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桁杆虾拖网捕捞脊腹褐虾网囊网目选择性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宝生 陈雪忠 +4 位作者 汤振明 黄洪亮 郁岳峰 张勋 冯春雷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3期233-238,共6页
采用套网试验法在长江口渔场对25 mm桁杆虾拖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当网囊网目内径为25 mm时,网囊与套网内脊腹褐虾的体长范围在30~80 mm之间,其中网囊内虾的优势体长在46~70 mm之间,套网内虾的优势体长在41~60 mm之... 采用套网试验法在长江口渔场对25 mm桁杆虾拖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当网囊网目内径为25 mm时,网囊与套网内脊腹褐虾的体长范围在30~80 mm之间,其中网囊内虾的优势体长在46~70 mm之间,套网内虾的优势体长在41~60 mm之间;50%选择体长L0.5为50.53 mm,选择范围SR为9.86 mm;逃逸虾的平均存活率为9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杆虾拖网 网囊网目 脊腹褐虾 套网 选择性
下载PDF
山东南部近海脊腹褐虾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纪毓鹏 李明坤 +3 位作者 韩东燕 王晶 张崇良 任一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62,共7页
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是山东近海众多鱼类的饵料生物,其分布与水深、海水底层温度等环境要素息息相关。根据2016年10月、2017年1、5和8月在山东南部近海4个航次获取的渔业资源及环境调查数据,分析山东南部近海脊腹褐虾的时空分布特... 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是山东近海众多鱼类的饵料生物,其分布与水深、海水底层温度等环境要素息息相关。根据2016年10月、2017年1、5和8月在山东南部近海4个航次获取的渔业资源及环境调查数据,分析山东南部近海脊腹褐虾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广义加性模型研究脊腹褐虾的分布与水深、海水底层温度等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研究显示,脊腹褐虾CPUE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全年平均CPUE为2.07 kg/h,春季为2.43 kg/h,夏季为2.47 kg/h,秋季为1.18 kg/h,冬季为2.19 kg/h。水深和海水底层温度对脊腹褐虾分布影响显著(p<0.01),脊腹褐虾CPUE与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在水深80 m海域CPUE较高。海水底层温度为6~12℃时,脊腹褐虾CPUE与海水底层温度呈正相关,海水底层温度为12~20℃时呈负相关,最适宜海水底层温度约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南部近海 脊腹褐虾 广义加性模型 时空分布 水深 海水底层温度
下载PDF
底质对小褐虾生长和存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惠玉 洪性润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8,共9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小褐虾(Crangon uritai)的人工饲养,以观察栖息底质对其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小褐虾样本来自韩国釜山Dadaepo(35°02′N,128°57′E)附近4 m水深海域的桁杆拖网渔获,共选取80尾样本进行实验,其中雌性4...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小褐虾(Crangon uritai)的人工饲养,以观察栖息底质对其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小褐虾样本来自韩国釜山Dadaepo(35°02′N,128°57′E)附近4 m水深海域的桁杆拖网渔获,共选取80尾样本进行实验,其中雌性40尾、雄性40尾,并分别被独立饲养在40个有沙和40个无沙的2 L容器中。为便于分析,将实验样本设为每组20尾,分别为无沙饲养的雌性组NSF和雄性组NSM,以及有沙饲养的雌性组SAF和雄性组SAM。实验环境条件为水温14℃、盐度32.5、光周期L∶D为12∶12。饲养期间,每天投喂新鲜的冷冻虾肉,投喂24 h后将残饵虹吸排除,海水每3天更换1次,整个实验持续100 d。实验前测定每尾实验小褐虾样本的体长和性别。实验中每天检查每个容器中的小褐虾蜕皮、死亡和残饵情况,并记录蜕皮时间以便计算其蜕皮间隔。结果表明,在各组最初样本的甲长分布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的情况下,经过整个实验周期,小褐虾NSF和NSM的存活率分别为28%和10%,而SAF和SAM分别为38%和25%。各对照组个体平均甲长的增长量NSF为1.22 mm、SAF为1.43 mm、NSM为0.6 mm、SAM为0.9 mm。有沙饲养条件下,雌性和雄性的蜕皮间隔分别为15.0 d和15.3 d,而无沙饲养的雌雄的蜕皮间隔分别为16.0 d和16.0 d。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在有沙饲养条件的蜕皮间隔均比无沙饲养的短。有沙饲养的雌、雄个体蜕皮增长率分别为5.2%和4.8%,无沙饲养的蜕皮增长率分别为3.7%和3.2%,在有沙饲养条件下雌、雄的蜕皮增长率均较无沙饲养的要大。有沙饲养的雌雄个体生长速度均较无沙饲养的要快,有沙饲养的雌性个体绝对增长率相对于雄性个体要更高。在提供沙质底质的条件下,小褐虾的存活率提高,蜕皮间隔明显缩短,蜕皮增长率增大,更有利于小褐虾的生长。[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9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褐虾 沙质 存活率 生长 蜕皮间隔 蜕皮增长率
