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onary stenting:A matter of revasculariz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Aldo Bonaventura Fabrizio Montecucco Luca Liberale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7年第3期207-211,共5页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recommended treatment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as been dramatically improved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and the use of balloon catheters, bare metal stents(BMSs), and d...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recommended treatment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as been dramatically improved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and the use of balloon catheters, bare metal stents(BMSs), and drug-eluting stents(DESs). Catheter balloons were burdened by acute vessel occlusion or target-lesion restenosis. BMSs greatly reduced those problems holding up the vessel structure, but showed high rates of instent re-stenosi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neo-intimal hyperplasia and vessel remodeling leading to a renarrowing of the vessel diameter. This challenge was overtaken by first-generation DESs, which reduced restenosis rates to nearly 5%, but demonstrated delayed arterial healing and risk for late in-stent thrombosis, with inflammatory cells playing a pivotal role. Finally, new-generation DESs, characterized by innovations in design, metal composition, surface polymers, and antiproliferative drugs, finally reduced the risk for stent thrombosis and greatly improved revascularization outcomes. New advances include bioresorbable stents potentially changing the future of revascularization techniques as the concept bases upon the degradation of the stent scaffold to inert particles after its function expired, thus theoretically eliminating risks linked with both stent thrombosis and re-stenosis. Talking about DESs also dictates to consider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 which is a fundamental moment in view of the good outcome duration, but also deals with bleeding complications. The bette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CI should include the use of DESs and a DAPT finely tailor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otentially developing bleeding ris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ications from last updated guid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eluting stent 暴露金属 stent In-stent 重新狭窄 stent 血栓 冠的动脉疾病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同期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单中心经验
2
作者 叶志东 贺斌 +2 位作者 张建彬 陈洁 刘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总结同期颈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单中心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收治的54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同期行颈动脉内膜... 目的总结同期颈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单中心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收治的54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38例,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CABG 16例。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内出现小卒中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术后短暂低血压8例,术后高灌注综合征3例,二次开胸3例,心肌梗死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同期CEA+CABG组与同期CAS+CABG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140个月,平均(89.8±35.6)个月,因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死亡患者各1例。结论同期CEA+CABG与同期CAS+CABG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冠心病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同期手术
下载PDF
Two-stent strategy for renal artery stenosis with bifurcation lesion 被引量:2
3
作者 Hong-bing YAN Bin ZHENG Zheng WU Jian WANG Han-jun ZHAO Li SONG Yun-peng CH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8期561-567,共7页
Renal artery stenosis(RAS) with a bifurcation lesion is a challenge f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in RAS with a bifurcation lesion.Five patients with RAS involving bif... Renal artery stenosis(RAS) with a bifurcation lesion is a challenge f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in RAS with a bifurcation lesion.Five patients with RAS involving bifurcation lesion are described.In cases 1 to 3,a single-stent strategy was first adopted.However,these three patients were converted to a two-stent strategy for bailout stent implantation in the side branches.In cases 4 and 5,a simultaneous kissing stent technique was performed.Angiography showed that the reference vascular diameter of the main branch was much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side branches.Although obvious residual stenosis existed in cases 1 to 3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no obvious residual stenosis was seen in cases 4 and 5.Renal artery duplex son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cases 1 through 5 at 6,7,7,8,and 6 months,respectively,after the procedures.No evidence of restenosis or occlusion was seen.In conclusion,stent implantation with the simultaneous kissing stent technique may result in more simple and more satisfactory immediate angiographic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外设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脉疾病 ANGIOPLASTY stentS 肾的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慢性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atLet评分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联性研究
4
作者 汪娟 张明超 +2 位作者 徐明星 鲁大胜 杨凌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探究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CatLet评分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确诊为慢性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年的随... 目的探究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CatLet评分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确诊为慢性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其中有200例完成了第二次冠脉造影检查以评估ISR的发生情况,最终有164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并参与统计学分析。研究收集了第一次冠脉造影时的基线数据,其中CatLet评分通过在线网站计算获得。结果本研究共164例患者(女48例,男116例),平均年龄(66.19±10.54)岁,其中26例患者发生ISR(ISR组),其发生率为15.85%,另外138例患者作为非ISR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方面并无明显差异,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CatLet评分较高的患者患有慢性冠心病ISR的风险较大(OR=1.03,95%CI=1.00~1.05,P=0.03)。结论对于患有慢性冠心病患者而言,CatLet评分可以作为预测冠脉介入术后ISR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预测该疾病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CatLet评分 慢性冠脉疾病
