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盐度对三倍体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1
作者 展建强 蔡廷柱 +3 位作者 郭希瑞 张柯馨 卢怡凝 刘志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8-1164,共7页
为确定三倍体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稚贝最适环境条件,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倍体葡萄牙牡蛎稚贝适宜生存温度为11.05~33.81℃,最适宜生存温度为22.00~28.00℃;适宜生长温度为12.00~33.35℃,最... 为确定三倍体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稚贝最适环境条件,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倍体葡萄牙牡蛎稚贝适宜生存温度为11.05~33.81℃,最适宜生存温度为22.00~28.00℃;适宜生长温度为12.00~33.35℃,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6.00~28.00℃;温度胁迫条件下,该贝在48 h和96 h的半致死温度在低温端分别为(4.71±0.04)℃和(7.83±0.45)℃;高温端分别为(37.08±0.02)℃和(36.31±0.11)℃;存活率在高温端下降更迅速,表明稚贝对高温更敏感。在盐度耐受性方面:三倍体葡萄牙牡蛎稚贝适宜生存盐度为15.06~44.13,最适宜生存盐度为23.4~33.8;适宜生长盐度为11.76~45.39,最适生长盐度为23.40~26.00;该贝在48h和96h半致死盐度,低盐端分别为(4.68±0.97)和(9.35±0.35),高盐分别为(55.96±0.76)和(53.46±0.67)。综上,当水温为26.00~28.00℃,盐度为23.40~26.00时,更有利于三倍体葡萄牙牡蛎稚贝的存活和生长。研究结果可为三倍体葡萄牙牡蛎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三倍体 温度 盐度 生长 存活 稚贝
下载PDF
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六种化学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冠明 郭香 +5 位作者 祁剑飞 宁岳 巫旗生 王晓清 曾志南 朱礼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9-1513,共5页
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生物。由于长期的人工育苗,且未采取种质保护措施,其种质资源不断衰退,从而给牡蛎消费市场带来了不良影响,急需开展葡萄牙牡蛎良种选育工作。选育营养好、口感佳的葡萄牙牡蛎... 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生物。由于长期的人工育苗,且未采取种质保护措施,其种质资源不断衰退,从而给牡蛎消费市场带来了不良影响,急需开展葡萄牙牡蛎良种选育工作。选育营养好、口感佳的葡萄牙牡蛎,需要对大量样本进行营养成分分析,传统的实验室化学法耗时费力,成本较高,因此需寻求一种高效的葡萄牙牡蛎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的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对6个产地的105份经过冷冻干燥和研磨处理的葡萄牙牡蛎样本(去除闭壳肌)进行光谱扫描,通过采集的光谱数据与测定的化学真实值对比分析,检测了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对葡萄牙牡蛎中蛋白质、糖原、牛磺酸、锌、硒和钙6种成分含量预测的准确性。利用TQ Analyst软件,选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乘法散射校正(MSC)、一阶求导、Norris平滑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了6种成分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并选取1/3总样品量的样本作为验证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和交叉验证。葡萄牙牡蛎的蛋白质、糖原、牛磺酸、锌、硒和钙6个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853,0.9651,0.9504,0.9554,0.9200和0.9252,预测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851,0.9636,0.9441,0.9461,0.9190和0.9241,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817,0.9461,0.9005,0.8975,0.8753和0.8292。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化学真实值有很高的相关度,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葡萄牙牡蛎中蛋白质、糖原、牛磺酸、锌、硒、钙的含量。本实验样本采集时间跨度长,产地分布范围广,数量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样本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减少了水分对光谱质量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鉴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过程高效,不使用化学试剂,检测成本低,该模型的建立对开展大规模葡萄牙牡蛎营养成分快速分析,选育肉质性状佳的新品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葡萄牙牡蛎 定量模型 相关系数
下载PDF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Crassostrea angulata and C. ariakensis 被引量:2
3
