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Land Use /Cover Change and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the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A Case Study of Pengyang County in Southern Ningxia
1
作者 Jia HANG Yun SHI +1 位作者 Dahan HE Sha GE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7期38-43,48,共7页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land use /cover change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landscape patter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turning grain plots to forestry is significant to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land use /cover change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landscape patter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turning grain plots to forestry is significant to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in the southern Ningxia.Based on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data from four periods of Landsat TM /ETM,and combination of ecological quantity analytical method with GIS,the change of land use /cover 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Pengyang County of Ningxia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conclusion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each land use type was changed with different degrees,the area of forest /grass land increased,while farmland and unused land decreased.The change of landscape pattern was characterized as that the degree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mixed distribution of patches,diversity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n decreased,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patches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n increased,and landscape shape presented irregu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over change(LUCC) GIS LANDSCAPE pattern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change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a case study of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被引量:5
2
作者 LI Jing REN Zhiyuan ZHOU Zixi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251-256,共6页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combining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land use, resource environment, population, society and economy,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combining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land use, resource environment, population, society and economy,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surplus/loss in 1986-2002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What is more, this paper ha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 set up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 models,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grading systems, and the prediction models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footprints,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surplus and ecological safety change, and also has assesse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demands of 10,000 yuan GD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northern Shaanxi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the difference of reducing range is the fastest; (2)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ppears an increasing trend; (3)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 rose to 0.91 from 0.44 during 1986-2002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ern Shaanxi with an increase of 47%; and (4)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study area is in a critical state, and the ecological oressure index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dynamic change spatial differenc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下载PDF
Geodetection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orces and mechanisms of erosion in the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被引量:6
3
作者 员学锋 韩霁昌 +2 位作者 邵雅静 李玉恒 王永生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779-790,共12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It sums up existing research, describes the factors that drive soil erosion, and uses ge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It sums up existing research, describes the factors that drive soil erosion, and uses geodete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dividually and in pairs.Our results show that soil erosion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is mainly hydraulic eros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severity of soil erosion in the region. Generally, it is more severe in the north and west and less severe in the south and east. Individual factor de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risk factors affecting soil erosion are hum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recipitation, land-use type, elevation, and soil type. Interactive de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teracting factors play much bigger roles in soil erosion than do individual factors. Based on forced detect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we can see that forest and grass coverage,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area all clearly inhibit soi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EROSION driving factors geodetectio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northern shaanxi
