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塑形镜几何设计参数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1
作者 吴丽敏 赵改平 +3 位作者 张泽众 项华中 陈齐欧 陈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2-749,共8页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不同几何设计参数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揭示OK镜影响角膜塑形机制。方法建立非球面OK镜和角巩膜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OK镜不同近视矫正度数对应几何设计参数改变对角膜前表面轮廓和曲率分布规律、...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不同几何设计参数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揭示OK镜影响角膜塑形机制。方法建立非球面OK镜和角巩膜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OK镜不同近视矫正度数对应几何设计参数改变对角膜前表面轮廓和曲率分布规律、角膜前表面和角膜基质层上表面von Mises应力(von Mises stress,VMS)和眼轴位移变化的影响。结果角膜前表面的应力集中出现在中周区和周边区,而基质层上表面的应力集中仅出现在中周区。OK镜基弧的矢高随着近视矫正度数增加而减小,矫正度数为-2.0、-3.0、-4.0、-5.0、-6.0 D时,角膜最大VMS比-1.0 D增加0.81%、1.86%、2.84%、3.81%和7.04%,角膜中央区的曲率比未戴镜时平均减少2.59、3.78、4.51、4.99、5.33、6.41 D。结论近视矫正度数增加使OK镜基弧的矢高减小,导致角膜中央曲率更加平坦。OK镜的基弧区对于近视矫正和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塑形镜 近视矫正度数 角膜塑形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成人不同程度近视的视网膜周边离焦比较及与角膜形态参数的关系
2
作者 李羽 郭玉娟 +2 位作者 汪思瑶 梅波 周跃华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比较成人不同程度近视的视网膜周边离焦(RDV),探讨其与角膜形态的关系。方法收集302例近视患者,按等效球镜(SE)分为:低度组(-3.00<SE≤-0.50D),中度组(-6.00<SE≤-3.00D),高度组(-9.00<SE≤-6.00D)。测量各区域RDV及角膜散... 目的比较成人不同程度近视的视网膜周边离焦(RDV),探讨其与角膜形态的关系。方法收集302例近视患者,按等效球镜(SE)分为:低度组(-3.00<SE≤-0.50D),中度组(-6.00<SE≤-3.00D),高度组(-9.00<SE≤-6.00D)。测量各区域RDV及角膜散光(AST)、表面不对称指数(SAI)等参数,比较各组RDV,并分析其与角膜形态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在偏心20°外的RDV均为远视状态,随偏心度增加而增大(P<0.05);低度组分别与中、高度组的RDV20°~53°有差异(P均<0.01);中度组与高度组的RDV20°~30°有差异(P<0.05)。TRDV与AST呈正相关(P<0.05);RDV10°~30°与SAI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成人不同程度近视的视网膜周边离焦随偏心度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受角膜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周边离焦 相对周边屈光度 屈光差异值 角膜形态 近视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初发单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乔 任美侠 +1 位作者 魏春艳 王瑞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72-876,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初发单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接诊的150例初发单眼近视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初发单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接诊的150例初发单眼近视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儿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视力矫正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后的视力和屈光度,干预1年后回院复查时,调查并比较两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视力矫正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视力分别为1.12±0.06、1.46±0.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0±0.06、1.23±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屈光度分别为(-0.53±0.12)D、(-0.22±0.07)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98±0.15)D、(-0.57±0.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初发单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可更进一步改善患儿的视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初发单眼近视 角膜塑形镜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健康教育 视力
下载PDF
球面与环曲面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改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视力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余文琳 曾丽 +2 位作者 牛悦 王云风 邱迎红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490-493,500,共5页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最佳光学设计方案选择及其对患者裸眼视力、散光度数和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眼科医院2020-05至2021-05收治的近视伴散光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佩戴的不同类型的角膜塑形镜光学设计,分为...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最佳光学设计方案选择及其对患者裸眼视力、散光度数和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眼科医院2020-05至2021-05收治的近视伴散光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佩戴的不同类型的角膜塑形镜光学设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佩戴球面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观察组患者佩戴环曲面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比较两组患者戴镜前后裸眼视力(UCVA)、散光、平均角膜曲率、眼轴、角膜偏心量、SE、CCT、BUT、ECD及近立体视功能情况。