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REPORT OF MODIFIED MAZE PROCEDURE
1
作者 Zhu Jia Guang He Zhong Liang +8 位作者 Luo Wei Dong Ai Qiang Xu Shi Wei Chen Fang Zhang Chang Ming Shang Jing Ma lie Xian Tang Chao He Qi Cai.(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Zhe 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68 Jianfang Rood, Hangzhou 310009,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199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There were no surgical approaches for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thome before. This paper reported that rive patients of rheumatic cardiac valvular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nderwent successf... There were no surgical approaches for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thome before. This paper reported that rive patients of rheumatic cardiac valvular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nderwent successful modified maze procedure inour hospital. The surgical technic an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s maze procedure modiried ATRIAL fibrillation.
下载PDF
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晖 刘长城 李海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究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迷宫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COX-Maze IV,CMIV)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我科治疗的23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其他需体外循环手术... 目的:探究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迷宫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COX-Maze IV,CMIV)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我科治疗的23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其他需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同期改良CMIV手术。男性68例、女性167例,评均年龄(51.5±6.7)岁,心房颤动病程中位数4年。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窦性心律恢复及左心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前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或交界性心律占206例(90.0%),194例(84.7%)恢复左心房功能,平均A波速度(37.6±11.4)cm/s。术后12个月随访,维持窦性心律及左心房功能恢复患者分别占82.7%和80.1%。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CMIV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有效的,且有助于左心房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左心房功能 体外循环手术
下载PDF
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后急性肾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3
作者 席志龙 仇冰梅 +4 位作者 刘强 张雷 孙磊 吴海卫 王常田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56-261,共6页
目的:探讨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建立AKI风险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的160例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 目的:探讨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建立AKI风险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的160例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验证其效能。结果:160例患者中,82例(51.3%)出现AKI,其中10例(6.3%)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前1周使用造影剂、术前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3级、围手术期血浆输注、术后乳酸峰值是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95%CI:0.788~0.906),敏感度为70.73%,特异性为84.62%。校准曲线具有较高的拟合度,DCA提示该模型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结论: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后AKI的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糖尿病、术前1周使用造影剂、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3级、围手术期血浆输注、术后高乳酸血症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AKI。该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有助于术后AKI的早期预测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迷宫手术 心脏瓣膜手术 心房颤动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Wolf Mini-Maze手术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胜中 曾富春 丛伟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总结Wolf Mini-Maze手术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自2010年11月起,我科采用AtriCureTM干式双极微创射频消融系统经胸腔镜对2例单纯性心房颤动患者施行了双侧肺静脉隔离及左心耳切除术。结果 2例手... 目的总结Wolf Mini-Maze手术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自2010年11月起,我科采用AtriCureTM干式双极微创射频消融系统经胸腔镜对2例单纯性心房颤动患者施行了双侧肺静脉隔离及左心耳切除术。结果 2例手术过程顺利,消融术后即刻恢复窦性心律。术后随访3~17个月,维持窦性心律,无卒中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Wolf Mini-Maze手术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具有微创、简单、安全、高效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WOLF Mini-maze手术
下载PDF
改良MazeⅢ术治疗心房纤颤(附30例报告)
5