原文传递
Quantifying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land-use conversion in the loess hi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1995–2015 被引量:4
4
作者 曹智 李裕瑞 +1 位作者 刘正佳 杨凌帆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730-748,共19页
The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safety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poorly characterized the parallel structure of land use in the valleys of the mountai... The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safety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poorly characterized the parallel structure of land use in the valleys of the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 using topographic factors(e.g.elevation, slope, aspect). Here, the loess hi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is us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area to analyze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land-use conversion using the relative elevation concept and the HAND index. The differences in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land-use conversion between absolute elevation and relative elevation were compared. We foun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s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elevation had similar proportions of each relative elevation grade in each absolute elevation grade. Cropland,woodland, and grassland were distributed evenly in each grade of absolute/relative elevation,while water body, built-up land and unused land were more likely to spread in low grades of relative elevation than those of absolute elevation. The land-use conversion(i.e. loss of cropland and gain in woodland and built-up land) showed an apparently stepped distribution with relative elevation classification, suitable for revealing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land-use conversion in the loess hilly region. Cropland transformed to woodland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high grade of relative elevation, decreasing with a decrease in grades, while built-up land transformed from cropland and grassland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low grade of relative elevation, decreasing with increases in grades. The grade of relative elevation where cropland transformed to woodland descend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better to analyze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land-use conversion with relative elevation classification in hilly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hange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opographic factors HAND(Height above the Nearest Drainage) loess HILLY regio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河谷城镇“川—沟”融合单元发展路径研究
5
作者 田达睿 卫雨欣 +1 位作者 白钰 席佳榕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1,共8页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河谷城镇独特的城乡关系与发展困境,认为川道与次沟空间结构一体化、功能结构差异化发展是振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重要突破口,由此提出“川—沟”融合单元的概念内涵与划定方法。以榆林市绥德县为例,打破镇域行政边...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河谷城镇独特的城乡关系与发展困境,认为川道与次沟空间结构一体化、功能结构差异化发展是振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重要突破口,由此提出“川—沟”融合单元的概念内涵与划定方法。以榆林市绥德县为例,打破镇域行政边界和小流域镇村体系,基于川道城镇和次沟乡镇的空间关联关系划定10个融合单元,并从用地形态结构、产业经济地理、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对融合单元的空间构型、功能类型和服务水平进行剖析,探讨川道与次沟协同视角下以融合单元为抓手推动黄土高原河谷城镇高效发展和管控治理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沟”融合单元 城乡发展路径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河谷城镇 榆林市绥德县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机理——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迪 陈海 +2 位作者 王麒菲 张杰 石金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8,共10页
[目的]在生态脆弱区,探究村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机理,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基于生物物理指标、人类需求理论分别评估村庄服务与福祉,分析了两者的空间分布。基于结构方程... [目的]在生态脆弱区,探究村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机理,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基于生物物理指标、人类需求理论分别评估村庄服务与福祉,分析了两者的空间分布。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村庄禀赋视角下村庄服务对福祉的影响机理。[结果](1)作物和肉类空间分布相近,水果供给呈集中分布;高土壤保持村庄分布于南部丘陵,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均西部高于东部;景观美学东部高于西部,高休闲娱乐村庄集中于城镇区。(2)村庄各需求、福祉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福祉村庄包括川道村、多数乡镇中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低福祉村庄主要位于东西部丘陵,需政府重点关注。(3)村庄服务对福祉产生正向影响,作物、肉类、水源涵养是影响村庄福祉的关键服务。村庄禀赋对服务、福祉产生正向影响,且村庄禀赋通过提高村庄ES间接改善村庄福祉水平。高程是关键的自然禀赋,非文盲率和老龄化率是关键的社会禀赋;距县城距离是关键的区位禀赋。[结论]村庄服务与福祉空间差异明显,禀赋—服务—福祉的影响路径显著。依据空间差异与路径差异施策,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福祉贡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福祉 空间分异 影响机理 黄土丘陵沟壑区 陕西省米脂县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文物遗产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7