作者 YAO Tuo ZHANG Yuehuan +4 位作者 YAN Xiwu WANG Zhaoping LI Dongchun SU Jiaqi YU Ruiha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5年第4期710-716,共7页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can generate heterosis, which is proven to be a useful tool in selective breeding programs for oyster culture. Crassostrea angulata and C. ariakensis are two important economic shellfish sp...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can generate heterosis, which is proven to be a useful tool in selective breeding programs for oyster culture. Crassostrea angulata and C. ariakensis are two important economic shellfish species in China. We conducted 2 × 2 reciprocal crosse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two species can cross-fertilize and their hybrids can hatch, survive and perform heterosis. Fertilization was found symmetrical without delay. The rate of fertilization success of C. angulata ♀× C. ariakensis ♂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 ariakensis ♀× C. angulata ♂,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both hybridiz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wo intraspecific crosses each. During the planktonic period, survival rate of the progeny was lower in the hybrid crosses than in the intraspecific crosses. On day 360, mean shell height of the progeny of C. angulata ♀× C. angulata ♂ was highest, which was followed by that of C. angulata ♀× C. ariakensis ♂, C. ariakensis ♀× C. ariakensis ♂ and C. ariakensis ♀× C. angulata ♂ in a descending order. Morphology of adults produced by the hybrid crosse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 angulata. Both hybrids underwent normal gonad development and produced mature gametes in the mating season. This study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to the quantitative traits in interspecific crosses of Crassostrea species, thus being of guidance value for selective breeding of oy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种间杂交 葡萄牙 杂交组合 杂种优势 种内杂交 选择育种 经济贝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reference genes for qPCR analysis in various tissues of the Fujian oyster Crassostrea angulata 被引量:2
4
作者 濮菲 杨丙晔 柯才焕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838-845,共8页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transcripts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 depend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liable reference genes for normaliz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and valida...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transcripts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 depend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liable reference genes for normaliz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and validate seven reference genes, including actin-2(A CT- 2),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E F- 1α), elongation factor 1 beta(E F- 1β),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 APDH), ubiquitin( UBQ), β-tubulin(β- TUB), and 18 S ribosomal RNA, from Crassostrea angulata, a valuable marine bivalve cultured worldwide. Transcript levels of the candidate reference genes were examined using q PCR analysis and showe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patterns in the mantle, gill, adductor muscle, labial palp, visceral mass, hemolymph and gonad tissues. Quant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ge Norm software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stability of the candidate reference genes, revealing that β- TUB and UBQ were the most stable genes. The commonly used G APDH and 18 SrRNA showed low stability, making them unsuitable candidates in this system.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the G protein β-subunit gene( Gβ) across tissue types was also examined and normalized to the expression of each or both of U BQ and β- TUB as internal controls. This revealed consistent trends with all three normalization approaches, thus validating the reliability of UBQ and β- TUB as optimal internal controls. The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validated reference genes for accurate data normalization in transcript profiling in C rassostrea angulata, which will be indispensable for further functional genomics studies in this economically valuable marine bival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分析 基因表达 组织类型 牡蛎 鉴定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GAPDH 福建
