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asibility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Assessment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of Prospectively Electrocardiogram-gated High-pitch Spiral Acquisition Mode Dual-sour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Relatively Higher Heart Rates: in Comparison wit 被引量:4
1
作者 Kai Sun Rui-juan Han +5 位作者 Li-fang Cui Rui-ping Zhao Li-jun Ma Li-jun Wang Li-gang Li Chang-yong Li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13-219,共7页
Objective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of prospectively electrocardiogram-triggered spiral acquisition mode (high pitch mode)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 Objective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of prospectively electrocardiogram-triggered spiral acquisition mode (high pitch mode)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CTCA) in patients with relatively higher heart rates (HR) compared with catheter coronary angiography (CCA). Methods Forty-seve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relatively higher HR (>65 and <100 bpm) (20 male, 27 female; age 55±10 years) who both underwent dual-source CTCA and CCA were prospectively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CTCA using high pitch mode setting at 20%-30% of the R-R interval for the image acquisition. All coronary segments were evaluated by two blinded and independent observers with regard to image quality on a three-point scale (1: excellent to 3: non-diagnostic) and for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coronary stenoses (defined as diameter narrowing exceeding 50%). Considered CCA as the standard of reference,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calculated. Radiation dose valu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dose-length product. Results Image quality was rated as being score 1 in 92.4% of segments, score 2 in 6.1% of segmentsand score 3 in 1.5% of segments. The average image quality score per segment was 1.064±0.306. The HR vari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image score 1, 2 and 3 were 2.29±1.06 bpm, 5.17±1.37 bpm, 8.88±1.53 bpm,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HR vari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imag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170.402, P=0.001).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92.6%, 97.0%, 87.6%, 98.3%, respectively, per segment and 90.0%, 95.2%, 85.3%, 96.9%, respectively, per vessel and 100%, 63.6%, 90.0%, 100%, respectively, per patient. The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was on average 0.86±0.16 mSv.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HR more than 65 bpm and below 100 bpm without cardiac arrhythmia, the prospectively electrocardiogram-gated high-pitch spiral acquisition mode with image acquired timing set at 20%-30% of the R-R interval provides a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ronary stenoses combined with a 1.5% of non-diagnostic coronary segments and a radiation dose below 1 m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high pitch prospectively electrocardiogram-triggered spiral mode high heart rate diagnostic accuracy
下载PDF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Scale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Study Protocol 被引量:5
2
作者 LIU Xiao-qi PENG Dan-hong +4 位作者 WANG Yan-ping XIE Rong CHEN Xin-lin YU Chun-quan LI Xian-tao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15-520,共6页
Backgroun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PBSS) is one of the main syndrome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Syndromes of Chinese medicine(CM) are lack of quantitative and easyimplementation diagnosis standards. To ... Backgroun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PBSS) is one of the main syndrome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Syndromes of Chinese medicine(CM) are lack of quantitative and easyimplementation diagnosis standards. To quantify and standardize the diagnosis of PBSS, scales are usually applied.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M diagnosis scale of PBSS in CHD. Methods: Six hundred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of CHD, 300 in case group and 300 in control group, will be recruited from 5 hospitals across China. Diagnosis from 2 experts will be consider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study design consists of 2 phases: pilot test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diagnostic test is used to asses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scale, including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likelihood ratio and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 curve. Discussion: This study will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M diagnosis scale of PBSS in CHD. The consensus of 2 experts may not be ideal as a "gold standard", and itself still requires further study.(No. ChiCTR-OOC-150065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tic accuracy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DIAGNOSIS SCAL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udy protocol
原文传递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Padua Score Combined with Thrombotic Biomarker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tPAI-1) Detection for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3
