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Cr-Fe-Mn-Ni高熵合金中的L2_(1)相的相稳定性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易慧 吴长军 +3 位作者 周琛 刘亚 陆晓旺 苏旭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4,共9页
为开发兼具良好强度与塑性的BCC基高熵合金,可引入与基体共格的B2或L2_(1)相。L2_(1)相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有望在高温环境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对BCC型高熵合金中L2_(1)相的存在规律、相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研... 为开发兼具良好强度与塑性的BCC基高熵合金,可引入与基体共格的B2或L2_(1)相。L2_(1)相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有望在高温环境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对BCC型高熵合金中L2_(1)相的存在规律、相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为此,本工作研究了电弧熔炼制备的铸态Al_(0.5)Cr_(2.5-x)FeMn_(x)Ni(x=0.5~1.75)、Al_(0.75)Cr_(2.25-y)FeMn_(y)Ni(y=0.25~1.5)、AlCr_(2-z)FeMn_(z)Ni(z=0.5~1.5)高熵合金的相组成,及800℃或1000℃真空退火120 h对合金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这些合金中L2_(1)相的成分特征由40%~50%(原子分数)Ni和15%~20%(原子分数)Al、Mn组成。L2_(1)相只存在于Al含量为10%~15%(原子分数)的合金中,且多以BCC+L2_(1)两相共存,获得的组织为编织网状的调幅分解组织。当Al含量达到20%(原子分数)后,合金则由BCC+B2两相构成。L2_(1)相的存在会使BCC型XRD特征峰出现明显的峰分裂。经过800℃或1000℃退火后,合金中L2_(1)相仍能稳定存在,合金显微组织发生粗化并会形成σ或FCC相。铸态合金的硬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含L2_(1)相的合金的硬度在463HV~558HV范围内。800℃退火会使含5%~15%(原子分数)Mn的合金硬度降低70HV~100HV,但由于硬质σ相的析出,含20%~30%(原子分数)Mn的合金硬度提高200HV以上;1000℃退火后,由于软质FCC相的形成,合金的硬度略有降低,这些结果将为BCC型高熵合金的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r-Fe-Mn-ni 高熵合金 L2_(1)相 硬度 相稳定性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CrFeNiMo0.5Tix High Entropy Alloys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志东 栾亨伟 +4 位作者 赵少凡 陈娜 彭瑞轩 邵洋 姚可夫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43-47,共5页
Effects of Ti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ICrFeNiMo0.5 Tix (x = 0, 0.25, 0.4, 0.5, 0.6, 0.75) high entropy alloys (HEAs) are investigated. All these HEAs of various Ti contents po... Effects of Ti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ICrFeNiMo0.5 Tix (x = 0, 0.25, 0.4, 0.5, 0.6, 0.75) high entropy alloys (HEAs) are investigated. All these HEAs of various Ti contents possess dual BCC structures, indicating that Ti addition does not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any new phase in these alloys. As Ti addition x varies from 0 to 0.75, the Vickers hardness (HV) of the alloy system increases from 623.7HV to 766.2HV, whereas the compressive yield stress firstly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x above 0.5. Meanwhile, the compressive ductility of the alloy system decreases with Ti addition. The AlCrFeNiMo0.5 Ti0.6 and AlCrFeNiMo0.5Ti0.75 HEAs become brittle and fracture with very limited plasticity. In the AlCrFeNiMo0.5Tix HEAs, the AlCrFeNiMoo.5 HEA possesses the highest compressive fracture strength of 4027 MPa and the largest compressive plastic strain of 27.9%, while the AlCrFeNiMo0.5 Ti0.5 HEA has the highest compressive yield strength of 2229 MPa and a compressive plastic strain of 10.1%.