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铜纳米团簇用于食品和环境中Cr_(2)O_(7)^(2-)的检测研究
1
作者 赵干 杨丽娜 +2 位作者 向晖 贺诗雨 刘洪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是食品和环境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科学灵敏的检测方法。文章使用4,6-二氨基-2-巯基嘧啶(DAMP)作为配体,在温和条件下,仅通过简单的搅拌,在10 min之内合成一种发射波长为590 nm的新型铜纳米团簇(c... 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是食品和环境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科学灵敏的检测方法。文章使用4,6-二氨基-2-巯基嘧啶(DAMP)作为配体,在温和条件下,仅通过简单的搅拌,在10 min之内合成一种发射波长为590 nm的新型铜纳米团簇(copper nanoclusters,CuNCs)。鉴于该团簇对于重铬酸根离子(Cr_(2)O_(7)^(2-))高度的灵敏性和抗干扰能力,将其作为荧光探针,实现了对Cr_(2)O_(7)^(2-)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最低检出限为0.7μmol/L。通过加标回收试验,验证其在饮用水和湖水实际样品中对Cr_(2)O_(7)^(2-)的荧光检测能力,荧光变化显著,其加标回收率在94.3%~10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低于5%。结果表明该荧光探针对食品和环境中的Cr_(2)O_(7)^(2-)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Cs) 重铬酸根离子(cr_(2)O_(7)^(2-))
下载PDF
MOF-1和Tb@MOF-1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对痕量Cr_(2)O_(7)^(2-)、S_(2)O_(8)^(2-)离子的识别
2
作者 张成 贺珍珍 +7 位作者 王文莉 高文静 张凤凤 王潇 唐龙 岳二林 王记江 侯向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32-1840,共9页
采用5-((4-吡啶基)甲氧基)-异烟酸(H2PLIA)、1,3,5-三(1-咪唑基)-苯(TIB)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Cd(PLIA)(TIB)]n(MOF-1)。MOF-1是具有理想一维孔道的二维结构化合物,其一维孔道由柔性三角形PLIA^(2-)配体和刚性三角形TIB配体间隔形成。利... 采用5-((4-吡啶基)甲氧基)-异烟酸(H2PLIA)、1,3,5-三(1-咪唑基)-苯(TIB)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Cd(PLIA)(TIB)]n(MOF-1)。MOF-1是具有理想一维孔道的二维结构化合物,其一维孔道由柔性三角形PLIA^(2-)配体和刚性三角形TIB配体间隔形成。利用MOF-1易掺杂的优势,采用后修饰合成策略制备了Tb@MOF-1。对MOF-1和Tb@MOF-1进行了基本表征及荧光探针性能研究。2种探针材料具有相同的结构。MOF-1和Tb@MOF-1分别对水溶液中的Cr_(2)O_(7)^(2-)和S_(2)O_(8)^(2-)离子具有较强荧光识别能力,均有响应时间快,稳定性、选择性、灵敏度高的特点。研究了MOF-1和Tb@MOF-1对Cr_(2)O_(7)^(2-)和S_(2)O_(8)^(2-)的荧光识别机理,其不同可能与Tb^(3+)离子掺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_(2)O_(7)^(2-) S_(2)O_(8)^(2-)
下载PDF
新型Zn-MOFs的合成及对水中Fe^(3+),Cr_(2)O_(7)^(2-)离子的荧光传感
3
作者 王晓丽 王爱荣 +1 位作者 史忠丰 李家明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61-66,共6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型Zn-MOFs:[Zn(qs)(bmboxy)_(1.5)(H_(2)O)_(1.5)]n(CP1)(H_(2)qs=8-羟基喹啉-5-磺酸;bmboxy=1-(4-苯并咪唑)苯醚),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等表征。CP 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2/c,Zn(II)离子为五配位,形成一个畸... 通过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型Zn-MOFs:[Zn(qs)(bmboxy)_(1.5)(H_(2)O)_(1.5)]n(CP1)(H_(2)qs=8-羟基喹啉-5-磺酸;bmboxy=1-(4-苯并咪唑)苯醚),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等表征。CP 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2/c,Zn(II)离子为五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bmboxy配体采取μ2桥联方式连接两个相邻的Zn(II)离子,呈二维网络结构。固体CP 1表现出较强的荧光性能,归因于配体内部π*-π的电子跃迁所致。实验表明,通过荧光猝灭机制,CP 1可以作为检测水溶液中Fe^(3+),Cr_(2)O_(2)-7离子的荧光传感材料,其检测限分别为1.67×10^(-4)M和2.04×10^(-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PLUS%) cr_(2)O^(2-)_(7)