结果戴镜前,两组患者专科检查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戴镜1、6、12个月,两组患者的UCVA均降低(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散光均降低(P<0.05),12个月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角膜曲率均显著下降,眼轴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平均角膜曲率、眼轴低于对照组(P<0.05);角膜偏心量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E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两组患者CCT、BUT、EC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近立体视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曲面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球面 环曲面 裸眼视力 散光度 近立体视功能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泪液功能、眼压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思雯 叶晓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佩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视光中心接收的青少年近视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9)佩戴框架眼镜,研究组(n=49)佩戴角膜塑形镜。比较两... 目的研究佩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视光中心接收的青少年近视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9)佩戴框架眼镜,研究组(n=49)佩戴角膜塑形镜。比较两组患者的眼表泪液功能、眼压变化。结果佩戴1周、3、6个月,两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佩戴眼镜后不同时间的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test,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用于青少年近视控制中不会对其眼压、眼表造成明显的影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戴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近视 眼表 眼压 角膜形态
下载PDF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黄颉 刘阳园 +3 位作者 杨柳 李超华 陈水玲 林瑞杰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析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角膜塑形镜,观察组加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比较两组眼压及泪膜功能、角膜... 目的:探析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角膜塑形镜,观察组加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比较两组眼压及泪膜功能、角膜曲率以及视力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眼压、泪膜脂质层厚度、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角膜曲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屈光度均低于治疗前,视力恢复情况均好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屈光度、视力恢复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可更好地改善青少年近视患者眼压及泪膜功能,改善角膜曲率,控制近视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 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视力水平 青少年近视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及角膜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博 唐伟 +3 位作者 周文艳 单多 刘平 胡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45-947,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及角膜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7例176眼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在戴镜前、戴镜后1d,1wk,1、3、6mo检查平均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及角膜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7例176眼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在戴镜前、戴镜后1d,1wk,1、3、6mo检查平均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曲率及角膜中央厚度,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d,1wk,1、3、6mo的SE下降,UCVA明显改善,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BCVA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d,1wk,1、3、6mo的角膜曲率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角膜厚度1wk开始变薄,1、3、6mo的中央角膜厚度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能有效降低近视度,显著提高裸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 视力 角膜形态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停止矫治后患者角膜与屈光状况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易际磐 金成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停止矫治后不同时间患者角膜与屈光状况,为其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30例(52只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有停戴史的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停戴时间分为A组(停戴时间<1个月)、B组(1个月≤停戴时间<3...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停止矫治后不同时间患者角膜与屈光状况,为其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30例(52只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有停戴史的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停戴时间分为A组(停戴时间<1个月)、B组(1个月≤停戴时间<3个月)与C组(停戴时间≥3个月),记录患者戴镜前及停戴后角膜形态与屈光状态。结果 A组与B组停戴后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平K值、陡K值、平均K值及SRI均明显低于配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停戴后A组与B组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平K值、陡K值、平均K值及SRI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戴后3组均无球镜度数及散光度数增加(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可以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且停戴后3个月以上,角膜形态及屈光状态均可恢复,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作为近视的长期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 角膜 屈光