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strength and large plasticity of the AICrFeNiMoo.sTix (x = 0, 0.25, 0.4, 0.5) HEAs demonstrates that this alloy system is very promising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x High entropy alloys cr ni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共晶和单相Al-Co-Cr-Fe-Ni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长军 熊伟 +2 位作者 周琛 刘亚 苏旭平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4个铸态为FCC+B2共晶组织和B2单相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分析了其相变点,并研究了600,800,1000℃下真空退火10 d对这些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AlCoCrFeNi_(2.1)和Al_(0.75)Co_(1.25)CrFeNi合金的...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4个铸态为FCC+B2共晶组织和B2单相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分析了其相变点,并研究了600,800,1000℃下真空退火10 d对这些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AlCoCrFeNi_(2.1)和Al_(0.75)Co_(1.25)CrFeNi合金的共晶反应温度分别为1344℃和1359℃。600~1000℃退火10 d对AlCoCrFeNi_(2.1)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无明显影响;而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Al_(0.75)Co_(1.25)CrFeNi合金中共晶组织的两相层片间距增加。随着Al含量的增加,Al_(x)Co_(2-x)CrFeNi合金的B2相稳定性增加,合金的固相线温度明显升高,显微硬度也明显增加。铸态为B2单相的AlCoCrFeNi合金加热到605.7℃以上会转变为组织细小的FCC+B2+σ三相;继续加热到906.8℃以上,σ相消失,FCC相呈大块状分布。而Al_(1.75)Co_(0.25)CrFeNi合金需要加热到982.4℃以上才会分解为两种不同成分的B2相。实验发现:退火温度越高,合金的显微硬度越低,这些合金在800℃以下都具有较高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o-cr-Fe-ni 高熵合金 退火处理 共晶 显微组织
下载PDF
过渡族Fe-Cr-Co-Ni系高熵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屈乐 王维刚 +1 位作者 李培友 赵建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5-19,共5页
高熵合金是在非晶合金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类新型合金,该合金由于具有高硬度、高耐腐蚀性、高耐磨性以及高抗氧化性。本文对过渡族Fe-Cr-Co-Ni系高熵合金制备工艺、处理工艺以及力学性能进行综述,并对高熵合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熵合金 Fe-cr-co-ni 制备工艺 处理工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oxMn2-xCrFeNi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梦云 吴长军 +3 位作者 刘亚 彭浩平 王建华 苏旭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7067-17071,共5页
本工作通过磁控电弧炉制备了一系列Co x Mn 2-x CrFeNi(x=0.25—1.75)高熵合金,并利用XRD、SEM、EDS、DSC等手段研究了这些合金在铸态、800℃和1000℃退火720 h后的相稳定性。研究发现,Co含量不低于15%(原子分数)的Co x Mn 2-x CrFeNi... 本工作通过磁控电弧炉制备了一系列Co x Mn 2-x CrFeNi(x=0.25—1.75)高熵合金,并利用XRD、SEM、EDS、DSC等手段研究了这些合金在铸态、800℃和1000℃退火720 h后的相稳定性。研究发现,Co含量不低于15%(原子分数)的Co x Mn 2-x CrFeNi合金在铸态及800℃和1000℃退火720 h后均为FCC单相。铸态Co 0.25 Mn 1.75 CrFeNi为FCC+BCC两相,但经800℃或1000℃退火720 h后,该合金中的BCC相消失,Cr元素富集,转变为FCC+σ相。在800℃退火720 h后的Co 0.5 Mn 1.5 CrFeNi不仅从FCC基体中析出了σ相,还析出了富Cr的BCC相。DSC测试表明,FCC相的开始熔化温度随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σ相将在1097~1120℃分解。此外,基于TCFE数据库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虽然通过计算可以较准确地预测FCC相的稳定性,但是不能准确地预测BCC相和σ相的稳定性。也就是说,Co-Cr-Fe-Mn-Ni体系中σ相和BCC相的热力学模型参数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Fe-ni-Mn 高熵合金 退火 相稳定性 Σ相
