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atellite Variation in the Oyster Crassostrea plicatula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YU Hong, LI Qi YU Ruiha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8年第4期432-438,共7页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oyster Crassostrea plicatula populations from China’s coast were studied based on seven microsatellite loci. All loci showed high polymorphism for all five C. plicatula po...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oyster Crassostrea plicatula populations from China’s coast were studied based on seven microsatellite loci. All loci showed high polymorphism for all five C. plicatula populations,with an average number of allele per locus of 19.3-27.9 and an averag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of 0.889-0.952. Significant departures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and deficits of heterozygotes were observed over most populations at each locus,which were fully explained by null alleles. Microsatellite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subdivision in the C. plicatula pop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neighbor-joining tre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A distance,the five populations fell into three regional groups,showing a relatively homogeneous genetic structure in geographically close populations. Assignation tests correctly assigned high percentages of individuals to their original populations and groups,and also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C. plicatula population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ill facilitate the formulation of appropriate fisheries management programs,stock identific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for th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ssostrea plicatula microsatellites genetic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下载PDF
山东沿海褶牡蛎与太平洋牡蛎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32
2
作者 杨锐 喻子牛 +2 位作者 陈再忠 孔晓瑜 戴继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俚岛 (LD)和青岛 (QD)三地褶牡蛎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 9种酶中共检测到 2 0个位点。LZ与QD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0 .0 % ...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俚岛 (LD)和青岛 (QD)三地褶牡蛎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 9种酶中共检测到 2 0个位点。LZ与QD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0 .0 % ,其余两群体均为 5 5 .0 %。LZ、LD、TP和QD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1.42 2± 0 .16 5、1.2 38± 0 .0 85、1.2 0 7± 0 .0 86和 1.32 6± 0 .119。平均杂合度观察值分别为 0 .2 16± 0 .0 5 0、0 .16 5± 0 .0 36、0 .139± 0 .0 34和 0 .195± 0 .0 42。结果表明 ,LZ和QD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高于LD和TP群体。同时 ,各群体中普遍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太平洋牡蛎群体与其它三个褶牡蛎群体的遗传距离很小 ,甚至小于莱州和青岛的两个褶牡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0 .0 5 0 0 ,尤其是与俚岛褶牡蛎群体遗传相似度最大 ,遗传距离小于其它各群体之间的距离 ,仅为 0 .0 0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牡蛎 太平洋牡蛎 等位基因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胶州湾不同水层中养殖海湾扇贝生长与死亡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福绥 何义朝 +3 位作者 刘祥生 马江虎 亓铃欣 李淑英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2-47,共6页
本试验于1985年在胶州湾进行。结果表明:表面下2米水层养殖海湾扇贝最好,个体生长较大,死亡较少,1米水层养者次之,3米者再次之,海底者最差。养殖笼上的附着物随水深加大而数量减小,1米水层者为2米者的2倍,3米者的8倍,底层者的20倍。1米... 本试验于1985年在胶州湾进行。结果表明:表面下2米水层养殖海湾扇贝最好,个体生长较大,死亡较少,1米水层养者次之,3米者再次之,海底者最差。养殖笼上的附着物随水深加大而数量减小,1米水层者为2米者的2倍,3米者的8倍,底层者的20倍。1米水层大量滋生的附着物对该水层养殖的海湾扇贝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水层 附着物 胶州湾
下载PDF
褶牡蛎对水体中重金属铜和镉的富集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聪 陈聚法 +2 位作者 马绍赛 徐勇 赵俊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72,共9页
以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为研究对象,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大、小两种规格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释放过程。通过对富集与释放阶段褶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 以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为研究对象,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大、小两种规格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释放过程。通过对富集与释放阶段褶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曲线及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富集阶段褶牡蛎对Cu、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及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随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释放阶段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富集阶段外部水体中Cu、Cd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褶牡蛎体内Cu的生物学半衰期B1/2随富集阶段外部水体中Cu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延长,Cd的生物学半衰期与Cd暴露浓度的关系无明显规律性;3)褶牡蛎对Cu的富集能力和排出能力均强于Cd;4)大规格褶牡蛎对Cu、Cd的富集能力均强于小规格,而褶牡蛎规格大小对于其体内Cu、Cd的排出作用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牡蛎 重金属 双箱模型 富集动力学 规格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牡蛎复合酶水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慧斌 王梅英 +2 位作者 陈绍军 吴雅萍 陈团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6-151,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牡蛎的复合酶水解工艺.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按照2∶1复配,在水解温度40℃,水解时间5.68h,水解pH值7.0条件下,牡蛎蛋白水解度可达到32.24%,水解效果最优.