作者 段涵 林予欣 颜培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09-211,共3页
揭示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文物遗产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历史文化时空变迁研究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凝炼提供借鉴。研究将文物遗产按照其所承载的内涵分为聚居型、人文型、防御型与近现代文物遗产四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 揭示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文物遗产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历史文化时空变迁研究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凝炼提供借鉴。研究将文物遗产按照其所承载的内涵分为聚居型、人文型、防御型与近现代文物遗产四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历史、文化、社会等时空变迁脉络研究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文物遗产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河流道路的位置与走向对聚居型文物遗产的分布具有较大影响,自然山川的形势决定了人文型文物遗产的选址与布局,政治军事活动推动了防御型遗产“由点至带”的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 文物遗产 分布特征 时空规律
下载PDF
陕北黄土沟壑区采煤沉陷对黄土坡面形态的影响及土壤侵蚀效应 被引量:5
8
作者 宋世杰 孙涛 +3 位作者 郑贝贝 牛瑞琳 阮豪 成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2-435,共14页
如何破解煤炭开采与水土保持之间的矛盾是实现黄河中游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以陕北黄土沟壑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主采煤层典型地质赋存特征,以地下采厚(9、7、5 m)、地表黄土自然坡面坡形(直线坡、凹形坡、凸... 如何破解煤炭开采与水土保持之间的矛盾是实现黄河中游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以陕北黄土沟壑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主采煤层典型地质赋存特征,以地下采厚(9、7、5 m)、地表黄土自然坡面坡形(直线坡、凹形坡、凸形坡、复合坡)及坡度(5°、15°、25°、35°、45°)为变量,共构建了60个数值模型,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黄土自然坡面形态及采厚耦合作用下坡面形态演变过程与规律,基于中国水土流失方程(CSLE模型)和经验模型,计算与分析了沉陷坡面土壤侵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采煤沉陷会导致地表黄土坡面的坡度增大,且采厚越大,坡度增幅越大,大采厚对采煤沉陷导致地表黄土坡面坡度的增大会产生明显的放大效应。凹形坡普遍对沉陷坡面坡度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在“采厚5 m、自然坡度>5°”“采厚7 m、任意自然坡度”“采厚9 m、自然坡度≤35°”条件下。无论在何种采厚及自然坡形情况下,≤5°的自然坡度对沉陷坡面坡度增幅的影响均最大。(2)采煤沉陷会导致“年侵蚀降雨”尺度下地表黄土坡面的土壤侵蚀模数M_(1)增大,且采厚越大,M1增幅越大;当采厚从5 m增大到9 m时,M_(1)增幅增大了1倍左右;4种坡形中凹形坡对沉陷坡面M1的增幅影响最大;≤15°自然坡度对沉陷坡面的M1增幅影响较大,在“采厚9 m,凹形坡”条件下超过了20%。(3)采煤沉陷会导致“典型场次侵蚀降雨”尺度下地表黄土坡面的土壤侵蚀模数M_(2)增大,且采厚越大,M_(2)增幅越大;当采厚从5 m增大到9 m时,M2增幅增大了1倍左右;4种坡形中凹形坡对沉陷坡面M2的增幅影响最大;≤15°自然坡度对沉陷坡面的M2增幅影响较大,在“采厚9 m,凹形坡”条件下超过了17%。该结果可为陕北矿区乃至黄河流域中游的水土流失精准防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沟壑区 采煤沉陷 地表形态 土壤侵蚀 坡形 坡度
下载PDF
人地关系视角下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公服设施布局优化探析——以陕西子洲县为例
9
作者 段德罡 李凯欣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2期73-82,共10页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乡村社会的发展认知由“底线思维”向“发展思维”转变,村民需求由“生存型”向“品质型”转变。加之近年来国家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落实与深化,乡村公服设施建设的“量与质”都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忽视...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乡村社会的发展认知由“底线思维”向“发展思维”转变,村民需求由“生存型”向“品质型”转变。加之近年来国家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落实与深化,乡村公服设施建设的“量与质”都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忽视了村庄的地域特征、人口发展、村民需求等因素,使得现有乡村公服设施配置出现使用效率低下、空间品质不佳、功能关联性较差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乡村公服设施空间布局分析,采用田野调查、POI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子洲县公服设施问题主要体现在需求供给错配、空间布局错位,功能行使错用三方面。最后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探寻人口流动与地理空间对公服设施配置的影响,并提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公服设施优化布局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人口流动 地域差异 陕西省子洲县
下载PDF
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宝宝 李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2-288,共7页
探讨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该区域生态修复保护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范式。以泾川县201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选取4方面1... 探讨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该区域生态修复保护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范式。以泾川县201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选取4方面10个指标构建评估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价格替代法等方法,评估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泾川县森林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283600.0万元。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最大,占总服务价值50.76%;文化旅游服务价值最小,占总服务价值的0.0025%;生态林以涵养水服务价值为主,经济林以供给服务价值为主,生态林年服务功能价值为经济林的3.8倍。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产品供给3种价值占总服务价值的80.21%,是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因地制宜营造培育混交林,加强现有林分修复改造、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创新经营策略成为该区域森林资源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川县 黄土丘陵沟壑区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苟清平 朱清科 +2 位作者 梅雪梅 王雪峰 吕东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90-496,共7页
