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ethod to refine crude cottonseed oil using non-toxic polyamine-based cationic polymers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海琳 Tom C.Wedegaertner +2 位作者 毛小云 景旭东 Aicardo Roa-Espinosa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79-383,共5页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refine crude cottonseed oil is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coagulation–flocculation–sedimentation process using quaternary polyamine-based polymer...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refine crude cottonseed oil is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coagulation–flocculation–sedimentation process using quaternary polyamine-based polymers in refining crude cottonseed oil.Flocculated by four commercial polyamine-based cationic polymers(SL2700,SL3000,SL4500 and SL5000)with varied molecular weight(MW)and charge density(CD)and followed by coagulation with sodium hydroxide,crude cottonseed oil can be effectively purified.Free fatty acids,gossypol,pigments and trace elements are all effectively and sufficiently removed by the four polymers in a MW-and CDdependent manner.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polyamine-based cationic polymers may offer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for crude cottonseed oil ref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ULATION Precipitation PURIFICATION cotton seed oil Polymer GOSSYPOL
下载PDF
Cottonseed Protein, Oil, and Mineral Nutrition in Near-Isogenic <i>Gossypium hirsutum</i>Cotton Lines Expressing Leaf Color Phenotype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Nacer Bellaloui Rickie B. Turley +1 位作者 Salliana R. Stetina William T. Molin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9年第7期834-859,共26页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phenotype traits on cottonseed protein, oil, and nutrients is scar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eaf color trait on seed nutrition in near-isogen...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phenotype traits on cottonseed protein, oil, and nutrients is scar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eaf color trait on seed nutrition in near-isogenic Gossypium hirsutum cotton expressing green (G) and yellow (Y) leaf color phenotypes. Our hypothesis was that leaf color can influence the accumulation of nutrients in seeds. Sets of isogenic lines were: DES 119 (G) and DES 119 (Y);DP 5690 (G) and DP 5690 (Y);MD 51ne (G) and MD 51ne (Y);SG 747 (G) and SG 747 (Y). Each NIL set is 98.44 % identical. Parent line SA 30 (P)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The experiment was repeated for two years (2014 and 20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2014, seed oil in DES 119 (G) and SG 747 (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ir equivalent yellow lines. Green lines showed higher content of phosphorus compared with yellow lines. Higher levels of Cu, Fe, Mn, Ni, and Zn were recorded in DES 119 (G) and MD 51ne (G). In 2015, seed protein, oil, C, N, P, B, Cu, and Fe were higher in green lines than in yellow lin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rotein and nutrients, and between oil and nutrients in 2015, but not in 2014 as the temperature was warmer in 2015 than in 2014.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leaf color can alter seed composition and mineral nutrition under certain environmental growing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genic cotton cottonseed seed Protein seed oil seed Composition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ome Promising Soybean Genotypes to Infestation with Cotton Leafworm (Spodoptera littorali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3
作者 Eman Ibrahim Abdel-Wahab Magda Hanna Naroz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S 2023年第1期88-113,共26页