作者 Xiaoyun Zhang Xinlong Xi +1 位作者 Wenming Bian Qiang Liu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8期137-144,共8页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mbining the Padua score with the thrombotic biomarker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tPAI-1)for assessing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DVT)in patients with p...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mbining the Padua score with the thrombotic biomarker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tPAI-1)for assessing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DVT)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These patients often exhibit symptoms similar to venous thrombosis,such as dyspnea and bilateral lower limb swelling,complicating differential diagnosis.The Padua Prediction Score assesses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in hospitalized patients,while tPAI-1,a key fibrinolytic system inhibitor,indicates a hypercoagulable state.Clinical data from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OC curves compare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Padua score,tPAI-1 levels,and their combined model for predicting DVT risk.Results showed that tPAI-1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VT patients compared to non-DVT patients.The Padua score demonstrated a sensitivity of 82.61%and a specificity of 55.26%at a cutoff value of 3.The combined model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AUC than the Padua score alone,indicating better discriminatory ability in diagnosing DVT risk.The combination of the Padua score and tPAI-1 detec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ng DVT risk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reducing missed and incorrect diagnoses.This stud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ool for clinicians,enhanc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complicated by DVT.Future research should validate these findings in larger samples and explore additional thrombotic biomarkers to optimize the predictiv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 prediction score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tPAI-1)detec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or pulmonale) diagnostic accuracy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张翠萍 张影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37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可将其分为冠心病组(63例)、健康组(7...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37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可将其分为冠心病组(63例)、健康组(74例),比较2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心肌质量(LVM)],采用Pearson法分析LVEDV、LVESV、LVFS、LVM及LVEF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并对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LVEDV、LVESV、L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LVFS均低于健康组照组(P<0.05);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LVEDV、LVESV、LVM值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LVEF、LVFS值>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组LVEF、LVFS值>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LVEF、LVFS值(P<0.05);LVEF、LVFS与Gensini呈负相关,LVEDV、LVESV、LVM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61例阳性,76例阴性,其诊断灵敏度为93.6%,准确度95.6%,漏诊率为2.7%。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且漏诊率较低,可为临床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老年冠心病 诊断价值 冠状动脉狭窄 评估价值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梁崟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计算64-SCTA检查的诊断价值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82%,94.35%和70.80%;进一步去除钙化节段,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09%,97.33%和84.09%,其中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较前提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诊断标准的量化诊断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海谦 黄思瑞 +4 位作者 黄晓强 朴胜华 荣向路 王超 郭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和证候量化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与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相关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和证候量化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与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相关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以图书形式出版的标准和医案专著,对文献进行提取分析并建立症状条目池。构建德尔菲问卷,进行德尔菲法专家调查,从条目池中筛选出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关键条目并确定其权重赋值。开展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采用诊断性试验方式确定诊断阈值。结果共纳入各类文献24篇,经过对术语的提取、拆分和归并后,建立了包含52个症状和13条舌脉象的症状条目池。经两轮德尔菲法专家调查后确定核心条目17个,并按条目不同的均数区间分别赋予3分、2分、1分的权重。由广东、陕西等地的医院收集了376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16分是本标准最佳诊断阈值,此时的敏感度为0.809,特异度为0.95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943。结论本研究确定了首个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可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提供依据,研制过程对中医证候规范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冠心病 湿热证 诊断标准 德尔菲法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淇惠 郭华 金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741,P<0.001),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23,P<0.001)。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效能,可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联合血管弹性指标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模型开发研究
8