作者 段冰松 张桂敏 +3 位作者 白向峰 蔡冰 杨百晖 梁荣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8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MazeⅢ术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行瓣膜置换(成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同期以行改良MazeⅢ手术治疗心房纤颤;对照组仅施行瓣膜置换(成形... 目的观察改良MazeⅢ术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行瓣膜置换(成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同期以行改良MazeⅢ手术治疗心房纤颤;对照组仅施行瓣膜置换(成形)手术。结果观察组全组病例无死亡,未发生任何与改良M azeⅢ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当日、1周、1个月、3个月的房颤转复率分别为93.3%、86.6%、83.3%、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6.66%、6.66%、6.66%,P均<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窦性心律者20例,转复率为90.9%(20/22);术后12个月窦性心律者8例,转复率为100.0%(8/8)。结论 改良MazeⅢ手术治疗心房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外科手术 迷宫手术 射频消融术 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全腔镜改良Mini-Maze术治疗非阵发性心房颤动——单中心30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刘健 郭惠明 +7 位作者 黄帅 谢斌 张煜源 刘方舟 詹贤章 薛玉梅 方咸宏 廖洪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总结全腔镜改良Mini-Maze术治疗非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经验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全腔镜改良Mini-Maze术治疗孤立性非阵发性AF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 目的总结全腔镜改良Mini-Maze术治疗非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经验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全腔镜改良Mini-Maze术治疗孤立性非阵发性AF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9±9.8)岁,其中11例持续性AF,19例长程持续性AF。手术于全胸腔镜下施行,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双侧胸壁双孔入路组及左后外侧胸壁三孔入路组。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1例(3%)左后外胸入路组患者中转开胸。1例(3%)术后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8.1±4.8)d,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为(18.3±5.9)h,出院时16例(53.3%)为窦性心律,9例(30%)为AF心律,5例(16.7%)为心房扑动心律。术后随访(6.9±2.5)个月,8例(26.6%)维持AF,2例(6.7%)转为心房扑动,20例(66.7%)维持窦性心律。复发的5例患者在术后3~4个月接受再次导管消融,4例转为窦性心律,最后随访时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0%(24/30)。围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卒中、左心房血栓和肺静脉口狭窄发生。结论全腔镜改良Mini-Maze法治疗非阵发性AF疗效满意。本研究首创的双侧双孔入路安全、可重复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术 外科消融 导管消融
下载PDF
盐酸尼非卡兰在MAZE术后的临床应用及其对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文俊 陶超 +7 位作者 刘彬 杨佳 危宇 黄园琴 刘静 华正东 陶凉 宋来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8期738-74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盐酸尼非卡兰在MAZE术后的临床应用及其对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MAZE术的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三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盐酸尼非卡兰在MAZE术后的临床应用及其对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MAZE术的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三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观察组A按0.1 mg/kg剂量给予盐酸尼非卡兰,观察组B则按0.2 mg/kg剂量给予盐酸尼非卡兰.比较三组MAZE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即刻窦性心律转复率及不同时间节点的QT间期、矫正QT间期(QTc)水平,并统计用药期间不良时间及术后6个月内房颤复发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分别是(147.25±22.61)min、(140.48±25.94)min和(145.28±24.8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是(50.12±5.87)ml、(50.27±6.12)ml和(49.25±5.87)ml;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是(12.35±4.07)h、(12.19±5.17)h和(12.31±4.55)h;术后即刻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是75%、80%和70%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是12例、15例和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用药后1h)及T2(停药即刻)时间点QT[分别是(381.02±14.97)ms、(402.00±17.95)ms和(445.69±14.56)ms]、QTc[分别是(389.10±18.27)ms、(409.41±19.04)ms和(463.45±12.28)ms],较T0时间点(入ICU即刻)[分别是(357.84±15.97)ms、(353.12±16.36)ms和(363.34±20.53)ms]均显著延长(P<0.05),且观察组A和观察组BT1、T2时间点的QT及T1时间点的QTc显著较对照组长,观察组BT1、T2时间点的QT及T1时间点的QTc较A组长(P<0.05);术后12h、24 h、48 h房颤复发率观察组A(分别是21.67%、26.67%和31.67%)和观察组B(分别是18.03%、22.58%和22.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是36.67%、35.00%和48.33%)(P<0.05),但观察组A和观察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胺碘酮比较,盐酸尼非卡兰用于MAZE术虽对房颤远期复发情况无显著影响,但其对QT间期和QTc的延长作用更显著,并呈一定剂量相关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尼非卡兰 maze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慢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行Cox迷宫Ⅳ手术后心房颤动复发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蒋泽楠 宋珑 +2 位作者 梁春水 张昊 刘立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5-1007,共13页
目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Cox迷宫Ⅳ手术是外科治疗房颤的常用手术方法,目前Cox迷宫Ⅳ手术后患者房颤复发的风险因素尚不明确。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提高诊断准确率、预测患者预后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方面显... 目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Cox迷宫Ⅳ手术是外科治疗房颤的常用手术方法,目前Cox迷宫Ⅳ手术后患者房颤复发的风险因素尚不明确。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提高诊断准确率、预测患者预后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本研究旨在评估Cox迷宫Ⅳ手术治疗慢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心房颤动复发的潜在风险因素,构建Cox迷宫Ⅳ手术后房颤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符合条件的慢性瓣膜病合并房颤且行瓣膜手术合并Cox迷宫Ⅳ手术患者555例,年龄为(57.95±7.96)岁,根据患者术后房颤复发情况分为房颤复发组(n=117)和房颤未复发组(n=438)。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窦性心律维持率,构建9个机器学习模型,包括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引导聚集算法、logistic回归、类别提升(categorical boosting,CatBoost)、支持向量机、自适应增强和多层感知机。使用五折交叉验证和模型评估指标评估模型性能,评估指标包括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筛选出2个表现最佳的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特征重要性和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来识别房颤复发风险因素,以此构建房颤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患者术后5年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2.13%(95%CI 78.51%~85.93%)。