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五四女性作家群
1
作者 肖向东 孙周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2,共3页
伴随着五四"人的觉醒",五四女性作家群亦浮出地表,并构成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一翼。五四"女性文学"是以女性作家为主体,在五四思想启蒙、人的解放大潮之下,将五四精神和女性独特话语融为一体,在现代文化环境中建构的... 伴随着五四"人的觉醒",五四女性作家群亦浮出地表,并构成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一翼。五四"女性文学"是以女性作家为主体,在五四思想启蒙、人的解放大潮之下,将五四精神和女性独特话语融为一体,在现代文化环境中建构的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生存境域,同时又拥有女性作家自己的话语范式和实践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五四精神 女性文学 女性作家群体
下载PDF
在现代乡土群体中卓然独步——“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创作的价值估定
2
作者 傅红英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6-29,共4页
"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的创作以群体推出的态势造成强势效应,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特别表现在其对"五四文学"的提升与超越、在乡土群体中的独特品位及对于丰富"浙江文学"的意义等方面。本文拟就... "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的创作以群体推出的态势造成强势效应,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特别表现在其对"五四文学"的提升与超越、在乡土群体中的独特品位及对于丰富"浙江文学"的意义等方面。本文拟就其创作意义及其文学史价值略作申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浙江 乡土文学 作家群 现代文学 价值估定 文学品位
下载PDF
“五四”前后科学观念的呈现与想象
3
作者 刘忠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第6期52-55,共4页
“五四”前后,科学观念传播从一开始起,就僭越了自身的本质规定性,由技术层的物质保障提升为一种结束皇权、批判专制、重建价值的政治、文化行为,并在传统与现实的不断整合以及政治斗争的激荡下,被塑造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系统。
关键词 “五四” 科学观念 呈现 想象
下载PDF
“民间”何以“五四”?--施章的“农民文学”观例说
4
作者 冯波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18,共8页
20世纪30年代,施章基于“农民的生活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以及对“永久的”“原质的”民间性的阐扬,构成了其“农民文学观”的主要内容。施章“新旧”杂糅的学识背景、“土洋”兼具的学术视野,不仅为我们管窥本地的、民族底色的“民... 20世纪30年代,施章基于“农民的生活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以及对“永久的”“原质的”民间性的阐扬,构成了其“农民文学观”的主要内容。施章“新旧”杂糅的学识背景、“土洋”兼具的学术视野,不仅为我们管窥本地的、民族底色的“民间”如何纳入“五四”启蒙叙事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视角,而且也演绎了中国文学现代生成应有的复杂与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章 农民文学 “五四” “民间”
下载PDF
论宗白华学术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5
作者 殷剑敏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4-37,共4页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前叶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形态和文化思想都处于转型时期,使当时的艺术界陷入了西方主义或东方主义的怪圈之中。美术界的革命似乎成了政治的隐喻,而宗白华却从迥然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及西方文化做出了精辟的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前叶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形态和文化思想都处于转型时期,使当时的艺术界陷入了西方主义或东方主义的怪圈之中。美术界的革命似乎成了政治的隐喻,而宗白华却从迥然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及西方文化做出了精辟的阐释。他的这种超越时代局限性的艺术观,这种对于艺术负责,使艺术回归于美本身而脱离政治附庸的精神,无论对于当时、现在抑或是未来的中国艺术理论和创作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五四 美术革命 西方主义 东方主义
下载PDF
论“前五四”时期的雅化文学观
6
作者 施秋香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5-18,共4页
王国维、刘师培等"前五四"学者将对文学审美形式的强调具体化和理论化为雅化文学观,客观上彰显了文学作为以一定形式美打动人的语言艺术的特征和审美特色,对于推进近代纯文学观念的生成具有理论铺垫的意义,是文学观念从传统... 王国维、刘师培等"前五四"学者将对文学审美形式的强调具体化和理论化为雅化文学观,客观上彰显了文学作为以一定形式美打动人的语言艺术的特征和审美特色,对于推进近代纯文学观念的生成具有理论铺垫的意义,是文学观念从传统走向近代的渐变中介,促进了文学研究的现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五四” 雅化 文学观 文学形式
下载PDF
“诗以为史”--《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文本批评与“史”的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童一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6-32,40,共8页
《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本“年选”,编排严谨,选评结合,是一本质量较高的新诗选本。署名“北社同人”的编者是以康白情为主的几位新诗人,他们梳理新诗坛实绩,评价新诗创作,表达编者审美趣味,潜藏新诗规范学。选本... 《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本“年选”,编排严谨,选评结合,是一本质量较高的新诗选本。署名“北社同人”的编者是以康白情为主的几位新诗人,他们梳理新诗坛实绩,评价新诗创作,表达编者审美趣味,潜藏新诗规范学。选本中实际形成了“编者”和“文本”两种视界,既回应了新诗初期如何审美,如何培养新诗读者等问题,又勾勒出“五四”前后的新诗坛生态。值得注意的是,编者选用的“选本”这一传统文学批评方式直接与曾被大力抨击的“选学余孽”产生对照,带来文学史上的巨大张力。从“选学余孽”到“新诗年选”,正是钱锺书所谓“革命在事实上的成功便是在理论上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 康白情 “五四”诗坛 选本
下载PDF
论北一辉与吉野作造对五四运动的不同态度——兼析北一辉中国观的转变
8
作者 徐智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92-94,共3页
五四运动在思想层面上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冲击,莫过于儒教的权威和传统的伦理观念受到致命的打击,而西方思想则大受推崇。在旧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被唾弃,新的价值观念被期待由西方引进之际,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论先驱北一辉和日本大正民主运动... 五四运动在思想层面上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冲击,莫过于儒教的权威和传统的伦理观念受到致命的打击,而西方思想则大受推崇。在旧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被唾弃,新的价值观念被期待由西方引进之际,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论先驱北一辉和日本大正民主运动的理论先驱吉野作造均在此时发表了对五四运动的不同看法。通过对这两种不同认知间的对比,可以对北一辉中国观的转变过程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一辉 吉野作造 五四运动 中国观
下载PDF
回到文学的“五四”:由平民文学论争探析周作人思想的内倾性
9
作者 杨高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1-17,共7页
由周作人首倡的平民文学主张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重要收获,一度被认为是文学革命进入理论建设阶段的主要标志。但由于当时新文学家们的不同立场和倾向,引发了后续论争,周作人对于平民文学和贵族文学的先后发声,也致使其经... 由周作人首倡的平民文学主张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重要收获,一度被认为是文学革命进入理论建设阶段的主要标志。但由于当时新文学家们的不同立场和倾向,引发了后续论争,周作人对于平民文学和贵族文学的先后发声,也致使其经历了先褒后贬的岐境命运。通过重新探察论争的焦点问题,可以发现周作人的主张保持着前后一致的意见,既不能由此反映其思想发生改变,亦谈不上据此证为"中庸"之风的体现。而周作人与同时代人的相异观念,一方面,表现出新文学滥觞期个人方案与群体之治之间客观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背离和冲突;另一方面,也彰显出周作人对文学艺术具有理想化的个人立场和坚守,这与他从传统书斋式文人内在地转变为现代学人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内倾性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文学革命 平民文学 周作人 内倾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