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育良教授治疗眼病学术思想小结
1
作者 李凯 王育良(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26-28,共3页
王育良教授在系统思辨治疗眼病方面,形成了重视天人相应、中西兼收并蓄、力求眼体合参的学术思想,临证中主要从热、瘀、湿证方面入手辨证施治,同时王育良教授提出以清热养阴散瘀为指导思想用于治疗干眼及其他眼科疾病。
关键词 眼病 眼体合参 天人相应 清热养阴散瘀 王育良
下载PDF
针对有热源情况下大空间厂房内两种送风方式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袁泽安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机械通风(mechanical ventilation,MV)与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NV)有室内发热源的情况下,室内热环境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有热源情况下,室内房间会在高度方向形成明显的热力分层现象,从而导...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机械通风(mechanical ventilation,MV)与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NV)有室内发热源的情况下,室内热环境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有热源情况下,室内房间会在高度方向形成明显的热力分层现象,从而导致工作台位置温度较高,降低人体热舒适性。MV和NV房间内,靠近进风百叶位置处的热环境明显优于室内其他位置的热环境。另外,无论是机械通风还是自然通风,在室内局部位置均存在气流死角,导致局部环境恶化,温度过高,不利于设备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 热力分层 热环境 人体热舒适
下载PDF
抑郁症季节高发性与“肝应春”理论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覃骊兰 马淑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30-432,共3页
根据抑郁证季节性发作的特点、中医肝脏功能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抑郁症季节性发作与"肝应春"的相关性。此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抑郁症季节性发病的机理,正确认识中医"肝应春"... 根据抑郁证季节性发作的特点、中医肝脏功能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抑郁症季节性发作与"肝应春"的相关性。此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抑郁症季节性发病的机理,正确认识中医"肝应春"理论内涵,也对防治抑郁症的季节性发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季节 天人相应
下载PDF
光照变化对小鼠褪黑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肖遥 蒲晓田 +4 位作者 王明哲 覃骊兰 米雪峰 单体亮 马淑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从光照变化对小鼠褪黑素影响,探索昼夜阴阳消长与生物节律的关联性。方法雄性昆明小鼠144只,随机分为为正常组、长光照组、长黑暗组3组,每组各48只。适应性饲养7天,光照控制干预6周后开始试验取材,分别于0:00,4:00,8:00,12:00,1... 目的从光照变化对小鼠褪黑素影响,探索昼夜阴阳消长与生物节律的关联性。方法雄性昆明小鼠144只,随机分为为正常组、长光照组、长黑暗组3组,每组各48只。适应性饲养7天,光照控制干预6周后开始试验取材,分别于0:00,4:00,8:00,12:00,16:00,20:00共6个时间点分组取血,检测血中褪黑素。对各组各时间点小鼠褪黑素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昼夜节律的存在;并分析不同光照条件下小鼠褪黑素节律的不同。用LSD方法对各时间点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分析昼夜节律对小鼠褪黑素的影响。结果(1)同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清褪黑素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节律性随着光照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2)正常组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4:00最高。20:00~4: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升高的转折时段,4:00~8: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降低的转折时段。(3)长光照组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0:00、4:00、8:00这3个时间点含量较高,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16:00、20:00这3个时间点含量较低,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12: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降低的转折时段,20:00~0:00(24: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升高的转折时段。(4)长黑暗组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0:00、4:00两个时间点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12:00、16:00、20:00这4个时间点含量较低,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00~8:00时间段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下降的转折时段,在20:00~0:00点时间段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上升的转折时段。(4)长光照组褪黑素含量均值与正常组进行组间比较,小鼠血清褪黑素整体水平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黑暗组褪黑素含量与正常组进行组间比较,小鼠血清褪黑素整体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昼夜不同光照改变,可以影响小鼠褪黑素的昼夜节律,导致其昼夜相位或整体含量的改变,这可能是现代光照条件下节律紊乱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中医关于昼夜阴阳消长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天人相应理论具有客观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阴阳消长 天人相应 小鼠 褪黑素
下载PDF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振海 王蕾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807-810,共4页
