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high-strength mineralized collagen bone scaffold for large-sized cranial bone defect repair in sheep 被引量:9
1
作者 Shuo Wang Zhijun Zhao +6 位作者 Yongdong Yang Antonios G.Mikos Zhiye Qiu Tianxi Song Fuzhai Cui XiumeiWang Chunyang Zhang 《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SCIE 2018年第5期283-292,共10页
Large-sized cranial bone defect repair presents a great challenge in the clinic.The ideal cranioplasty material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recovery of the defect must have sufficient mechanical support,ex... Large-sized cranial bone defect repair presents a great challenge in the clinic.The ideal cranioplasty material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recovery of the defect must have sufficient mechanical support,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good osseointegration and biodegradability as well.In this study,a high-strength mineralized collagen(MC)bone scaffold was developed with biomimetic composition,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the repair of sheep largesized cranial bone defects in comparison with two traditional cranioplasty materials,polymethyl methacrylate and titanium mesh.The compact MC scaffold showed no distinct pore structure and therefore possesse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of the scaffold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natural cancellous bone and slightly lower than those of natural compact bone.In vitro cyt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revealed that the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had good viability,attachment and proliferation on the compact MC scaffold indicating its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An adult sheep cranial bone defect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se cranioplasty materials in repairing the cranial bone defects.The results were investigated by gross observation,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ing as well as histological assessments.The in vivo evaluations indicated that compact MC scaffold showed notable osteoconductivity and osseointegration with surrounding cranial bone tissues by promoting bone regeneration.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ompact MC scaffold has a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large-sized cranial bone defect rep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ralized collagen cranial bone defect bone regeneration SHEEP cranioplasty materials
原文传递
An Investigation of Coral Based Bioactive Composite Bone in a Critical-sized Cranial Defects
2
作者 Rui HOU Tian-Qiu MAO~△ Fu-Lin CHEN Zhan GAO Shu-Jun CHENYao-Wu YANG Xiao-Bing CHENG(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Stomatological Colleg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3,共3页
关键词 BMSCs bone An Investigation of Coral Based Bioactive Composite bone in a Critical-sized cranial defects
下载PDF
Effects of 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stimulation on bone regeneration in rat parietal bone defect model 被引量:1
3
作者 Kang Chen Jia Hao +3 位作者 Kanako Noritake Yu Yamashita Shinji Kuroda Shohei Kasugai 《Open Journal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Purpose: 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stimulation (LIPUS) has been clinically applied to promote bone fracture healing in the orthopedic field. Thus, it is likely that LIPUS also stimulates bone regeneration in bon... Purpose: 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stimulation (LIPUS) has been clinically applied to promote bone fracture healing in the orthopedic field. Thus, it is likely that LIPUS also stimulates bone regeneration in bone defects in the cranial-maxillofacial area. However, this has not been clearly proved. Furthermore, optimal time point and period of the application after the surgery has not been reported.