膜上皮愈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1998年8月~12月PRK术后病例,以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154例(305只眼)为研究组,以术后涂抗生素眼膏、敷料包盖181例(341只眼)为对照组... 目的:评价PRK术后角膜接触镜在角膜上皮愈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1998年8月~12月PRK术后病例,以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154例(305只眼)为研究组,以术后涂抗生素眼膏、敷料包盖181例(341只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上皮愈合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三天角膜上皮痊愈299只眼(98.03%),角膜出现丝状物1只眼(0.33%),角膜出现膜状沉积物11只眼(3.63%);对照组,术后三天角膜上皮痊愈196只眼(57.48%),角膜出现丝状物45只眼(13.2%),角膜出现膜状沉积物33只眼(9.68%)。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RK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能促进角膜上皮愈合速度,减轻角膜丝状物和角膜膜状物形成,从而减轻病人术后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激光手术 近视 角膜上皮愈合
原文传递
自控角膜板层切开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基质内切削成形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陆文秀 李志辉 +1 位作者 安伟丽 孟玉玲 《眼科》 CAS 199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联合使用自控微型板层角膜成形刀及准分子激光机,先做一个以鼻侧为基底的角膜瓣,然后再于瓣下行基质内光学切削治疗的方法,治疗50例58只超高度近视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19.29±3.88D(-15.37~-36.00D),随访三个月以上者,其术后平... 联合使用自控微型板层角膜成形刀及准分子激光机,先做一个以鼻侧为基底的角膜瓣,然后再于瓣下行基质内光学切削治疗的方法,治疗50例58只超高度近视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19.29±3.88D(-15.37~-36.00D),随访三个月以上者,其术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61±0.27,其中≥0.5者占67.24%,≥0.8者占32.76%;术后平均屈光度为-0.49±3.01D,其中屈光度在±1.00D 内者占51.72%,±2.00D 内者占75.86%。结果表明此手术对超高度近视矫治能力及可预测性优于共它角膜屈光手术,但其稳定性、潜能及安全性有待于长期观察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 激光手术 眼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单纯治疗近视后散光变化分析
9
作者 马彦 李志辉 +4 位作者 陆文秀 齐颖 周跃华 安伟丽 孟玉玲 《眼科》 CAS 1998年第2期76-78,共3页
对445例(855只眼)进行只矫正近视而未同时作散光矫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观察3~12个月。结果表明,无论观察3个月、6个月、12个月术后散光增加病例明显少于散光减少的病例。同时与RK术后散光变化情况比较,... 对445例(855只眼)进行只矫正近视而未同时作散光矫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观察3~12个月。结果表明,无论观察3个月、6个月、12个月术后散光增加病例明显少于散光减少的病例。同时与RK术后散光变化情况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明显优于术后有散光增加趋势的RK术。散光的改变与手术中眼球转动、停机、激光切削中心与光学中心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外科手术 角膜 激光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PRK术后皮质类固醇激素与非甾体激素预防角膜混浊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杉 孙立滨 +1 位作者 赵清洁 孙宝志 《眼科》 CAS 2000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比较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激素对预防PRK术后角膜混浊的疗效。方法 :双眼屈光相同的近视患者 50人 ( 1 0 0只眼 )、分为 2组 ,第一组屈光度为 >3 0D ,≤ 6 0D ,3 2人 ( 64只眼 ) ;第二组屈光度为 >6 0D、≤ 1 2 0D ,1 8... 目的 :比较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激素对预防PRK术后角膜混浊的疗效。方法 :双眼屈光相同的近视患者 50人 ( 1 0 0只眼 )、分为 2组 ,第一组屈光度为 >3 0D ,≤ 6 0D ,3 2人 ( 64只眼 ) ;第二组屈光度为 >6 0D、≤ 1 2 0D ,1 8人 ( 3 6只眼 )。PRK术后按美国FDA标准主观评定角膜混浊。所有患者右眼使用 0 1 %艾氟龙预防角膜混浊 ,左眼使用 0 0 3 %欧可芬预防角膜混浊。结果 :第一组 3个月双眼角膜混浊均消退 ,角膜透明。第二组 6个月后 0 1 %艾氟龙治疗眼有 4只眼残存角膜混浊 ,0 0 3 %欧可芬治疗眼有 8只眼残存角膜混浊。结论 :低、中度近视PRK术后 0 1 %艾氟龙与 0 0 3 %欧可芬效果相同 ,且非甾体激素治疗眼无眼压升高 ,在低、中度近视可应用 0 0 3 %欧可芬预防角膜混浊。在高度近视眼 0 1 %艾氟龙优于 0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手术 近视 氟比洛芬 紧不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