下载PDF
Recurrence of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fter renal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 A case report
5
作者 罗淞元 丁兆慧 罗建方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Takayasu's Arteritis is a chronic non-specific inflammatory vascular disease involving the aorta and its major branches. Takayasu's arteritis is one of important reason for renal artery stenosis(RAS) which may res... Takayasu's Arteritis is a chronic non-specific inflammatory vascular disease involving the aorta and its major branches. Takayasu's arteritis is one of important reason for renal artery stenosis(RAS) which may result in severe hypertension. Angioplasty, preferably with stenting, is recommended in RAS secondary to atherosclerosis. However,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tent implantation is still unclear in RAS caused by Takayasu's arteritis. In order to raise the awareness for the importance of Takayasu's arteritis in renal artery disease and further to discuss the end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 strategies, we are going to present a case report regarding RAS resulted by Takayasu's arteritis and provide a timely summary and update on current understa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s arteritis renal artery stenosis(RAS) endovascular therapy stent
原文传递
1例主动脉瓣置换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及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护理
6
作者 杨利敏 夏海燕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3期3304-3306,共3页
总结1例经颈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及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观察和护理。术前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动态观察、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等;术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动态观察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经过术后... 总结1例经颈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及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观察和护理。术前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动态观察、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等;术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动态观察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经过术后7 d的积极治疗和护理,病人术后一般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肾动脉狭窄 经颈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肾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 护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的肾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23
7
作者 邢惠莉 沈卫峰 +2 位作者 张奇 张瑞岩 张建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及血管内支架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包括 5 4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和同期性别匹配的 5 7例肾动脉正常者 ,记录两组的临床特征、冠心病易患因素和血清肌酐浓度。以标准方法行冠脉和肾动脉造影及支...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及血管内支架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包括 5 4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和同期性别匹配的 5 7例肾动脉正常者 ,记录两组的临床特征、冠心病易患因素和血清肌酐浓度。以标准方法行冠脉和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术。结果 肾动脉狭窄组平均年龄和血清肌酐显著增高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显著增多 ,但两组的吸烟和糖尿病情况相似。肾动脉狭窄患者更易发生冠脉病变 (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 )。 5 4例肾动脉狭窄 (单侧 5 0例 ,双侧 4例 )患者中 ,4 6例接受经皮肾动脉支架术治疗 ,各例手术成功。术后 2周 ,2 6例肾功能改善 ,2 4例高血压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 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与年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相关 ,血管内支架术对保护肾功能和控制高血压具重要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冠心病 肾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连续847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即刻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临床总结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4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胡健 张宪 郑爱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4-256,共3页
评估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8月 ,共纳入 84 7例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即刻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患者 ,分析肾动脉造影情况、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并... 评估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8月 ,共纳入 84 7例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即刻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患者 ,分析肾动脉造影情况、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并随机抽取 15 5例患者测定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变化 ,以评估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成功率高 (99.6 % ) ;造影前后血清肌酐无明显变化 (术前 77± 11μmol L ,术后 78± 5 μmol L ,P >0 .0 5 ) ;肾动脉狭窄总体发生率为 19% (16 1 84 7) ,明显狭窄 (>5 0 % )占 7.1% (6 0 84 7) ,双侧肾动脉明显狭窄发生率为 3.9% (33 84 7) ;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动脉明显狭窄与年龄 (>70岁 )、高血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显著相关。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肾动脉狭窄 血清肌酐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水龙 王焱 +5 位作者 王挹青 陈炳煌 郑剑涛 刘文辉 董俊泽 蔡彬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3-95,共3页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共 4 91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非选择性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并对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评价 ,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共 4 91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非选择性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并对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评价 ,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2 0 % ,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2 .6 % )。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 ,P <0 .0 0 1、P =0 .0 0 3) ,是其早期发现的指标。