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邻接三角形的图形曲面细分单元设计
1
作者 张淮声 余莉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3年第10期48-55,共8页
针对图形处理芯片(GPU)中的曲面细分单元生成顶点数量过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形邻接关系的几何细分策略,称为TSTESS(Triangle Strip on Tessellation),其主要流程为,把细分块按照从外向内顺序拆分为多个环,对每个环生成多个梯形结... 针对图形处理芯片(GPU)中的曲面细分单元生成顶点数量过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形邻接关系的几何细分策略,称为TSTESS(Triangle Strip on Tessellation),其主要流程为,把细分块按照从外向内顺序拆分为多个环,对每个环生成多个梯形结构,每个梯形生成大量连续的三角形,通过有限自动机根据三角形的绕向和相邻信息,提取出它们的共有顶点,构成连续的三角形条带并输出.TSTESS方法减少了顶点的生成数量,有利于后期的计算和存储.通过实验测试在各种细分参数的情况下,该方法生成的顶点数量只相当于传统的三角形列表方法的50%~65%左右,可提高细分单元的执行效率,并且易于使用硬件描述代码融入到已有的GPU设计中,便于曲面细分单元输出的三角形条带获得硬件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细分 三角形条带 梯形块 顺时针 逆时针
下载PDF
150kV全固态高压脉冲发生器设计 被引量:17
2
作者 雷宇 邱剑 刘克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3-677,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固态MOSFET半导体开关器件的Marx脉冲发生器。充电回路用快恢复二极管代替充电电阻,减小了充电部分功率损耗;将主电路和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采用自取电模式给驱动电路供电;由光纤传输驱动信号,抑制了放电回路对触发信... 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固态MOSFET半导体开关器件的Marx脉冲发生器。充电回路用快恢复二极管代替充电电阻,减小了充电部分功率损耗;将主电路和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采用自取电模式给驱动电路供电;由光纤传输驱动信号,抑制了放电回路对触发信号的干扰;采用顺/逆时针方向环形分布的紧凑型拓扑结构,不仅减小了回路电感,而且实现了脉冲发生器的小型化与模块化。所设计的Marx发生器充电部分仅需提供900V低压,用180级单元串联,获得最高幅值为150kV、脉宽1~5μs可调的高压快脉冲,前沿控制在500ns以内。利用该脉冲发生器在50kΩ电阻和5pF电容并联的等效负载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比较分析了脉冲发生器工作过程中影响脉冲上升沿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回路电感、MOSFET驱动电压及主回路分布电容等,并讨论了提升脉冲前沿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发生器 全固态开关 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应管 顺/逆时针方向环形分布的紧凑型结构 分布电容
下载PDF
用于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的旋转控制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芳 王玮 张仲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21,共5页
针对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电机连续正反转的控制问题,为了满足平稳旋转和反转瞬间对电机转角位置的高精度要求,提出PID控制与开环控制相结合的电机连续正反转的控制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相比于其它的控制算法更为... 针对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电机连续正反转的控制问题,为了满足平稳旋转和反转瞬间对电机转角位置的高精度要求,提出PID控制与开环控制相结合的电机连续正反转的控制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相比于其它的控制算法更为简单易行。分析了旋转控制的角度误差对导航的影响,介绍了系统结构、算法流程和系统调试方法。仿真和实际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使电机反转瞬间的角度误差降至30角秒以下,还保证了控制方式转换时的平稳过渡,实现了电机的平稳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调制 捷联惯导 电机控制 PID控制 正反旋转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地体运动的古地磁证据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世红 施央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97-301,共5页
笔者最新在黑龙江省东部取得了一批古地磁样品,经逐步热退磁实验和载磁矿物分析,得到了稳定的原生利磁。分析其成果发现,牡丹江断裂以东,是由不同地体拼贴而成的。晚侏罗世之前,彼此尚处在相距很远的纬度带上。新生代板片受断裂影响,又... 笔者最新在黑龙江省东部取得了一批古地磁样品,经逐步热退磁实验和载磁矿物分析,得到了稳定的原生利磁。分析其成果发现,牡丹江断裂以东,是由不同地体拼贴而成的。晚侏罗世之前,彼此尚处在相距很远的纬度带上。新生代板片受断裂影响,又发生广泛的逆时针旋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地体 旋转 板块构造
下载PDF
数控自动编程中顺(逆)时针方向判别的数学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柯 胡自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76,72,共3页
在数控系统中 ,对顺 (逆 )时针方向的判别是圆弧加工自动编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通过已知圆弧三点坐标值建立了顺 (逆 )时针方向的判别的数学模型 ,并在FANUC - 0TF数控系统的宏程序开发中成功地进行了应用 ,该数学模型具有效率高、... 在数控系统中 ,对顺 (逆 )时针方向的判别是圆弧加工自动编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通过已知圆弧三点坐标值建立了顺 (逆 )时针方向的判别的数学模型 ,并在FANUC - 0TF数控系统的宏程序开发中成功地进行了应用 ,该数学模型具有效率高、通用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顺逆时针方向 逆时钟方向 自动编程 FANUC-0TF系统 圆弧插补 圆弧加工 数学建模 方向判别
下载PDF
试论人类逆针向行为成因及其应用
6
