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初爻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姜国钧 许婷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4,共8页
《周易》诸卦初爻对应个体成长的童年期,爻辞拟议童年期的各种状态和处境,以及这些状态和处境的吉凶悔吝,其中蕴含了许多仍具当代价值的儿童教育思想。“利用刑人,用脱桎梏”提示我们,在训诫中掌握避免危险、保护生命的行为规范是儿童... 《周易》诸卦初爻对应个体成长的童年期,爻辞拟议童年期的各种状态和处境,以及这些状态和处境的吉凶悔吝,其中蕴含了许多仍具当代价值的儿童教育思想。“利用刑人,用脱桎梏”提示我们,在训诫中掌握避免危险、保护生命的行为规范是儿童摆脱蒙昧,获得自由的第一步。“潜龙勿用,始求勿深”意味着天赋极高的儿童需要得到特别的呵护,父母和老师要有静待花开的恒久耐心。“蒙以养正,素履以往”提醒教育者从小就要培养儿童纪律严明、艰苦朴素、不耽享乐、谦虚谨慎、自立自强、真实无妄的好品格。“思患预防,及早复道”启示教育者要小惩而大诫,轻微的、及时的惩戒更有利于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初爻 儿童教育 规训 自由 蒙以养正 预防 复道
下载PDF
论先秦古籍翻译中文本与传注译文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以《周易》及其林理璋英译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农 孙方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8-109,共12页
中国先秦古籍多有传注传世,古籍文本和传注之间是单向的注解关系。文字的差异、时代的不同、意图的区别,使二者的理论概念系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后人对古籍文本的理解多据其传注,在将某古籍本文和传注译为外语时,这种差异往往有被弱... 中国先秦古籍多有传注传世,古籍文本和传注之间是单向的注解关系。文字的差异、时代的不同、意图的区别,使二者的理论概念系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后人对古籍文本的理解多据其传注,在将某古籍本文和传注译为外语时,这种差异往往有被弱化的现象。本文主要以《易经》及其英译本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文本比较、例证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古籍文本和传注翻译中原有思想内容差异的弱化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对林理璋《易经》文本译文和《易传》及传注译文的比较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思想层面的同质化,对《易经》文本的文献价值在译文中的保持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当今古籍研究的进展,文本的翻译应与传注翻译拉开一定距离,适当再现原有差异,这应是今日古籍外译一个新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古籍 文本 传注 翻译 同质化 《易经》
下载PDF
中国卜筮之书的哲学化道路——《易传》诠释方法论新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光庆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3-22,共10页
《易传》在诠释《易经》的过程中,站在人文文化的高度,对《易经》所反映的巫术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哲学转化,共同建构起了一种新"易道",而这种"易道"又代表了轴心时期形成的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然而,作为诠释性著作... 《易传》在诠释《易经》的过程中,站在人文文化的高度,对《易经》所反映的巫术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哲学转化,共同建构起了一种新"易道",而这种"易道"又代表了轴心时期形成的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然而,作为诠释性著作,《易传》是如何开拓中国卜筮之书《易经》哲学化道路的呢?要想更好地回答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最好是首先集中深入探讨《易传》共同创立的《易经》诠释方法论。因为,正是《易传》共同创立之诠释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建构起全新的《易经》文本观念,创立起卦爻象哲学化、卦爻辞哲学化的诠释方法,开拓出了中国卜筮之书《易经》哲学化的全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哲学化 诠释方法论
下载PDF
从《易泛论》看王安石《易》学的训诂特色
4
作者 杨倩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9-174,共6页
王安石的《易泛论》是一篇解释《周易》字词的专章,反映了其治《易》注重训诂的特色。本文从《易泛论》与《易解》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易泛论》所释字词与《周易》卦爻及诸传对应的比较分析,结合《周易》语境,对王安石治《易》的训诂方... 王安石的《易泛论》是一篇解释《周易》字词的专章,反映了其治《易》注重训诂的特色。本文从《易泛论》与《易解》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易泛论》所释字词与《周易》卦爻及诸传对应的比较分析,结合《周易》语境,对王安石治《易》的训诂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易泛论》 《周易》 义理 训诂
下载PDF
海保元备《周易校勘记举正》探究
5
作者 史少博 《天中学刊》 2020年第1期43-50,共8页
日本江户时代海保元备的《周易校勘记举正》,依据所藏旧钞疏本并参考其他书对清朝阮元的《周易注疏校勘记》进行校勘。该书运用了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校勘方法,校出了《周易注疏校勘记》中的诸多错误,无论在日本易学界,还是对中国... 日本江户时代海保元备的《周易校勘记举正》,依据所藏旧钞疏本并参考其他书对清朝阮元的《周易注疏校勘记》进行校勘。该书运用了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校勘方法,校出了《周易注疏校勘记》中的诸多错误,无论在日本易学界,还是对中国易学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日本易学界、中国学界对宋本《周易注疏》的校勘。故而,《周易校勘记举正》在日本易学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意义。但由于海保元备当时掌握的资料有限,参考资料较少,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旧钞本”,又盲目地信从“旧钞本”,故而该书中出现了多处“妄改之处”的缺陷。尽管如此,海保元备《周易校勘记举正》在易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也不能用今天我们所依据的丰富资料而全盘否定海保元备《周易校勘记举正》在易学史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保元备 《周易校勘记举正》 探究