A two-year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Giza Agricultural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 Stati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ARC), Giza, Egypt in the 2020 and 2021 summer seasons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tolerance of ten soy... A two-year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Giza Agricultural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 Stati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ARC), Giza, Egypt in the 2020 and 2021 summer seasons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tolerance of ten soybean genotypes for cotton leafworm infestatio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Soybean genotypes H<sub>11</sub>L<sub>145</sub>, H<sub>155</sub>, H<sub>113</sub>, H<sub>4</sub>L<sub>4</sub>, H<sub>15</sub>L<sub>17</sub>, H<sub>129</sub>, H<sub>30</sub>, H<sub>19</sub>L<sub>96</sub>, Giza 111, and Crawford were distributed in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s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Soybean genotyp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or cotton leafworm at the 6<sup>th</sup>, 7<sup>th</sup>, and 8<sup>th</sup> week from sowing. Low values of cotton leafworm assemblages were recorded for H<sub>113</sub>, H<sub>4</sub>L<sub>4</sub>, H<sub>15</sub>L<sub>17</sub>, Giza 111, and H<sub>129</sub>. Low percentages of the larval survival number and weight,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the survival of pupa were recorded by feeding on leaves of genotypes H<sub>4</sub>F<sub>4</sub>, H<sub>15</sub>L<sub>17</sub>, and Giza 111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tudied genotypes in most yield attributes in both seasons. Soybean genotypes H<sub>15</sub>L<sub>17</sub>, Giza 111, H<sub>113</sub>, H<sub>129</sub>, H<sub>19</sub>L<sub>96</sub>, and H<sub>4</sub>L<sub>4 </sub>gave higher seed yield per ha, meanwhile soybean genotypes H<sub>155</sub>, H<sub>19</sub>L<sub>96</sub>, H<sub>30</sub>, Giza 111, and H<sub>15</sub>L<sub>17</sub> had higher seed oil content than the other genotypes in both seasons. The number and weight of larvae surviving,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pupa survival,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f total phenols and seed oil conten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soybean genotypes H<sub>15</sub>L<sub>17</sub>, H<sub>4</sub>L<sub>4</sub>, and Giza 111 are promising genotypes with desirable seed oil content for tolerating cotton leafworm infestation in breeding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Genotypes cotton Leafworm seed Yield seed oil Content Phenotypic Correlation
下载PDF
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金思 汪向洋 +4 位作者 胡恩柱 徐玉福 胡献国 潘丽军 姜绍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1-304,共4页
以棉籽油甲酯、乙酯生物柴油及其与石化柴油形成的调和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Sturm试验方法,考察了生物柴油及其调和油的生物降解特点。研究表明:在有氧的水环境中生物降解28d,棉籽乙酯生物柴油与甲酯生物柴油生物降解率分别达99.7%和... 以棉籽油甲酯、乙酯生物柴油及其与石化柴油形成的调和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Sturm试验方法,考察了生物柴油及其调和油的生物降解特点。研究表明:在有氧的水环境中生物降解28d,棉籽乙酯生物柴油与甲酯生物柴油生物降解率分别达99.7%和99.1%;对甲酯生物柴油而言,生物柴油体积分数为50%和20%的调和油的28d生物降解率分别为93.8%和80.8%,而乙酯生物柴油体积分数为50%和20%的调和油的28d生物降解率分别95.7%和81.9%,但在相同条件下,0#柴油生物降解率仅49.9%;生物柴油在调和油中体积比越大,调和油的生物降解速度越快,生物柴油对石化柴油的生物降解具有促进作用。该文对认识棉籽油生物柴油在环境中的消解规律,控制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生物柴油 生物化学 棉籽油 甲酯 乙酯
下载PDF
我国食用棉籽油质量安全 被引量:19
5
作者 印南日 李培武 +2 位作者 周海燕 白艺珍 丁小霞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24,共5页
棉籽油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居民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随着油脂加工工艺的快速发展,棉籽油消费量快速增长。阐述了我国食用棉籽油生产、消费、棉酚脱毒以及质量安全状况,提出正确、科学认识棉籽油食用价值,安全食用棉籽油,对提高我国食用... 棉籽油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居民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随着油脂加工工艺的快速发展,棉籽油消费量快速增长。阐述了我国食用棉籽油生产、消费、棉酚脱毒以及质量安全状况,提出正确、科学认识棉籽油食用价值,安全食用棉籽油,对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保障植物油消费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棉籽油 生产 消费 棉酚脱毒 质量安全
下载PDF
几种抗氧化剂对棉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佳佳 郑洋 +6 位作者 黄训端 罗银倩 程兴 范伟 江明星 张部昌 周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3-286,共4页