9个机器学习模型中,XGBoost和CatBoost模型表现最好,AUC分别为0.768(95%CI 0.742~0.786)和0.762(95%CI 0.723~0.801),且在9个模型中有较高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特征重要性和SHAP分析显示房颤病史时长、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术后心律、术前左心房内径、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术前心率和术前白细胞计数等是房颤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Cox迷宫Ⅳ手术治疗房颤具有良好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本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成功识别多种Cox迷宫Ⅳ手术后房颤复发风险因素,成功构建2个房颤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可能有助于临床决策和优化房颤的个体化手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迷宫Ⅳ手术 心房颤动 机器学习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外科同期射频消融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赵雪婷 杨峰 +2 位作者 缪娜 杨晓芳 赵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6期346-350,共5页
目的评估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外科同期行心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行肥厚心肌切除术的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中是否... 目的评估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外科同期行心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行肥厚心肌切除术的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中是否行射频消融术分为两组,即联合射频消融组(SG组,n=44)和对照组(NG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SG组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122.3±28.5)min vs.(109.7±26.2)min,P=0.037]。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52.3%vs.73.1%,P=0.047),但术后ICU停留时间较长[(47.5±23.7)h vs.(37.8±20.5)h,P=0.045]。出院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SG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分别为90.9%、86.4%和81.8%。结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心肌切除同期行射频消融手术安全,心房颤动转复及窦性心律维持较好,但ICU停留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心肌切除术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迷宫术
下载PDF
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中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被引量:12
10
作者 修宗谊 马瑞阳 +2 位作者 谷天祥 章志伟 阎德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4-656,共3页
目的评价心内直视手术加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7年2月为12例患者在心内直视下二尖瓣置换手术中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结果全组无院内死亡,随访期的心房颤动消除率83.33%(10/12),窦性心律恢复率83.3... 目的评价心内直视手术加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7年2月为12例患者在心内直视下二尖瓣置换手术中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结果全组无院内死亡,随访期的心房颤动消除率83.33%(10/12),窦性心律恢复率83.33%(10/12),全组无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发生脑栓塞,术后11例心功能(NYHA)Ⅰ级。结论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安全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迷宫术 心房颤动 二尖瓣置换术
下载PDF
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春 谷天祥 +4 位作者 修宗谊 章志伟 张玉海 师恩祎 卢春茂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149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接受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记录心电图变化,比... 目的观察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149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接受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记录心电图变化,比较术前与术后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LAD、LVDS、EF)的变化及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随访6~90个月。结果二尖瓣成形术21例,二尖瓣置换术89例(其中生物瓣置换术3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2例(其中生物瓣置换术11例),三尖瓣成形术46例,三尖瓣置换术3例,左房血栓清除术48例。体外循环时间(82.1±17.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7.8±25.3)min。双极射频消融121例,单、双极联合射频消融28例,射频消融时间12-38(17.4±5.1)min。手术后即刻,心房颤动全部消失,窦性心律133例,节性心律1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2.0%(3/149),其中2例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1个月,窦性心律121例(82.9%),结性心律8例(5.5%),心房扑动5例(3.4%),房颤心律12例(8.2%),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6%),安置永久起搏器。随访时间3~90个月,随访率78.8%(115/146)。随访期间死亡9例(4例心源性死亡,2例脑梗塞死亡,3例脑出血死亡)。106例随访到的存活病例,93例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87.7%。随访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房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减小,而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同期行瓣膜手术及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手术安全性高,远期疗效确切。抗凝并发症仍是瓣膜置换手术远期的主要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瓣膜成形或生物瓣置换联合射频迷宫手术可能降低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瓣膜病 迷宫手术
下载PDF