下载PDF
两种3D微孔Zn⁃MOF对水溶液中Fe^(3+)、Cr_(2)O_(7)^(2-)和丙酮分子的荧光传感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楼军 米竟 +4 位作者 柴红梅 任宜霞 孙雪花 张钢强 张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5-734,共10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2种三维微孔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分子式为[Zn_(3)(DBA)(OH)(1,10⁃phen)_(2)]_(n)(1)和{[Zn_(2)(HDBA)(4,4′⁃bipy)_(1.5)]·H_(2)O}_(n)(2)(H_(5)DBA=3,5⁃二(2′,4′⁃对羧基苯基)苯甲酸;1,10⁃phen=1,10⁃菲咯啉;...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2种三维微孔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分子式为[Zn_(3)(DBA)(OH)(1,10⁃phen)_(2)]_(n)(1)和{[Zn_(2)(HDBA)(4,4′⁃bipy)_(1.5)]·H_(2)O}_(n)(2)(H_(5)DBA=3,5⁃二(2′,4′⁃对羧基苯基)苯甲酸;1,10⁃phen=1,10⁃菲咯啉;4,4′⁃bipy=4,4′⁃联吡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三核锌基金属单元的三维微孔骨架,配合物2为双核锌基的微孔结构。与2相比,配合物1在水中具有较强的发光性能,可作为检测Fe^(3+)、Cr_(2)O_(7)^(2-)和丙酮分子的发光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OFs Fe^(3%PLUS%) cr_(2)O_(7)^(2-)
下载PDF
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对Cr_(2)O_(7)^(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海丰 刘海江 《江西化工》 2021年第5期87-91,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p H、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CS-CD)投加量、Cr_(2)O_(7)^(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S-CD吸附去除水中Cr_(2)O_(7)^(2-)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在pH=3时对Cr_(2)O_(7)^(2-)的吸附效果最好;投加量减少或者初始浓度的增加有利于... 通过实验,研究了p H、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CS-CD)投加量、Cr_(2)O_(7)^(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S-CD吸附去除水中Cr_(2)O_(7)^(2-)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在pH=3时对Cr_(2)O_(7)^(2-)的吸附效果最好;投加量减少或者初始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实验还表明,CS-CD对Cr_(2)O_(7)^(2-)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物理吸附为主,为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 cr_(2)O_(7)^(2-)
下载PDF
新型WLED用Li_(2y-7)Sr_(4-1.5x)Eu_(x)(MoO_(4))_(y)红光纳米荧光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成仁 张熠 +2 位作者 边庆丰 赵峰 褚云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329-334,共6页
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系列Li_(2y-7)Sr_(4-1.5x)Eu_(x)(MoO_(4))_(y)纳米荧光粉.XRD结果表明,铕、锂离子的掺入对样品晶体结构影响甚微,但SEM图像表明掺杂锂离子后,荧光粉颗粒平均尺寸变小.激发谱显示存在着396和466 nm两个强的激发峰.S... 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系列Li_(2y-7)Sr_(4-1.5x)Eu_(x)(MoO_(4))_(y)纳米荧光粉.XRD结果表明,铕、锂离子的掺入对样品晶体结构影响甚微,但SEM图像表明掺杂锂离子后,荧光粉颗粒平均尺寸变小.激发谱显示存在着396和466 nm两个强的激发峰.Sr_(4-1.5x)Eu_(x)(MoO_(4))_(4)荧光粉在两种激发条件下,均获得强的617 nm红光,CIE坐标分别为(0.663,0.320)和(0.672,0.327).研究了荧光粉光致发光强度随掺铕和锶浓度的变化,优化浓度比为1.8∶1.3.讨论了Li^(+)浓度对Sr_(4-1.5x)Eu_(x)(MoO_(4))_(4)荧光粉发光谱的影响,优化掺锂浓度为2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y-7)Sr_(4-1.5x)Eu_(x)(MoO_(4))_(y)荧光粉