作者 张高钰 王子涵 +6 位作者 高雪菲 张瑾 代天顾 何清 樊佳溶 黄力 李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背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是冠心病易发人群,其冠心病患病率与死亡率较绝经前显著升高。本研究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联合糖脂代谢、血管弹性等相关指标诊断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以期为临床识别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 背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是冠心病易发人群,其冠心病患病率与死亡率较绝经前显著升高。本研究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联合糖脂代谢、血管弹性等相关指标诊断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以期为临床识别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风险提供新思路。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踝肱指数(ABI)、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脉压指数(PPI)、动脉硬化指数(AI)联合与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构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2022年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的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TyG指数、ABI、baPWV、PPI、AI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实现模型可视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其中非冠心病组141例、冠心病组15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I、baPWV、TyG指数、PPI、AI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并根据预测方程绘制列线图。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I、baPWV、TyG指数、PPI、AI和联合预测模型预测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2、0.687、0.659、0.700、0.612、0.808(P<0.001),预测模型预测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灵敏度为0.7806,特异度为0.741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CA曲线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ABI、baPWV、TyG指数、PPI、AI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新开发模型可对冠心病风险进行有效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绝经后女性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血管弹性 诊断预测模型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石文界 张慧娜 +1 位作者 哈斯达尔·米地里别克 刘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疾病进展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76例)、中度组(145例)和重度组(103例),另选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38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基本资料及血清Lp-PLA2、CX3CL1、FGF23水平,对比不同疾病进展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CX3CL1、FGF2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Lp-PLA2、CX3CL1、FGF23单一及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比例及血清Lp-PLA2、CX3CL1、FGF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Lp-PLA2、CX3CL1、FGF23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OR=2.408)、合并糖尿病(OR=2.497)、合并高血压(OR=2.221)、血清Lp-PLA2水平偏高(OR=3.083)、血清CX3CL1水平偏高(OR=2.992)、血清FGF23水平偏高(OR=3.142)是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CX3CL1、FGF23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7,高于三者单一检测(0.768、0.807、0.87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CX3CL1、FGF23水平呈高表达,三者可参与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且三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的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蛋白磷脂酶A2 CX3C趋化因子配体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疾病进展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全科医学理念指导下的无创冠心病诊断方法LVDd联合SDNN新探索
10
作者 余彬 袁明清 +3 位作者 罗潇 曹俊达 徐劲松 李菊香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638-2642,共5页
目的:探索左室舒张末径(LVDd)联合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作为无创预测方案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无创冠心病的诊断筛查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2022年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冠... 目的:探索左室舒张末径(LVDd)联合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作为无创预测方案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无创冠心病的诊断筛查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2022年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诊断且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的3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包括病史、血液学检查、彩超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等相关参数在内的一般资料情况。设置是否罹患冠心病作为目标观察事件,对比分析各项参数是否为冠心病诊断的影响因素;进而就相关影响因素的疾病诊断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VDd、SDNN是冠心病诊断结果的影响因素。LVDd评价冠心病诊断结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581(95%CI=0.520~0.643),最佳截断值为51.25,灵敏度为0.332,特异度为0.850;SDNN评价冠心病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AUC为0.740(95%CI=0.684~0.795),最佳截断值为100.5,灵敏度为0.821,特异度为0.609;LVDd联合SDNN评价冠心病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AUC为0.762(95%CI=0.708~0.815),最佳截断值为0.459,灵敏度为0.853,特异度为0.541。结论:LVDd联合SDNN对于冠心病的预测诊断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舒张末径 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 冠心病 预测价值 无创诊断方法
下载PDF
骨桥蛋白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评价
11
作者 孙启天 薛婷匀 +2 位作者 闫贞蓉 徐李文静 孙启玉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与胱抑素C(Cys-C)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就诊148例行冠脉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按疾病分组,对血清OPN与Cys-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PN与Cys-C能独立预测冠心病(CHD)...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与胱抑素C(Cys-C)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就诊148例行冠脉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按疾病分组,对血清OPN与Cys-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PN与Cys-C能独立预测冠心病(CHD)。ROC曲线显示,OPN与Cys-C对CHD具有诊断价值,当两指标联合时,诊断CH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灵敏度为76.42%,特异性为81.16%。比较不同疾病间OPN与Cys-C含量显示,OPN在不稳定心绞痛(UAP)组显著高于稳定心绞痛(SAP)组,显著低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P<0.05)。Cys-C含量在AMI组、UAP组和SAP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PN与Cys-C具有对CHD的诊断价值,动态检测OPN对疾病的监测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胱抑素C 冠心病 诊断标志物 血清
下载PDF
血常规联合心肌标志物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12