下载PDF
先天易"与纵横图
6
作者 孙广才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4-15,共2页
通过对朱熹《易学启蒙》的探讨与分析,文章认为,宋代"先天易"在对"河图"、"洛书"的研究中,已经认识到了幻方的一些性质,并对此作了确切的论述和记载.这些思想和认识对后来的纵横图研究可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先天易 易学启蒙 幻方
下载PDF
试论《文心雕龙·原道》篇的两个消极之处
7
作者 王诗瑶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心雕龙》的研究者对《原道》篇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周振甫先生对于此篇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同时他也指出刘勰《原道》篇中的两处局限之处,一是刘勰"道"的观点偏向客观唯心主义;另一点为刘勰将"自然之文"与"... 《文心雕龙》的研究者对《原道》篇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周振甫先生对于此篇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同时他也指出刘勰《原道》篇中的两处局限之处,一是刘勰"道"的观点偏向客观唯心主义;另一点为刘勰将"自然之文"与"人之文"相提并论。陈寅恪先生曾提出古典文学批评的一种态度——"了解之同情",这种指导方法为现代文学批评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野。从还原背景的角度出发,可以理解刘勰为什么有这种"不科学"的观点,《文心雕龙》的成书受《易传》的影响很大,同时还吸收了汉儒和魏晋玄学的思想,这些既是刘勰《原道》篇形成的思想根源,也导致其蕴含了两点被后人批评的消极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原道 “理解之同情” 易传 汉宇宙构成论 玄学
下载PDF
阐释学视野下的“《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8
作者 张金梅 《三峡论坛》 2010年第5期112-117,共6页
"《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既是董仲舒对周秦,特别是汉兴至武帝时期《诗》学、《易》学、《春秋》学历史的一个归总和陈述,也是对《春秋》笔法之"避此正辞而称君之子"的倡导与宏扬。董仲舒不仅在... "《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既是董仲舒对周秦,特别是汉兴至武帝时期《诗》学、《易》学、《春秋》学历史的一个归总和陈述,也是对《春秋》笔法之"避此正辞而称君之子"的倡导与宏扬。董仲舒不仅在经学阐释学视野下将"《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付诸实践,而且将经学阐释学"从变从义,一以奉人"的话语规则泛化为后世阐释学的基本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无达诂 《易》无达占 《春秋》无达辞 从变从义
下载PDF
《过庭录》古籍整理工作论析
9
作者 徐兴海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85-90,共6页
《过庭录》是宋翔凤积数十年的读书笔记,其内容涉及考辨、校勘、文字、音韵、训诂,其所做的校勘等工作就是现在所称的古籍整理工作。宋翔凤于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之学上力求阐述一己之见,他在古籍整理方面的工作说明他... 《过庭录》是宋翔凤积数十年的读书笔记,其内容涉及考辨、校勘、文字、音韵、训诂,其所做的校勘等工作就是现在所称的古籍整理工作。宋翔凤于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之学上力求阐述一己之见,他在古籍整理方面的工作说明他是乾嘉学派转变到今文经学学派的中间人物,其所做工作应该予以恰当评价。综合而论,《过庭录》之古籍整理工作比起乾嘉学派已经大为不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翔凤 《过庭录》 校勘 文字 音韵 训诂
下载PDF
古人训诂中的偷换概念释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贵生 《陇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6,共2页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训诂材料,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在训诂中也存在着偷换概念的现象,阅读时应加以辨正之。
关键词 训诂 偷换概念
下载PDF
前后《赤壁赋》优劣之争与苏轼思想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8,共8页
黄州期间是苏轼文学创作和思想转变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明代以来围绕《赤壁》二赋之优劣展开了广泛探讨,梳理之后可以发现,抛开技巧、结构的具体对比,明清针对《赤壁》二赋的争论焦点,实际正指向于文章的思想层面。因此,二赋的优劣对比... 黄州期间是苏轼文学创作和思想转变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明代以来围绕《赤壁》二赋之优劣展开了广泛探讨,梳理之后可以发现,抛开技巧、结构的具体对比,明清针对《赤壁》二赋的争论焦点,实际正指向于文章的思想层面。因此,二赋的优劣对比,隐含着苏轼人生思考状况的考察,而这与他逐渐形成的体道方式有关。苏轼体道方式的框架与《东坡易传》中对"道""性"的阐发相呼应,它超越了佛、道、儒的简单叙述,在不断的人生实践中,形成了苏轼旷达适意的观物处世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赤壁赋》 《东坡易传》
原文传递
易理的承接与创新:黎敔理学易学的角色与论域
12
作者 向世陵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30,共5页
越南儒学与韩国儒学、日本儒学一样,都是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日学术界却出现韩国、日本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难觅踪迹的情形。这既有文献方面的原因——越南儒学典籍尚未整理出版;更有重视程度的问题——越南... 越南儒学与韩国儒学、日本儒学一样,都是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日学术界却出现韩国、日本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难觅踪迹的情形。这既有文献方面的原因——越南儒学典籍尚未整理出版;更有重视程度的问题——越南相较于韩、日乃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学者对其文化资源的重视尚缺乏自觉的需求。鉴于此,我们这里特刊发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向世陵教授的两篇从不同视角研究越南儒学的文章。尽管这只能说是越南儒学研究的开端,但开端之后,期待引起学人对越南儒学研究的重视,使东亚儒学研究在整体上能得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论域 易学 19世纪中叶 思维形态 古代社会 清代中期 “新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