利用Rancimat法研究3种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维生素E(VE)及合成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棉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在棉籽油样品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单一和复合配比的抗氧化剂,分别测定诱导时间并考察抗氧化... 利用Rancimat法研究3种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维生素E(VE)及合成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棉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在棉籽油样品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单一和复合配比的抗氧化剂,分别测定诱导时间并考察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棉籽油中单一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依次为TBHQ>迷迭香>茶多酚>VE;在复合抗氧化剂组合中,迷迭香提取物与茶多酚以3:1进行复配时具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当3种天然抗氧化剂与TBHQ进行复配时,其抗氧化效果优于同等质量浓度的单一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抗氧化性 诱导时间 迷迭香提取物 茶多酚
下载PDF
新型煤泥浮选促进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波 门东坡 +2 位作者 刘飞飞 李志超 张园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3-7,共5页
介绍了棉籽油制备煤泥浮选促进剂的工艺,并进行浮选试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煤泥浮选试验表明:煤(柴)油中添加一定的促进剂可显著提高浮选精煤产率或大幅度降低捕收剂用量。FT-IR分析表明:棉籽油促进剂中含有极性较强的含氧官能团(如C=O,—... 介绍了棉籽油制备煤泥浮选促进剂的工艺,并进行浮选试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煤泥浮选试验表明:煤(柴)油中添加一定的促进剂可显著提高浮选精煤产率或大幅度降低捕收剂用量。FT-IR分析表明:棉籽油促进剂中含有极性较强的含氧官能团(如C=O,—C—O—C—,—OH),有利于促进煤(柴)油在煤浆中更好地分散,增强煤粒与药剂的碰撞接触机会;同时还含有疏水性较强的长链烷烃和芳香结构官能团,有利于促进药剂在煤粒表面的吸附,提高煤粒表面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煤泥 浮选 促进剂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纯化棉籽油中亚油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晓吉 罗鹏 +1 位作者 陈计峦 肖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3,共3页
利用尿素包合法对棉籽油中亚油酸进行纯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尿素/甲醇为3∶1,脂肪酸/尿素用量为0.8∶1,包合时间为24 h,包合温度为-5℃,在此条件下亚油酸纯度达到90.7%。
关键词 尿素包合法 棉籽油 亚油酸
下载PDF
棉籽油浸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焕荣 武运 +1 位作者 张凤 朱正兰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51-53,共3页
以棉仁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棉籽油,以正己烷为浸提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棉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了棉籽油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4.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为180 min。... 以棉仁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棉籽油,以正己烷为浸提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棉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了棉籽油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4.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为180 min。并对毛油中的游离棉酚含量进行了分析,游离棉酚均小于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工艺参数 游离棉酚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富集高纯度棉籽油亚油酸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樊莉 张亚刚 +2 位作者 马莉 文彬 吾满江.艾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38-241,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对尿素包合法富集高纯度棉籽油亚油酸甲酯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 ,考察了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尿素用量、溶剂配比等因素对产品中亚油酸甲酯含量及收率的影响 ,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以甲醇作溶剂 ,脂肪酸甲酯∶尿素∶甲...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对尿素包合法富集高纯度棉籽油亚油酸甲酯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 ,考察了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尿素用量、溶剂配比等因素对产品中亚油酸甲酯含量及收率的影响 ,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以甲醇作溶剂 ,脂肪酸甲酯∶尿素∶甲醇 =1∶3∶8(W /W /V) ,包合温度为 2 0℃ ,一次富集产品使亚油酸甲酯的含量从 5 7.96 %提高到96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甲酯 尿素包合法 正交实验设计 棉籽油 富集工艺 脱毒处理
下载PDF
改进棉籽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翠英 陈秀 +3 位作者 来永斌 呼嘉敏 金鑫 张玉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采用气-质联用仪、冷滤点测试仪和运动黏度测试仪对棉籽油生物柴油(CSME)的组分和低温流动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了CSME与-10号柴油(-10PD)调合和添加柴油防冻剂两种方法对改进CSME低温流动性能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SME主要组分为饱和脂... 采用气-质联用仪、冷滤点测试仪和运动黏度测试仪对棉籽油生物柴油(CSME)的组分和低温流动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了CSME与-10号柴油(-10PD)调合和添加柴油防冻剂两种方法对改进CSME低温流动性能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SME主要组分为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其含量分别为27.69%(w)和71.65%(w);CSME的冷滤点为-1℃、运动黏度(40℃)为4.63 mm2/s;CSME与-10PD调合,当CSME加入量为40%(φ)时CSME/-10PD调合油的冷滤点最低,达到-12℃;柴油防冻剂添加量不超过3%(φ)时,CSME加入量(φ)为5%,7%,10%,50%的CSME/-10PD调合油及CSME的冷滤点分别从-8,-8,-9,-11,-1℃降至-27,-28,-26,-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生物柴油 低温流动性 冷滤点
