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exponential model to describe pressure-dependent P-and S-wave velocities and its use to estimate the crack aspect ratio 被引量:1
1
作者 Mihály Dobróka Norbert Péter Szabó +1 位作者 Tünde Edit Dobróka Mátyás Krisztián Baracza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385-395,共11页
We present new quantitative model describing the pressure dependence of acoustic P-and S-wave velocities.Assuming that a variety of individual mechanisms or defects(such as cracks,pore collapse and grain crushing)can ... We present new quantitative model describing the pressure dependence of acoustic P-and S-wave velocities.Assuming that a variety of individual mechanisms or defects(such as cracks,pore collapse and grain crushing)can contribute to the pressure-dependent change of the wave velocity,we order a characteristic pressure to all of them and allow a series of exponential terms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Pand S-waves)velocity-pressure function.We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ulti-exponential rock physical model in inversion procedures using laboratory measured P-and S-wave velocity data.As is known,the conventional damped least squares method gives acceptable results only when one or two individual mechanisms are assumed.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exponential terms leads to highly nonlinear ill-posed inverse problem.Due to this reason,we develop the spectral inversion method(SIM)in which the velocity amplitudes(the spectral lines in the characteristic pressure spectrum)are only considered as unknowns.The characteristic pressures(belonging to the velocity amplitudes)are excluded from the set of inversion unknowns,instead,they are defined in a set of fixed positions equidistantly distributed in the actual interval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pressure).Through this novel linear inversion method,we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ulti-exponential rock physical model using laboratory measured P-and S-wave velocity data.The characteristic pressures are related to the closing pressures of cracks which are described by well-known rock mechanical relationships depending on the aspect ratio of elliptical cracks.This gives the possibility to estimate the aspect ratios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 pres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exponential rock physical model Spectral inversion method(SIM) crack aspect ratio Characteristic pressures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activated 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 for aspect ratio of UNS S32205 duplex stainless steel welds 被引量:5
2
作者 G.MAGUDEESWARAN Sreehari R.NAIR +1 位作者 L.SUNDAR N.HARIKANN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251-260,共10页
The activated TIG(ATIG) welding process mainly focuses on increasing the depth of penetration and the reduction in the width of weld bead has not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The shape of a weld in terms of its width-to-d... The activated TIG(ATIG) welding process mainly focuses on increasing the depth of penetration and the reduction in the width of weld bead has not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The shape of a weld in terms of its width-to-depth ratio known as aspect