对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 ,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 血管造影 肾动脉狭窄/诊断 肾动脉狭窄/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丽伟 黄党生 +2 位作者 罗北捷 沈东 张许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中顺路肾动脉造影的意义,进一步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410例因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常规术中顺路行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中顺路肾动脉造影的意义,进一步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410例因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常规术中顺路行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以显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为自变量,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410例患者共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88例(21.4%),其中轻度狭窄30例(7.3%),中度狭窄40例(9.7%),重度狭窄18例(4.3%)。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的285例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26.3%(75/285),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阴性患者[10.4%(13/125),P<0.05]。狭窄超过30%的肾动脉血管共130支,其中61.5%位于开口部位,36.9%位于主干,仅3.8%位于分支血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女性、高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异常、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6.3%,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顺路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但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与冠心病并不完全平行,女性、高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异常、左主干病变及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肾动脉造影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24h血清内脏脂肪素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云 丁世芳 +4 位作者 王慧洁 蒋桔泉 付文波 王华 陈志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6期2619-2624,共6页
背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会造成血管损伤和管壁重构,从而引起血管支架内的再狭窄。研究发现内脏脂肪素与炎性反应相关,在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处表达增高。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早期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内脏脂... 背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会造成血管损伤和管壁重构,从而引起血管支架内的再狭窄。研究发现内脏脂肪素与炎性反应相关,在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处表达增高。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早期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12 h内并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同期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各30例;同时选择一组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无需支架置入治疗患者30例,另选未接受任何处理的健康患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置入前及置入后30 min,置入后6,12,24 h各时点脂肪素的浓度持续升高,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冠脉支架置入后24 h内患者血清脏脂肪素水平持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内脏脂肪素 炎症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对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6
12
作者 韩笑 依仁科 薛德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IVUS)对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PCI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并且行PCI的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PCI术中采用IVUS技术进行指导)。比较2组患者...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IVUS)对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PCI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并且行PCI的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PCI术中采用IVUS技术进行指导)。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最小管腔直径(MLD)、最小管腔面积(MLA)、面积狭窄率(AS)、支架直径及长度、支架释放压力、后扩张球囊压力及直径等指标;随访1年,观察2组靶病变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情况。结果观察组MLD[(2.17±0.36)mmvs (1.62±0.59)mm,P=0.000]、MLA[(4.94±1.61)mm^2 vs (2.51±1.77)mm^2,P=0.000]、支架直径[(3.54±0.24)mmvs (3.34±0.31)mm,P=0.002]、支架长度[(14.41±5.25)mmvs (12.11±4.21)mm,P=0.038]、后扩张球囊直径[(3.98±0.51)mmvs (3.77±0.38)mm,P=0.040]、后扩张球囊压力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0),AS明显低于对照组[(63.23±8.17)%vs (77.31±7.42)%,P=0.000)];随访期观察组总MACE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9.09%vs 12.73%,P=0.540)。结论 IVUS能有效指导左主干病变PCI支架定位,辅助判断支架扩张和贴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狭窄 支架
下载PDF
肾动脉介入治疗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并冠心病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颖青 林曙光 +3 位作者 罗建方 陈纪言 余丹青 周颖玲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7例经肾动脉造影显示单侧肾动脉狭窄(管腔狭窄≥50%),分为两组,肾动脉介入术组25例和药物治疗组22例。所有患者均未行冠脉血运重建术。测定所有病例治疗前及介入... 目的探讨肾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7例经肾动脉造影显示单侧肾动脉狭窄(管腔狭窄≥50%),分为两组,肾动脉介入术组25例和药物治疗组22例。所有患者均未行冠脉血运重建术。测定所有病例治疗前及介入组治疗后的双侧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浓度的变化。并对病人的血压、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进行半年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狭窄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明显高于对侧{介入组[狭窄侧:(3.7±0.5)比对侧:(2.1±0.4)]nmol/L.h;药物组[狭窄侧:(3.9±3.1)比对侧:(2.0±1.9)]nmol/L.h,P均<0.01},AngⅡ、Ald亦高于对侧。介入治疗后肾素活性明显降低,与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0±0.7)比术前:(3.7±0.5)]nmol/L.h,P<0.05},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术后:(52.5±5.6)比术前:(47.5±5.2)]%,P<0.05},心绞痛发作缓解,从每周(13.2±0.2)次减至(4.6±1.1)次(P<0.05)。结论肾动脉介入治疗能缓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介入 肾素 冠心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同期血运重建七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洪利 焦力群 +3 位作者 王亚冰 冯磊 李杨 刘燕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5-412,共8页
目的探讨同期行颈动脉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外科与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 目的探讨同期行颈动脉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外科与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均同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57~67岁,平均(62±4)岁;冠状动脉DSA示,4例为左主干+3支病变,2例为3支病变,1例为双支病变;颈动脉DSA示,1例为单侧颈动脉闭塞,6例存在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双侧狭窄率≥50%且靶血管狭窄率≥80%,包括对侧中度狭窄(50%~69%)4例、重度狭窄(≥70%)1例。所有患者优先处理颈动脉病变,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及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病变特征(颈动脉责任病变侧别、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其狭窄程度)、围手术期及随访等情况。结果7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3例同期行CAS+不停跳CABG,3例同期行CEA+不停跳CABG,1例同期行CEA+CAS+不停跳CABG。术后住院期间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围手术期无死亡,无新发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患者7例,随访时间6~19个月,1例再发间断头晕症状入院就诊,为双侧颈动脉病变,拒绝再次手术;1例因胸闷症状入院,冠状动脉CTA示桥血管及吻合口显影良好;其余患者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死亡发生。