为探究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碳库的影响,选取退耕还林第一县陕北吴起县金佛坪流域5种植被恢复类型(山杏林(Armeniaca sibrica),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小叶... 为探究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碳库的影响,选取退耕还林第一县陕北吴起县金佛坪流域5种植被恢复类型(山杏林(Armeniaca sibrica),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小叶杨林(Populus simonii))和以自然恢复为主的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0~10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并计算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和差异。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土壤有机碳在0~60 cm出现快速下降,60~1000 cm出现不明显的波动变化,其中40~260 cm土层,小叶杨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最高。不同植被恢复都具有固碳效益,且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储量:小叶杨(18年)(301.51 t·hm^(-2))>刺槐(19年)(249.86 t·hm^(-2))>沙棘(18年)(242.14 t·hm^(-2))>山杏(8年)(226.08 t·hm^(-2))>油松(5年)(182.91 t·hm^(-2))>荒草地(160.45 t·hm^(-2)),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树龄和植被类型导致的结果。深层(100~10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占0~1000 cm剖面有机碳储量的73%~84%。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颇丰,在今后碳汇评估中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深层土壤有机碳 深层碳储量 植被恢复 固碳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水分对降水特征的响应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维军 马欢 +3 位作者 朱清科 张岩 刘蕾蕾 王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吴起县1957—2012年的全年、生长季的降水特征,以及缓坡和陡坡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在2008—2012年生长季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吴起县1957—1986年的降水波动较大,出现极端、严重干旱和湿润年份,但1987...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吴起县1957—2012年的全年、生长季的降水特征,以及缓坡和陡坡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在2008—2012年生长季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吴起县1957—1986年的降水波动较大,出现极端、严重干旱和湿润年份,但1987年以来则表现为轻微干旱、湿润或正常;生长季标准化降水指数与各点土壤水层厚度变化值呈正相关关系,与塌陷、缓坡的相关程度(R^2)低于0.8,与切沟、缓台及浅沟的相关程度介于0.8-0.9之间,与其他各点的相关程度大于0.9;生长季各点土壤水层厚度变化值存在显著差异,且缓坡、塌陷和缓台的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微地形 土壤水分 降水 标准化降水指数
下载PDF
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3
13
作者 潘竟虎 靳学涛 韩文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3,共7页
目的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农村... 目的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分布与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甘谷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密度大小、规模、形状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坡向、农用地以及河流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农村居民点在总体上呈现出轻度集聚分布的态势。结论 GIS以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的结合能较好地揭示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与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是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 景观格局 黄土丘陵沟壑区 甘谷县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卜耀军 朱清科 +3 位作者 包耀贤 赵维军 赵彦敏 张宏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适中,无强变异性和高度敏感指标。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pH为弱变异性...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适中,无强变异性和高度敏感指标。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pH为弱变异性指标或不敏感指标;非毛管孔隙度、碱性磷酸酶、速效氮、速效钾、含水量、过氧化氢酶、全磷、全钾、CaCO3和CEC为中等变异性指标或低度敏感指标;蔗糖酶、速效磷、全氮、有机质和脲酶为中等变异性指标或中度敏感指标,是土壤质量恢复与调控的主要目标。不同微地形对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速效磷和速效氮等土壤动态质量指标的变异性起主导作用。在陕北黄土区土壤质量评价中,应充分考虑微地形类型,可选择中度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土壤质量变异性 土壤质量敏感性 陕北黄土区
下载PDF
基于影像融合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自动分类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咏梅 李锐 杨勤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 1种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 ,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土地利用调查中 ,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 ,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 ,以主成分变换的方法 ,对多源遥感影像 (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波段数据 )进行... 采用 1种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 ,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土地利用调查中 ,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 ,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 ,以主成分变换的方法 ,对多源遥感影像 (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波段数据 )进行融合处理 ;同时 ,在分类中 ,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 ,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 ,先以非监督分类获得初始训练样本 ,在对样本进行删除、增补、合并等调整的基础上 ,再进行监督分类。 2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与仅以TM影像为信息源 ,采用单纯监督分类法的分类结果对比可知 :土地利用各类别的提取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分类总精度从 82 0 %提高到89 2 % ;水体、水田和城镇用地等面积较小类别的精度 ,提高了 10 %以上 ;坡耕地与林草地的混分现象明显减少 ,精度均提高了 5 %以上 ,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城镇用地 地区 技术支持 土地利用调查 合并 水田 坡耕地 草地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艾宁 宗巧鱼 +2 位作者 刘广全 强大宏 刘长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0,共6页