下载PDF
深冷异步轧制及退火处理对CrCoNi中熵合金微观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朝阳 KONG Charlie 喻海良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3,共9页
采用1.0、1.2、1.4和1.6的轧制异速比对高温退火Cr Co Ni中熵合金进行室温和深冷异步轧制,并对轧后的材料在873、973和1073 K退火处理0.5 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轧制态样品进行微观表征,发现轧制态合金晶粒尺寸随着异速比增加而减小,... 采用1.0、1.2、1.4和1.6的轧制异速比对高温退火Cr Co Ni中熵合金进行室温和深冷异步轧制,并对轧后的材料在873、973和1073 K退火处理0.5 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轧制态样品进行微观表征,发现轧制态合金晶粒尺寸随着异速比增加而减小,且存在明显的孪晶。室温异步轧制实验显示,轧制后轧制态和退火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均随着轧制异速比的增加而增加。深冷轧制制备的材料具有比室温轧制更高的强度,但深冷轧制过程异速比对材料强度影响不明显。在深冷异步轧制过程中,由于内应力和轧制缺陷的累积使得异速比强化有一定的饱和度。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表征,发现室温异步轧制后合金具有明显的韧窝,而深冷异步轧制韧窝相对较浅,为剪切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异步轧制 crconi中熵合金 异速比 孪晶
下载PDF
Ce变质处理提高Fe-Cr-Ni中熵合金抗点蚀性的研究
7
作者 杜晓洁 张威 +4 位作者 丁骁 贾玺泉 徐震霖 范光伟 何宜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7,共11页
目的 研究Ce变质处理提高Fe-Cr-Ni中熵合金在3.5%NaCl溶液中抗点蚀性的机理。方法通过动电位极化实验,分析Ca变质处理与Ce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的抗点蚀性。利用SEM和EDS等手段观察了经不同变质处理后合金中夹杂物的形貌和元素组... 目的 研究Ce变质处理提高Fe-Cr-Ni中熵合金在3.5%NaCl溶液中抗点蚀性的机理。方法通过动电位极化实验,分析Ca变质处理与Ce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的抗点蚀性。利用SEM和EDS等手段观察了经不同变质处理后合金中夹杂物的形貌和元素组成,并结合阻抗谱分析与XPS技术研究了Ce对钝化膜保护力的影响。结果经不同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中的夹杂物形态不同,Ca变质处理合金中夹杂物为CaO-Al_(2)O_(3)和CaS-Al_(2)O_(3)复合夹杂物。在腐蚀过程中,CaS优先溶解导致点蚀萌生。Ce变质处理合金中夹杂物是具有核壳结构的(Ce,Si)_(x)O_(y)-(Al,Mn)_(x)O_(y)稀土复合夹杂物,降低了点蚀敏感度,提高了抗点蚀性。在3.5%NaCl溶液中,Ca变质处理Fe-Cr-Ni中熵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为3.108×10^(‒6)μA/cm^(2),Ce变质处理Fe-Cr-Ni中熵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为4.883×10^(‒7)μA/cm^(2),其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85%。Ca变质处理与Ce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的容抗弧均呈不完整的半圆状,钝化膜与基体间的电荷转移电阻分别为1.872×10^(5)Ω•cm^(2)和4.312×10^(5)Ω•cm^(2),Ce变质处理合金钝化膜中电荷转移电阻提高了1.3倍。稀土铈提高了钝化膜的Cr+Ni/Fe+Mn阳离子比,Ca变质处理与Ce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钝化膜的Cr+Ni/Fe+Mn阳离子分别为1.66和1.2。XPS分析结果同样表明,Ce变质处理Fe-Cr-Ni中熵合金钝化膜具有更好的保护性。结论和Ca变质处理Fe-Cr-Ni中熵合金相比,Ce变质处理合金具有更优异的抗点蚀性,这主要归因于稀土元素Ce的影响,一方面Ce使合金中的夹杂物改性,降低了点蚀敏感度;另一方面Ce增加了钝化膜的保护能力,提高了点蚀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Ce Fe-cr-ni中熵合金 点蚀 夹杂物 核壳结构 钝化膜
下载PDF
中碳Cr-Ni-Mo合金钢热处理制度的研究
8
作者 苏春霞 董恩龙 +1 位作者 王勇 高文涛 《鞍钢技术》 CAS 2008年第2期15-18,共4页