针对有关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存在着"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和"整体观"表述上的混乱,从"天人相应"一语的语源,"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联系与区别,"天人相应&q... 针对有关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存在着"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和"整体观"表述上的混乱,从"天人相应"一语的语源,"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联系与区别,"天人相应"与整体观,新老中医药专家学者的论证,现代科学的研究,及便于当代理解、把握和传承、交流等几个方面出发,认为应把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表述为"天人相应"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理论基础 天人相应 天人合一 天人相分 黄帝内经 体观
下载PDF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天人 被引量:7
6
作者 任秀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6-419,共4页
"天"与"人"(或称"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围绕着"天人之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在先秦与两汉时期,天人问题竟成为当... "天"与"人"(或称"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围绕着"天人之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在先秦与两汉时期,天人问题竟成为当时哲学讨论的中心课题。因此,"天人"问题也渗透到生命科学的探索领域,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深刻地影响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中医药学"天人相应"的理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概念范畴 天人 人参天地 天人相应
下载PDF
心身相关的中医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6
7
作者 席斌 程延安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对心身相关的中医学研究进行述评,加强对心身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本文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心身关系问题,分别从中医心身相关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预防学等多角度阐述讨论,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中医心身关系研究现状,... 目的:对心身相关的中医学研究进行述评,加强对心身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本文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心身关系问题,分别从中医心身相关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预防学等多角度阐述讨论,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中医心身关系研究现状,并就其不足提出研究展望。结果:中医心身相关思想在其理论构成及临床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对心身关系的独特认识强调将心理现象置于心身整体联系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结论:中医心身相关思想贯穿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法,随着社会需求和疾病谱的变化,中医心身思想正不断地从大量临床新经验的积累中进行总结与升华,进而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关系 形神合一论 天人合一论 心身一元论 五脏情志论 体质气质学说 心身疾病
下载PDF
天人相应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扬扬 朴春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故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探讨糖尿病在四季不同的治疗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问题,以达到一个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 治疗 天人相应
下载PDF
浅论岐黄“天人相应”思想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付笑萍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岐伯、黄帝的"天人相应"理论,对当代人类的整体生存来说具有特殊的精神价值,也具有警示作用。方法:根据《黄帝内经》的原文,从顺应自然、协调阴阳、身心健康诸方面,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进行研究探讨。结果与结论:&qu... 目的:探讨岐伯、黄帝的"天人相应"理论,对当代人类的整体生存来说具有特殊的精神价值,也具有警示作用。方法:根据《黄帝内经》的原文,从顺应自然、协调阴阳、身心健康诸方面,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进行研究探讨。结果与结论:"天人相应"理论,对当今社会如何远离各种危害,保持内心的超脱和宁静,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价值参考和理论借鉴。"天人相应"理论的当代意义,在于告诫人们,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代社会,应懂得减少过多的欲望,顺应自然,健康快乐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岐伯 黄帝内经 天人相应
下载PDF
从天人相应理论看子午流注针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帆 裴媛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3期1875-1877,共3页
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纪年纪月纪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子午流注针法有三大理论基础,即《黄帝内经》中的天人... 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纪年纪月纪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子午流注针法有三大理论基础,即《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理论、经脉气血流注以及针灸的候气逢时,而天人相应理论又贯穿于子午流注针法的始终。现以天人相应理论为出发点,围绕子午流注针法的三大理论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应 天人合一 子午流注