下载PDF
Early Embryo and Larval Development of Inviable Intergeneric Hybrids Derived from Crassostrea angulata and Saccostrea cucullata
5
作者 SU Jiaqi WANG Zhaoping +3 位作者 ZHANG Yuehuan YAN Xiwu LI Qiongzhen YU Ruiha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3期515-522,共8页
To detect the 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the oyster Crassostrea angulata and Saccostrea cucullata coexisting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China, reciprocal crosses were conducted between the two species. Barrie... To detect the 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the oyster Crassostrea angulata and Saccostrea cucullata coexisting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China, reciprocal crosses were conducted between the two species. Barriers for sperm recognizing, binding, penetrating the egg, and forming the pronucleus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staining. From the results, although fertilization success was observed in hybrid crosses, the overall fertiliz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intraspecific crosses. A large number of hybrid larvae died at 6–8 d after hatching, and those survived could not complete metamorphosis. C. angulata ♀× S. cucullata ♂ larvae had a growth rat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aternal species, whereas S. cucullata ♀× C. angulata ♂ larvae grew the slowest among all crosses. Molecular genetic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ybrid progeny were amphimixis hybrid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hybrid embryos generated by crossing C. angulata and S. cucullata could develop normally to the larval state, but could not complete metamorphosis and then develop to the spat stage. Thus, there is a post-reproductive isolation between C. angulata and S. cucull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帽牡蛎 属间杂种 早期胚胎 幼体发育 葡萄牙 幼虫生长 存活 远缘杂交
下载PDF
福建省沿海葡萄牙牡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6
作者 张钰霆 吴镇 +5 位作者 李聪 陈火荣 黄泽坤 何水清 张智 穆景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5-280,共6页
为研究福建省沿海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根据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从福建省沿海自然海区(福清、莆田、泉州和东山)采集的373个牡蛎进行鉴定,共发现62个葡萄牙牡蛎,占比16.6%;随后采用GBS(gen... 为研究福建省沿海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根据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从福建省沿海自然海区(福清、莆田、泉州和东山)采集的373个牡蛎进行鉴定,共发现62个葡萄牙牡蛎,占比16.6%;随后采用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这4个葡萄牙牡蛎地理群体(福清、莆田、泉州和东山分别为12、12、10、12个)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4个葡萄牙牡蛎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 o)为0.243~0.271,其中,东山群体的H_(o)值最高(0.271),福清群体的H_(o)值最低(0.243);4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 st)为0.0210~0.0368,其中,东山群体和泉州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0.0368);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东山群体单独为一个类群,福清、莆田和泉州为另一个类群。研究表明,福建省沿海葡萄牙牡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种质资源有所退化;在种群分化方面,东山群体与福清、莆田和泉州3个群体形成了较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GBS简化基因组测序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连江黄岐湾三倍体福建牡蛎湾内、 外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7