在中碳Cr-Ni-Mo合金钢热处理制度的研究中引入了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即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9组实验方案(L9(34))进行了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了钢板的最佳热处理制度,同时确定了影响热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关键词 中碳crni—Mo合金钢 热处理制度 正交实验设计
下载PDF
Ni—Cr—Mo—Cu合金APF因子的热力学解析
9
作者 潘丽华 杨瑞成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15年第4期37-38,共2页
计算分析APF因子与系列Ni-Cr-Mo-Cu合金熵的关系,建立APF因子与熵变的函数,在热力学上解释系列合金的耐腐蚀能力随质量百分因子APF呈规律性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ni-cr-Mo-Cu合金 APF因子 热力学解析
下载PDF
800和1000℃退火对Al_(7)Cr_(20)Fe_(x)Ni_(73)−x合金相析出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长军 周琛 +3 位作者 曾姣凤 刘亚 涂浩 苏旭平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研究Fe含量对铸态、800℃和1000℃退火后Al_(7)Cr_(20)Fe_(x)Ni_(73)−x(x=13~66)合金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这些合金并非都由FCC单相组成,一些合金中存在BCC和B2相。研究证实,Al7Cr20Fe66Ni7合金中的BCC相是在冷却过程中... 研究Fe含量对铸态、800℃和1000℃退火后Al_(7)Cr_(20)Fe_(x)Ni_(73)−x(x=13~66)合金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这些合金并非都由FCC单相组成,一些合金中存在BCC和B2相。研究证实,Al7Cr20Fe66Ni7合金中的BCC相是在冷却过程中由FCC相在900℃左右转变而来;而FCC相在800℃退火后的Al7Cr20Fe60Ni13合金中能稳定存在,从而导致富铁合金800℃退火后硬度降低。实验结果表明,由于B2粒子的析出,1000℃退火后的FCC相中Al含量降低,合金硬度降低。此外,800℃退火后,在晶界析出少量富Al的B2颗粒及在FCC基体中析出一些纳米晶BCC相,使Al_(7)Cr_(20)Fe_(x)Ni_(73)−x(x=41~49)合金硬度增加。这些结果将有助于Al−Cr−Fe−Ni基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和加工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Al−cr−Fe−ni 相组成 显微硬度 热处理
下载PDF
0.29C-1.20Cr-0.30Ni-0.35Mo合金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勇 苏春霞 张鹏远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3,共2页
中碳Cr-Ni-Mo合金钢用50kg真空感应炉冶炼,并通过Gleeble-3800试验机测定了该试验钢在600~1400℃的力学性能-最大力值(载荷)和断面收缩率。试验结果表明,中碳Cr-Ni-Mo钢的脆性区(断面收缩率≤60%)为910~700℃,其塑性区为1320~910℃... 中碳Cr-Ni-Mo合金钢用50kg真空感应炉冶炼,并通过Gleeble-3800试验机测定了该试验钢在600~1400℃的力学性能-最大力值(载荷)和断面收缩率。试验结果表明,中碳Cr-Ni-Mo钢的脆性区(断面收缩率≤60%)为910~700℃,其塑性区为1320~910℃。该钢连铸坯应避免在910~700℃进行矫直,以便减少铸坯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crni-Mo合金钢 高温机械性能 裂纹敏感性
下载PDF
CoCr_(x)Ni中熵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舒小勇 邱盼盼 +5 位作者 胡林丽 刘日 郭峰 杨斯蒙 俞峰 钟荣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1-558,共8页
以等原子比CoCrNi中熵合金为基础,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了CoCr_(x)Ni(x=1.0,1.5,1.6,1.7,1.8,1.9,2.0,at%)中熵合金,研究了Cr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_(x)Ni(x=1.0,1.5,1.6)中熵合金为单一的面心立方相(fc... 以等原子比CoCrNi中熵合金为基础,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了CoCr_(x)Ni(x=1.0,1.5,1.6,1.7,1.8,1.9,2.0,at%)中熵合金,研究了Cr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_(x)Ni(x=1.0,1.5,1.6)中熵合金为单一的面心立方相(fcc);随着Cr元素含量增加,CoCr_(x)Ni(x=1.7,1.8,1.9,2.0)中熵合金的fcc相基体中析出了体心立方相的富Cr条状组织;合金的强度、硬度随着Cr元素含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但塑性恶化;与等原子比CoCrNi中熵合金相比,CoCr1.7Ni中熵合金在保持较高塑性的同时,强度、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熵合金 cocr_(x)ni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the sluggish diffusion in face centered cubic Co-Cr-Cu-Fe-Ni high-entropy alloys 被引量:6