下载PDF
试论中西医理论的共同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永清 陈汉平 司富春 《大自然探索》 1992年第4期83-93,共11页
关键词 中国医药学 现代医药学 脏腑相关
下载PDF
论天人相应思想对糖尿病治疗的指导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明 《光明中医》 2020年第24期3870-3872,共3页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达标率低、并发症多,治疗缺乏特效的方法。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天人相应思想来论治糖尿病,通过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运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发现糖尿病的发生发...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达标率低、并发症多,治疗缺乏特效的方法。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天人相应思想来论治糖尿病,通过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运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发现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相类似,进而从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来探讨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从而达到一个指导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天人相应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天人合一理论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
13
作者 高歆昌 王芳 +1 位作者 刘斌冰 段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2153-2155,共3页
天人合一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才可能保持健康长寿,容颜晚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又生活在天地之间,是整个物质世界的... 天人合一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才可能保持健康长寿,容颜晚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又生活在天地之间,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故防治损美性疾病既强调调节机体自身状况,又主张灵活顺应气候及地理环境变化,即三因制宜,从而改善人体机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健康长寿、容颜晚衰。本文对天人合一的内涵及其损美性疾病治疗的指导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 中医美容
下载PDF
《黄帝内经》四时节律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多维度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史梦茹 王霜 +1 位作者 冯茗渲 杨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5-1239,共5页
四时节律与五运六气理论同为《黄帝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都用来在天人相应思想下指导日常养生与防治疾病,二者思想一脉相承,在生命周期节律、观察对象、思想体现、健病认识及诊疗思维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五运六气理论在四时节律理... 四时节律与五运六气理论同为《黄帝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都用来在天人相应思想下指导日常养生与防治疾病,二者思想一脉相承,在生命周期节律、观察对象、思想体现、健病认识及诊疗思维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五运六气理论在四时节律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备更加完善的更迭模式与自稳调节系统。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形象地概括为:五运六气即是四时节律的“加强版”。由此,更易参透五运六气理论的基本内容,也能更深入地把握天人相应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节律 五运六气 多维度 比较 天人相应
下载PDF
《黄帝内经》“女子不月”之论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玉玲 谈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83-1484,1501,共3页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关妇产科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医妇产科之源,应是中医学子重点研习之对象。本文通过分析《内经》中有关“女子不月”的条文得出其病机的根本为肾虚,气血关系失常为直接因...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关妇产科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医妇产科之源,应是中医学子重点研习之对象。本文通过分析《内经》中有关“女子不月”的条文得出其病机的根本为肾虚,气血关系失常为直接因素,同时涉及心、肝、脾脏腑功能失常所致。治疗上不仅为后世补肾活血法治疗闭经开创了先河,更突出强调了天人相应的学术特色。深入探究《内经》论述“女子不月”的相关条文,总结其学术特点,对今后临床诊治该病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女子不月 天人相应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从“肺应秋”天人相应观思想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晓晨 梁俊薇 陈祥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108-111,共4页