ratio has a marked influence on its solidification cracking tendency.The major influencing ATIG welding parameters,such as electrode gap,travel speed,current and voltage,that aid in controlling the aspect ratio of DSS joints,must be optimized to obtain desirable aspect ratio for DSS joints.Hence in this study,the above parameters of ATIG welding for aspect ratio of ASTM/UNS S32205 DSS welds are optimized by using Taguchi orthogonal array(OA)experimental design and other statistical tools such as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and Pooled ANOVA techniques.The optimum process parameters are found to be 1 mm electrode gap,130 mm/min travel speed,140 A current and 12 V voltage.The aspect ratio and the ferrite content for the DSS joints fabricated using the optimized ATIG parameters are found to be well within the acceptable range and there is no macroscopically evident solidification crac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PLEX STAINLESS steel ATIG WELDING aspect ratio Taguchi design FERRITE number Solidification cracking
下载PDF
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of Aspect Ratio in 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 被引量:1
3
作者 Chukwuemeka Odoemelam Joseph Ifeanyi Achebo +1 位作者 Jacob Odeh Ehiorobo John Osadolor Osaremwinda 《Engineering(科研)》 2018年第12期876-890,共15页
The shape of the fusion zone after weld in terms of its width-to-depth ratio is known as the aspect ratio, large aspect ratios in welded joints usually results in cracks formation during solidification of the weld;it ... The shape of the fusion zone after weld in terms of its width-to-depth ratio is known as the aspect ratio, large aspect ratios in welded joints usually results in cracks formation during solidification of the weld;it also results in tensile residual stresses at the fusion zone. In this study,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matrix was employed using Design Expert 7.01 software to optimize the aspect ratio of mild steel welded joint. A total of 20 sets of experiments were produced;the weld specimen was mild steel plate measuring 60 mm × 40 mm × 10 mm. TIG welding machine with 100% Argon Shielding Gas was used for this experiment an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an optimum weld aspect ratio of 0.646 was achieved using current of 140 amp, voltage of 25 volt and gas flow rate of 15 L/min. This value of 0.646 is expected to contain the minimum adequate molten metal just enough to make the desired bead penetration to form good aspect ratio at a minimum cost with appropriate weld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This would help minimize the formation of cracks after w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DED Joints aspect ratio MILD Steel TIG WELD crack
下载PDF
水饱和裂纹对地壳岩样中地震波速及各向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斌 王宝善 席道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02-710,共9页
选择4种地壳岩石样品,经干燥或水饱和处理后在不同围压条件下测量了在其中传播的纵、横波的速度及其各向异性.在大气压条件下低孔隙度(<1%岩样中,水饱和样品中的纵波速度明显地比干燥样品中的高,但横波速度的差别不大.因为在... 选择4种地壳岩石样品,经干燥或水饱和处理后在不同围压条件下测量了在其中传播的纵、横波的速度及其各向异性.在大气压条件下低孔隙度(<1%岩样中,水饱和样品中的纵波速度明显地比干燥样品中的高,但横波速度的差别不大.因为在低孔隙度岩样中纵波速度对孔隙流体的反应比横波速度敏感,可以用泊松比的变化来反映随着围压的增加晶粒间流体对弹性波传播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按O’Connell模型分别计算了干燥和水饱和岩样中的裂纹密度,与通过实测体应变曲线得到的裂纹孔隙度十分吻合.利用横波的速度和偏振特性可以推断岩样中定向排列微裂纹的空间取向情况.研究表明,同时测量在岩样中传播的纵、横波的速度,通过Vp/Vs比值可以给出有关颗粒边界流体的证据,也可以估计岩样中的裂纹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速 各向异性 地震前兆 地壳岩样 裂纹密度
