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Cr)涂层在NaCl溶液中抗空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彰雄 石琎 +3 位作者 丁翔 胡一鸣 廖星文 邓帮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0,共5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工艺制备2种微米结构WC-10Co4Cr及1种纳米结构WC-12Co金属陶瓷复合涂层;采用SEM分析涂层的组织结构;测量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孔隙率及开裂韧性;采用Corr Test电化学测试系统分析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采用超声...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工艺制备2种微米结构WC-10Co4Cr及1种纳米结构WC-12Co金属陶瓷复合涂层;采用SEM分析涂层的组织结构;测量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孔隙率及开裂韧性;采用Corr Test电化学测试系统分析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采用超声振动空蚀装置研究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Na Cl溶液中的抗空蚀性能,探讨涂层的空蚀机理。结果表明:使用液体燃料HVOF工艺喷涂的纳米WC-12Co涂层组织结构最细小,孔隙率最低,显微硬度和开裂韧性明显高于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HVOF工艺喷涂的微米WC-10Co4Cr涂层;采用液体燃料HVOF工艺喷涂的微米结构WC-10Co4Cr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Na Cl溶液中显示了最优异的抗腐蚀和抗空蚀性能,空蚀率仅为纳米WC-12Co涂层的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cr)涂层 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 空蚀 NACL溶液
下载PDF
高能微弧合金化制备Ni_3Al(Cr)涂层及其高温抗氧化性能
2
作者 郭平义 曾潮流 邵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6,共5页
采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在K3合金表面制备了Ni_3Al(Cr)涂层;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涂层在1000℃下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可在K3合金表面制备出微晶涂层,阳极材料采用铸态Ni_3Al(Cr)金属间化合物所... 采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在K3合金表面制备了Ni_3Al(Cr)涂层;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涂层在1000℃下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可在K3合金表面制备出微晶涂层,阳极材料采用铸态Ni_3Al(Cr)金属间化合物所得涂层能够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在1000℃下,所得涂层因晶粒细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生成连续保护性富铝/铬氧化膜,而铸态电极和K3合金不能形成连续致密的氧化膜,因此所得涂层比铸态Ni_3Al(Cr)电极和K3合金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并且NiO和尖晶石的生成量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cr)涂层 高能微弧合金化 高温氧化
下载PDF
不锈钢316L氮化/(Cr,Ti)N涂层原位复合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永杰 吴法宇 +5 位作者 滕越 赵志伟 延睿桐 周艳文 解志文 郭媛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复合涂层的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离子体增强磁控溅射系统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分别进行等离子体氮化、(Cr,Ti)N涂层、氮化+(Cr,Ti)N涂层、氮化+Cr+(Cr,Ti)N涂层四种复合表面强化处理。采用XRD、SEM、纳米压... 目的研究不同复合涂层的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离子体增强磁控溅射系统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分别进行等离子体氮化、(Cr,Ti)N涂层、氮化+(Cr,Ti)N涂层、氮化+Cr+(Cr,Ti)N涂层四种复合表面强化处理。采用XRD、SEM、纳米压痕仪、摩擦磨损仪和划痕仪等分别研究了不同改性层对微观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氮化后,形成了较高含氮量的过饱和固溶体相(γN),并伴有少量Cr_2N和Fe_2N析出,硬度及杨氏模量分别为18.3 GPa、264.7 GPa。氮化后原位沉积涂层有效避免了氮化物相的析出,过饱和氮原子向基体进一步扩散,增加了氮化层的深度。两种氮化后复合(Cr,Ti)N涂层的硬度和模量均高于单一的(Cr,Ti)N涂层(分别为20.2GPa和271.8GPa),其中氮化+(Cr,Ti)N涂层的硬度和模量均最高(分别为25.4 GPa和345.6 GPa),氮化+Cr+(Cr,Ti)N涂层次之(22.4 GPa和326.3 GPa)。由于氮化层起到了良好的梯度过渡作用,氮化+(Cr,Ti)N涂层的膜基结合力最高,从单一涂层的9.5 N提高到50.9 N,其摩擦系数降低到0.43,磨损量最低,仅为基体的0.66%。