下载PDF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铝酸钠溶液中S^(2-)和S_(2)O^(2-)_(3)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苑京久 陈朝轶 +2 位作者 毛小浩 李军旗 兰苑培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拜耳法利用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时,矿石中的硫在溶出后主要以S^2-和S2O^2-3等形式进入生产过程中的铝酸钠溶液,对生产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实验通过设计的特殊装置,在含硫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氯化亚锡的盐酸溶液,以氮气为保护气体和载... 采用拜耳法利用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时,矿石中的硫在溶出后主要以S^2-和S2O^2-3等形式进入生产过程中的铝酸钠溶液,对生产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实验通过设计的特殊装置,在含硫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氯化亚锡的盐酸溶液,以氮气为保护气体和载体,生成的硫化氢气体与醋酸镉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镉沉淀,再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S^2-含量;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硫代硫酸银、亚硫酸银和硫酸银沉淀,再添加氨水溶解亚硫酸银和硫酸银沉淀,根据硫代硫酸银水解后的硫化银沉淀量计算S^(2-)O^(2-)_(3)含量。试验研究了氮气流速、氨水加入量和淀粉指示剂加入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方法用于测定3种模拟铝酸钠溶液中S^(2-)和S_(2)O^(2-)_(3),S^(2-)和S_(2)O^(2-)_(3)的回收率均为95%,S^(2-)和S_(2)O^(2-)_(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0.12%~0.34%和0.27%~0.57%。按照实验方法对3份贵州某铝厂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铝酸钠溶液中S^(2-)和S_(2)O^(2-)_(3)进行测定,S^(2-)和S_(2)O^(2-)_(3)测定结果的RSD(n=5)分别为0.28%~0.35%和0.32%~0.46%,加标回收率为9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 S_(2)O^(2-)_(3)
下载PDF
α-(Al,Cr,Fe)_(2)O_(3)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浩 施杰 +3 位作者 张泽 鲜广 赵海波 杜昊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30,共9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别对α-Al_(2)O_(3)、α-(Al_(0.75)Cr_(0.25))_(2)O_(3)、α-(Al_(0.75-x)Cr_(0.25)Fe_(x))_(2)O_(3)和α-(Al_(0.75)Cr_(0.25-x)Fe_(x))_(2)O_(3)相晶胞体积、结合能、态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计算。研究表明:α-(... 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别对α-Al_(2)O_(3)、α-(Al_(0.75)Cr_(0.25))_(2)O_(3)、α-(Al_(0.75-x)Cr_(0.25)Fe_(x))_(2)O_(3)和α-(Al_(0.75)Cr_(0.25-x)Fe_(x))_(2)O_(3)相晶胞体积、结合能、态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计算。研究表明:α-(Al_(0.75-x)Cr_(0.25)Fe_(x))_(2)O_(3)四元相的晶胞体积随着Fe原子置换数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大,α-(Al_(0.75)Cr_(0.25-x)Fe_(x))_(2)O_(3)四元相晶胞的体积随着Fe原子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小;相结合能结果显示,α-Al_(2)O_(3)、α-(Al_(0.75)Cr_(0.25))_(2)O_(3)、α-(Al_(0.75-x)Cr_(0.25)Fe_(x))_(2)O_(3)和α-(Al_(0.75)Cr_(0.25-x)Fe_(x))_(2)O_(3)相均为稳定结构,其中α-Al_(2)O_(3)相的结合能最低,随着置换原子种类和数量的增加,结合能增大,相稳定性下降;当Fe元素原子数量占金属元素总原子数0~3 at.%时,α-(Al_(0.75-x)Cr_(0.25)Fe_(x))_(2)O_(3)和α-(Al_(0.75)Cr_(0.25-x)Fe_(x))_(2)O_(3)四元相的硬度、H/E和H3/E*2较α-(Al_(0.75)Cr_(0.25))_(2)O_(3)相有明显提升,但均低于α-Al_(2)O_(3)相,仅α-(Al0.63Cr_(0.25)Fe0.12)_(2)O_(3)相的H/E和H^(3)/E^(*2)值高于α-Al_(2)O_(3)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_(0.75)cr_(0.25))_(2)O_(3)