下载PDF
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广仁 冯柏成 +1 位作者 李高宁 殷树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2期47-50,共4页
着重研究了用脂肪酸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合成咪唑啉衍生物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物的配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并用棉籽油合成了缓蚀剂咪唑啉衍生物,试验了产品的乳化性能,测定了产品的缓蚀... 着重研究了用脂肪酸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合成咪唑啉衍生物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物的配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并用棉籽油合成了缓蚀剂咪唑啉衍生物,试验了产品的乳化性能,测定了产品的缓蚀效率,并对反应的原料选择作了一定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二乙烯三胺 表面活性剂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蜡烛用氢化棉籽油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茂林 徐学兵 +2 位作者 张虹 毕艳兰 许淑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42,共6页
氢化植物油以其绿色环保、可再生、燃烧时长等诸多优势在蜡烛材料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我国五大油料之一的棉籽油(CSO)却鲜有在蜡材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棉籽油为原料,镍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70℃,H_2压力275.8 k Pa,反应时间0.5~6... 氢化植物油以其绿色环保、可再生、燃烧时长等诸多优势在蜡烛材料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我国五大油料之一的棉籽油(CSO)却鲜有在蜡材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棉籽油为原料,镍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70℃,H_2压力275.8 k Pa,反应时间0.5~6 h,获得不同熔点(32.4~61.9℃)的氢化棉籽油,碘值为1.1~73.0 g/100 g。采用脉冲核磁共振仪、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氢化棉籽油的固体脂肪含量、微观形态、晶型等理化特性进行分析。所得氢化棉籽油在微观上均呈细小针状的结构,易于包裹液油,减轻蜡材的油腻感。所得氢化棉籽油晶型以β'为主,并能保持较长时间不变,有利于延缓蜡材在储藏过程中随温度波动产生的起霜现象。氢化棉籽油良好的外观及油脂特性,使其可作为一种植物油基蜡材加以应用。并可进一步改善油脂特性,拓宽原料使用范围及进行性状的优化,获得一款较好的植物油基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棉籽油 蜡烛材料 油脂特性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棉籽油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玉娟 迪里木拉提.毛里明 +1 位作者 任丽君 姚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74-1076,1080,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测定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cm×75μm,长度48.5cm),分离电压15kV,柱温25℃,进样量0.5pis×10s,缓冲溶...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测定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cm×75μm,长度48.5cm),分离电压15kV,柱温25℃,进样量0.5pis×10s,缓冲溶液为0.10mmol/L、pH=8.00的四硼酸钠-混合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35nm。结果棉酚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0),精密度RSD为1.2%,稳定性RSD为1.8%,检测限为1.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4%~100.2%,RSD为0.5%。采用该方法检测市售24批油样,其中4批样品检测到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1.722、3.000、2.085、2.295μg/mL,10批样品中检测到棉酚降解产物。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良好,游离棉酚的分离度较好,可以作为测定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棉籽油 游离棉酚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过量表达棉花GDSL脂肪酶提高甘蓝型油菜油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晓云 蔡永智 +3 位作者 袁哈利 李榕 王斐 李鸿彬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8,73,共7页
GDSL脂肪酶作为一种脂质水解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在植物的油脂代谢、生长发育等众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T—PCR技术从发育的陆地棉种子中克隆得到棉花的GDSL脂肪酶基因的cDNA,该基因开放读码框为1068bp,编码含有356... GDSL脂肪酶作为一种脂质水解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在植物的油脂代谢、生长发育等众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T—PCR技术从发育的陆地棉种子中克隆得到棉花的GDSL脂肪酶基因的cDNA,该基因开放读码框为1068bp,编码含有35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对棉花种子发育不同时期进行半定量PCR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15—20d时,GhGLIP基因的表达量较高。将该基因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AMBIA2300中,转入农杆菌GV3101后转化甘蓝型油菜野油19,通过筛选和鉴定获得转基因阳性油菜株系。转基因油菜的GDSL脂肪酶活力获得了显著提高,转基因油菜种子的油脂含量比野生型油菜提高了8.68%,提高比率为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种子 GDSL脂肪酶 油脂含量 甘蓝型油菜
下载PDF
Aspergillus sp. Li-38产脂肪酶发酵条件及催化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凤仙 李春 +3 位作者 徐小琳 李元元 胡传宏 张荣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615-618,共4页