13
作者 Rui Wang Weimin Chen +1 位作者 Jing Zhong Lijun Zh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791-1798,共8页
On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sluggish diffusion of high-entropy alloys, three different face centered cubic Co-Cr-Cu-Fe-Ni high-entropy alloys were prepared, and assembled into three groups of sandwich- type diffusion m... On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sluggish diffusion of high-entropy alloys, three different face centered cubic Co-Cr-Cu-Fe-Ni high-entropy alloys were prepared, and assembled into three groups of sandwich- type diffusion multiple annealed at 1273, 1323, and 1373 K respectively. By means of the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 technique and recently developed numerical inverse method, the composition- dependent interdiffusiviti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effectively evaluated by minimizing the residual between the model-predicted compositions/interdiffusion fluxes and the respectively experi- mental ones. After that, the tracer diffusivities were predicted based on the assessed mobility parameters and thermodynamic descriptions with the simplified ideal solution model.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 son between the interdiffusivities/tracer diffusivities in the Co-Cr-Cu-Fe-Ni high-entropy alloys and those in sub-binary, ternary, quaternary and other quinary alloys indicates that the sluggish diffusion exists in interdiffusion instead of tracer diffusion for the present Co-Cr-Cu-Fe-Ni high-entropy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entropy alloys co-cr-Cu-Fe-ni Sluggish diffusion Numerical inverse method Diffusion multiple
原文传递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Fe-Mn-Cr-Ni中熵合金的微裂纹形成机理及成形质量调控
14
作者 周生璇 易铄 +2 位作者 杜晓洁 徐震霖 何宜柱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7-158,共12页
研究了Fe-Mn-Cr-Ni中熵合金在选区激光熔化(SLM)制备中的微裂纹形成机理,并通过优化单道、块体成形试验中激光功率(P)和扫描速度(v),以激光能量密度为评估参数,调控微裂纹形成从而提升成形质量。结果表明:微裂纹可分为微孔聚集性裂纹和... 研究了Fe-Mn-Cr-Ni中熵合金在选区激光熔化(SLM)制备中的微裂纹形成机理,并通过优化单道、块体成形试验中激光功率(P)和扫描速度(v),以激光能量密度为评估参数,调控微裂纹形成从而提升成形质量。结果表明:微裂纹可分为微孔聚集性裂纹和热裂纹两类,其中微孔聚集性裂纹与孔隙引发的应力集中有关,热裂纹是由于Mn元素偏析及热应力所引起的。通过减少孔隙形成和控制能量输入可抑制微裂纹形成。随着线能量密度(E_(L))的增加,单道表面形貌先变优后变差,熔池尺寸逐渐增大,熔池模式由传导向过渡再向匙孔模式转变。当E_(L)为0.29~0.40 J/mm时,单道整体形态和熔池尺寸可满足致密块体成形要求。较高体能量密度(E_(V))下微孔聚集性裂纹和热裂纹均会存在,较低E_(V)下以微孔聚集性裂纹为主,提高E_(V)有助于优化块体表面质量,而块体试样的相对密度随E_(V)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优化的E_(V)=65.10 J/mm^(3)(P=175 W,v=640 mm/s)下,块体试样的内部微裂纹得到有效抑制,表面质量优异,相对密度可达9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cr-ni中熵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 微裂纹 激光能量密度 相对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