结论初步分析显示,同期行颈动脉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可考虑作为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但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108例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俞恒锡 张建 +5 位作者 李建新 谷涌泉 陈兵 齐力行 郭连瑞 杨胜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肾动脉支架(PTRAS)治疗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应用肾动脉支架成形治疗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108例患者回顾分析,探讨操作技术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及肾功能...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肾动脉支架(PTRAS)治疗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应用肾动脉支架成形治疗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108例患者回顾分析,探讨操作技术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本组108例实施118支肾动脉支架成形技术,成功率100%,肾动脉狭窄段直径由术前(1.38±0.34)mm增至(5.65±0.78)mm,随访到93例(86.1%,93/108),随访时间3~45个月,平均随访(21.9±11.4)个月。术前收缩压平均(150.04±16.69)mmHg(1mmHg=0.133kPa),术后降至(137.05±12.58)mmHg,P<0.001;术前舒张压平均(81.69±12.02)mmHg,术后降至(79.29±8.71)mmHg,P<0.05。术前血肌酐(Crea)平均(91.63±38.06)umol/L,术后降至(87.69±40.31)umol/L,P<0.001;术前尿素氮(Urea)平均(5.97±1.80)mmol/L,术后降至(5.63±1.83)mmol/L,P<0.05。B超随访支架狭窄>50%者占9.2%(7/76)。结论:肾动脉支架治疗严重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创伤小、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血压及维护肾功能水平,是严重肾动脉阻塞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支架 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肾动脉狭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文成 周红 +4 位作者 王绵 郝咏梅 张松筠 康宏 崔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5例临床拟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进行独立t检验、趋势χ2检验、线性关联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5例临床拟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进行独立t检验、趋势χ2检验、线性关联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腹主动脉数字减影检查的305例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12.8%,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72例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2.3%;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的103例患者中,无1例有肾动脉狭窄及病变存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有冠心病者,血肌酐≥100μmol/L是肾动脉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年龄>60岁、血肌酐≥100μmol/L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应进行常规腹主动脉造影检查,而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可不作为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造影术 肾动脉狭窄
下载PDF
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分期治疗后院内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承哲 张楠 +1 位作者 梁林 许保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7-174,共8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分期手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4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颈动脉重度狭窄联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二者均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均... 目的研究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分期手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4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颈动脉重度狭窄联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二者均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均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先行CAS,术后6个月内完成非体外循环CABG。观察CAS及CABG术后院内并发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54~76岁,平均(64±5)岁。CAS及非体外循环CABG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为23.3%(7/30例),其中CAS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脑梗死1例),非体外循环CABG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例;腔隙性脑梗死1例,脑梗死2例)。术后所有患者未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结论颈动脉重度狭窄联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分期CAS+CABG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需要在相关科室配套完善的医院内实施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学春 高玉春 +4 位作者 王玉娇 刘瑶霞 盛勇 钟萍 周晓芳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46例高龄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同时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8.9%;高血压病合并...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46例高龄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同时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8.9%;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3%;高血压病未合并冠心病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7.3%。多因素回归分析中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形成、严重冠脉病变和吸烟为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病 冠心病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造影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小玲 李庆祥 +6 位作者 徐方兴 艾辉 高海 王烜 马长生 周玉杰 颜红兵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569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进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6·5%(94/569)。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569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进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6·5%(94/569)。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χ2=19·170,P<0·001)。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χ2=22·11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高血压和冠心病多支病变为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多支病变、高血压、高龄的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病人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印平 盖鲁粤 杜洛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随访的 49例病人的临床和造影资料。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病人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随访的 49例病人的临床和造影资料。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病人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等 2 9个变量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间 ,再狭窄组明显短于无再狭窄组。再狭窄组病人合并有糖尿病史比例较无狭窄组明显增多。Logistic回归分析 :再狭窄与复查造影时间、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支架直径、支架植入后病变处管腔血流速度呈显著负相关 ;与糖尿病史、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 (ACC AHA)冠状动脉病变分类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病人发生再狭窄多在术后 6个月以内。糖尿病史 ,术前TIMI血流分级 ,支架直径 ,ACC AHA病变分型 ,支架植入后病变处管腔血流速度为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再狭窄 冠状动脉支架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