作者 张晓飞 纪凌云 +2 位作者 黄兆杰 李志军 杨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与心肌标志物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入选对象血常规指标与心肌标志物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对比... 目的探讨血常规与心肌标志物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入选对象血常规指标与心肌标志物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对比入选对象的血常规相关指标水平以及心肌标志物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W、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血小板比容(PCT)等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l)、心肌肌钙蛋白(cTnT)以及肌醇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患者RDW、cTnl、cTnT以及CK-MB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常规中的RDW指标水平具有明显的升高现象,且心肌标志物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均会发生异常变化,因此血常规检测联合心肌标志物检测在诊断冠心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常规 心肌标志物 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定量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盛玉杰 王询 王泽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CCTA)定量在评估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CHD患者106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ICA)测定的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将患者分为无心肌缺血组和心肌缺血组,两组分...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CCTA)定量在评估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CHD患者106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ICA)测定的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将患者分为无心肌缺血组和心肌缺血组,两组分别52例、54例。对比两组CCTA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患者斑块形态特征指标(点状钙化、餐巾环征、低密度斑块)和其它斑块定量指标[病变长度(PL)、狭窄程度(DS)、斑块负荷(PB)、斑块体积(PV)、钙化积分(CS)、重建指数(RI)];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斑块形态特征联合成分定量指标对CHD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斑块形态特征指标(点状钙化、低密度斑块)无差异(P>0.05),心肌缺血组餐巾环征比例高于无心肌缺血组(P<0.05)。心肌缺血组斑块定量指标(PL、DS、PB、RI、CS)均高于无心肌缺血组(P<0.05)。PL、CS、PB、DS、RI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AUC分别为0.744、0.814、0.726、0.859、0.826,截断值分别为19.83、185.41、34.64、46.66、0.95,联合检测的AUC为0.953,高于单个指标诊断(P<0.05)。结论与无心肌缺血患者相比,心肌缺血CHD患者斑块PL、CS、PB、DS、RI均增加;临床可以通过检测上述指标诊断CHD心肌缺血,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心病 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浊闭阻证诊断模型研究
14
作者 陈浩然 姜童 +3 位作者 郑一 王伟蔚 刘莹 王科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42-150,共9页
目的构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CSAP)痰浊闭阻证诊断模型,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5月-2024年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营医院心内科就诊的305例CSAP患者临床资料,运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筛选特征,通过机器学习(ML... 目的构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CSAP)痰浊闭阻证诊断模型,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5月-2024年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营医院心内科就诊的305例CSAP患者临床资料,运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筛选特征,通过机器学习(ML)算法构建多个模型并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优ML模型进行训练、验证与测试。通过沙普利加性解释(SHAP)的方法对最优模型的运行逻辑进行解释,并提供2个典型示例,帮助使用者理解模型的运行逻辑。结果LASSO回归显示胸部闷痛、体质量指数(BMI)、肢体困重、饮酒史、年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纳入模型中的特征。经过多模型比较,高斯朴素贝叶斯(GNB)模型展现出的效能最为优异。最终构建的GNB模型在训练集的平均AUC为0.938(95%CI:0.903~0.972),验证集的平均AUC为0.927(95%CI:0.851~0.992),测试集的AUC为0.856(95%CI:0.751~0.961)。学习曲线显示,模型中训练集和验证集之间的误差随训练样本数量增加而收敛,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对观察到的痰浊闭阻证患者的预测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DCA)显示模型在<0.7的决策阈值下能为患者提供临床获益。SHAP重要性排名特征依次为胸部闷痛、BMI、LDL-C、TG、肢体困重、TC、饮酒史和年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CSAP痰浊闭阻证诊断模型能够辅助医师对患者进行辨证,从而制定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机器学习 临床预测模型 辨证论治 四诊客观化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15
作者 古丽尼格尔·吾布力 夏木西娅·哈德尔 +1 位作者 印纹源 郭永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Pd)、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20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心肌缺血95例作为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108例作为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另取同...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Pd)、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20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心肌缺血95例作为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108例作为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Pd、Tp-Te间期情况。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心肌缺血组和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d、Tp-Te间期对CHD及CHD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Pd、Tp-Te间期大于对照组(均P<0.05)。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大于心肌缺血组(均P<0.05)。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患者心律失常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结论:CHD患者动态心电图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且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患者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较心肌缺血患者更为明显,两者联合对CHD及CHD心律失常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P波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张晓晨 许丹丹 尚一楠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SMI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SMI检出率,并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SMI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SMI检出率,并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二者对冠心病SMI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35例疑似冠心病SMI患者中,冠脉造影确诊107例;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92例,阳性检出率85.98%(92/107);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102例,阳性检出率为95.33%(102/107)。24 h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χ^(2)=5.515,P=0.019)。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9%、94.81%、81.82%,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分别为84.11%、85.93%、60.47%,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能提高SMI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4 h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病情程度的诊断价值分析