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IPUS on bone regeneration in the rat parietal bone defects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ime and period of the applica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Eighteen Wistar rats (14 weeks old) were divided into 6 groups: 5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a control group. Bone defect of 5 mm diameter was prepared on each side of the parietal bone and customized gelatin membranes were placed over the bone defects. LIPUS (160 mW/cm2, 15 min/day) was applied to the defect area with an active transducer external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chedules of the applications: Group 1 (day 6 - 12), group 2 (day 13 - 19), group 3 (day 20 - 26), group 4 (day 6 - 19) and group 5 (day 6 - 26). All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t 28 days. The defects were analyzed with micro CT and then histologically. Results: In Group 1, new bone formation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and the newly-formed bone was thick and matured compared to the on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other experimental groups there were tendencies of stimulation of new bone formation;however, they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mount of new bone formation in the bone defect depended on the time and period of LIPUS application.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application of LIPUS at an early healing period, the second week after the surgery, effectively accelerated new bone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US bone REGENERATION bone defect cranial-Maxillofacial
下载PDF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林春铭 叶再发 陈瑀豪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与对照组(n=30,... 目的探究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与对照组(n=30,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Karnofsky功能状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实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改善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术后颅骨缺损 早期颅骨修补术 Karnofsky功能状态 颅骨缺损面积
下载PDF
可注射矿化胶原水凝胶修复大鼠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的研究
5
作者 张悦 王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 基于矿化胶原(MC)与海藻酸盐(ALG),制备一种新型可注射矿化胶原水凝胶(MCA),研究MCA对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MC粉末以200 mg/mL的比例加入到ALG(CALG=15 mg/mL)中制备出矿化胶原水凝胶(MC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MC... 目的 基于矿化胶原(MC)与海藻酸盐(ALG),制备一种新型可注射矿化胶原水凝胶(MCA),研究MCA对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MC粉末以200 mg/mL的比例加入到ALG(CALG=15 mg/mL)中制备出矿化胶原水凝胶(MC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MCA的交联状态和元素分析情况进行观察。采用L929细胞增殖实验评估MCA的生物安全性,体内降解实验观察MCA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通过大鼠颅骨临界骨缺损模型来验证MCA的骨修复效果。结果 MCA水凝胶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后发现水凝胶表面粗糙,其内部Ca/P信号均匀且密集。为了评估MCA的生物安全性,使用MCA浸提液与L929细胞共同孵育后,发现200 mg/mL浸提液实验组的L929细胞增殖率为99.95%,毒性评级为1级。同时,将MCA水凝胶注射至大鼠皮下,术后60 d注射部位仍见残留的MCA植入物,而在MCA水凝胶注射到颅骨缺损处的第60天时,MCA则全部降解。最后,观察MCA在颅骨临界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骨缺损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MCA水凝胶组的颅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ALG水凝胶组和对照组。结论 MC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降解性和促进骨再生的能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胶原 海藻酸盐 颅骨临界性骨缺损 骨修复
下载PDF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5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谢观生 陈东亮 +1 位作者 张济源 吴明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9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接受晚期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接受晚期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Karnofsky评分(85.2±11.1)分,对照组Karnofsky评分(72.0±10.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良好19例,中度残疾22例,治疗有效率为82.0%,对照组良好10例,中度残疾24例,治疗有效率为6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1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颅骨修补术 颅脑外伤 颅骨缺损 脑脊液 硬膜下水肿
下载PDF
创伤后颅骨缺损EBCT三维测量及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归来 刘筱菁 +6 位作者 张智勇 牛峰 俞冰 唐晓军 刘剑锋 宋彬 彭喆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索建立创伤后颅骨缺损数据库,为颅骨缺损的三维测量及个性化设计提供研究的平台。方法对电子束CT扫描颅骨缺损的患者,应用自主开发的骨组织表面绘制软件3DMSR对CT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三维测量,并转换成适用于快速成型、个性化... 目的探索建立创伤后颅骨缺损数据库,为颅骨缺损的三维测量及个性化设计提供研究的平台。方法对电子束CT扫描颅骨缺损的患者,应用自主开发的骨组织表面绘制软件3DMSR对CT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三维测量,并转换成适用于快速成型、个性化修复和数据库建立的通用格式。结果1995年至2004年,对84例创伤后颅骨缺损的患者,应用电子束CT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三维测量和个性化手术模拟,根据不同病例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自体颅骨外板、自体下颌骨外板、MEDPOR、钛网及钛合金个性化修复体等方法完成治疗,并将相关信息建成颅骨缺损数据库。结论颅骨缺损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个性化治疗方案及相关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电子束CT 三维表面重建 数据库