下载PDF
正常角膜伴近视散光眼角膜各形态参数分布特征及与全眼屈光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勇 李晶 +4 位作者 魏升升 万雅群 叶璐 李娟 刘建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角膜伴近视散光眼角膜各形态参数分布特征及与全眼屈光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204眼)近视患者,分别应用非接触眼压计、检影仪、A超、角膜超声测厚仪、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进行眼压、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厚度、... 目的探讨正常角膜伴近视散光眼角膜各形态参数分布特征及与全眼屈光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204眼)近视患者,分别应用非接触眼压计、检影仪、A超、角膜超声测厚仪、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进行眼压、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厚度、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参数等测量,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正常角膜伴近视散光眼角膜中央厚度(537.06±25.45)μm,角膜中央前表面高度(2.35±1.39)μm,中央后表面高度(3.60±2.73)μm,角膜Q值(8 mm范围)-0.30±0.10,角膜最薄点距角膜顶点距离(0.59±0.19)mm,角膜最薄点位置多位于角膜顶点颞下方,占91.67%。角膜最薄点至周边厚度增长变化指数为1.04±0.13。角膜中央前后表面高度、角膜Q值、角膜最薄点至周边厚度增长变化指数与等效球镜、眼压、眼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正常角膜伴近视散光眼角膜形态各项参数分布值各有特点,与全眼屈光参数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形态 Pentacam眼前节分析 全眼屈光参数 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散光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进刀起点调控技术改变角膜瓣形态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学斌 江萍 +1 位作者 方芳 王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479-481,共3页
目的:分析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改变角膜瓣形状的优点和不足,寻求更好的角膜瓣形状,为角膜板层刀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460眼在LASIK术中应用进刀起点调控技术,改... 目的:分析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改变角膜瓣形状的优点和不足,寻求更好的角膜瓣形状,为角膜板层刀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460眼在LASIK术中应用进刀起点调控技术,改变角膜瓣形状。结果: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可操作性强;所形成的角膜瓣稳定性好;与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应用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制作的角膜瓣优越性明显,值得推广;同时,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可为角膜瓣形状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镶术 进刀起点 调控技术 角膜瓣 LASIK 眼科
下载PDF
近视眼儿童与成人角膜地形图的比较和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玉梅 张玥 +1 位作者 李莹 艾凤荣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比较儿童和成人近视眼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的形态特点,并分析角膜地形图参数与年龄和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儿童和成人近视眼患者各100例200眼,分别进行角膜地形图的测量及屈光度的检查。结果成人组... 目的比较儿童和成人近视眼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的形态特点,并分析角膜地形图参数与年龄和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儿童和成人近视眼患者各100例200眼,分别进行角膜地形图的测量及屈光度的检查。结果成人组角膜地形图参数中平坦子午线角膜屈光力(K2)、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值均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而陡峭子午线角膜屈光力(K1)、最小角膜屈光力子午线(minK)与儿童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参数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女性K1、K2及minK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而SRI、S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SRI、SAI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SRI:r=0.20,P<0.05;SAI:r=0.19,P<0.05),而儿童组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但SRI、SAI与两组的屈光度均无相关性(P>0.05)。两组的角膜中央图形均以蝴蝶结形为主;角膜散光轴位大多表现为循规性散光。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屈光度的增加,角膜表面不规则、不对称指数等角膜形态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散光轴位趋向于垂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地形图 角膜形态
下载PDF