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大左心房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曹永科 曹勇 +1 位作者 李小芳 刘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大左心房(左心房前后径≥60 mm)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5-12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同期采用Medtronic双极消融系统按改良迷宫Ⅲ手术路线射频消融(射频... 目的:探讨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大左心房(左心房前后径≥60 mm)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5-12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同期采用Medtronic双极消融系统按改良迷宫Ⅲ手术路线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67例。根据左心房大小将患者分为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n=182)和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n=85)。术后进行系统随访至少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结果:(1)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时间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18~32(24±4)min,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22~38(25±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窦性心率患者的构成比:手术结束及出院时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分别为156例(86%)、152例(84%),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分别为56例(66%)、54例(64%);术后3个月、6个月,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分别为149例(81.6%)和146例(80.2%),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为48例(56.4%)和46例(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267例患者,均无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无手术死亡和射频相关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的疗效逊于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但总体疗效仍是安全、简便,有一定的疗效。大左心房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手术 心脏瓣膜疾病
下载PDF
迷宫Ⅲ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劲松 王辉山 +3 位作者 汪曾炜 尹宗涛 韩宏光 陈朝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总结迷宫Ⅲ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间,我院施行迷宫Ⅲ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178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95例、二尖瓣成形术28例、主动脉瓣置换5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 目的 总结迷宫Ⅲ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间,我院施行迷宫Ⅲ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178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95例、二尖瓣成形术28例、主动脉瓣置换5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术50例.结果 死亡1例(0.56%),因左心室破裂修补成功4d后多脏器衰竭死亡.主动脉阻断时间(102.24±22.07)min,体外循环时间(192.97±32.21)min,ICU停留时间(35.55±17.62)h,术后住院时间(15.10±3.33)d.出现二次开胸止血4例(2.25%)、新发脑梗死2例(1.12%)、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2.81%).应用临时起搏器136例(76.41%),行同步电复律14例(7.87%),无应用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出院时窦性心律170例(96.05%,170/177)、房颤7例(3.95%,7/177),NYHA心功能Ⅰ级158例(89.27%)、Ⅱ级19例(10.73%).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和左心房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出现跨二尖瓣A峰142例(80.23%,142/177),出现跨三尖瓣A峰152例(85.88%,152/177).结论 系统训练、合理选择患者、恰当的手术处理、术后积极防治心律失常是迷宫Ⅲ手术围术期处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围手术期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器质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永强 孟旭 +2 位作者 李岩 韩杰 王坚刚 《中国医药》 2010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采用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及其早、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共有208例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了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40例,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168例.消... 目的 探讨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采用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及其早、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共有208例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了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40例,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168例.消融径线包括3种:标准Cox-Maze Ⅲ手术;改良Cox Mini-Maze手术;单纯左心房迷宫手术.结果 平均射频消融时间(7.1±3.2)min,没有与消融有关的并发症出现;9例围术期死亡;3例患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于术后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发生脑中风及下肢栓塞,总体中风率0.5%.随访5~58个月,与同期施行的单极射频消融组相比,双极射频消融组在术后6个月、12及12个月以上的成功率均高于后者.以末次随访时间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非心房颤动心律为92.5%,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为72.1%;3种射频消融路径组间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末次随访中,60例患者进行了相关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示左心房收缩功能恢复率为95.0%.结论 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技术实施简便、安全,耗时短,无论是实施Cox-Maze Ⅲ手术径线,还是改良的消融术式,其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手术 Cox迷宫手术
下载PDF
改良Cox迷宫Ⅲ治疗瓣膜病合并房颤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常田 张雷 +6 位作者 秦涛 席志龙 孙磊 吴海卫 仇冰梅 张晓华 李德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多项研究表明,对于合并有明确房颤病史的患者接受心脏手术时,如对房颤不进行处理会降低患者生存率。文章评价改良Cox迷宫III联合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至2019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 目的多项研究表明,对于合并有明确房颤病史的患者接受心脏手术时,如对房颤不进行处理会降低患者生存率。文章评价改良Cox迷宫III联合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至2019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66例术前合并慢性房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并接受心脏瓣膜手术联合改良Cox迷宫III(迷宫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67例同期不合并术前房颤瓣膜病,仅接受瓣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天死亡率、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观察迷宫III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结果迷宫组患者30天住院死亡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vs 2.9%,P=0.981)。迷宫III组体外循环时间[(175.4±32.9)min]和主动脉阻断时间[(115.6±22.8)min]均显著长于对照组[(89.5±26.6)min、(64.2±22.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迷宫组术后第1个24小时引流量大于对照组[(488.6±293.3)mL vs(361.1±255.8)mL,P=0.009]。迷宫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14.8±8.3)d vs(11.2±3.6)d,P=0.002]。迷宫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率分别为4.5%和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1)。迷宫III组患者心律随访24个月,术后1、6、12和24个月的窦性心律分别为91.7%、94.7%、93.3%和89.5%。结论改良Cox迷宫III联合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合并房颤安全、有效,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迷宫III手术 心房颤动 瓣膜手术