下载PDF
围压作用下岩石样品中微裂纹的闭合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斌 王宝善 +2 位作者 季卫国 H.Kern T.Popp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1-428,共8页
岩石中普遍存在的微裂纹对其物理性质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为了得到不同围压条件下岩样内部微裂纹形态的变化 ,选取几种具有明显层理的岩石圈岩石样品 ,在不同围压下沿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对纵横波速度和线应变等进行了测量 ,根据O’Connel... 岩石中普遍存在的微裂纹对其物理性质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为了得到不同围压条件下岩样内部微裂纹形态的变化 ,选取几种具有明显层理的岩石圈岩石样品 ,在不同围压下沿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对纵横波速度和线应变等进行了测量 ,根据O’Connell模型通过计算得出有效泊松比、裂纹密度、裂纹孔隙度和裂纹的c/a比值 (a为硬币形裂纹半长轴的长度 ,c为其半宽度 ) .结果表明 ,随着围压的增加 ,在垂直于层理面的方向上裂纹闭合最快但c/a比值不减反增 .结合显微组构分析可知 ,岩石中的裂纹表面实际上是凸凹不平的 ,在围压增加引起裂纹闭合过程中一条裂纹可以变成几个 ,长度成倍减小但宽度变化不大 ,所以在垂直于层理面的方向上c/a比值随围压增加而增大 .但另两个方向上的变化明显不同 ,应该与模型本身的适用范围有关 .通过同时测量纵、横波速度 ,计算c/a比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长宽比 泊松比 地震波速 裂纹密度 围压作用 岩石圈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系地层孔-裂隙特征测井反演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文龙 梅永贵 +3 位作者 尹帅 刘忠 赵冬 刘建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7,共5页
利用微分等效介质理论方法和Biot相恰理论方法,分别对沁水盆地固县井区山西组3号原生结构煤层及其上覆煤系地层孔隙纵横比和裂隙密度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3号原生结构煤层以近球形孔隙空间系统为主;上覆致密砂岩以裂缝性孔隙空间系统为... 利用微分等效介质理论方法和Biot相恰理论方法,分别对沁水盆地固县井区山西组3号原生结构煤层及其上覆煤系地层孔隙纵横比和裂隙密度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3号原生结构煤层以近球形孔隙空间系统为主;上覆致密砂岩以裂缝性孔隙空间系统为主;上覆泥岩中存在孔隙及裂缝型多重孔隙空间系统。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加,煤系地层裂缝孔隙度逐渐趋向于一个极大值,同时岩石体积模量发生显著降低,裂隙密度反演结果对指导煤系气勘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孔-裂隙 孔隙纵横比 裂隙密度 物性 测井分析
下载PDF
基于EMT采用FEM研究含裂纹介质中弹性波传播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宁 李敏 陈伟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6-1692,共7页
了解和掌握弹性波在含有裂纹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是开发利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数值模拟的优点,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模拟弹性波在含裂纹介质中的激发及传播方式,分析了弹性波在该介质中裂纹微结构(密... 了解和掌握弹性波在含有裂纹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是开发利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数值模拟的优点,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模拟弹性波在含裂纹介质中的激发及传播方式,分析了弹性波在该介质中裂纹微结构(密度和纵横比)对弹性波传播动力学特性的依赖程度.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FEM)可以用于该问题的研究;Hudson等效介质理论(EMT)不适用泊松比近0.5的材料;裂纹密度、纵横比的增大会减小纵波(P波)波速值,以及衰减位移时域响应的首波振幅,且裂纹密度对于该材料的各向异性的影响要远大于纵横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FEM) Hudson理论 频率 裂纹数密度 横纵比
下载PDF
利用实验室加压条件下声速测量数据估计岩石裂隙参数 被引量:2
8
作者 钱玉萍 唐晓明 陈雪莲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针对实验室加压条件下岩石在干燥和流体饱和状况下的声速测量数据,利用多参数反演算法得到了不同压力下岩石的裂隙密度和裂隙纵横比。反演得到的裂隙密度和裂隙纵横比随着压力的变化趋势很好地说明了实验室速度随着压力的变化趋势,随着... 针对实验室加压条件下岩石在干燥和流体饱和状况下的声速测量数据,利用多参数反演算法得到了不同压力下岩石的裂隙密度和裂隙纵横比。反演得到的裂隙密度和裂隙纵横比随着压力的变化趋势很好地说明了实验室速度随着压力的变化趋势,随着压力的增加,裂隙密度逐渐减小,裂隙纵横比逐渐增大。将反演得到的裂隙密度和裂隙纵横比代入孔隙、裂隙介质模型,预测的速度数据与实测的数据吻合良好,表明所采用的反演方法可以较好地从实验室加压下的声速测量数据中估计岩石的裂隙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 裂隙密度 裂隙纵横比 超声测量波速 实验研究 多参数反演
下载PDF
弯曲载荷作用下含切口T型节点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9
作者 吴晓源 刘强 +3 位作者 王自力 岳亚霖 黄小平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3-734,共12页