天人相应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肺应秋”是“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时五脏阴阳”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重要思想,而且反映了天人相应观。秋季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高发时期,肺与秋相通应,秋季邪气易侵... 天人相应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肺应秋”是“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时五脏阴阳”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重要思想,而且反映了天人相应观。秋季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高发时期,肺与秋相通应,秋季邪气易侵袭肺脏,表现为肺脏的宣发肃降及水液的输布功能异常,肺通于鼻,则鼽嚏、鼻塞等鼻的症状较为明显,小青龙汤针对肺失宣降及水液输布障碍,外邪诱发伏饮病机,温肺化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基于天人相应中“肺应秋”及小青龙汤治疗肺系疾病的理论基础,结合鼻与肺的关系,探讨了小青龙汤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应秋 四时五脏阴阳 天人相应 小青龙汤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灵枢》十二经水理论探微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晓薇 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灵枢·经水》篇中十二经水理论,深入探究自然环境与人体内部之间的联系,验证古代医学认识人体的科学性。[方法]基于“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观点,依据《内经》中“天人相应”思想和“援物比类... [目的]探讨《灵枢·经水》篇中十二经水理论,深入探究自然环境与人体内部之间的联系,验证古代医学认识人体的科学性。[方法]基于“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观点,依据《内经》中“天人相应”思想和“援物比类”方法,结合医家注解及地理县志,考证十二经水所属河流存在的真实性。进一步研究经水与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中药材四个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客观且全面地认识十二经水的理论价值。[结果]经考证发现十二经水在《内经》成书年代都有真实存在的河流,且至今为止大部分河流依然在其流域内发挥灌溉作用,印证了十二经水地理价值的真实性。经水与营卫气血之间的相似性,与人体脏腑之间的关联性,与经络在生理机制之间的相关性,及利用十二经水理论炮制、选用中药材,以上四方面充分说明了经水理论在认识人体、干预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客观的医理价值。[结论]十二经水与人体之间具有客观紧密的联系,佐证了古代医学对人体精密复杂的科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水 经脉 灵枢 自然 人体 天人相应 援物比类
下载PDF
张文风基于“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思想论治四时不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伟 曹方 +3 位作者 孙新新 刘丽圆 李剑 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69-972,共4页
张文风教授在长期的临证中发现不寐的发生与季节关系密切,故将因季节而发的不寐称为“四时不寐”,并在“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理论的指导下,重视四时之气对于机体的影响,辨证论治,指出了治疗选方的基本方向,分别为平肝木,泄心火,润肺金... 张文风教授在长期的临证中发现不寐的发生与季节关系密切,故将因季节而发的不寐称为“四时不寐”,并在“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理论的指导下,重视四时之气对于机体的影响,辨证论治,指出了治疗选方的基本方向,分别为平肝木,泄心火,润肺金,藏肾水。脾主四季之末,故健脾和胃贯穿“四时不寐”治疗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 五脏 不寐 天人相应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出入的“六经病欲解时”阐释 被引量:8
19
作者 魏永彬 晁若瑜 +1 位作者 孙德禹 吴建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71-474,共4页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初升之少阳之力鼓邪外出,症状减轻而“欲解”;反之,如邪气较盛,正邪旗鼓相当,相互交争,寒热往来等症状加重而“欲剧”。巳至未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到顶点,人体之气也升发至体表,人体借天时之力鼓邪外出,太阳经证症状减轻而“欲解”;此时人体阳气浮于表,体内热力稍减,故太阳腑证诸症状减轻,也表现为“欲解”。申至戌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之气随之收敛体内,体表阳气减少,故阳明经证热象稍减而“欲解”;阳气向体内聚集,在里之热邪被内收之阳所引动而发热加重,故阳明腑证“欲剧”。亥至丑时,自然界阳气收敛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收敛入阴分,太阴是三阴病的开始,太阴脾虚寒是太阴病的主要机制,故阳气先到太阴助脾阳温化寒湿,调气升降,表现为“欲解”。子至寅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致,也即封藏,人体之气随之也封藏于里行温煦之功,故少阴寒化“欲解”;对于少阴热化证,此时阳气入阴,蒸腾阴液,且引动在里之邪热,故症状加重而表现为“欲剧”。丑至卯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点之后开始上升,人体之气随之开始升发,厥阴病多为寒热错杂证,如患者厥阴病寒多热少,疾病可借此阳气来复之机而减轻,表现为“欲解”;反之,如热多寒少,则此时阳气渐升可能会热上加热,导致病情加重表现为“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出入 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天人相应 自然界阳气 人体之气 寒热 六经
下载PDF
浅析十二经络命名 被引量:2
20
作者 蓝江滔 陈理纳 +1 位作者 杜伟浩 曲宏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4期64-66,共3页
为了探究经络命名的缘由,本文以《黄帝内经》为基础,以五运六气为本,从"天-地-人"相应以及脏腑阴阳角度来探究十二经脉命名的由来。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确定了"手足-阴阳-脏腑"的经络命名模式。故先以运气为本,... 为了探究经络命名的缘由,本文以《黄帝内经》为基础,以五运六气为本,从"天-地-人"相应以及脏腑阴阳角度来探究十二经脉命名的由来。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确定了"手足-阴阳-脏腑"的经络命名模式。故先以运气为本,通过"天-地-人"对应关系,得出阴阳、六气、脏腑的对应关系;再根据脏腑阴阳规律,初步确定部分经络的命名。在本乎运气,尊乎脏腑阴阳规律的前提下,再对经络命名进行整合定性,最终得出现今的经络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命名 运气 “天-地-人”相应 脏腑阴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