下载PDF
改良迷宫手术治疗二尖瓣疾病伴慢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锡俊 田子朴 +5 位作者 刘斌 赵峰 李旭 京生 张祥蓉 龚仁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二尖瓣疾病伴慢性心房颤动的改良迷宫手术。方法对15例作二尖瓣替换手术的患者同时施行改良迷宫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房顶和房间隔联合切口完成后作绕肺静脉口的环形切口。-60℃,2分钟冷冻环形切...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二尖瓣疾病伴慢性心房颤动的改良迷宫手术。方法对15例作二尖瓣替换手术的患者同时施行改良迷宫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房顶和房间隔联合切口完成后作绕肺静脉口的环形切口。-60℃,2分钟冷冻环形切口左下至二尖瓣后瓣环中点及环形切口左上至左心耳开口之间的区域。连续缝合环形切口,替换二尖瓣。连续缝合左房顶和房间隔,开放主动脉后关闭右心房切口及切除左心耳。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除二尖瓣替换外尚有5例行左心房血栓清除,3例行三尖瓣环缩。出院随访1~5月(平均3月),15例患者均恢复为窦性心律。结论与maze-Ⅲ手术相比我们所采用的改良迷宫手术技术较为简便,亦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迷宫手术 心房颤动 二尖瓣疾病 治疗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7
作者 侯迈 胡盛寿 宋云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46-349,共4页
心房颤动(atria 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AF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心房内多个折返环形成有关,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AF,迷宫手术通过在心房壁上的切割和缝合,阻断折返环的形成,是外科治疗AF... 心房颤动(atria 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AF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心房内多个折返环形成有关,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AF,迷宫手术通过在心房壁上的切割和缝合,阻断折返环的形成,是外科治疗AF经典、有效的方法,但操作复杂、费时,创伤大。应用冷冻、射频、微波等各种能源的消融手术,避免了切割和缝合,简化了迷宫手术方法,效果良好,但何种方法更为有效尚无定论。改进各种消融设备和技术以提高消融手术径路的连续性和透壁性,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窦性心律的永久恢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冷冻 射频 微波
下载PDF
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邓元子 李韬 +3 位作者 胡楝 刘超 余观水 曹永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39例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取改良迷宫手术路径治疗心房颤动。其中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龄23~69岁,二尖...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39例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取改良迷宫手术路径治疗心房颤动。其中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龄23~69岁,二尖瓣置换28例,双瓣膜置换1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26例(包括5例使用成型环)。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心电图分析早期疗效。并取同期同一医师单纯瓣膜置换手术89例作为对比。结果:同期射频消融术组出院时窦性心律34例,3例仍为心房颤动,房颤消除率为87.1%。术后予胺碘酮治疗3个月。出院后3个月窦性心律35例,心房颤动消除率为89.7%。对比单纯瓣膜置换组在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前3 d胸腔积液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手术并发症无增加。结论: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心房颤动安全、简便,早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瓣膜置换
下载PDF
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若彬 郭惠明 郑少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直视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同期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行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atrialfibrillation,AF)。【结果】术毕转为窦性心律(sinusrhythm,SR)18例,... 【目的】探讨外科直视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同期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行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atrialfibrillation,AF)。【结果】术毕转为窦性心律(sinusrhythm,SR)18例,结性心律5例,2例仍为AF,无Ⅲ°房室传导阻滞和死亡。随访3~25个月后,20例为SR(总有效率80%,其中有2例经电转复律),2例为房扑,3例房颤,左房比术前明显缩小。射频消融时间短和心功能Ⅳ级,为术后3月AF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迷宫术 心脏直视手术
下载PDF
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林 肖颖彬 +5 位作者 陈柏成 马瑞彦 程伟 郝嘉 秦川 文仁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124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88例,年龄29-69岁,房颤时间1-12年,左心房直径为43-82(57.48±15...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124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88例,年龄29-69岁,房颤时间1-12年,左心房直径为43-82(57.48±15.14)mm。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先行双极射频消融手术,124例患者中同期接受二尖瓣置换103例、双瓣膜置换21例。另外,同期血栓清除术17例、三尖瓣成型41例(包括16例使用成型环),术毕均置人心外膜临时起搏器。记录术前,手术当日,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心电图。结果返监护室后窦性心律113例(91.13%),交界性心律7例(5.64%),房颤4例(3.23%)。手术死亡1例(0.8%),123例痊愈出院。出院时窦性心律105例(85.37%),交界性心律4例(3.25%),房扑4例(3.25%),房颤10例(8.13%)。术后6个月内常规口服胺碘酮200mg,1次/d。术后6个月后窦性心律转为房颤1例,房颤转为窦性心律4例,房扑转为窦性心律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结论瓣膜置换术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房颤,操作简单、安全,早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