含裂纹修理切口T型节点的切口底部易于产生疲劳损伤,因而需要对该处新萌生的表面裂纹的疲劳寿命进行估算,以评判下次检修的时间。本文采用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有限元方法,对弯曲载荷作用下于修理切口底部产生的表面裂纹最深处的应力强... 含裂纹修理切口T型节点的切口底部易于产生疲劳损伤,因而需要对该处新萌生的表面裂纹的疲劳寿命进行估算,以评判下次检修的时间。本文采用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有限元方法,对弯曲载荷作用下于修理切口底部产生的表面裂纹最深处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类型节点,在相同裂纹深度下,裂纹底部的应力强度因子随着a/c的减小而增大。进而,根据修理切口的不同形状,给出了一组具有一定工程适用范围的回归公式。根据基于线弹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得出的经验公式,对含修理切口T型节点切口底部萌生的表面裂纹扩展规律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裂纹深长比下,裂纹深长增量比随裂纹深度的变化曲线。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采用船用普通钢制备的试件,对切口底部萌生的表面裂纹进行试验研究,描述了在交变弯曲载荷作用下裂纹形貌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数据点与计算曲线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出的拟合公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有限元方法 修理形状 裂纹形貌 FPSO
下载PDF
考虑形状比的焊趾裂纹扩展行为的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茜 魏国前 +1 位作者 李山山 陈斯雯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112,125,I0007,共8页
针对焊趾处初始裂纹的不同形状比,基于NASGRO裂纹扩展速率模型对裂纹扩展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以具有不同形状比的半椭圆表征焊趾表面裂纹,考虑短裂纹扩展阶段,采用M积分计算整个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将裂纹前沿应力强度因子中值点... 针对焊趾处初始裂纹的不同形状比,基于NASGRO裂纹扩展速率模型对裂纹扩展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以具有不同形状比的半椭圆表征焊趾表面裂纹,考虑短裂纹扩展阶段,采用M积分计算整个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将裂纹前沿应力强度因子中值点作为裂纹扩展的主要控制参量,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形状比条件下裂纹前沿的形状演变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裂纹的扩展,短裂纹阶段的不同形状比变化将趋于一致;短裂纹的形状比对早期裂纹扩展有较大影响,并最终导致整体疲劳寿命的显著差异性;综合初始形状比对裂纹前沿应力强度因子、扩展形状以及疲劳寿命的影响,可将其作用效果的强弱拐点作为界定短裂纹与长裂纹的有效参考.开展了十字焊接接头疲劳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比 裂纹前沿扩展 应力强度因子 NASGRO模型 数值仿真
下载PDF
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抗裂性能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鹏 桂金洋 +2 位作者 邓宇 赵晓冬 孙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371-7377,共7页
为研究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的抗裂性能,设计制作了2组共8根试验梁,以预应力水平和截面宽高比为主要参数分析其对抗裂度和裂缝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施加预应力后2组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均值分别提高42%和23%,且延缓裂缝发展的作用显著,但... 为研究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的抗裂性能,设计制作了2组共8根试验梁,以预应力水平和截面宽高比为主要参数分析其对抗裂度和裂缝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施加预应力后2组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均值分别提高42%和23%,且延缓裂缝发展的作用显著,但达到较高预应力水平后,效果减弱。适当增大截面宽高比对提高预应力组合梁的开裂弯矩及阻裂性能有重要的作用,也能大幅提高极限承载力。结合已有理论和试验结果,提出开裂荷载的计算公式,与试验值比较,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截面宽高比 部分外包组合梁 抗裂性能 开裂荷载计算
下载PDF
穿透裂纹薄板拉伸强度影响参数的有限元分析(英文)
12
作者 王芳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93,共18页
对穿透裂纹薄板拉伸强度的影响参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穿透裂纹的薄板的拉伸强度受到板的材料屈服强度、泊松比,裂纹长度、开裂角度、开裂位置,板的长宽比、厚度,边界加载条件以及有限元分析网格精度的影响。文中给出... 对穿透裂纹薄板拉伸强度的影响参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穿透裂纹的薄板的拉伸强度受到板的材料屈服强度、泊松比,裂纹长度、开裂角度、开裂位置,板的长宽比、厚度,边界加载条件以及有限元分析网格精度的影响。文中给出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曲线以及考虑影响参数的穿透裂纹薄板拉伸强度经验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极限强度 裂纹板 屈服应力 矩形板长宽比
下载PDF
APE理论与地电阻率前兆 被引量:22
13
作者 阮爱国 李清河 赵和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09-216,2223,共9页