4%碘酊“桥状”灼烧治疗近穿孔感染性角膜溃疡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霞 王瑞夫 +2 位作者 刘毅 董晓云 王梦斐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碘酊"桥状"灼烧治疗近穿孔感染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感染性角膜溃疡近穿孔患者24例(25只眼),其中治疗组:13例(14只眼),男性12例(12只眼),女性1例(2只眼),年龄27~68岁,平均(45.3±4.3)岁。将角膜溃... 目的探讨应用碘酊"桥状"灼烧治疗近穿孔感染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感染性角膜溃疡近穿孔患者24例(25只眼),其中治疗组:13例(14只眼),男性12例(12只眼),女性1例(2只眼),年龄27~68岁,平均(45.3±4.3)岁。将角膜溃疡面修剪清创,4%碘酊烧灼溃疡面边缘,在临近角膜溃疡的结膜充血最明显处(大部分患者在角膜缘10:00~2:00),用手术圆刀刮除条形角膜上皮(自溃疡边缘至结膜处形成桥状连接面),术前、术后给予角膜营养剂及敏感抗感染药物。对照组:11例(11只眼)近穿孔角膜溃疡患者,其中男性10例(10只眼),女性1例(1只眼),年龄19~50岁,平均(40.2±6.9)岁。除不进行局部"桥状"碘酊烧灼外,余治疗与治疗组相同。结果随访1.5~4个月,治疗组:于碘酊桥状灼烧后(3±4.5)d,结膜血管侵入角膜缘,于(7±5.5)d,少量血管翳侵入至角膜溃疡处,至2~4周左右时,大量角膜血管翳侵入角膜溃疡,角膜白斑形成,结膜囊内分泌物明显减少,羞明、畏光、流泪的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减轻,如角膜有缝线,此时可间断拆除。对照组:于(14±3.6)d,少量血管翳侵入至角膜溃疡处,至3~4周左右时,大量角膜血管翳侵入角膜溃疡,结膜、角膜刺激症状减轻。其中2例(2只眼)行板层角膜移植术,1例(1只眼)行结膜覆盖术。结论碘酊桥状灼烧近穿孔的角膜溃疡,操作简单,角膜溃疡感染基本可控制,便于开展,尤其是在角膜材料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可缩短疗程,保存眼球,为减轻病情发展及下一步复明手术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碘酊 桥状
下载PDF
近视眼眼轴及角膜表面形态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政伟 马群 +1 位作者 黄震 李丽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近视眼眼轴和角膜表面形态改变的相互关系。方法175例327眼近视,分为低中度、高度和超高度3组,用眼科A/B超仪测量每只眼轴长;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角膜表面形态,所测数据作组间及相互间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327眼平均眼轴... 目的分析近视眼眼轴和角膜表面形态改变的相互关系。方法175例327眼近视,分为低中度、高度和超高度3组,用眼科A/B超仪测量每只眼轴长;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角膜表面形态,所测数据作组间及相互间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327眼平均眼轴长为26.46±1.71mm,低中度组为25.08±0.94mm,高度组为26.06±0.83mm,超高度组为28.02±1.50mm,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角膜表面规则性系数(SRI)值为0.28±0.27,角膜表面非对称性系数(SAI)值为0.96±0.53,平均角膜屈光力(ACP)值为43.91±1.42D,角膜表面散光(CYL)值为1.92±0.90D,其中CYL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余各参数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轴值与CYL值呈正相关。结论近视眼眼轴较正视眼眼轴长,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大,角膜非对称性加大,角膜散光也增大,而角膜屈光力无明显改变。近视眼眼轴变长是屈光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比角膜屈光力的改变更具决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眼轴 角膜形态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近视的治疗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洁 吴章友 朱子诚 《实用防盲技术》 2015年第2期84-87,共4页
近视性屈光不正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高度近视是常见的致盲病因。一般认为近视的发生、发展是由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近视的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主要包括光学矫正、药物干预和手术... 近视性屈光不正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高度近视是常见的致盲病因。一般认为近视的发生、发展是由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近视的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主要包括光学矫正、药物干预和手术干预。如何通过有效的预防方法来降低近视的患病率是当今眼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接触镜 角膜塑形镜
下载PDF
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荣丰 朱美玲 +1 位作者 张晓峰 陈逖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术后 1%环孢霉素 A滴眼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9例 10只眼。术中根据溃疡侵犯角膜的形态切除病变角膜组织及邻近的球... 目的 探讨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术后 1%环孢霉素 A滴眼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9例 10只眼。术中根据溃疡侵犯角膜的形态切除病变角膜组织及邻近的球结膜和筋膜组织 ,按照植床的形态制作与之相吻合的板层移植片行板层角膜移植术 ,术后应用 1%环孢霉素 A滴眼 6~ 8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 1~ 5年 ,未见复发病例 ,术后 6个月 ,与术前视力比较 ,大部分病例视力不变或提高。结论 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术后应用 1%环孢霉素 A滴眼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效果肯定 ,只要植片与植床吻合 ,缝线松紧适宜 ,不会导致明显散光而影响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层角膜移植术 不规则移植片 蚕蚀性角膜溃疡 治疗
下载PDF
国人儿童正视眼角膜非球面光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徐栩 郑穗联 +2 位作者 蔡剑秋 施明光 姚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69-370,378,共3页
目的应用角膜地形图仪研究正常发育儿童角膜的光学形态学特征。方法正视眼少儿49例(78眼)。睫状肌麻痹下带状光检影镜结合电脑验光仪确定屈光度;Humphrey 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前表面不同区域两个正交子午线曲率值,角膜不规则值(corneal... 目的应用角膜地形图仪研究正常发育儿童角膜的光学形态学特征。方法正视眼少儿49例(78眼)。睫状肌麻痹下带状光检影镜结合电脑验光仪确定屈光度;Humphrey 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前表面不同区域两个正交子午线曲率值,角膜不规则值(corneal irregular measure,CIM)与形状系数(shape factor,SF)。结果正常发育儿童角膜形状系数(SF)=0.281±0.105;角膜不规则值(CIM)=0.64±0.16,角膜不同位置的平均曲率值从顶点到直径7mm 平均角膜曲率值逐渐变小,顶点与直径3mm 处的角膜曲率值之间无差异、直径3mm、直径5mm、直径7mm 角膜曲率值之间两两有差异。角膜形状系数(SF)与角膜直径5mm、7mm 处平均角膜曲率值有一定相关关系)(r^2=0.264,P=0.000)。结论儿童正视眼角膜前表面具有中央区曲率相对稳定,从中央到周边逐渐变平坦的扁长椭圆,而且存在一定的微小隆。(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5:369~3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正视眼 角膜地形图 角膜形状