下载PDF
三维个体化定制EH复合人工骨修补颅骨缺损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强 夏锡伟 +4 位作者 陆军松 王强 周鹏 唐科 邵耐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三维个体化预制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材料应用于不同部位颅骨缺损患者的颅骨修复和重建。方法本院73例开颅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和计算机数控成型技术,将个体化设计成型的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 目的三维个体化预制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材料应用于不同部位颅骨缺损患者的颅骨修复和重建。方法本院73例开颅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和计算机数控成型技术,将个体化设计成型的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材料植入颅骨缺损部位进行重建和修复。结果 73例93处不同部位颅骨缺损修复手术,除2例2处因感染再次手术去除骨板外,其余均圆满完成,术后随访总体外观满意,效果良好。结论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材料个体化修复颅骨缺损,术后成型效果好,未发生排异反应,是目前临床较理想的颅骨成型异体植入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羟基磷灰石 颅骨成型术
下载PDF
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的治疗 被引量:10
9
作者 毛远桂 熊宏兰 +2 位作者 张志安 肖长辉 郭光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的治疗方法。方法32例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患者,早期仅作简单清创、换药,1周左右颅骨外板钻孔,1~3个月肉芽覆盖整个颅骨植皮,或头皮扩张以自体头皮覆盖创面。结果32例患者均治愈,住院时间2... 目的探讨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的治疗方法。方法32例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患者,早期仅作简单清创、换药,1周左右颅骨外板钻孔,1~3个月肉芽覆盖整个颅骨植皮,或头皮扩张以自体头皮覆盖创面。结果32例患者均治愈,住院时间2~4个月,平均2.8个月,5例以自体头皮覆盖创面,保持了头发的完整。结论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的治疗应早期进行创面处理,并尽可能以自体头皮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缺损 颅骨外露 覆盖
下载PDF
一次性颅骨整形性外减压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卫东 陶妙锑 +5 位作者 朱景伟 张桥梁 来义生 王坚 魏玮 徐锡殿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5-336,F004,共3页
寻找一种更方便有效的颅高压治疗新手段。方法:将外减压时去除的骨瓣咬成碎骨片,大小约为0.3cm×0.4cm,铺在骨窗范围内的脑膜上或修补的脑膜上,使其达到一次性颅骨整形和外减压的效果。结果:经6只动物实验研究和36例患者临... 寻找一种更方便有效的颅高压治疗新手段。方法:将外减压时去除的骨瓣咬成碎骨片,大小约为0.3cm×0.4cm,铺在骨窗范围内的脑膜上或修补的脑膜上,使其达到一次性颅骨整形和外减压的效果。结果:经6只动物实验研究和36例患者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一次性植入的碎骨2周内能起到减压作用,第4周起形成一块外观良好的骨板,经过2个月时间的生长,形成与周围连接完整、坚硬的自生颅骨。结论:该法可广泛应用于头颅外伤、颅内血管性疾病、颅内良性肿瘤等的外减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整形 外减压术 颅内压增高 减压术
下载PDF
EH复合材料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永垣 毛志刚 +3 位作者 谢锐滔 欧阳林 郭志敏 彭志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3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预制的复合材料EH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于颅脑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将数字化个体化设计成型的EAM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性材料EH植入患者的缺损部位进行颅骨重建和修复并随访。结果随... 目的观察个体化预制的复合材料EH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于颅脑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将数字化个体化设计成型的EAM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性材料EH植入患者的缺损部位进行颅骨重建和修复并随访。结果随访时颅骨缺损修复后外形效果满意,所有患者都没有发生排异现象。结论个体化预制的复合材料EH修复颅骨缺损,术后成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复合材料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改良藻酸钙凝胶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翁雨来 蔡霞 +1 位作者 商庆新 曹谊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研究无外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下 ,应用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 改良藻酸钙凝胶混合物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取同基因大鼠的BMSCs ,经体外分离培养扩增 ,与改良藻酸钙凝胶混合后充填颅骨缺损。在不损伤硬... 目的 研究无外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下 ,应用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 改良藻酸钙凝胶混合物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取同基因大鼠的BMSCs ,经体外分离培养扩增 ,与改良藻酸钙凝胶混合后充填颅骨缺损。在不损伤硬脑膜的情况下 ,切除全层颅骨 ,造成动物标准缺损。用含或不含BMSCs的改良藻酸钙凝胶充填颅骨缺损。无充填物缺损作为空白对照。将颅骨缺损分为 3组 :第 1组 (n =6 ) ,空白对照组 ;第 2组 (n=6 ) ,缺损处仅置藻酸钙 ;第 3组 (n =6 ) ,BMSCs 改良藻酸钙复合物充填缺损。 12周时拍摄X线片 ,并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所有植入物无排出与感染。X线片显示第 3组钙化增强 ,而第 1组与第 2组均无新的钙化灶。组织学显示第 1、2组在缺损边缘骨变薄 ,少量骨向内生长 ,致密纤维组织和藻酸钙充填于腔隙。