介绍了含裂隙介质的APE理论 (anisotropicporo elasticity) .根据APE理论 ,对裂隙膨胀提出了新的看法 ,认为当岩石不产生大量破裂时 ,裂隙的扩张和闭合是互为依存、彼此平衡的 .用笔者建立的裂隙方向性集中体积模型的各向异性电导率张... 介绍了含裂隙介质的APE理论 (anisotropicporo elasticity) .根据APE理论 ,对裂隙膨胀提出了新的看法 ,认为当岩石不产生大量破裂时 ,裂隙的扩张和闭合是互为依存、彼此平衡的 .用笔者建立的裂隙方向性集中体积模型的各向异性电导率张量表达式 ,研究了应力场导致裂隙纵横比变化与地壳岩石电阻率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 ,即使地壳岩石的平均体应变很小或不产生新的裂隙 ,也可以出现电阻率大的突变 .电阻率的正负变化及其量值都与裂隙纵横比及分布的方向有关 .这一结果适用于对离震源区较远的场兆的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APE理论 异常机理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压力容器疲劳加载下埋藏裂纹扩展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阳 龙伟 +1 位作者 赵波 刘华国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48,共6页
针对压力容器埋藏裂纹扩展过程中其几何形状变化难以确定的问题,运用Newman和Raju方法获得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并结合Paris公式得到不同裂纹的深度与长度变化的关系式.同时,通过将椭圆形裂纹前沿离散化成为距离相等的多个点,并使用S... 针对压力容器埋藏裂纹扩展过程中其几何形状变化难以确定的问题,运用Newman和Raju方法获得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并结合Paris公式得到不同裂纹的深度与长度变化的关系式.同时,通过将椭圆形裂纹前沿离散化成为距离相等的多个点,并使用Simpson求积法,获得不同材料压力容器埋藏裂纹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埋藏裂纹的几何形状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拉力作用下,埋藏裂纹的疲劳扩展总是趋向于最优扩展路径的方向扩展.初始裂纹深长比和指数m越大,则收敛于最优扩展路径的速度越快,即形成近似于圆形的趋势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深长比 扩展规律 Paris公式 埋藏裂纹
下载PDF
压力及流体对岩石孔隙结构与黏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理论模型及实验观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卫 巴晶 +1 位作者 马汝鹏 张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517-4527,共11页
地质成因和构造/热应力导致地壳岩石中的孔隙结构(裂隙和粒间孔)的变化.影响岩石黏弹性的因素包括压力、孔隙度、孔隙中包含的流体和孔隙几何形状等.相对于岩石中的硬孔隙,岩石黏弹性(衰减和频散)受软孔隙(裂隙)的影响更大.本文选取三... 地质成因和构造/热应力导致地壳岩石中的孔隙结构(裂隙和粒间孔)的变化.影响岩石黏弹性的因素包括压力、孔隙度、孔隙中包含的流体和孔隙几何形状等.相对于岩石中的硬孔隙,岩石黏弹性(衰减和频散)受软孔隙(裂隙)的影响更大.本文选取三块白云岩样本,进行了不同围压和流体条件下的超声波实验测量.利用CPEM(Cracks and Pores Effective Medium,裂隙和孔隙有效介质)模型获得了岩石高、低频极限的弹性模量,并通过Zener体(标准线性体)模型将CPEM模型拓展到全频带而得到CPEM-Zener模型,用该模型拟合岩石松弛和非松弛状态下的实验数据,本文得到平均裂隙纵横比和裂隙孔隙度以及纵波速度和品质因子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饱水岩石的平均裂隙纵横比和裂隙孔隙度均高于饱油岩石,随着压差(围压和孔隙压力的差值)的增加,饱油岩石中的裂隙首先闭合.并且压差在70 MPa以内时,随着压差增大,岩石的平均裂隙纵横比和裂隙孔隙度在饱水和饱油时的差值增大,此时流体类型对于岩石裂隙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此外,对饱水岩石,平均裂隙纵横比随压差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是由于岩石中纵横比较小的裂隙会随压差增大而逐渐趋于闭合.在饱水和饱油岩石中,裂隙孔隙度和裂隙密度都随着压差增加而减小.通过对裂隙密度和压差的关系进行指数拟合,本文获得压差趋于0时的裂隙密度,且裂隙密度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大,增大速率随压差增加而降低.针对饱水和饱油的白云岩样本,CPEM-Zener模型预测的纵波频散随压差增大而减小,此变化趋势和实验测得的逆品质因子随压差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由此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本研究对岩石的孔隙结构和黏弹性分析以及声波测井、地震勘探的现场应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裂隙纵横比 裂隙孔隙度 黏弹性 压差 流体类型 CPEM模型 Zener模型 白云岩
下载PDF
用孔隙、裂隙介质弹性波理论反演岩石孔隙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晓明 王鹤鸣 +1 位作者 苏远大 陈雪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41-2951,共11页
“孔隙、裂隙介质的弹性波动理论”描述了介质中孔隙与裂隙相互作用的弹性波特征,已被广泛用来模拟和解释实际岩石的声学性质.本文将该理论进一步扩展,用以描述孔隙与多形态裂隙体系的相互作用.扩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模拟实验室流体... “孔隙、裂隙介质的弹性波动理论”描述了介质中孔隙与裂隙相互作用的弹性波特征,已被广泛用来模拟和解释实际岩石的声学性质.本文将该理论进一步扩展,用以描述孔隙与多形态裂隙体系的相互作用.扩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模拟实验室流体饱和岩石在压力加载条件下的弹性波速数据,利用不同形态的裂隙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波速变化来反演裂隙的纵横比分布谱.对高孔渗砂岩、致密砂岩和花岗岩岩芯数据的反演结果清晰地反映了不同岩性的岩石中裂隙的纵横比分布特征,且与这些岩芯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一致.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扩展理论提供了实验验证,而且给出了一种分析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 孔裂隙介质 孔隙分布 孔隙纵横比谱 弹性波传播