下载PDF
周期性眼外负压吸引对角膜地形的影响
17
作者 李珊珊 戴锦晖 周行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周期性眼外负压吸引对角膜地形的影响及可能原因。方法随机选取"球外反博"治疗患者40例(40眼),以眼外负压100 mmHg/3 s速度升高至(300±20)mmHg,维持5 s后释放负压至0,间隔1 min重复,共10个循环。试验后1、5、15 ... 目的探讨周期性眼外负压吸引对角膜地形的影响及可能原因。方法随机选取"球外反博"治疗患者40例(40眼),以眼外负压100 mmHg/3 s速度升高至(300±20)mmHg,维持5 s后释放负压至0,间隔1 min重复,共10个循环。试验后1、5、15 min检测患者角膜地形图、视力、眼压、眼表状况、自觉症状等。以受试眼自身前后对照,分析角膜不规则指数(CIM)、形状因子(SF)、角膜散光度(ASTIG)等角膜地形指标。结果周期性眼外负压吸引后随时间的变化,ASTIG、CIM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2,P=0.006;F=0.431,P=0.001),吸引后15 min恢复至吸引前状态;SF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5,P=0.050 2)。性别、眼别及瞳孔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引结束后,轻度眼部不适4例(10%),结膜轻度充血15例(37.5%),有轻度角膜上皮点状脱失1例(2.5%),轻度视物模糊2例(5%)。吸引结束后15 min,患者视力均无下降,眼压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周期性眼外负压吸引对角膜表面形状有一定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影响力迅速减少,15 min时角膜形状已基本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 角膜地形 角膜不规则指数 形状因子 角膜散光
下载PDF
荷包状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丹丹 刘海俊 刘子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04-905,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荷包状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36眼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病灶清除+荷包状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针对病因行进一步药物治疗。随访3~6mo。结果:1次手术治愈35眼。... 目的:观察采用荷包状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36眼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病灶清除+荷包状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针对病因行进一步药物治疗。随访3~6mo。结果:1次手术治愈35眼。1眼术后结膜瓣中央部位松解未能紧贴角膜,再次同法行结膜瓣遮盖术并联合羊膜移植,最终角膜溃疡愈合。36眼全部治愈。结论:对于药物难治性角膜溃疡,荷包状改良结膜瓣遮盖术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更好的保存眼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包状结膜瓣遮盖术 角膜溃疡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角膜前后表面高度不对称性图形分析
19
作者 辛宝莉 刘苏冰 +2 位作者 聂晓丽 侯莹 买志彬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角膜地形图中角膜前、后表面立体高度不对称性图形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进行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测量,并观察其角膜前、后表面立体高度形态的表现。【结果】在27562例54669眼中,有29... 【目的】分析角膜地形图中角膜前、后表面立体高度不对称性图形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进行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测量,并观察其角膜前、后表面立体高度形态的表现。【结果】在27562例54669眼中,有291例432眼的近视患者的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图表现出不对称的"CROSS"形式。432眼中16~25岁的171例215眼;中等近视-3.25~-6.00141例191眼;散光270例390眼;散光Ⅱ形193例300眼。【结论】拟行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手术者,术前均应对角膜的形态及屈光状态作精确测量,对存在"CROSS"shape者的手术更要慎重,合理设计手术方法及切削量,并对手术后效果作正确的评价。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是预防手术失败的关键,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表面高度 屈光性角膜手术 “十字”交叉形态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太平 杨雪宏 梁卫丰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61-562,共2页
①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后角膜散光情况及手术性散光的变化影响。②方法 将 40 3例 (40 3只眼 )白内障分为A、B两组。A组为硬核白内障 (2 85例 ) ,取上方巩膜反眉状 8mm隧道切口 ;B组... ①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后角膜散光情况及手术性散光的变化影响。②方法 将 40 3例 (40 3只眼 )白内障分为A、B两组。A组为硬核白内障 (2 85例 ) ,取上方巩膜反眉状 8mm隧道切口 ;B组为非硬核白内障 (1 1 8例 ) ,取上方巩膜反眉状 6mm隧道切口 ,均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植入光学部直径为 6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 ,并使用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计随访术前、术后 1~ 3天、6个月、1年角膜散光的变化。③结果 发生手术性散光A组为 (1 .50± 0 .87)D ,B组为 (0 .98± 0 .50 )D ;散光轴向变化A组为 86 .5°± 54 .7° ,B组为 75 .0°± 53 .4°,术后两组角膜散光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④结论 检查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角膜散光 ,可综合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致角膜屈光状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非超声乳化 眼科手术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