下载PDF
差异源储结构下储层发育机制及其对油气富集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长7_(1-2)段为例
9
作者 姚东升 陈冬霞 +4 位作者 李莎 成铭 王福伟 马勇 鲜本忠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63,共18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7_(1-2)段储层非均质性强及其差异形成机制认识不清成为制约油气富集的关键问题.结合测井、录井、岩心观察和高压压汞、X全岩衍射等分析测试,并以砂地比和砂-泥单层厚度为标准将研究区长7_(1-2)段划分出储夹源型、源储互... 鄂尔多斯盆地长7_(1-2)段储层非均质性强及其差异形成机制认识不清成为制约油气富集的关键问题.结合测井、录井、岩心观察和高压压汞、X全岩衍射等分析测试,并以砂地比和砂-泥单层厚度为标准将研究区长7_(1-2)段划分出储夹源型、源储互层型和源夹储型等3类9种源储结构.结果表明:储夹源型中储层的物性普遍更好,表现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较多、分选性好和排替压力低的特征;源夹储型中储层的物性较差,表现为孔隙含量较少且排替压力大;而源储互层型中储层质量则介于两者之间.储层差异的形成受洪水型重力流沉积、胶结作用和近源有机酸溶蚀的控制.在强水动力洪水型重力流下形成的湖底扇、水道、席状砂中发育较多厚层(>5 m)的源储结构储层,因分选好和刚性颗粒多而具有较强抗压实能力,从而保留了更多的原生孔隙.反之,半深湖、深湖中发育较多薄层的(<2 m)的源储结构储层,因岩石成分中塑性颗粒较多且分选差,导致在压实作用下原生孔隙大量减少.研究区的胶结作用主要是钙质、硅质、泥质胶结3种类型,储夹源型中储层因钙质、泥质等胶结物含量较少,绿泥石含量较多且以薄膜形态覆盖在岩石颗粒表面,抑制了硅质胶结,从而胶结程度较低,使储层中原生孔隙保存较好;而钙质等胶结物含量较多的源夹储型中的储层则表现出较强的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破坏严重.近源有机酸对孔隙的发育有着建设性的作用,其中岩石粒度较大的厚层的储层可提供有利溶蚀通道而形成较多次生孔隙;极细粒砂岩发育较多的薄层的储层通常阻碍溶蚀作用,导致次生孔隙不易形成.最终通过油井数占比和含油饱和度分析表明,储夹源型、源储互层型和源夹储型中的储层的含油性依次降低,对应的二级源储结构下的储层中厚储夹中源型、厚源厚储互层型和厚储夹薄源型的储层含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7_(1-2)段
原文传递
等离子喷涂WC-20Cr_(3)C_(2)-7Ni/8YSZ复合涂层的组织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东林 孙登月 +3 位作者 杨家辉 闫朝鹏 吴艳飞 庆小康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6-262,共7页
为提高连铸机拉矫辊的服役寿命,通过等离子喷涂技术在模具钢H13表面制备不同质量比的WC-20Cr_(3)C_(2)-7Ni+8YSZ复合涂层,分析各涂层的微区组织、显微硬度、抗划伤性、耐磨性和磨损形式。结果表明,在WC-20Cr_(3)C_(2)-7Ni粉末中分别加入... 为提高连铸机拉矫辊的服役寿命,通过等离子喷涂技术在模具钢H13表面制备不同质量比的WC-20Cr_(3)C_(2)-7Ni+8YSZ复合涂层,分析各涂层的微区组织、显微硬度、抗划伤性、耐磨性和磨损形式。结果表明,在WC-20Cr_(3)C_(2)-7Ni粉末中分别加入30wt%、50wt%的8YSZ,其复合涂层的致密性明显提高,且涂层晶粒明显得到细化;WC-20Cr_(3)C_(2)-7Ni涂层中出现WC_(1-x)与W相,且随着8YSZ的添加WC相的结晶强度变弱;WC-20Cr_(3)C_(2)-7Ni+30wt%8YSZ涂层平均硬度(1172 HV0.2)相对于WC-20Cr_(3)C_(2)-7Ni涂层(1152 HV0.2)并没有明显变化,WC-20Cr_(3)C_(2)-7Ni+50wt%8YSZ涂层硬度(1052 HV0.2)相对于WC-20Cr_(3)C_(2)-7Ni涂层降低了8.7%;WC-20Cr_(3)C_(2)-7Ni涂层的抗划伤性能弱于两种复合涂层;摩擦磨损表面形貌由大量的脱落坑向犁沟转变,磨损形式也由疲劳磨损向磨粒磨损转变;WC-20Cr_(3)C_(2)-7Ni+30wt%8YSZ涂层的磨损率为2.3×10^(-5)mm^(3)/(N·m),比WC-20Cr_(3)C_(2)-7Ni、WC-20Cr_(3)C_(2)-7Ni+50wt%8YSZ涂层减少了约50%;将各复合涂层制备于连铸机拉矫辊辊面并用于生产实践,测试数据表明WC-20Cr_(3)C_(2)-7Ni及添加30wt%、50wt%8YSZ涂层的拉矫辊表面温度对比常规拉矫辊分别降低了40.4、97.2和127.0℃,工作寿命分别增加了约73.3%、133.3%以及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20cr_(3)C_(2)-7Ni 8YSZ
原文传递