17
作者 李碧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7期68-71,共4页
目的 分析临床诊断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期间予以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测。分析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心脏彩超指... 目的 分析临床诊断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期间予以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测。分析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心脏彩超指标、心电图指标及不同检测方法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诊断准确率。结果 120例患者中,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例数为45例、占比37.50%,Ⅲ级患者例数为42例、占比35.00%,Ⅳ级患者例数为33例、占比27.50%。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均高于Ⅲ级及Ⅱ级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均低于Ⅲ级及Ⅱ级患者,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且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LVESD、LVEDD、LA高于Ⅱ级患者,LVEF、E/A均低于Ⅱ级患者,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Ⅲ级、Ⅱ级患者的QRS电压分别为(12.02±0.89)、(13.34±0.71)、(14.87±0.65)mV,QRS时限分别为(133.75±15.67)、(125.47±17.54)、(112.86±15.54)ms,QTc间期分别为(472.65±23.65)、(441.69±22.87)、(424.66±20.54)ms。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Ⅲ级患者QRS电压低于Ⅱ级患者,QRS时限、QTc间期长于Ⅱ级患者,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且心功能Ⅳ级患者QRS电压低于Ⅲ级患者,QRS时限、QTc间期长于Ⅲ级患者,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心脏彩超+心电图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99.17%)较单独使用心脏彩超(94.17%)及心电图(91.67%)更高,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在诊断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期间,使用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更高,比单一检测更准确,能够及时掌握病症发展情况,结合检测结果予以对应措施进行干预,挽救患者生命健康,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脏彩超 心电图 病情程度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肝脂肪变性指数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联性研究
18
作者 孟娜 秦越粤 祝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脂肪变性指数(HSI)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4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 目的探讨肝脂肪变性指数(HSI)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4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生化检查指标,根据公式计算得到HSI,根据CAG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CHD组(82例)和非CHD组(166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CH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SI对T2DM患者发生CHD的预测价值。结果CHD组和非CHD组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清蛋白(ALB)、球蛋白(AGB)、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S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40.90 g/L,AGB>25.65 g/L和HSI>39.94是T2DM患者发生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I预测T2DM患者发生CHD的曲线下面积为0.556,约登指数为0.117,灵敏度为38.8%,特异度为72.9%。结论高水平HSI是T2DM患者发生CHD的危险因素,HSI对T2DM患者发生CH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脂肪变性指数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亲环素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9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19
作者 谢昊 董阳 +1 位作者 莫崇念 江彬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在同一时期内的体检人员中收集50例健康者作为...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在同一时期内的体检人员中收集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冠心病组经冠脉造影检查后,根据病变类型分为三组,即不稳定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组;根据病变支数分为三组,即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三组,即轻度病变、中度病变以及重度病变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不同病变支数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间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更高,而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不稳定性心较痛组也更高(均P<0.05);三组间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单支病变组更高,而三支病变组比较双支病变组也更高(均P<0.05);三组间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轻度病变组比较,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更高,而与中度病变组比较,重度病变组更高(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检测值与其病变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yPA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高于sST2和MMP-29(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CyPA、sST2、MMP-29可作为冠心病病情诊断及评估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血清亲环素A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9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QTc间期联合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20
作者 雷剑 张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QTc间期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均行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QTc间期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均行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以上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结果:108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阴性30例,占27.78%,阳性78例,占72.22%。动态心电图QTc间期诊断为阴性共有20例,阳性51例,运动平板试验诊断为阴性共有25例,阳性50例,动态心电图QTc间期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为阴性共有29例,阳性62例。动态心电图QTc间期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度为79.49%,特异度为96.67%,准确度为84.26%,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动态心电图QTc间期、运动平板试验单一诊断,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动态心电图QTc间期单一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诊断相比,动态心电图QTc间期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更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心电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QTC间期 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准确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