作者 王衍用 《人文地理》 CSSCI 1996年第2期64-66,共3页
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涉及到转向时大都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其原因是地球自转方向所致。人类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行为,可以产生极大的效用。
关键词 逆针向 转(动、圈 )向 人类行为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逆时针旋转功能性平面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晨星 许丽琦 林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目的:分析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MIA)逆时针旋转功能性平面(FOP)的矫治效果,并与传统滑动直丝弓技术进行比较。方法:筛选骨性Ⅱ类高角正畸结束患者40例,其中20例使用MIA矫治系统(MIA组),20例使用传统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照组),对患者治... 目的:分析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MIA)逆时针旋转功能性平面(FOP)的矫治效果,并与传统滑动直丝弓技术进行比较。方法:筛选骨性Ⅱ类高角正畸结束患者40例,其中20例使用MIA矫治系统(MIA组),20例使用传统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使用SPSS 26.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MIA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获得了更好的FOP及下颌平面的逆旋效果,表现为MIA组患者治疗后FOP-眶耳平面(FH)角平均变化–4.5(–7.3,–3.7)°,FOP-前颅底平面(SN)角平均变化(–4.6±3.3)°,下颌平面角(MP-FH)平均变化–1.7(–3.0,–0.9)°,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OP-FH角平均变化–0.1(–4.1,3.0)°,FOP-SN角平均变化(–0.1±5.1)°,MP-FH角平均变化–0.4(–2.4,0.7)°,两组治疗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MIA矫治系统可更有效地逆旋FOP,同时减小MP-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功能性平面 微型种植体支抗 逆时针旋转 疗效
下载PDF
关于涡旋引力场源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立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本文通过确定"水星进动"和地球"岁差"实际值解释了天体运行的涡旋引力场强是由物质原子结构中的电子与核子绕质心的旋转以及核子自转产生。从太阳及太阳系行星的自转以及行星系统绕日公转皆为逆时针方向推测,太阳... 本文通过确定"水星进动"和地球"岁差"实际值解释了天体运行的涡旋引力场强是由物质原子结构中的电子与核子绕质心的旋转以及核子自转产生。从太阳及太阳系行星的自转以及行星系统绕日公转皆为逆时针方向推测,太阳系微观物质的电子和核子的绕质心旋转,以及核子自旋的这种非平衡性综合效应应是逆时针方向的。并推断天体涡旋引力场的形成,太阳系运行的蝶形结构,涡旋星系及其成因,应蕴藏于物质原子及核子的微观旋转结构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引力场源 涡旋引力场强 太阳自转 实际值 核子自旋 不平衡 逆时针方向 统一性
下载PDF
关于卷筒钢丝绳旋向的研究及在转炉设备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贝 《装备维修技术》 2014年第2期21-25,共5页
针对卷筒旋向制造错误后出现钢丝绳跳槽与凸台相互摩擦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确定了卷筒的左旋或右旋,介绍了钢丝绳的旋向及如何与卷筒旋向相配合。解决了转炉厂卷筒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关键词 卷筒旋向 钢丝绳旋向 下绳侧 压绳板位置 左旋 右旋
下载PDF
除氧器逆向旋转空中接替吊装技术应用及研究
10
作者 孙传宝 武江涛 张志鸿 《信息记录材料》 2017年第11期170-172,共3页
介绍了巴基斯坦萨希瓦尔2×660MW燃煤电站项目除氧器逆向旋转空中接替吊装的机械选型、机械布置以及吊装方法。
关键词 除氧器逆向接替吊装 机械选型 机械布置 吊装工艺技术
下载PDF
“逆时针切除法”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初步体会(附8例报道)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进 许维雪 +2 位作者 邢戬 张伟明 王海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探讨"逆时针切除法"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并总结其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8例行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 目的探讨"逆时针切除法"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并总结其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8例行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年龄(64.13±15.01)岁。十二指肠癌1例,胆管中下段癌2例,胰头癌4例,胰头巨大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本组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27.50±69.44)min,术中出血量为(368.75±162.43)m L,标本切除时间为(241.25±38.71)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8.67±4.00)d。根据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标准,术后发生A级胰瘘3例,B级胰瘘1例;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出血及无胃排空障碍发生,仅有1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胰瘘和腹腔感染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处于正常随访中,现无任何异常情况。结论从本组有限的病例资料初步来看,"逆时针切除法"可能是在完全腹腔镜下一种简便、安全、有效且比较容易掌握的切除法,但这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逆时针切除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