A cationic nanotubular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the removal of Cr_(2)O_(7)^(2-) and iodine
11
作者 Jing-Yan Xian Zi-Yuan Huang +4 位作者 Xue-Xian Xie Chang-Ji Lin Xin-Jie Zhang Hai-Yan Song Sheng-Run Zheng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0-37,共8页
In this work,two new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based on a pyrazole-imidazole heterotopic ligand,namely,SCNU-Z8(Co)and SCNU-Z8(Ni),are constructed.They are isostructural,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SCNU-Z8(Co)is f... In this work,two new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based on a pyrazole-imidazole heterotopic ligand,namely,SCNU-Z8(Co)and SCNU-Z8(Ni),are constructed.They are isostructural,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SCNU-Z8(Co)is further analy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They are 3D cationic frameworks with 1D tubular channels and possess a highly(3,9)-connected binodal gfy network topology.SCNU-Z8(Ni)can be syn-thesized in high yield with high phase purity;thus,it is select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A stability study shows that its framework is stable in water at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in many organic solvents.It can be applied to capture Cr_(2)O_(7)^(2-)anions in water with a moderat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130 mg/g via anion-exchanged process.Iodine molecules in vapour phase and cyclohexane solution can also be captured by SCNU-Z8(Ni).In the case of iodine vapours and iodine cyclohexane solution,the adsorption capacity reaches up to 4.1 g/g and 640 mg/g,respectively,which are among the best in MOFs.Most of the absorbed iodine molecules are stably captured in the framework and hard to release,which may be conducive to allow the permanent storage of radioactive iod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nic MOF Pyrazole-imidazole heterotopic ligand cr_(2)O_(7)^(2-)adsorption Iodine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哮喘小鼠肺组织Smad2和Smad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
12
作者 娄春艳 李敏 +1 位作者 李丽 吴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气道重塑过程中肺组织Smad2、Smad7、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其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SPF级Balb/c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各24只,模型组实验第0、14天腹腔注射含20μg卵清蛋白...