结论氮化+(Cr,Ti)N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氮化 (cr Ti)涂层 原位制备 奥氏体不锈钢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r_3C_2-25%(Ni,Cr)超音速火焰喷涂层的耐磨及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辉 张世宏 +2 位作者 完卫国 李国徽 陈红 《热处理》 CAS 2013年第2期35-38,共4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技术在奥氏体不锈钢上制备了Cr3C2-25%(Ni,Cr)金属陶瓷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分析仪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结... 采用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技术在奥氏体不锈钢上制备了Cr3C2-25%(Ni,Cr)金属陶瓷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分析仪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金属陶瓷涂层主要由(Ni,Cr)相、Cr3C2和Cr7C3组成,而且致密、硬度高,与基材结合牢固。涂层的高温磨损可分为黏结相切削和随后的碳化物剥落两个阶段,碳化物的剥落对涂层的磨损起主导作用。涂层在3.5%ZnCl2溶液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其腐蚀产物中含Ni、Cr元素而无Fe的氧化物,说明涂层对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 cr3C2-25%(Ni cr)涂层 耐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电热定向爆炸制备高速钢涂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蒲泽林 刘宗德 +3 位作者 陆辛 杨昆 安江英 毛雪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6-38,共3页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工艺在 4 5钢基体上制备W6Mo5Cr4V2 (M2 )高速钢涂层。借助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分别对涂层显微组织、孔隙率、涂层基体界面结合以及涂层的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制备的涂层组织晶粒明显细化 ...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工艺在 4 5钢基体上制备W6Mo5Cr4V2 (M2 )高速钢涂层。借助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分别对涂层显微组织、孔隙率、涂层基体界面结合以及涂层的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制备的涂层组织晶粒明显细化 ,涂层孔隙率低 ;涂层与基体界面为冶金结合 ,且结合良好 ,存在一个熔合区 ;涂层硬度均明显高于W6Mo5Cr4V2喷涂材料原始硬度 ,最高达到 95 4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定向喷涂 W6Mo5cr4V2(M2)涂层 高速钢
下载PDF
Cr涂层锆包壳池式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6
作者 曾谢虎 陈志强 +3 位作者 文青龙 杜强 张瑞谦 杜沛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7,共7页
铬(Cr)涂层锆合金包壳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耐事故燃料(ATF)包壳材料之一,这种材料的表面状态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将极大地影响着涂层锆包壳的工艺优化方向。本文在常压下的Cr涂层锆合金包壳池式沸腾实验装置中对不同工艺方法下制备的Cr... 铬(Cr)涂层锆合金包壳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耐事故燃料(ATF)包壳材料之一,这种材料的表面状态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将极大地影响着涂层锆包壳的工艺优化方向。本文在常压下的Cr涂层锆合金包壳池式沸腾实验装置中对不同工艺方法下制备的Cr涂层锆合金包壳进行实验,研究了粗糙度等表面状态对传热的影响规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的提高能降低汽化核心产生的条件,在相同壁面过热度下可显著强化传热。在本文研究参数范围内,随着传热表面粗糙度的提高,临界热流密度(CHF)相应地呈上升趋势,增加表面粗糙度能有效提高CHF值。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建立了粗糙度对传热系数影响的预测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事故燃料(ATF) 铬(cr)涂层锆合金包壳 粗糙度 沸腾曲线 临界热流密度
原文传递
常压下ATF锆合金包壳Cr涂层表面饱和池式沸腾气泡行为实验研究
7
作者 文青龙 曾谢虎 +3 位作者 杜强 陈志强 张瑞谦 杜沛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2,共9页
铬(Cr)涂层锆合金包壳是最有前途的耐事故燃料(ATF)的新型包覆材料之一,对其表面的气泡动力学进行研究有助于评估是否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在常压下的Cr涂层锆合金包壳池式沸腾实验装置中对不同工艺方法下制备的Cr涂层锆合金包壳进行实... 铬(Cr)涂层锆合金包壳是最有前途的耐事故燃料(ATF)的新型包覆材料之一,对其表面的气泡动力学进行研究有助于评估是否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在常压下的Cr涂层锆合金包壳池式沸腾实验装置中对不同工艺方法下制备的Cr涂层锆合金包壳进行实验,研究了粗糙度等表面状态对气泡产生、长大以及脱离等气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接触角与Cr涂层表面粗糙度有关,粗糙度越大,表面气泡接触角越小;不同涂层工艺下制备的4种Cr涂层锆合金包壳样件表面的气泡脱离直径范围为1.256~1.446 mm,气泡脱离频率范围为29.99~50.97 Hz;气泡脱离直径与粗糙度呈负相关,脱离频率与粗糙度呈正相关;气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与实验数据之间的偏差为±6%,脱离频率预测模型与实验数据之间的偏差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事故燃料(ATF) 铬(cr)涂层锆合金包壳 气泡行为 脱离直径 脱离频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