对自行筛选的曲霉菌株Aspergillus sp.Li-38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考察不同碳源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获得曲霉脂肪酶的优化摇瓶培养基成分,菜籽油1.5%(V/V),蛋白胨3%(W/V),NH4SO41%(W/V),K2HPO40.1%(W/V),MgSO4.7H2O,0.1%(W/V)。研究... 对自行筛选的曲霉菌株Aspergillus sp.Li-38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考察不同碳源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获得曲霉脂肪酶的优化摇瓶培养基成分,菜籽油1.5%(V/V),蛋白胨3%(W/V),NH4SO41%(W/V),K2HPO40.1%(W/V),MgSO4.7H2O,0.1%(W/V)。研究表明菜籽油对产酶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复合氮源比单一氮源更利于菌体产酶,优化后酶活可达42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6倍。利用该脂肪酶催化棉籽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表明,二步流加甲醇的反应体系其酯化率可达到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发酵 棉籽油 ASPERGILLUS sp.Li-38
下载PDF
棉籽油作为S195柴油机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春华 曹卫彬 +2 位作者 刘迎春 杨斌 李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1-182,244,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S195柴油机燃烧棉籽油与0#柴油的混合燃油时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锥角的变化趋势,以及在不同负荷下的有效耗油率。分析可知:适当地提高喷油压力可以改善混合油的燃烧性能;在S195柴油机上燃烧B20混合燃油(由20%的棉籽油和80%... 通过试验研究了S195柴油机燃烧棉籽油与0#柴油的混合燃油时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锥角的变化趋势,以及在不同负荷下的有效耗油率。分析可知:适当地提高喷油压力可以改善混合油的燃烧性能;在S195柴油机上燃烧B20混合燃油(由20%的棉籽油和80%的0#柴油组成)时,具有更好的动力性、经济性,为在低速农用柴油机上燃烧棉籽油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棉籽油 试验研究 代用燃料 柴油机 有效耗油率
下载PDF
新疆早熟陆地棉籽粒发育特征研究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丽 余渝 +3 位作者 孔宪辉 王娟 王旭文 华金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5-769,共5页
本研究测定了新陆早33、42号棉籽不同发育时期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油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9个品种(系)的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新陆早33、42号棉籽形态发育差异不大,新陆早33号的棉籽颜色较新陆... 本研究测定了新陆早33、42号棉籽不同发育时期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油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9个品种(系)的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新陆早33、42号棉籽形态发育差异不大,新陆早33号的棉籽颜色较新陆早42号的稍深,籽粒也较大;棉籽发育20 DAP时的含水量较高,达82%左右;45 DPA-成熟阶段,籽粒迅速脱水至8.63%和5.12%。随着棉籽的发育,油分逐渐积累(含油量提高),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20~35 DPA是油分含量的快速增长期,也恰恰是可溶性糖的快速下降期。成熟期时,新陆早33号的含油量30.2%,高于新陆早42号的27.3%。分析不同材料脂肪酸成分可知:不同品种棉籽油所含脂肪酸成分相同,但各脂肪酸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亚油酸含量变化范围为50.91%~57.19%,棕榈酸、油酸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2.47%~31.17%和14.25%~17.90%;新疆早熟陆地棉间的棉籽油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说明对棉花材料的棉籽油分含量进行遗传改良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棉籽油分 发育 脂肪酸成分
下载PDF
棉籽生物柴油挥发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金思 胡献国 +4 位作者 汪向阳 胡恩柱 徐玉福 潘丽军 姜绍通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2,共4页
棉籽油与甲醇或乙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棉籽油脂肪酸甲酯(CSOME)或脂肪酸乙酯(CSOEE),CSOME和CSOEE在20℃时,10 d挥发损失分别为0.9%和1.08%。CSOME与CSOEE及其调和燃料的挥发性大小顺序均为D>B5>B10>B20>B50>B100。CSOM... 棉籽油与甲醇或乙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棉籽油脂肪酸甲酯(CSOME)或脂肪酸乙酯(CSOEE),CSOME和CSOEE在20℃时,10 d挥发损失分别为0.9%和1.08%。CSOME与CSOEE及其调和燃料的挥发性大小顺序均为D>B5>B10>B20>B50>B100。CSOME调和于石化柴油中,能起到抑制石化柴油挥发作用,而CSOEE则促进了石化柴油挥发进程。生物柴油及其调和油挥发损失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乙酯 挥发 温度
下载PDF
硬脂酸脱氢酶基因ghSAD-1倒位重复构建的棉花遗传转化(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任重 Qing Liu +3 位作者 王留明 王家宝 杨静 Allan Green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4-308,共5页
以种子特异性表达的大豆凝集素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棉株体内硬脂酰 -ACP△ 9脱氢酶的基因 gh SAD-1进行倒位重复基因构建 ,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陆地棉品种 Coker3 1 5,获得了较高的转化频率。PCR、Southern杂交及种子内脂肪酸组分含... 以种子特异性表达的大豆凝集素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棉株体内硬脂酰 -ACP△ 9脱氢酶的基因 gh SAD-1进行倒位重复基因构建 ,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陆地棉品种 Coker3 1 5,获得了较高的转化频率。PCR、Southern杂交及种子内脂肪酸组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 ,该倒位重复基因的表达及沉默效应在不同的转基因品系间存在差异 ,硬脂酸含量分别由对照的 2 %提高至 4%~3 8.2 % ,而棕榈酸含量则明显降低。高含硬脂酸的转基因品系可作为棉子油品质改良的基础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遗传转化 硬脂酸 脱氢酶基因 ghSAD-1 倒位重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