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气道重塑过程中肺组织Smad2、Smad7、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其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SPF级Balb/c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各24只,模型组实验第0、14天腹腔注射含20μg卵清蛋白和100μg氢氧化铝的生理盐水混悬液致敏,第21天起给予质量分数2.5%卵清蛋白溶液雾化吸入激发(隔天1次,每次30min)制备哮喘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激发2、4、8周后的24h内2组各随机处死8只小鼠,取左肺组织及主支气管,采用HE染色行组织病理检查,测定气道形态学参数支气管总管壁面积(WAt)/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支气管内壁面积(WAi)/Pbm、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Pb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组织Smad2、Smad7、TGF-β_(1)蛋白表达,测定光密度值。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模型组肺组织Smad2、Smad7、TGF-β_(1)蛋白光密度值与WAt/Pbm、WAm/Pbm的相关性。结果(1)模型组激发2、4、8周时可见支气管壁及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不全,杯状细胞增生伴黏液大量分泌,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随激发时间延长,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基底膜增厚越明显。(2)模型组激发2、4、8周时WAt/Pbm[(71.8±15.2)、(68.8±10.2)、(101.1±6.9)μm^(2)/μm]均大于对照组[(44.9±6.1)、(39.9±4.1)、(45.7±8.3)μm^(2)/μm](P<0.05),WAi/Pb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激发4、8周时WAm/Pbm[(8.2±1.4)、(10.9±2.9)μm^(2)/μm]均大于对照组[(6.2±1.0)、(6.0±1.4)μm^(2)/μm](t=3.291,P=0.005;t=4.302,P=0.001),2周时[(7.2±1.1)μm^(2)/μm]与对照组[(6.6±0.6)μm^(2)/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8周时模型组WAt/Pbm、WAm/Pbm均大于2、4周时(P<0.05),2周时与4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2、4、8周时模型组WAi/Pb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2、4、8周时对照组WAt/Pbm、WAi/Pbm、WAm/Pb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激发2、4、8周时肺组织Smad2蛋白光密度值(0.24±0.01、0.25±0.01、0.26±0.01)均高于对照组(0.21±0.01、0.21±0.02、0.20±0.01)(P<0.05),Smad7蛋白光密度值(0.19±0.01、0.17±0.01、0.15±0.01)均低于对照组(0.28±0.06、0.29±0.04、0.29±0.02)(P<0.05);模型组激发4、8周时肺组织TGF-β_(1)蛋白光密度值(0.17±0.01、0.16±0.01)均高于对照组(0.14±0.01、0.14±0.01)(P<0.05),2周时(0.15±0.02)与对照组(0.14±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8周时模型组肺组织Smad2蛋白光密度值均高于2、4周时(P<0.05),2周时与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2、4、8周时模型组肺组织Smad7蛋白光密度值依次降低(P<0.05);激发2、4、8周时模型组肺组织TGF-β_(1)蛋白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2、4、8周时对照组肺组织Smad2、Smad7、TGF-β_(1)蛋白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激发2、4、8周时模型组肺组织Smad2、TGF-β_(1)蛋白光密度值与WAt/Pbm、WAm/Pbm均呈正相关(P<0.05),Smad7蛋白光密度值与WAt/Pbm、WAm/Pbm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组织Smad2、TGF-β_(1)表达升高及Smad7表达降低参与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发生;随激发时间延长,Smad2、Smad7表达呈动态变化,TGF-β_(1)表达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2 SMAD7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原文传递
水溶性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对Fe^(3+)和Cr_(2)O_(7)^(2-)的特异性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师春甜 余美 +5 位作者 吴爱斌 罗江雄 黎小军 王宁晨 舒文明 余维初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06-2813,共8页