作者 祁剑飞 魏姗姗 +5 位作者 郑盛华 罗辉玉 颜聪毅 巫旗生 许翠娅 林琪 《渔业研究》 2023年第5期448-454,共7页
为研究海湾内外三倍体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的养殖效果,随机采集了连江黄岐湾湾内和湾外同批延绳平挂养殖的9月龄三倍体福建牡蛎各85个。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对壳长(X_(L))、壳宽(X_(W))、壳高(X_(H)... 为研究海湾内外三倍体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的养殖效果,随机采集了连江黄岐湾湾内和湾外同批延绳平挂养殖的9月龄三倍体福建牡蛎各85个。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对壳长(X_(L))、壳宽(X_(W))、壳高(X_(H))、全重(TW)和肉重(MW)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壳高外,湾外牡蛎其余指标均显著大于湾内牡蛎,湾外牡蛎外形更圆,肥满度更高。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形态对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通径分析表明,湾内和湾外牡蛎壳长、壳宽和壳高均可对全重产生直接正向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壳长>壳宽>壳高;湾内和湾外牡蛎壳长对全重的决定系数均最大,分别为0.226和0.236。全重的相关系数R 2约为0.842,略小于0.850,基本上可以确定壳长、壳宽和壳高是决定全重的主要因素,但其也受壳质量和肥满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牡蛎 形态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不同贝龄“金蛎1号”福建牡蛎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巫旗生 宁岳 +3 位作者 曾志南 祁剑飞 郭香 贾圆圆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8,共7页
随机选取1~4龄的"金蛎1号"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个体各50个,分别测量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和肉质量(即软体部质量)5个数量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贝龄群体的体质量和肉质量的通径... 随机选取1~4龄的"金蛎1号"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个体各50个,分别测量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和肉质量(即软体部质量)5个数量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贝龄群体的体质量和肉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3龄群体中壳高和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外,其他贝龄群体均是体质量和肉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p<0.05).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对体质量和肉质量分别建立了不同贝龄群体的4个多元回归方程.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2龄群体中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壳宽,3~4龄群体中则为壳高;各贝龄群体中影响肉质量的主要因素均为壳宽和体质量.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上述结果为福建牡蛎人工选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牡蛎 “金蛎1号” 数量性状 相关系数 决定系数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葡萄牙牡蛎与熊本牡蛎种间配子亲和力及合子育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苏家齐 王昭萍 +3 位作者 张跃环 喻子牛 李琼珍 闫喜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60,共8页
为了评估葡萄牙牡蛎(AA)与熊本牡蛎(SS)的种间配子亲和性及合子育性,以成熟的这两种牡蛎为材料,研究了温度(18、21、24、27和30℃)、盐度(16、20、24、28和32)对其受精率、孵化率的影响;在最优环境条件组合下,估算了不同精子浓度下(100... 为了评估葡萄牙牡蛎(AA)与熊本牡蛎(SS)的种间配子亲和性及合子育性,以成熟的这两种牡蛎为材料,研究了温度(18、21、24、27和30℃)、盐度(16、20、24、28和32)对其受精率、孵化率的影响;在最优环境条件组合下,估算了不同精子浓度下(100、101、102、103和104个/μL)受精率及孵化率的F50临界值。结果表明,SS、AA及SA受精率和孵化率随着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7℃时出现最大值,分别为99.1%±0.3%、98.4%±1.2%和81.3%±2.8%;孵化率变化趋势与受精率相似,也在27℃时出现最大值,分别为99.1%±0.5%、96.8%±2.8%和67.1%±5.5%。SS和SA在盐度24时出现最高受精率,分别为98.8%±1.3%和81.1%±7.4%,AA为94.8%±4.5%;SS和SA在盐度24时出现最大孵化率,分别为75.9%±3.7%和66.1%±4.5%,此时AA孵化率为86.4%±4.2%。在温度27℃、盐度24环境条件下,SA和AA在精子浓度103个/μL时受精率最高,分别为92.4%±1.2%和87.2%±5.7%,SS受精率为92.5%±2.2%;此时的孵化率分别为82.2%±7.0%、78.9%±7.8%和79.8%±4.3%,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采用一元二次方程估算,SA受精率F50值的精子浓度为58.88个/μL,孵化率F50值的精子浓度为208.93个/μL。本研究为葡萄牙牡蛎与熊本牡蛎生殖隔离机制及其种间杂交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熊本牡蛎 配子亲和力 合子育性 生殖隔离
下载PDF
2个壳色福建牡蛎群体的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祁剑飞 巫旗生 +3 位作者 宁岳 曾志南 郭香 贾圆圆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6-281,共6页