下载PDF
大深长比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二维权函数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奎霖 江燕 +1 位作者 赵峰 洪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53-1461,共9页
权函数法是求解复杂应力场中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大深长比半椭圆表面裂纹的二维权函数进行了研究。通过三维有限元建模计算了裂纹深长比1≤a/c≤8,裂纹深度比0.01≤a/T≤0.8的有限厚度平板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权函数法是求解复杂应力场中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大深长比半椭圆表面裂纹的二维权函数进行了研究。通过三维有限元建模计算了裂纹深长比1≤a/c≤8,裂纹深度比0.01≤a/T≤0.8的有限厚度平板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基于二维权函数统一形式,结合有限元数据,发展了适用于大深长比表面裂纹表面点和最深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二维权函数。新权函数的准确性通过在裂纹面上施加双向变化应力分布载荷进行验证,权函数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文将表面裂纹二维权函数的形状适用范围扩大至0.05≤a/c≤8,0.01≤a/T≤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权函数 表面裂纹 大深长比 应力强度因子 双向应力场
下载PDF
压力对含裂缝岩石各向异性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舒波 韩同城 +1 位作者 符力耘 颜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04-2514,共11页
深入了解压力作用下裂缝性岩石的声学各向异性,在地球物理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各向异性微分等效介质模型,结合不同压力下含硬币状定向排列裂缝岩石以及不含裂缝岩石在不同方向上的超声速度测量数据,计算得到不同压力下的裂缝参... 深入了解压力作用下裂缝性岩石的声学各向异性,在地球物理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各向异性微分等效介质模型,结合不同压力下含硬币状定向排列裂缝岩石以及不含裂缝岩石在不同方向上的超声速度测量数据,计算得到不同压力下的裂缝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压力引起的裂缝参数的改变,及其对岩石各向异性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石的裂缝密度与裂缝纵横比随着压力的增加呈现指数减小,并且裂缝纵横比与裂缝密度之间线性相关;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当岩石所受压力增加时,随着裂缝密度的减小,不同方向的岩石速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垂直裂缝方向纵波速度的增加最为明显,随着裂缝纵横比的减小,不同方向的岩石速度基本不变;压力增大引起的裂缝密度的降低使岩石的各向异性参数减小,岩石整体的各向异性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裂缝密度 裂缝纵横比 各向异性速度 各向异性微分等效介质模型
下载PDF
PCB高厚径比树脂塞孔裂纹产生机理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正丹 胡军辉 《印制电路信息》 2021年第S01期301-308,共8页
随着5G通信技术的逐步商用,通信类电子产品进入发展的快节奏,通信类PCB(含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等)随着高速信号的不断提升,其信号完整性成为了PCB制造商的最大挑战,高速材料的应用无法避免且等级越来越高,VIP(Via in Pad)以及背钻孔... 随着5G通信技术的逐步商用,通信类电子产品进入发展的快节奏,通信类PCB(含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等)随着高速信号的不断提升,其信号完整性成为了PCB制造商的最大挑战,高速材料的应用无法避免且等级越来越高,VIP(Via in Pad)以及背钻孔设计成为主流并需要树脂进行填塞。集成密度的提升迫使PCB孔间距及孔径不断减小,厚径比不断提升;树脂塞孔工艺在高速材料等级不断提升以及厚径比AR越来越高背景下,树脂塞孔的孔内树脂裂纹成为行业痛点与共性问题,文章从塞孔树脂材料、塞孔固化工艺、通孔厚径比设计等方面,对树脂塞孔孔内裂纹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于改善背钻孔与高厚径比通孔裂纹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塞孔 树脂裂纹 机理 高厚径比
下载PDF
焊趾位置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计算
20
作者 王兴路 贺利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38,43,共4页
针对结构中出现的表面裂纹诱发断裂现象,利用断裂力学理论中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的关系,依据裂纹扩展时裂纹前沿各点的有效能量释放率相等,在考虑裂纹闭合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表面裂纹扩展形状演化计算方法。采... 针对结构中出现的表面裂纹诱发断裂现象,利用断裂力学理论中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的关系,依据裂纹扩展时裂纹前沿各点的有效能量释放率相等,在考虑裂纹闭合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表面裂纹扩展形状演化计算方法。采用提出的方法计算了T型焊接结构焊趾位置表面裂纹在拉伸疲劳载荷作用下的表面裂纹形状参数函数关系,模拟出表面裂纹疲劳扩展时的形状演化过程。进行了T型焊接试件的表面裂纹扩展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基于能量释放率的结构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演化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裂纹 能量释放率 疲劳扩展 形状演化 T型焊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