验证试验表明,实际蛋白质的水解度与模型预测值相近,...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牡蛎的复合酶水解工艺.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按照2∶1复配,在水解温度40℃,水解时间5.68h,水解pH值7.0条件下,牡蛎蛋白水解度可达到32.24%,水解效果最优.验证试验表明,实际蛋白质的水解度与模型预测值相近,因此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牡蛎酶解工艺,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复合酶水解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巨蛎属牡蛎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必谦 戴继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用RAPD方法获得的几种牡蛎间的遗传距离表明,我国北方海域确实存在大连湾牡蛎(Crasostreatalienwhanensis),褶牡蛎(Crasostreaplicatula)和近江牡蛎(Crasostreari... 用RAPD方法获得的几种牡蛎间的遗传距离表明,我国北方海域确实存在大连湾牡蛎(Crasostreatalienwhanensis),褶牡蛎(Crasostreaplicatula)和近江牡蛎(Crasostrearivularis)三种自然种。它们同属巨蛎属(Crasostrea)。大连湾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Crasostreagigas)互为姊妹种,近江牡蛎与它们互为非姊妹种。有无长牡蛎以及长牡蛎与上述三种牡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也证实传统的分类方法对于形态特征典型的个体是能够进行准确区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湾牡蛎 褶牡蛎 近江牡蛎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褶牡蛎对悬沙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沈盎绿 马胜伟 陈亚瞿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悬沙处理液对褶牡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6h内对照组和所有处理组中褶牡蛎均未出现死亡;96h后对照组与各处理组SOD活性值差异极显著(P〈0.01).在开始阶段的低浓度...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悬沙处理液对褶牡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6h内对照组和所有处理组中褶牡蛎均未出现死亡;96h后对照组与各处理组SOD活性值差异极显著(P〈0.01).在开始阶段的低浓度处理组中褶牡蛎体内SOD表现为下降趋势。8g/L浓度组的SOD活性值最小。之后有小幅上升.并趋于平衡.但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96h后褶牡蛎对照组与各处理组CAT活性值差异极显著(P〈0.01),其CAT-浓度值曲线趋势与SOD-浓度值曲线相一致,同样在低浓度明显下降。2g/L浓度组CAT活性值最小。之后有小幅回升,并存在一定的“毒理兴奋”作用,各浓度水平CAT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悬沙对褶牡蛎的生理生化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建议可把褶牡蛎CAT活性变化作为水环境监测的生物指标。从而达到评价水生生态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 褶牡蛎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氯化氢酶 生物指标 水生生态环境
下载PDF
溢油对贝类的毒害效应以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沈盎绿 唐峰华 沈新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89-1294,共6页
通过磁力搅拌和超声波乳化等手段模拟海上溢油事故,采用常见的4种原油和4种燃料油开展对贝类的毒害效应以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根据8种油品对褶牡蛎的96h-LC50得出这8种油对褶牡蛎的整体上毒害作用的大小顺序是:F120=F180>-20#&... 通过磁力搅拌和超声波乳化等手段模拟海上溢油事故,采用常见的4种原油和4种燃料油开展对贝类的毒害效应以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根据8种油品对褶牡蛎的96h-LC50得出这8种油对褶牡蛎的整体上毒害作用的大小顺序是:F120=F180>-20#>F380>TJ015>TJ014>TJ002>TJ016;根据8种油品对缢蛏的96h-LC50得出这8种油对褶牡缢蛏蛎的整体上毒害作用的大小顺序是:F180>F120>-20#>F380>TJ002>TJ015>TJ014>TJ016;根据8种油品对褶牡蛎的96h-LC50得出TJ016和TJ002对褶牡蛎属于低毒中风险,TJ015和TJ014对褶牡蛎属于低毒高风险,F380和-20#对褶牡蛎柴油属于中毒高风险,F180和F120对褶牡蛎属于高毒极高风险;根据8种油品对缢蛏的96h-LC50得出TJ016对缢蛏属于低毒中风险,TJ015、TJ014、TJ002和F380对缢蛏属于中毒高风险,-20#、F180和F120对缢蛏属于高毒极高风险。总之,对贝类而言,燃料油毒性比原油更大,缢蛏相对褶牡蛎对油品毒害作用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牡蛎 缢蛏 原油 燃料油 毒性分级 生态风险
下载PDF
褶牡蛎成分组成及营养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慧斌 王梅英 王莉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42-345,共4页
为对褶牡蛎的营养进行评价,试验测定褶牡蛎的基本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并对氨基酸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牡蛎中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其中牛磺酸和必需氨基酸营养学评分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锌、铁、钙等,说明褶牡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褶牡蛎 成分 基本组成 营养学评价
下载PDF
止锚湾浅海褶牡蛎养殖问题的探讨
10
作者 袁成玉 刘仲宽 甄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6,共3页
将褶牡蛎的生物特点和养殖褶牡蛎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与我省止锚湾浅海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比较,并以1992~1994年在该海区进行的现场调查数据为依据设计了养殖方法,同时进行了效益分析,从而提出了褶牡蛎在止锚湾浅海养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褶牡蛎 止锚湾浅海养殖 效益分析 生态环境 筏式自然采苗 筏式养殖 插竹养殖 浅海滩播养殖
下载PDF
三个牡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11
作者 陈之桥 仇雪梅 +3 位作者 于旭蓉 常亚青 刘洋 王秀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1-196,共6页
采用AFLP技术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和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3个牡蛎群体共6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4对引物共扩增得到66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19个,多态性位... 采用AFLP技术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和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3个牡蛎群体共6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4对引物共扩增得到66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19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93.50%。太平洋牡蛎、近江牡蛎和褶牡蛎多态位点比例依次为73.26%、70.54%和75.08%,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56 9±0.197 7、0.226 1±0.195 2和0.268 3±0.194 1,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382 3±0.276 2、0.341 4±0.274 1和0.398 8±0.270 9。上述结果表明,3个牡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褶牡蛎最丰富,太平洋牡蛎次之,近江牡蛎最小。基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系数Nm表明这3个牡蛎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UPGMA聚类分析表明,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先聚为一支,而后与褶牡蛎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近江牡蛎 褶牡蛎 遗传多样性 AFL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