对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黄壳色选育群体和普通群体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黄壳色群体的水分和糖原质量分数(以干质量计)显著高于普通群体,蛋白质质量分数(以湿质量计)显... 对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黄壳色选育群体和普通群体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黄壳色群体的水分和糖原质量分数(以干质量计)显著高于普通群体,蛋白质质量分数(以湿质量计)显著低于普通群体;黄壳色群体中Zn、Fe、Mn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普通群体,而Ca质量分数显著低于普通群体;两者的氨基酸组分基本一致,但脂肪酸组分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在选育过程中两者在营养成分方面已表现出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牡蛎 营养成分 壳色
下载PDF
单体牡蛎诱导变态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亨 方军 +3 位作者 滕爽爽 肖国强 张炯明 柴雪良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7,共8页
为了得到壳型规则、大小均一的单体牡蛎,作者以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眼点幼虫为材料,从肾上腺素(EPI)浓度梯度、处理时间梯度和眼点幼虫密度梯度3个因素诱导产生不固着变态的单体牡蛎。结果表明... 为了得到壳型规则、大小均一的单体牡蛎,作者以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眼点幼虫为材料,从肾上腺素(EPI)浓度梯度、处理时间梯度和眼点幼虫密度梯度3个因素诱导产生不固着变态的单体牡蛎。结果表明,葡萄牙牡蛎用EPI处理24 h的最适浓度为5×10–4 mol/L,不固着变态率为72.8%,在该最适浓度下,最佳处理时间为12 h,不固着变态率为82.7%。长牡蛎用EPI处理6 h的最适浓度为5×10–5 mol/L,不固着变态率为53.2%,在该最适浓度下,最佳处理时间为8h,不固着变态率为56.8%,眼点幼虫密度在80个/m L以下EPI处理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对长牡蛎幼虫进行后续生长测定,结果显示EPI处理组幼虫的壳长、壳高和存活率要高于对照组,表明EPI可能促进牡蛎幼虫变态长出次生壳并提高其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单体牡蛎 不固着变态
下载PDF
葡萄牙牡蛎的净化及其低温贮藏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祁剑飞 曾志南 +1 位作者 宁岳 巫旗生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保证生食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的安全,在贝水比1∶10、水交换率3次/h、水温28℃、盐度28的条件下,采用流水式紫外线杀菌方法净化48 h,检测净化前后13个卫生指标的变化;净化后的牡蛎在冷藏(4℃)和冷冻(-18℃)两种条件下贮... 为保证生食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的安全,在贝水比1∶10、水交换率3次/h、水温28℃、盐度28的条件下,采用流水式紫外线杀菌方法净化48 h,检测净化前后13个卫生指标的变化;净化后的牡蛎在冷藏(4℃)和冷冻(-18℃)两种条件下贮藏7 d以上;检测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48 h净化,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含量均大幅下降,重金属、化学污染物等指标变化不大;两种贮藏条件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都呈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但始终处于安全水平内;蛋白质、脂肪、糖原含量缓慢下降,乳酸含量快速上升。研究表明,葡萄牙牡蛎在紫外线杀菌净化48 h后,至少在冷藏6 d或冷冻11 d内可以保证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贝类净化 低温贮藏 水产品加工
下载PDF
福建和广东南部葡萄牙牡蛎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翁朝红 谢仰杰 +1 位作者 肖志群 王艺磊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98,共5页
选取10对高多态性、非遗传连锁的微卫星引物对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南部海区若干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种群进行遗传变异分析。3个养殖群体分别采样于福建漳浦(zp1)、广东饶平(zp2)和广东惠州大亚湾(zp... 选取10对高多态性、非遗传连锁的微卫星引物对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南部海区若干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种群进行遗传变异分析。3个养殖群体分别采样于福建漳浦(zp1)、广东饶平(zp2)和广东惠州大亚湾(zp4),一个野生群体采样于福建漳浦(zp3)。结果表明无论养殖群体还是野生群体,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均较高:3个葡萄牙牡蛎养殖群体期望杂合度为0.769~0.857,野生群体期望杂合度为0.878;3个养殖群体的观测杂合度为0.410~0.518,野生群体为0.641;3个养殖群体基因多样性为0.769~0.820,野生群体为0.878,表明尚未存在种质衰退问题。4个群体间出现显著分化,表明这几个群体间基因交流有限。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群体,提醒要提防葡萄牙牡蛎资源的种质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养殖群体 野生群体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福建牡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香 曾志南 +4 位作者 郑雅友 巫旗生 宁岳 祁剑飞 贾圆圆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1-1136,共6页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基础群体、‘金蛎1号’选育系F6和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在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7~24个,各群体在所有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17.6个,平均等位基因丰度...