BMSCs 改良藻酸钙组有大量的新生骨 ,植入的BMSCs 改良藻酸钙在缺损处自行生长。结论 移植同基因BMSCs 藻酸钙复合物可促使骨骼再生 ,在骨缺损者还可有效再生骨。因此 ,自体BMSCs 改良藻酸钙凝胶移植是治疗各种骨缺损颇有希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颅骨缺损 改良藻酸钙 骨髓基质干细胞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磷酸钙陶瓷修复兔颅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薄斌 王常勇 +5 位作者 郭希民 赵强 段翠密 王永红 张旭辉 卢建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 探讨以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作为种子细胞、β-磷酸三钙 (β- TCP)多孔生物陶瓷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 ,修复兔实验性颅骨标准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 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 34只 ,制作颅骨标准缺损后分成 3组。A组 ... 目的 探讨以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作为种子细胞、β-磷酸三钙 (β- TCP)多孔生物陶瓷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 ,修复兔实验性颅骨标准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 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 34只 ,制作颅骨标准缺损后分成 3组。A组 (n=2 0 ) :分离培养兔同胎异体 MSCs,体外扩增后接种到预制的 β- TCP多孔生物陶瓷材料上 ,细胞 -材料复合体经体外孵育后 ,无菌条件下植入颅骨缺损 ;B组 (n=10 ) :采用单纯β- TCP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 ;C组(n=4 ) :兔实验性颅骨标准缺损区未做骨修复。术后 6周和 12周分别处死动物、取材 ,进行缺损区大体、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 颅骨缺损处 A组术后 6周表面肉眼可见骨样组织形成 ,组织学提示材料部分降解 ,未降解吸收的材料孔洞内广泛分布着新生骨组织 ,成骨细胞外基质丰富 , 型胶原染色阳性 ;术后 12周 ,支架材料几乎完全降解 ,缺损区被新生骨组织所取代。B组术后 6周 ,可见从缺损区边缘有新生骨组织向支架材料内长入 ,支架材料部分吸收 ;术后 12周 ,可见从缺损区边缘长入到支架材料内的新生骨组织逐渐增多 ,但材料的中心部位未发现新生骨形成。C组术后 12周 ,仅见少量骨组织从缺损区边缘向缺损区内长入 ,缺损中央大部分区域未得到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骨髓间质干细胞 多孔磷酸钙陶瓷 修复 组织工程骨
下载PDF
个体化EH复合材料修复额眶部骨缺损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海孝 刘晓姣 杨安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898-1900,共3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EH复合材料修复额眶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01/2012-06用三维CT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数控成型技术,制作个体化EH复合材料定制体,对35例额眶部骨缺损患者进行手术修复,随访6~24mo。结果:额眶部形态恢复效果满意,有... 目的:观察个体化EH复合材料修复额眶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01/2012-06用三维CT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数控成型技术,制作个体化EH复合材料定制体,对35例额眶部骨缺损患者进行手术修复,随访6~24mo。结果:额眶部形态恢复效果满意,有2例术后发现皮下积液,经针刺抽吸清除及加压包扎后消失。无排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个体化EH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操作方便,外形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额眶部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EH材料 颅骨缺损
下载PDF
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锐 毛天球 +4 位作者 杨耀武 高瞻 程晓兵 陈书军 陈富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18-821,共4页
目的观察以胶原缓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 b inan t hum an bone m orphogenetic prote in 2,rhBM P-2)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arrow 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及珊瑚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能力。方法新... 目的观察以胶原缓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 b inan t hum an bone m orphogenetic prote in 2,rhBM P-2)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arrow 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及珊瑚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能力。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制备颅骨极限缺损,按植入的修复物不同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Ⅰ组:自体髂骨,为阳性对照组;Ⅱ组:珊瑚,为阴性对照组;Ⅲ组:rhBM P-2+珊瑚;Ⅳ组:胶原+rhBM P-2+珊瑚;Ⅴ组:M SC s+胶原+rhBM P-2+珊瑚。将其分别植入兔颅骨极限缺损处,术后8、16周行大体观察、X线片、HE染色及M 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比较骨缺损修复的情况。结果术后Ⅴ组材料与Ⅰ组修复颅骨极限缺损的效果相近,缺损区大体标本可见骨样组织充填,硬度与周边骨质相近,并与周边骨质形成明显骨融合;X线阻射程度高,16周时达80.45%±2.52%;组织学观察为板层状结构的新骨组织,空白孔隙区较少。Ⅳ组修复效果次之,Ⅲ组材料成骨能力较弱,Ⅱ组大部为半透明的纤维薄膜,缺损区界限清晰。结论胶原是rhBM P-2适宜的缓释载体,胶原及M SC s对促进复合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有重要意义。以M SC s+胶原+rhBM P-2+珊瑚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可成为一种良好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颅骨极限缺损 修复
下载PDF