下载PDF
栅栏保鲜技术对脊腹褐虾虾仁制品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雷珺 谢超 +1 位作者 裘晓华 虞水儿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58-161,共4页
为保持脊腹褐虾虾仁的营养品质,防止其腐败变质,采用栅栏保鲜技术对脊腹褐虾虾仁进行保鲜处理,研究保鲜过程中虾仁的感官特性、pH、菌落总数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多栅栏因子保鲜组的脊腹褐虾虾仁在贮藏8 h时... 为保持脊腹褐虾虾仁的营养品质,防止其腐败变质,采用栅栏保鲜技术对脊腹褐虾虾仁进行保鲜处理,研究保鲜过程中虾仁的感官特性、pH、菌落总数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多栅栏因子保鲜组的脊腹褐虾虾仁在贮藏8 h时,感官评分分值仍高于6分,均优于其余各组,包括对照组、仅添加保鲜剂组、真空包装组以及控制水分含量组;采用多栅栏因子保鲜组的脊腹褐虾虾仁pH变化趋势小,而对照组、添加保鲜剂组、真空包装组及水分含量控制组的pH变化趋势较大。在菌落总数增长方面,采用多栅栏因子菌落总数增长缓慢,相比其余对照研究组菌落总数增长较快。在挥发性盐基氮方面,多栅栏因子保鲜组相比其余研究组也是增长缓慢。综合评价采用多栅栏保鲜因子处理的脊腹褐虾制品的感官评分、pH、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在贮藏期间均优于传统的单一栅栏保鲜技术法。该研究成果为脊腹褐虾及虾仁制品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腹褐虾 栅栏保鲜 挥发性盐基氮 品质变化
下载PDF
脊腹褐虾方便食品在常温贮藏中的货架期预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恒欣 裘晓华 +4 位作者 王欢 白冬 李桂芬 俞群娣 谢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17-424,共8页
通过测定脊腹褐虾调理食品在不同温度保藏中的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 H值及感官评价等参数,以TVB-N作为该产品质量变化和推测货架期时长的关键指标。将各温度下测定的TVB-N值代入线性方程组计算出反应活化能Ea为55.21 k J/... 通过测定脊腹褐虾调理食品在不同温度保藏中的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 H值及感官评价等参数,以TVB-N作为该产品质量变化和推测货架期时长的关键指标。将各温度下测定的TVB-N值代入线性方程组计算出反应活化能Ea为55.21 k J/mol,指前因子k0为1.08×109。利用Arrhenius方程外推法计算得出在k20℃=0.140 5和k25℃=0.238 6。进一步求得该条件下保藏的对虾即食产品的理论货架寿命分别为153.6 d和92.1 d。经质构仪分析发现脊腹褐虾虾仁的硬度与弹性变化。综合感官评定结果,考虑细菌总数与TVB-N值测定值,明确海捕脊腹褐虾产品在常温贮藏中的货架期为3个月左右。本实验的研究为常温下脊腹褐虾调理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捕脊腹褐虾 调理食品 货架期预测
下载PDF
脊腹褐虾在低压静电场-微冻联合保鲜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梁瑞萍 谢超 +1 位作者 王益男 虞舟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1-408,共8页
脊腹褐虾贮藏保鲜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为研究低压静电场结合微冻保鲜技术作用下产品的品质结构变化,实验以脊腹褐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联合保鲜技术作用下产品的质构特性、汁液流失率、微观组织结构及TVB-N、TBA、TVC等质量水平参数的量... 脊腹褐虾贮藏保鲜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为研究低压静电场结合微冻保鲜技术作用下产品的品质结构变化,实验以脊腹褐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联合保鲜技术作用下产品的质构特性、汁液流失率、微观组织结构及TVB-N、TBA、TVC等质量水平参数的量化研究,评价了低压静电场结合微冻保鲜技术对脊腹褐虾产品的保鲜效果。研究发现,以国家标准TVBN≤30 mg·100^(-1)·g^(-1)指示保鲜期终点,未处理组产品保鲜期限为28 d,其TVB-N值达到了30.13 mg·100^(-1)·g^(-1),TBA值达到了0.81 mg·kg^(-1),TVC值增长了7.11 lg(CFU·g^(-1));相比之下,添加联合保鲜技术处理的实验组产品在相同保鲜期28 d下,TVB-N值仅为22.67 mg·100^(-1)·g^(-1),TBA值仅为0.55 mg·kg^(-1),TVC值仅为5.39 lg(CFU·g^(-1)),各项指标远低于对照组;在产品质构特性及微观组织结构方面,其硬度和弹性下降缓慢,肌间结构完整缝隙数量少;同时实验组产品汁液流失率仅为4.98%,在相同保鲜期内其质量水平远超与对照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脊腹褐虾在低压静电场-微冻联合保鲜技术处理下,其贮藏期内质量劣变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该研究成果对于虾类产业乃至水产行业保鲜技术瓶颈的突破有着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静电场 脊腹褐虾 微冻保鲜 肌肉组织结构
下载PDF
脊腹褐虾低温热泵联合干燥技术优化及质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施政宇 裘晓华 +4 位作者 王欢 白冬 俞群娣 林琳 谢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76-281,共6页