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基础群体、‘金蛎1号’选育系F6和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在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7~24个,各群体在所有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17.6个,平均等位基因丰度为9.8~16.8。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55~0.662和0.788~0.872。经邦弗朗尼校正,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24个群体–位点组合中18个群体–位点组合显著偏离平衡(P<0.01)。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值介于0.0095~0.2874,平均值为0.1992,遗传分化系数F_(st)介于0.0224~0.1627,平均值为0.0767,暗示选育群体中存在较低水平的非随机交配现象,属于中度偏低分化。研究表明,连续的选育对群体的遗传分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选育群体仍然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牡蛎 微卫星 群体遗传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僧帽牡蛎EGFR基因的克隆及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茜 秦骥 柯才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6-763,共8页
僧帽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也称葡萄牙牡蛎,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传统大宗养殖贝类.本研究利用消减杂交文库结合RACE技术,从僧帽牡蛎中克隆获得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cD-NA全长序列.EGFR基... 僧帽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也称葡萄牙牡蛎,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传统大宗养殖贝类.本研究利用消减杂交文库结合RACE技术,从僧帽牡蛎中克隆获得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cD-NA全长序列.EGFR基因cDNA序列1 608 bp,编码298个氨基酸,预测存在1个跨膜结构域和5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构建了该基因的UPGMA进化树,比对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高等动物的差异较大.给出了该基因的标准曲线,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僧帽牡蛎胚胎发育早期阶段的表达量变化.该基因从僧帽牡蛎发育的卵到D型幼虫期间均有表达.其中早期的卵母细胞和后期的担轮幼虫,D型幼虫阶段表达量较高,表明该基因在牡蛎幼体胚胎发育早期具有阶段性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帽牡蛎 EGFR RACE 早期发育阶段
下载PDF
葡萄牙牡蛎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巫旗生 曾志南 +2 位作者 宁岳 祁剑飞 文宇 《福建水产》 2015年第5期399-405,共7页
葡萄牙牡蛎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包括亲贝促熟、饵料培养、幼虫和稚贝培育等过程。葡萄牙牡蛎受精卵卵径约60μm,在水温25.3℃、盐度26.5及pH8.2条件下受精卵经过16 h左右发育为D形幼虫;幼虫经14~21 d培育进入变态附着期,幼虫培育过... 葡萄牙牡蛎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包括亲贝促熟、饵料培养、幼虫和稚贝培育等过程。葡萄牙牡蛎受精卵卵径约60μm,在水温25.3℃、盐度26.5及pH8.2条件下受精卵经过16 h左右发育为D形幼虫;幼虫经14~21 d培育进入变态附着期,幼虫培育过程投喂饵料为金藻、小球藻、角毛藻和骨条藻,稚贝加投扁藻;采用聚丙烯塑料片作为幼虫变态附着的附苗器。同时筛选出葡萄牙牡蛎受精卵孵化及幼虫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并进行了不同饵料投喂效果及不同附苗器的附苗效果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人工育苗 工厂化
下载PDF
浙闽沿海葡萄牙牡蛎群体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双 李琪 +1 位作者 于红 孔令锋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0-1269,共10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因(mt COI)对浙闽沿岸5个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牙牡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在183条序列中检测到44个多态性位点,共定义...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因(mt COI)对浙闽沿岸5个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牙牡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在183条序列中检测到44个多态性位点,共定义了39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8524和0.0040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在不同群体内差异较小。AMOVA分析显示,绝大多数的遗传变异都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91.94%),组间和组内群体间均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两两群体间的ΦST值较低(–0.01193~0.11486),但宁德群体与其他群体间出现了显著的低程度遗传差异。单倍型网络关系图整体上呈星状拓扑结构,不同地理来源的单倍型无明显分支。贝叶斯系统发生树上,各单倍型交错分布,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化。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均表明葡萄牙牡蛎群体经历了历史扩张,扩张时间在更新世末期的25万到21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线粒体COI 遗传多样性 种群结构 历史动态