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56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信海 冯胜之 +1 位作者 穆雄铮 王毅敏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评估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 1991年以来 ,应用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 5 6例 ,其中应用MEDPOR 6例、自体肋骨 30例、颅骨外板 8例、羟基磷灰石 8例、固体硅橡胶 4例。结果 经6~ 12个月临床随访 ,治疗... 目的 评估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 1991年以来 ,应用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 5 6例 ,其中应用MEDPOR 6例、自体肋骨 30例、颅骨外板 8例、羟基磷灰石 8例、固体硅橡胶 4例。结果 经6~ 12个月临床随访 ,治疗效果明显 ,成功率达 91.1% ,除 1例假体外露及 1例癫痫发作外 ,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颅骨缺损的修复 ,MEDPOR及自体颅骨及肋骨是安全可靠的 ,羟基磷灰石及硅橡胶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尽量少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移植体 修复 治疗
下载PDF
多孔离体颅骨瓣+骨多肽原位修复颅骨缺损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少钦 杨应明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离体颅骨瓣原位修复颅骨缺损。方法:采用离体颅骨瓣二期原位修复颅骨缺损45例。共48处,其中多孔离体颅骨瓣+骨多肽生长素(简称实验组)26处,多孔离体颅骨瓣(简称对照组)22处,通过术后各阶段影像学检查,对术...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离体颅骨瓣原位修复颅骨缺损。方法:采用离体颅骨瓣二期原位修复颅骨缺损45例。共48处,其中多孔离体颅骨瓣+骨多肽生长素(简称实验组)26处,多孔离体颅骨瓣(简称对照组)22处,通过术后各阶段影像学检查,对术后并发症,骨瓣骨质吸收及骨再生情况对照研究1-2年。结果:骨瓣部位无松动感,外观完善,实验组无并 发症发生,对照组局部少量积液1例,软组织感染1例,P>0.05,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影像学检查示骨瓣成活,接合处对合良好,缝隙渐消失,可见骨痂形成,实验组骨瓣密度均正常,对照组中5处骨瓣可见中央部密度降低,有部分骨质吸收现象,连续性较正x^2=4.38,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多孔离体颅骨瓣+骨多肽生长素原位修复颅骨缺损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外观完善,骨瓣存活,达到骨性愈合,符合解剖生理,是自体颅骨瓣原位修复较理想方法,适用于各阶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离体颅内瓣 骨多肽原位 修复 颅骨缺损 骨多肽生长素
下载PDF
用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振荣 石祥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60-161,共2页
观察了 1 8例颅骨缺损病人选用深低温无菌保存的同种异体颅骨作为修补材料修补缺损的效果。 1 8例手术均成功 ,术后无感染 ,外形美观。随访证实移植骨片稳固 ,无骨片吸收。
关键词 同种异体颅骨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 低温保存
下载PDF
BMP-7衍生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促进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酆波 胡冬煦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索新型仿生支架材料BMP-7衍生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促进大鼠颅骨缺损再生的效果。方法制备复合支架材料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微观形貌。将BMP-7衍生多肽与材料复合,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在... 目的探索新型仿生支架材料BMP-7衍生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促进大鼠颅骨缺损再生的效果。方法制备复合支架材料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微观形貌。将BMP-7衍生多肽与材料复合,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在体外的释放规律。成年SD大鼠24只,在大鼠顶骨左、右两侧分别制备颅骨极限缺损,右侧设为实验组,植入BMP-7衍生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左侧设为对照组,植入单纯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于6周和12周时间点将大鼠分批处死,进行大体观察、CT三维重建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呈多孔状;多肽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BMP-7衍生多肽可以从材料中缓慢释出;大鼠颅骨缺损修复实验结果显示:在各时间点,复合BMP-7衍生多肽的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材料与单纯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材料相比,能够明显促进大鼠颅骨缺损修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仿生支架材料BMP-7衍生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能够有效促进骨再生,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7衍生多肽 支架材料 颅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修复兔颅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敏建 陆婷 陈平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311-314,共4页
目的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观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方法选取5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直径1 cm的颅骨全层缺损模型。移植自体骨粉修复兔颅骨缺损,并在移植的骨粉上放置可吸收生物膜,以纤维蛋白胶固定。... 目的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观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方法选取5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直径1 cm的颅骨全层缺损模型。移植自体骨粉修复兔颅骨缺损,并在移植的骨粉上放置可吸收生物膜,以纤维蛋白胶固定。术后2、4、6、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可观察到颅骨缺损区大量骨粉,炎性细胞、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由周围向内浸润,骨粉被吞噬吸收,周边小部分是新生骨,两者之间界限明显。术后4周,观察到骨粉吸收和新骨形成活跃区域向缺损中央内移较多,新生编织骨有所增粗,编织骨之间连接更为紧密,观察到的组织和细胞成分与术后2周时无明显变化。术后6周,基本观察不到未被吸收的骨粉,新生的编织骨变粗,联系更紧密。术后8周,完全观察不到骨粉,缺损中央部已形成单层新生骨,周边部形成的编织骨较为粗大,与正常骨紧密连接,形成初级骨髓腔。术后12周,缺损中央部形成双层新生骨,可见新生骨的改建和较为成熟的骨髓腔,腔内容物形态和成分与正常骨无区别。结论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可以修复颅骨缺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实质是引导性和诱导性骨再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自体颅骨粉末 颅骨缺损 移植 修复 组织学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