以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浅沟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深度、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浅沟与原状坡油松生长量关系,将浅沟划分为深浅沟(40 cm≤浅沟深度)和浅浅沟(20 c... 以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浅沟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深度、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浅沟与原状坡油松生长量关系,将浅沟划分为深浅沟(40 cm≤浅沟深度)和浅浅沟(20 cm≤浅沟深度<40 cm);(2)研究区浅沟土壤水分高于原状坡;浅沟土壤水分在0—60 cm土层聚集,原状坡则在0—40 cm土层聚集;(3)浅沟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程度不同,阳坡土壤水分变异性较阴坡小;20—60 cm土层中,浅沟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较大,土壤水分较活跃,其他土层变异系数较小,土壤水分较稳定;(4)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和不同深度的浅沟土壤水分存在显著差异;在浅浅沟中,土壤水分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深浅沟则为上坡位>下坡位>中坡位;在浅沟内,阴坡在中、下坡位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阳坡,阳坡上坡位土壤水分则高于阴坡;原状坡阴坡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浅沟 土壤水分 坡向 坡位
下载PDF
基于修正简易模型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钟莉娜 王军 赵文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4,共7页
降雨侵蚀力经典模型计算结果准确,但计算过程繁琐、数据量大且难获取;简易模型计算便捷,但结果不够准确。本文分析了8种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差异,并对简易模型进行修正。以经典模型为基准值,对与经典模型结果最为接近的简易... 降雨侵蚀力经典模型计算结果准确,但计算过程繁琐、数据量大且难获取;简易模型计算便捷,但结果不够准确。本文分析了8种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差异,并对简易模型进行修正。以经典模型为基准值,对与经典模型结果最为接近的简易模型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简易模型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过程中用到的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法和模型差异分析方法。经典模型更能准确估算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拟合模型y=0.849x-29.651可以提高章文波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的模拟精度(拟合优度0.734);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2006—2012年间降雨侵蚀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汾川河流域、清涧河流域上游降雨侵蚀力较高,下游次之;延河流域、大理河流域下游降雨侵蚀力较高,上游次之。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经修正后可以较好的估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2006—2012年间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不均,降雨侵蚀力整体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简易算法修正 时空分布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图像分类方法研究——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咏梅 李锐 杨勤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6,共4页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采用一种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以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采用一种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以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同时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先以非监督分类获得初始训练样本,在对样本进行删除、增补、合并等调整的基础上,再进行监督分类,这2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与仅以TM影像为信息源,采用单纯监督分类法的分类结果对比可知,土地利用各类别的提取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类总精度从82.0%提高到89.2%;水体、水田和城镇用地等面积较小类别的精度提高了10%以上;坡耕地与林草地的混分现象明显减少,精度均提高了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融合 土地利用 分类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分区界线初探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振万 张春林 +1 位作者 陈彦生 丁士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308,共6页
本文根据优势种、特征种的分布和现代的自然环境条件,如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初步探讨了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分区界线,将定边植物县与府谷、吴旗植物县的分界线,确定在沿长城一线,但在靖边新城附近应偏离长城向北推移约20km,在定边... 本文根据优势种、特征种的分布和现代的自然环境条件,如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初步探讨了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分区界线,将定边植物县与府谷、吴旗植物县的分界线,确定在沿长城一线,但在靖边新城附近应偏离长城向北推移约20km,在定边县应偏离长城向南推移约40km,大致与400mm的等雨量线相符。府谷、吴旗植物县与延安植物县的分界线,确定在东起清涧的川口,向西南经清涧、延川县永坪、延安蟠龙,再向西经安塞县碟子沟、茶坊、砖窑湾、西河口,志丹县杨洼塌、旦八、吊坪、吴堡,抵达吴旗县白豹一线。延安植物县与黄龙、陇县植物县的分界线,确定在东起省界至黄龙县的大岭,向西经黄龙县北,绕洛川塬南缘,折向西北至黄陵县,继续西行,经黄陵的双龙、上畛子,达省界后,沿子午岭分水岭至马栏,向南经旬邑的石门关、淳化县,向西经麟游,至千阳后,折向西北经陇县抵省界一线。黄龙、陇县植物县南达关中盆地的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界线 黄土高原 植物区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安塞县县域粮食生产潜力及其开发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新卫 陈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6-290,共5页
鉴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口-粮食-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利用机制法计算了该区典型县域(安塞县)主要粮食作物和县域光合、光温、气候和自然生产潜力,以及当前各层次粮食生产潜力开发程度。在系统分析影响粮食产量提高和潜力开发的限... 鉴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口-粮食-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利用机制法计算了该区典型县域(安塞县)主要粮食作物和县域光合、光温、气候和自然生产潜力,以及当前各层次粮食生产潜力开发程度。在系统分析影响粮食产量提高和潜力开发的限制因子基础上,研究认为,为进一步发掘粮食生产潜力,该地区应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科学增加辅助能量投入、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结构以及提高科技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潜力 潜力开发 黄土丘陵区 安塞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