下载PDF
葡萄牙牡蛎外套膜转录组测序及壳色基因挖掘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璐琪 郭香 +4 位作者 巫旗生 祁剑飞 宁岳 王晓清 曾志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9-414,共6页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黑壳与金壳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外套膜组织开展转录组测序研究,其中黑壳组总计产出5 857 718 092 nt数据,筛选后的干净阅读子58 004 560个;金壳组产出6 727 447 326 nt数据,干净阅读子66 614 ...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黑壳与金壳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外套膜组织开展转录组测序研究,其中黑壳组总计产出5 857 718 092 nt数据,筛选后的干净阅读子58 004 560个;金壳组产出6 727 447 326 nt数据,干净阅读子66 614 854个。将发掘的新基因与COG、GO、KEGG、Swiss-Prot、NR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最终得到各数据库注释的新基因数量分别为147、397、203、567、1 347个。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序列进行生物学功能注释和聚类分析以及利用已知贝壳基质蛋白序列进行搜索,鉴定出14条可能与壳色表达有关的贝壳基质蛋白基因,其中5条下调基因可能与金壳基因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牡蛎 壳色 转录组
下载PDF
熊本牡蛎(♀)×葡萄牙牡蛎(♂)杂交子代的营养成分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路路 王昭萍 +2 位作者 苏家齐 闫喜武 于瑞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60,共8页
本研究分析了熊本牡蛎(♀)×葡萄牙牡蛎(♂)杂交子代和自繁子代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成分和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杂交子代牡蛎的脂肪含量为(13.66±1.99)%,显著高于自繁子代;脂肪酸成分分析中,杂交子代... 本研究分析了熊本牡蛎(♀)×葡萄牙牡蛎(♂)杂交子代和自繁子代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成分和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杂交子代牡蛎的脂肪含量为(13.66±1.99)%,显著高于自繁子代;脂肪酸成分分析中,杂交子代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4.18±0.62,高于自繁子代;DHA含量为(16.73±3.35)%,高于自繁子代但与自繁子代的差异不显著,EPA含量介于2种自繁子代之间;在脂肪相关基因表达方面,PPARα、INSIG和SREBP基因在部分可食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子代中脂肪含量比较的结果相吻合杂交子代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自繁子代的脂肪含量。结果表明,熊本牡蛎与葡萄牙牡蛎的杂交子代在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结构上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本牡蛎 葡萄牙牡蛎 杂交牡蛎 营养成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盐度对香港巨牡蛎♀×葡萄牙牡蛎♂杂交子代稚贝的影响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俊鹏 王昭萍 +4 位作者 于瑞海 崔玉婷 杨洋 张哲 李鹏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1-28,共8页
本研究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葡萄牙牡蛎(C.angulata)♂杂交牡蛎稚贝HA及香港巨牡蛎自繁组HH和葡萄牙牡蛎自繁组AA为研究对象,采用盐度渐变法研究了盐度胁迫下杂交牡蛎稚贝的生长存活及杂种优势,并通过测定... 本研究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葡萄牙牡蛎(C.angulata)♂杂交牡蛎稚贝HA及香港巨牡蛎自繁组HH和葡萄牙牡蛎自繁组AA为研究对象,采用盐度渐变法研究了盐度胁迫下杂交牡蛎稚贝的生长存活及杂种优势,并通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分析了杂交牡蛎的抗逆性。研究表明,稚贝HA与HH的存活适宜盐度均为15~35,HH的存活适宜盐度为20~35;HA与HH的最适生长盐度为20~30,AA的最适生长盐度20~35。存活上,HA仅在盐度35条件下产生不显著的杂种优势(H>0,hp<1);生长上,HA在盐度20~30之间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H>0),但未达到显著水平(hp<1);增重上,在盐度25~30间存在一定的增重优势(H>0)。盐度25胁迫下,SOD、POD、T-AOC和胃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并于48 h内趋于稳定;盐度15胁迫下,各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大且无明显的变化规律,T-AOC升高幅度大且48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与POD在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受胁迫时,杂交稚贝HA的SOD、POD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稚贝HH和AA(P<0.05),且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H>0,hp>1),杂种优势最高可达206.461%;HA的T-AOC介于两者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杂种劣势。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牡蛎在生长和增重上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在抗逆性上显著优于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香港巨牡蛎 葡萄牙牡蛎 杂交牡蛎 生长 存活 抗氧化酶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