合成了一种能选择性识别Fe^(3+)和Cr_(2)O_(7)^(2-)的探针N-(2-(2-(2-羟基乙氧基)乙基)-1,3-二氧基-2,3-二氢-1H-苯并[de]异喹啉-6-基)呋喃-2-甲酰胺(1),这是首个基于萘酰亚胺检测Cr_(2)O_(7)^(2-)的小分子探针.pH滴定表明,分子内电荷转... 合成了一种能选择性识别Fe^(3+)和Cr_(2)O_(7)^(2-)的探针N-(2-(2-(2-羟基乙氧基)乙基)-1,3-二氧基-2,3-二氢-1H-苯并[de]异喹啉-6-基)呋喃-2-甲酰胺(1),这是首个基于萘酰亚胺检测Cr_(2)O_(7)^(2-)的小分子探针.pH滴定表明,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效应增强引起的光谱红移是酰胺负离子形成的结果,还研究了探针1在CH_(3)CN/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缓冲溶液中对Fe^(3+)和Cr_(2)O_(7)^(2-)的选择性、浓度滴定、时间依赖性、猝灭常数、检测限和识别机理等.研究表明,Fe^(3+)和Cr_(2)O_(7)^(2-)通过内滤效应(IFE)快速猝灭探针1的荧光,猝灭在30 s后恒定,猝灭常数分别为6.14×103和6.55×103 L•mol^(-1);探针1对Fe^(3+)和Cr_(2)O_(7)^(2-)的检测限分别为1.62和1.56μmol/L;水样中Fe^(3+)和Cr_(2)O_(7)^(2-)的测定结果表明,探针1可以作为一种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_(2)O_(7)^(2-) Fe^(3%PLUS%)
原文传递
铀氧化物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乙醇脱水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罗明悦 刘璐 +2 位作者 马雅婷 郁格格 赵玉宝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2-96,共5页
铀氧化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多种价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的特点,在催化领域可望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NH_(4))2S_(2)O_(8)浸渍重铀酸铵,调变UO_(3)的表面酸性,制备了系列铀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初步评价了它们催化乙醇脱水制... 铀氧化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多种价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的特点,在催化领域可望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NH_(4))2S_(2)O_(8)浸渍重铀酸铵,调变UO_(3)的表面酸性,制备了系列铀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初步评价了它们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_(2)O_(8)^(2-)的引入会促进β-UO_(3)向α-U_(3)O_(8)的转变,适宜的焙烧处理可使其表面酸位密度提高一个数量级。焙烧温度550℃,固体酸的表面酸量最大,中强酸位酸量最多,表现出最佳的乙醇脱水制乙烯性能:275℃,重时空速为1.63 h^(-1)的反应条件下,乙醇转化率和乙烯收率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UO_(3) S_(2)O^(2-)_(8)/α-U_(3)O_(8)
下载PDF
铬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15
作者 郭闯 潘嘹 +3 位作者 徐莉 卢莉璟 卢立新 陈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7-302,共6页
采用表面离子印迹技术,以Fe_(3)O_(4)@mSiO_(2)为载体,Cr_(2)O_(7)^(2-)为模板离子,水杨醛肟为功能单体,α-甲基丙烯酸为共聚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铬离子印迹聚合物Cr(Ⅵ)-IIPs。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 采用表面离子印迹技术,以Fe_(3)O_(4)@mSiO_(2)为载体,Cr_(2)O_(7)^(2-)为模板离子,水杨醛肟为功能单体,α-甲基丙烯酸为共聚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铬离子印迹聚合物Cr(Ⅵ)-IIPs。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和Zeta电位等手段对该磁性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该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溶液pH为2时,此印迹聚合物可在2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145mg/g;Cr(Ⅵ)-IIPs对CrO^(2-)_(4)、Cr^(3+)、Pb^(2+)和Cu^(2+)的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6.32、4.21、3.00和3.30,在重复利用6次后,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_(2)O_(7)^(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