为了提高海捕脊腹褐虾干制品的质量,采用低温热泵联合干燥技术,对脊腹褐虾干制品的色差值、复水比、细菌总数、T-VBN值以及能耗值等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低温热泵联合干燥技术较传统单一干燥技术在干燥效果、干燥能耗以及投入设... 为了提高海捕脊腹褐虾干制品的质量,采用低温热泵联合干燥技术,对脊腹褐虾干制品的色差值、复水比、细菌总数、T-VBN值以及能耗值等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低温热泵联合干燥技术较传统单一干燥技术在干燥效果、干燥能耗以及投入设备成本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进一步对影响低温热泵干燥技术的因素主要包括填物料量、循环风速、干燥室温度和相对湿度等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脊腹褐虾在干燥室相对湿度控制35%、干燥室温度为45℃、装填物料量为8 kg、循环风速为2.5 m/s时候干燥效果最佳,且节能效果明显,能耗降低达到35.2%。该成果的成功开发对降低水产品干燥过程中的耗能问题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腹褐虾 低温热泵技术 联合干燥 质量分析
下载PDF
脊腹褐虾高水分虾仁加工技术优化研究
8
作者 陈星月 郑炜 +2 位作者 白冬 黄菊 谢超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40-347,共8页
以脊腹褐虾虾仁为原料,以感官评定为判断标准,通过调味配方单因素与优化实验,确定了影响脊腹褐虾虾仁品质的四个因素的影响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白砂糖添加量>料酒添加量>味精添加量>生抽添加量;对脊腹褐虾感官评定影响最大的是... 以脊腹褐虾虾仁为原料,以感官评定为判断标准,通过调味配方单因素与优化实验,确定了影响脊腹褐虾虾仁品质的四个因素的影响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白砂糖添加量>料酒添加量>味精添加量>生抽添加量;对脊腹褐虾感官评定影响最大的是白砂糖添加量,最佳调味配方为:白砂糖的添加量为8%,料酒的添加量为6%,生抽的添加量为1.5%,味精的添加量为0.3%。在此条件下,脊腹褐虾虾仁产品富有弹性,感官评分达到139分。为使脊腹褐虾虾仁产品获得更好的品质,通过生产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确定了在脊腹褐虾虾仁生产过程中的腌制时间为15 min、蒸煮时间为3 min、干燥时间为60 min(60℃条件下)、杀菌时间为15 min(115℃条件下),在此条件下生产的虾仁产品经检测细菌总数小于1 000 CFU/g,大肠菌群小于10 MPN/100 g,致病菌未检出,且感官评分达到138分,产品在常温条件下保藏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该研究成果为开发风味独特的脊腹褐虾方便调理食品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腹褐虾 高水分 调味工艺 品质分析
下载PDF
Toxicity of copper on marine organisms from the Black Sea
9
作者 Levent Bat Sabri Bilgin Aysah Oztekin 《Journal of Coastal Life Medicine》 CAS 2017年第10期422-426,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pper on Crangon crangon (Linnaeus, 1758) (C. crangon) and Syngnathus acus (Linnaeus, 1758) (S. acus) from Black Sea. Methods: The acute toxicity of copper in water with clean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pper on Crangon crangon (Linnaeus, 1758) (C. crangon) and Syngnathus acus (Linnaeus, 1758) (S. acus) from Black Sea. Methods: The acute toxicity of copper in water with clean sediment to C. crangon and S. acus from Sinop Peninsula of the Black Sea was evaluated by static 10-day and 21-day bioassays. Results: Mortality of both organisms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 acus was more sensitive to copper than C. crangon. Conclus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both C. crangon and S. acus have been shown to be a suitable test species to assess heavy metal toxicity using static 21-day and 10-day bioass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ngon crangon SYNGNATHUS acus BLACK Sea COPPER BIOASSAY TOXIC
原文传递
黄、渤海褐虾科(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记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庆喜 李新正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7-239,共13页
报道了黄渤海分布的褐虾科共4属6种,并提供了详细的检索表和各种的鉴别特征、地理分布、外部形态图,并讨论了各种目前存在的分类学问题。
关键词 黄渤海 甲壳动物亚门 褐虾科 褐虾属 拟褐虾属 后褐虾属 合褐虾属 分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